作者:

第62章 英才辈出——从温室幼苗到商业巨子(5)

  邝其志初期反应十分冷漠,因香港正值经济低潮,如此庞大的投资,政府不会考虑;同时他也怀疑香港发展高科技是否一定行,所谓“hi-tech揩,low-tech捞”(取英文谐音的“揩”和“捞”暗指政府部门的内部操作),不由你不信。

  小超人见政府无声无息,只得自己花了四百多万聘请了数家顾问公司,就财务及工程等写成可行性报告,一份接一份送给政府参阅。

  事有凑巧,全球首富微软公司主席盖茨到香江,公开支持李泽楷搞“数码港”网络园区。

  比尔?盖茨趁来港出席会议的机会,在湾子君悦酒店设下私人宴会,穿笔挺意大利名牌西装的李泽楷翩然而至,蜂拥来采访的记者则被拒于门外。

  盖茨一见到李泽楷,立即主动提起盈科集团发展“数码港”大计,并大赞这个计划非常好,可以帮香港走上资讯高速公路,提升形象。

  盖茨在与李泽楷的谈话中,列举出一连串的数字,以支持李泽楷的看法。显然,盖茨是有备而来。

  “印度有30万人口从事电脑软件出口工作,但中国少于1万人,其实香港可以充当桥梁的角色”。他认为李泽楷的数码港,绝对可以发挥作用。

  小超人当众被全球资讯科技的头号人物盛赞,怎不心花怒放。

  他以美国高科技城“硅谷”的概念作包装的这个计划,连软件泰斗盖茨都认同,证明这次请求盖茨成功了。

  他更开心的是,在座听盖茨说话的人当中,还有一名高官——资讯科技及广播局局长邝其志,因为他1998年6月首次向邝提出计划书时,邝表现冷淡,对搞香港“硅谷”的美丽蓝图毫不热衷。

  盖茨都说“好”,邝其志还有什么话说?

  到八九月间,他再提一个新方案,这回的建议是:“如你(政府)没钱,我可以参与投资。”换言之,盈科可以拿出资金,但政府则把区内的住宅发展权交给它。

  邝其志这次虽然没有拒绝提议,但也不想让盈科“包起”来做,以免公众觉得政府偏袒李家。

  邝其志一方面自聘顾问公司研究“数码港”计划,另一方面在香港和外国物色财团参与。可是经一番接触后,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承担整个项目的发展。资讯科技及广播局局长邝其志起初对“数码港”发展计划并不热衷。后来,董建华发表施政报告,强调香港要推行资讯高科技;与此同时,《时代周刊》选出李泽楷为全球50位资讯科技界精英之一(盖茨排首位,雅虎的杨致远排第六,李泽楷排行三十)。小超人借这个时机,向前董特首和“财神爷”曾荫权提交了几份香港发展成为软件工业中心的意见书,希望打动他们。

  这招果然奏效,政府高层重新考虑了他的计划。

  时任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了解了计划详情后,觉得这个建设大计一来可给香港“冲喜”,二来也合董特首走高科技的施政方针,遂于12月底由中央政策组借调郑汝桦到资讯科技局任副局长,专责协助邝其志处理数码港计划。

  郑汝桦曾长时间在财政司办公室任职,她出马后,立即成为与小超人谈判的主力,对整个计划甚至比邝其志更了解,而谈判进展也快很多。

  不过,谈判在1999年初遇到了阻碍,双方就政府拨地的作价争执不下,因为若政府作价愈高,将来摊分利润占的比例愈大,盈科分得的收益便愈少。

  谈判出现转机是在1999年1月底。董特首出访以色列,参观当地的科技发展,李泽楷以科技界翘楚获邀,与其他商界人士随团。这三天以色列之旅,造就了一次董建华与李泽楷的“蜜月期”,扭转盈科和政府谈判的僵局。

  李泽楷深得其父的与领导人打好关系办事便无往而不利之道,知道只要这位董伯伯点头,成事机会就大,所以途中积极向世伯游说。

  据知情人士透露,李泽楷在行程中除与董建华有密切接触,每天同行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身兼工业及科技发展局主席的行政会议成员钱果丰,此人位居权力中心,李泽楷有机会向他推销数码港大计,有助于水到渠成。

  特首1999年2月初出访归来,数码港的谈判出奇地顺利,政府不再在地价上计较,钢线湾26公顷土地作价60亿元作资本投入,占总投资额的46%。

  这个障碍消除后,其他就好办了,小超人也作了一些让步,出资70亿建数码港及住宅,另外又愿意降低住宅物业的地积比率,兴建2500个住宅及密度较低的独立洋房。

  小超人在该区发展高级住宅的赢利甚高,建成后如全部售出,与政府摊分后估计仍可赚到37亿元。

  有关协议本来要在较长时间后才签订,但曾荫权发表财政预算案在即,他知道2000年香港经济已久陷低谷,故希望能公布一些庞大发展计划,以振奋人心,于是督促官员尽快敲定。

  年底腊八时,小超人又亲到政府总部与董建华密斟,进行最后落实。

  结果李泽楷于预算案公布前一周,成功取得了“香港硅谷”的发展权,又成交了一宗超级大买卖。

  这个玩“硅谷概念”的宏图大计,再一次显示李泽楷超级大买卖能手的本色。

  虽然政府同意了李泽楷的“数码港”计划,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并非一帆风顺,因为数码港计划涉及庞大的房地产发展项目,李泽楷取得“数码港”的开发权利过程不透明,自从特区政府宣布与盈科合作发展数码港,争议就从未间断。

  港报报道,当地十家地产商更曾一起致函财政司司长曾荫权,要求当局把数码港的地产发展部分拿出来公开拍卖,但获冷淡回应。

  此呈并没有动摇李泽楷的地位和信心,李泽楷对此的评价是一切都是“超公平”的。李泽楷强调,盈科是经过漫长而艰苦的谈判,才和香港特区政府达成发展数码港的协议,有关协议是公平甚至超乎公平的,除了能为政府库房带来收益,也有助于香港发展高科技。

  李泽楷说,数码港的发展对香港来说是个重要的转折点,他希望近期环绕着该计划的争议早日平息,以免影响国际投资意向。李泽楷希望争议早日平息,自己专心搞好这个项目。

  不久,他承认集团正在研究在港上市的事,日内将有公布。

  李泽楷持有68%股权的盈科拓展集团已在新加坡上市,业务主要是在地产、酒店与保险方面,但他本人大部分业务还是属于私人公司拥有。为了筹建数码港,市场消息指李泽楷日内将宣布在香港收购星光电讯旗下的得信佳,注入地产项目,借壳上市套取资金。

  李泽楷说,数码港的发展对香港发展很重要,他因此不想通过外地公司为之融资,而希望在港寻求上市。

  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名为得信佳的公司,成为小超人上演股市神话的道具。在前联交所行政总裁袁天凡的协助下,被借壳的“得信佳”公司在消息没有确定前,股价已由0.4角~0.6角反弹到6角,这个升幅已经相当地惊人,但是在正式公布借壳恢复挂牌的当天,得信佳股价15分钟之内从1.36角猛升至3.22元,升幅达到了惊人的22.6倍,得信佳立刻成为一家市值千亿港币的企业,相当于李嘉诚长江实业市值的2/3。

  数码港“借壳”上市

  得信佳在香港上市公司中的业绩很差。1999年4月,连续出现亏损,股价跌至每股0.04元附近。月底,关于该股的传闻不断,股价也开始出现异动。短短的几天,股价就摸到了0.10元,涨幅超过100%。根据规定,得信佳停牌。几天后的5月3日,谜底揭开了:“小超人”李泽楷旗下的盈科拓展集团将借得信佳的壳上市!

  根据协议,得信佳以每股0.062元的价格向盈科拓展集团发行57.59亿股新股,这笔钱将用来收购集团承建的香港数码港项目。而得信佳则将在被收购后,更名为盈科数码动力。

  李泽楷做了两件轰动商界的大事:

  其一,取得香港“数码港”资讯园区开发权;

  其二,“数码港”借壳上市,股价一天狂升23倍,一天就赚了300多亿,轰动全球的金融业。

  而李泽楷的家当也从几天前的15亿港元暴涨到超越百亿,更使该公司一跃成为香港第十一大蓝筹股企业,总市值高达590亿港元。李泽楷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人物……有人甚至戏言李泽楷一天赚了他老子一辈子挣的钱……

  1999年5月,李泽楷不费分文在香港借壳上市,一日之间,令旗下这家从来没有产生过利润的公司账面赢利达379亿港元,为香港财经界上演了一部财技惊天的“世纪末神话”。

  收购得信佳一战,“小超人”比当年其父打得更加漂亮利落。当年李嘉诚的收购,是拿出真金白银,冒着一定风险的商业运作。而李泽楷,并没有动用一分一毫,付出的仅仅是一个“概念”,便将几百上千亿的财富聚拢旗下。

  “借壳上市”的手法一直是香港商界的收购手段之一。只不过传统的方法是以现金收购,收购财团拣一些负债低、市值小的壳股,然后以现金向大股东收购控股权,控制壳股后才注入资产,以收购集团的信誉和威望令壳股升值。

  此次李泽楷并没有用现金收购控股权,而是向壳股公司注入数码港的概念,注入未来数码港收益的一种预期利润,用概念的想象空间的机会令股价升值。此种收购方式不但使新财团获利,旧股东同样可以趁股价大升的机会大赚其利,造成双赢局面。

  “小超人”这一漂亮的商战让人们看到,李嘉诚的时代经历了人赚钱到钱赚钱的过程,而此刻他的儿子一辈们正在经历“科技概念+资本运营”赚钱的新财经时代,正可谓江山世代英雄辈出。

  得信佳主要的业务是从事销售办公室通信器材、个人通信产品及基建通信系统,以及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它于1994年上市,每股售价1.2港元。

  得信佳最初的所有者是黄鸿年,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淡出新加坡商场,转至香港大展拳脚,入主香港中策集团。1997年6月间,他通过中策集团全面行使购股权而持有香港上市公司星光电讯国际控股的37%股权,原持有的得信佳的另外37%股权,也因星光电讯的增购股份而持有的得信佳的权益也提高到55%。

  由于这两家公司在中文互联网、手机和传呼机方面,在香港地区和内地的市场占有率都不错,黄鸿年因此十分看好这两家刚加盟中策集团的公司的赢利前景,他充满信心地说:“赢利前景不是好,应该说是很好。”

  随着市场的开放和膨胀,电信业被视为明日的增长之星,是个赢利前景大好的行业。善于不断发掘商机的黄鸿年,在这方面显然是有其长期的全盘策略,收购经营这类行业的公司是他全盘策略的重要棋子。他表示:“我密切注意这行业的动向和发展已有五年之久,只是中国电信市场的大门还未打开,而且也较难找到适当的收购对象,因此星光电讯和得信佳有意让人参股注入新资金,我马上认为这是个可遇不可求的难得机会。”

  不过,在风大雨急的金融危机下,星光电信和得信佳的业务却宣告出现亏损,黄鸿年的电信业发展鸿图也无法施展。

  这时,李泽楷的盈科拓展集团乘虚而入,在5月间以24.6亿港元的价格,将香港和内地的房地产出售给得信佳集团,换取这家电讯配备制造商的3/4控制权。

  炒卖科技股浪潮席卷香港股市,加上李家的金字招牌,得信佳一恢复交易,就立即成为香港市场炒作的对象,当时许多股友根本不问价买盘,仅求买得股份,狂热程度足以媲美昔日红筹股。

  得信佳暂停交易前,股价只有0.136港元,在李泽楷从黄鸿年手中买下得信佳,股票恢复交易时立即猛涨超过20倍,一度达到3.22港元,闭市时上涨1.69港元,为1.83港元,相等于截至1998年底经审核净资产值的23.4倍,本益比更高达1400倍。

  至于李泽楷旗下的盈科集团在复盘第一天,账面升值483亿港元,黄鸿年旗下的中策集团自然也沾了盈科之光。中策集团将得信佳出售给盈科之后,持有得信佳4.9%的股权,成本价为0.22港元。股价大升12.5倍时,账面赢利高达27.8亿港元。

  随后,盈科拓展把得信佳改名为盈科数码动力,盈科集团主席李泽楷兼任盈科数码动力的主席,前香港联交所行政总裁袁天凡出任该公司副主席,前电信管理局总监艾维朗出任该公司董事总经理。李泽楷网罗各方高手,立即展开大出击。

  李泽楷一炮而红,但父亲李嘉诚却泼其冷水,指出得信佳在市场没有流通的量,极不正常。不管手段、手法是否有瑕疵,但李泽楷自立门户,成为新科技大亨已向前跨出一大步。

  地产一直是李氏家族的拿手好戏,而股市拥趸更为看重的则是盈科集团的“高科技”包装。港股3月以来连续大幅攀升,最初获利者均为“高科技概念股”,以至有媒体评论员挖苦香港人“高科技不搞,科技股乱炒”。李泽楷恰是拿捏此一机会,利用投资者对数码港的憧憬一举借壳上市。

  当然,盈科手中确实握有一批高科技项目,包括与英特尔对半投资合作的网上互动电视项目。据称,该项目曾被美国投资银行估价为200亿港元。而盈科与微软合作发展项目的消息也甚嚣尘上。市场一直预期盈科集团将于时间成熟时在上市公司注入上述项目。

w w w. xiao shuotxt. n etTxt=小_说[_天.堂

同类推荐 毛泽东与蒋介石 曾国藩 纳兰容若词传 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看见 苏东坡传 领袖们 随遇而安 巴菲特传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