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121章 翻云覆雨的“土皇帝”(3)

  1936年10月31日是蒋介石的50岁寿辰,阎锡山和张学良决定利用祝寿之机,向蒋介石进谏,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在蒋介石祝寿典礼举行后,阎锡山与张学良即一起晋谒蒋介石,陈述他们的主张,而蒋介石仍旧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并说共产党已成强弩之末,只要大家努力,短期内不难彻底消灭,永绝后患。蒋介石对二人大声训斥,阎、张两人耐心听完蒋的训词后,知道无能为力了,便沮丧地退出。12月12日,张学良在多次劝谏蒋介石无效后,联合杨虎城发动兵谏,囚禁蒋介石,发动了震惊全国的西安事变。事变后,阎锡山接到张学良来电,希望他能来西安共商救国大计。阎锡山立即召开军政紧急会议,商讨对策。此时,正值绥远抗战之际,阎锡山需要国民党中央政府给他以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如果全国陷入混乱,他以晋绥之力是无法抗击日军的。而西安事变本身就具有内战的潜在可能,如果处理不当,马上就会演成大规模的内战。他认为当前在国内,只有蒋介石有能力来领导中国的对日战争。因此,他虽然与蒋介石有过深刻的矛盾,仍改变了自己以前对张、杨的态度,而站在国民党主和派一边,力促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于是,他最后决定拥护南京政府,营救蒋介石,谴责张、杨。不久,阎锡山致电张、杨说:“来电均诵悉,环读再三,惊痛无已。弟有四个问题,质诸兄等:第一、兄等将何以善后?第二、兄等此举,增加抗日力量乎?减少抗日力量乎?第三、抑移对外战争为内战乎?第四、兄能保不演成国内极端残杀乎?”阎锡山的反应无疑给张、杨泼了一头冷水。此时,南京方面与西安方面中断联系,与两方都有联系的阎锡山的举止就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南京政府代行政院长孔祥熙在收到阎锡山的电报当天,就复电阎,“我公公忠体国,雄镇边陲,登高一呼,众流响应;尚祈主张正义,领导群伦,俾抒国难……汉卿于公夙致推仰,尚责以大义,动以私情,挽已倒之狂澜,拯救国家于万劫。”并赋予阎锡山以营救蒋介石的全权。

  张学良虽极不满阎锡山的所为,但为了顾全大局,促使蒋停止内战,达到兵谏目的,仍派代表赴晋,向阎锡山详细陈述西安事变的经过。阎锡山在接见了西安方面的代表李金洲后,即命秘书将此事电告南京,太原的报纸亦报道张、杨的代表到晋,蒋介石安然无恙的消息,以安定全国人心。阎锡山还准备派出代表赴西安调停张、杨与蒋之间的冲突,并要求张、杨准许他的代表去西安后“能与委座单独谈话”。其代表后因各种原因未能成行。此时中共代表到达西安,帮助张、杨和平解决事变,阎锡山通过彭雪峰与中共中央保持联系。12月22日,毛泽东给阎锡山致信,说“陕变突起,事出非常。从电讯中知我公反对内战,有‘共维大局’之语,至理名言,曷胜钦佩”,又指出“目前宁军攻陕甚急,愿我公出以有力之调停手段”,并商量一些具体的建电台和通信站的事宜。但是这时,张、杨与南京方面建立了联系,阎锡山作为调停人的地位逐渐失去意义,张学良也就不愿让阎锡山分一杯羹了。阎锡山一时被蒙在鼓里,对西安方面的进展毫无所知。25日,他对傅作义说:“擒虎容易纵虎难,自古没有这种事实,也没有这种道理。”他满心希望利用这一事变,达到对自己有利的目的。不料当天,阎锡山驻南京的代表赵丕廉急电向他报告,蒋介石已脱险由陕飞到洛阳。阎锡山半信半疑,双手插在腰后裤口,不停地踱来踱去。直到蒋介石的座机抵南京,赵又以急电告阎,阎才确信无疑,阅电后,瘫坐在了沙发之上……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正式爆发。7月14日,毛泽东派周小舟给阎锡山送来一信,提出进一步合作抗日的办法。月底,阎锡山表示与中共正式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8月2日,阎锡山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被任命为第2战区司令长官。阎回晋后,将红军新改编成的八路军划归第2战区战斗序列,挺进晋北作战,同时组织了达四十五个团的新军,并为其配备了武器装备。9月中旬,日军侵入山西境内,阎率部迎敌于代县太和岭。八路军115师343旅则进军平型关,伏击日军告捷,歼敌千余。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一时全国军民抗日信心倍增。

  此后,阎锡山为阻止日军南下,在忻口大战二十余日,予敌以重创。此战,抗日将士也损失惨重,军长郝梦龄、师长刘家骐、旅长姜玉贞、郑廷珍以身殉国。此时,日军改道娘子关攻入山西。阎锡山放弃忻口,令傅作义等部固守太原,激战两天后终于失守,11月8日,日军占领太原。阎锡山率部退守临汾,抗日信心动摇。在同日军的激烈作战中,阎锡山的军队损失惨重,实力大减。而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隶属于阎锡山的第2战区的八路军和山西新军却在抗战中日益发展壮大。对八路军的发展,阎深感不安,心存疑虑。不久就开始采取降日、反共、拥蒋的路线。

  1939年12月,阎锡山发动对山西新军的进攻,史称“十二月事变”。

  1940年1月,中国共产党派肖劲光和王若飞来和阎锡山谈判,并带来毛泽东的亲笔信。毛泽东在信中对他的成就作了肯定,并希望双方再度合作,信中说:“近来山西境内发生某些不幸事件,然大势所趋,终必和平解决,尤因先生领导提挈至明至慎,必能处理得当,益臻进步,团结之途,无可疑者。”经过谈判,迫使他答应不再进攻新军,限制了双方活动范围。

  为了重振队伍,巩固实力,阎锡山于4月将第2战区司令部迁往山西隰县南村坡。由于南村与“难存”同音,阎锡山就把南村坡改为“克难坡”,把战区司令部驻地称为“克难城”。这样,一来表示要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存在和发展的决心;二来表示“克去难存”,便能住下去。他还把1940年命名为“克难年”,果真,阎锡山在这里一住便是五年,直到抗日战争结束。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阎锡山提出了“存在就是真理”的哲学观点。他说:“所谓真理就是指为人类谋幸福的道理,是客观实际需要的真理。我们的组织是为了实现我们的主张的。我们主张的是人类谋幸福的道理,所以我们的组织就是代表人类的真理的。因此,我们说,我的存在就是真理,……就是国家的、社会的、世界的真理。”“我们无论如何要以存在为目的,先要能存在,采取任何手段都在所不惜。”“一切为了存在”、“无条件地存在”。他还宣扬他的“唯中哲学”,说“一切事情都不能做得太绝对了,抗日要准备联日,拥蒋要准备反蒋,联共要准备反共”。同时,阎锡山还在克难坡举办“干部暑期进步讨论会”,后改称“洪桐训练班”,将军队连级以上和行政小区以上2万多军政干部进行训练。训练期间,阎锡山亲自授课,宣扬他的“存在就是真理,需要就是合法”的谬论,并用《论语》中的警句来试图证明其合理性。

  1941年8月11日,阎锡山与进占山西的日军签订了《汾阳协定》,其主要内容是:日、阎取消敌对行动,共同防共;阎通电脱离国民党政府;日将山西政权交给阎,并为之提供装备。此后阎分别在日军占领区太原、汾阳、临汾等地成立办事处,进行情报交换和物资交流,公然投降日本,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对他的这种降日行为,中国共产党对他提出多次警告。11月30日,八路军驻山西办事处处长王世英会见阎锡山,长谈三个多小时,向他分析国际形势,明确表态说谁要投降就打倒谁。这次谈话使阎心中有所顾忌,但一时还未放弃降日的打算。直至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他才暂缓了降日行动。次年,日军不断逼阎履行协定,并威胁要进军晋西。阎锡山感到“生存”受到威胁,3月发动了晋西大保卫战,痛歼日军。日军又派代表与阎谈判未果,遂用飞机撒下大量《汾阳协定》和有关照片,并对阎军再次用兵,在晋南消灭了阎的一个军。此后阎又与日军勾结,配合日军对中国人民进行残酷的屠杀。抗日战争接近胜利时,阎利用与日伪勾结的关系,暗中派人员担任伪山西省公署职员和县长等职,以图夺取胜利果实。1945年他又对日伪敌区行政官员发委任状,保证将来不对他们以汉奸论处。

  抗日战争胜利不久,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阎锡山的部队率先和解放军多次交锋,败多胜少。1945年8月,被歼3万余人。次年阎仍积极备战,全力进行反人民的内战。在人民解放军的进攻下,山西大部分地区被解放,阎锡山只能控制铁路两侧的几个城市了。1946年,他继续推行“兵农合一”的暴政,在民间抢粮抓丁,半年内抓走7万余众。他建立特务网,残害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千余人,女英雄刘胡兰就是在这种残暴中被阎军用铡刀铡死的。他在经济上搞“平民政策”,弄得民不聊生。尽管这样,时不过三年,阎锡山在山西的统治也已是岌岌可危了。

  1948年5至7月,临汾和晋中相继解放,阎锡山只剩下太原和大同两座孤城。年底,太原被解放军包围。阎锡山调集各部,加修工事,欲抵抗到底。但他深知大势将去,一方面开始为自己安排退路,另一方面又向下属表示要与太原城共存亡。1949年初,阎锡山接见几名外国记者,指着桌上一些装有毒药的小瓶说:“我决心死守太原,与城共存亡,太原如果不守,我就和这些小瓶同归于尽。”不久,蒋介石要阎锡山放弃太原,速退西安,担任西北行营主任,负责指挥西北各处重镇。其手下干部由美国人陈纳德用飞机接走,其军队尽量西渡,在放弃太原前,将兵工厂炸毁。但阎不同意这件事,仍然表示要坚决固守太原。

  随着太原形势紧张,阎锡山变得终日心神不定,坐卧不宁。就在部属不知该怎么办时,阎锡山突然于3月29日下午召集他们开会。他对秘书长吴绍之说:“你把李代总统的电报念给大家听听。”吴念道:“和平使节定于月初飞平,党国大事,待我诸公前来商决,敬请迅速命驾。如需飞机,请即电示,以便迎接,宗仁,俭印。3月28日。”电报念完,阎假意征求大家意见,约半小时后,阎起身乘坐汽车,风驰电掣地由绥靖公署直奔郊外圪燎沟机场,除梁化之和阎的五妹阎慧卿到飞机场送行外,其余人员均送到大门口,作最后一次诀别。阎到机场后,在人民解放军大炮的轰击声中,匆匆登机,飞离太原,亡命南京。

  此前,阎锡山指定梁化之、王靖国、孙楚、赵世铃、吴绍之组成五人组,在太原继续抵抗,要求他们“与太原共存亡”。

  南京被解放军攻克后,广州成为国民政府临时首都。阎锡山也到了广州,并于1949年6月3日担任了伪国民政府的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

  阎锡山上任后,先飞到台湾见蒋介石,然后到桂林同李宗仁商议,发表了组阁名单。他首先提出一个“扭转时局方案”,又制定“全国作战计划”:以重庆为军事枢纽,以台湾为作战基地。又与陈纳德商定,重组“飞虎队”。7月7日,阎锡山和蒋介石、李宗仁等,以及青年党、民社党负责人和胡适、于斌等98人,借纪念“七七事变”之际,在广州联合发表“反共救国宣言”。8月3日,国民党临时成立的决策机构“非常委员会”,通过了阎锡山提出的“反共救国方案。”

  这时,东北、华北已全部解放;驻绥远的国民党军在徐永昌离开几天后便宣布起义;西北的马家军也很快被解放军击溃;兰州于8月解放;粤北的韶关、常德相继落入解放军手中。于是,国民政府于8月8日由广州迁往重庆。接着福州、兰州、银川相继被克,新疆和平解放。

  10月14日,阎锡山在广州被攻克后飞往重庆,又于11月28日飞往成都。在成都,他又兼任国民党教育部成立的“反共救国战斗团”的团长。1949年12月18日,在成都被解放军占领前夕,阎锡山乘机飞往台湾。

  1950年3月,蒋介石在台湾再次出任伪总统,阎锡山辞去伪行政院长之职,由陈诚继任。从此阎锡山渐渐退出政治舞台,其职位是总统府资政和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

  这时的阎锡山,住在台湾阳明山之菁山,平时深居简出,很少参加公开活动,每日埋头写作。十年间,他写了大量反共文章和著作,先后出版了《世界和平与世界大战》、《孔子学说》、《世界大同》、《大同之路》、《共产主义的哲学,共产主义共产党的错误》、《反共的哲学基础》、《收复大陆与土地问题》,《反共复国的前途》、《三百年的中国》等著作二十多部。

  1960年5月23日,阎锡山病逝于台北寓所,终年77岁。

  阎锡山病逝后,台湾成立了以何应钦为首的治丧委员会。委员有于右任、张群、贾景德等人。5月29日入殓,蒋介石亲往祭奠,并送一块“怆怀耆勋”的匾额。随后葬于阳明山他生前居过的菁山草庐之后,墓碑上刻有“阎伯川先生之墓”七个楷书大字。在风云时代中变幻了一生的阎锡山,怀着无数的不解长卧在远离大陆的异乡,任后世人们评说。

  【作者点评】

  阎锡山行伍出身,一直以军队为其事业的根基,但他并不放弃政治,在山西统治达三十余年间,将军政大权独揽一身,虽蒋介石也莫奈其何。说他是军人,不如说他是一个军人出身的极有政治头脑的政治家。他在每次历史的关键时刻总能极敏锐地嗅出政治动向,取其利者而为之。他其实是以一种商人的眼光来观察政治和时局的。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最混乱的时期。从清王朝末期、辛亥革命、北洋军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国民党退居台湾的最初10年,这几个时期的政治,大多是以军事方式来进行的,这于他来说正是如鱼得水。他早年在官场的钻营,与孙中山、袁世凯、段祺瑞等人的交往过从,与蒋介石、冯玉祥、张作霖等军阀的分分合合,与国民党、共产党、日军的政治交易,无不体现出他这一政治个性和个人人格。他没有什么是非原则,不讲什么国家民族,不谈什么军人天职,不顾什么政治道德,全然是一个极端自私的政治投机商。

  同时他又是一个有文化有头脑、饱读四书五经的封建军阀,早年又在日本受到军国主义的影响,他一生的军事和政治生涯,无不受中国封建思想和西方思想的影响。他的处事原则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保存自己实力,发展地区势力,以抗衡各派力量。他惯用的手法是大耍两面三刀,为自己利益而不惜任何手段利用他人,并美其名曰“存在就是真理”。他的这种口蜜腹剑的政治手段,使他在那个时代支撑自己的统治数十年,各派政治或军事力量都不得不企图拉拢他,以期获取战胜敌方的力量,不仅一次次被他所玩弄,所欺骗,而且又一次次地向他求和又再次受他的骗。这种现象不能说不是中国当时政治和军事斗争的极端复杂性所致。正因为阎锡山是一个经历宦海沉浮,长期盘踞在山西而又有政治思想的人,有一套思想理论体系,他曾宣扬他的大同主义,与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抗衡,所以当时其他军阀无有能与其匹敌者,才一次次被其所愚弄。

  毛泽东洞悉这种人的思想本质,曾对他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在其率部抗日时予以联合、支持,在其执迷不悟而与国人为敌时则予以坚决的打击,使之逃出固守数十年的山西省,用铁与血的事实来教育了各派人物,骑墙派是没有好下场的。对这种不讲正义和真理的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风云人物,怒吼的革命狂潮必定会将他席卷而去。

  但全面地分析阎锡山这个人物时,我们也不得不肯定他在历史的某一个时期曾经有过进步的表现,如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初期,都曾对当时的革命和反抗斗争起过促进作用。因此他是一个中国近代史上较为复杂的人物,他的一生给人们带来许多深层的思考。

  (刘海清)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蒋介石传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拿破仑传 曾国藩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金庸传 往事并不如烟 天使在人间 毛泽东与蒋介石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