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6章 捧兰心慧质,驻书香悠长——女人的修养是最美的容颜(1)

  §第一节 要容貌,也要智慧

  女子,不可无智慧。时光会飞,容颜会老,美丽的保质期没有想象中那么长久。

  拥慧心入怀,伴书香入眠,收放自如,心怀广阔,便可收获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秀外慧中、多才多艺、才貌双全,是美貌与智慧并存的鲜有化身。林徽因的容貌,既秉有大家闺秀之风度、江南女子之秀气,又有着中国传统女性所稀有的独立精神和现代气质,而智慧就更不用说了。

  林徽因的容貌绝对不是天下无双的,她的智慧也绝对不是古今中外历史上女人世界的旷世奇葩,但唯有她,让大诗人徐志摩想念一生,让梁启超之子梁思成宠爱一生,让大哲学家金岳霖记挂一生,也不知让多少后来的男子仰慕着。

  容貌与智慧并存,才能赢得丰盈人生

  有人说,比林徽因漂亮的女子没有她有才,比她有才的女子没有她漂亮,而既漂亮又有才的女子大多是交际花。在文学创作史上,漂亮的女作家的确不多,有一种说法是,漂亮的女子多陶醉于自身姿色,光凭漂亮的容貌就会有无数名士达人围绕左右,衣食无忧,白白让自己的容貌成为掘取人生财富的资本,而没有像林徽因那样驾上智慧的翅膀,从而让人生大放异彩。

  林徽因的智慧处处可见。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人民英雄纪念碑图案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且为抢救民族工艺品景泰蓝做出了不懈努力。身为一个大国的顶级建筑师之一,任何一项成就都足以让她名垂青史,更不用说她在诗作方面的成就了。

  林徽因20岁就以卓越的才华闻名于北京上层文化圈,她业余创作出的文学作品甚至都超过了专业水准,其题材更是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多个领域,在当时的作家圈中声名大作。显然,她是个既有容貌也有智慧的女子,在她的一生中,没有人能够轻视她的存在。

  如果林徽因没有较好的容貌,缘何会让风流诗人徐志摩那么狂热地迷恋她呢?即便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一个十几岁的女子除去青春的活力,恐怕就是容貌不凡使然吧。而林徽因的容貌也绝对不是仅有姿色而已,更多的还是有一种内在气质的流露。

  王贵祥在《林徽因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中讲到一个美国女孩心目中的林徽因是“一位高雅的、可爱的姑娘,像一件精美的瓷器”。当时在美国留学的林徽因,正值青春年华,如此形容,虽简练,却也形象传神。

  不仅青涩时代如此,结婚生子后的林也依旧是容光不变。有文为证。郭心晖女士形容说:“1932年或1933年,林徽因到贝满女中为我们讲演‘中国建筑的美’。他穿的衣服不太多,也不少。该是春天或秋天,当时这类活动一般都排在上午,在大礼堂。我们是教会学校,穿着朴素,像修女似的。见到林徽因服饰时髦漂亮,相貌又极美,真像是从天而降的仙女。林徽因身材不高,娇小玲珑,是我平生见的最美的女子。她讲话虽不幽默,却吸引人。当时我们似乎都忘了听讲,只顾看她了。”

  在《人们记忆中的林徽因》中也有记录。女教授全震寰先前曾听过林徽因讲课,她在书中说:“林徽因每周来校上课两次……谈笑风生,毫无架子,同学们极喜欢她。每次她一到校,学校立即轰动起来。她身着西服,脚穿咖啡色高跟鞋,摩登,漂亮,而又朴素高雅。女校竟如此轰动,有人开玩笑说,如果是男校,就听不成课了。”

  当时的林徽因正值而立之年,风姿绰约,如果单靠外貌恐怕难以给人留下此印象。

  作家赵清阁描述中年的林徽因:“林女士已经四十五岁了,却依然风韵秀丽。她身材窈窕,穿一件豆绿色的绸晨衣,衬托着苍白清癯的面色,更显出恹恹病容。她有一双充满智慧而妩媚的眼睛,她的气质才情外溢。我看着她心里暗暗赞叹,怪不得从前有过不少诗人名流为她倾倒!”还不仅如此,重病在身的林仍是:“那俊秀端丽的面容,姣好苗条的身材,尤其是那双深邃明亮的大眼睛,依然充满了美感。至今我还是认为,林徽因是我生平见过的最令人神往的东方美人。”(文洁若《才貌是可以双全的——林徽因侧影》)

  显然,林徽因的容貌随着她的成熟,越来越多的是她智慧的流露,因智慧而生出无限的亮丽与光彩,她的智慧之美是一种大度的美。

  林洙在《困惑的大匠梁思成》中说:“我承认一个人瘦到她那样很难说是美人,但是即使到现在我仍旧认为,她是我一生中所见到的最美、最有风度的女子。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美感……她的眼睛里又怎么能同时蕴藏着智慧……感受到的则是她带给你的美,和强大的生命力。”林的智慧与美貌,使她成为人人心中的“女神”,连梁思成第二任妻子林洙也不例外。她有美貌,也有智慧,这两点,为她赢得了丰盈人生。

  女子凭着一张俊俏的脸可能会赢得他人的赞叹,但如果缺少了智慧的“扶持”,就很难让自己的形象达到一定的高度。智慧是一张王牌,它能让你永远美丽,永远焕发着魅力的光彩。

  不要纯粹以美貌去赢得男人心

  在林徽因的事业生涯中,她或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关建筑的经典文籍,她还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必读的重要工具书《清式营造则例》一书写了绪论。在她并不算长的一生中,还先后发表了几十篇作品,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享有“一代才女”的美誉,并被列入当时出版的《当代中国四千名人录》,与冰心、庐隐并称为“福州三大才女”。

  如果说美貌有更多先天的成分,而智慧则需要更多实力的展示。

  有句话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是对缺乏智慧的女人的一种说法。女人如果片面追求容貌,至多也只是个花瓶,年轻的时候或许会倾倒一大片,但却无法抵挡岁月的刀痕,毕竟岁月像把刀,刀刀催人老。女人无论怎么保养、怎样整容,时间的冲刷都会让红颜褪去。当这一刻来临的时候,当初那些因你美貌而来的男人也会因你美貌不再而离去,无论当初他承诺如何爱你,因为他的道德底线只是建立在你的美貌上。

  只有用你的智慧才能得到男人的真爱

  有一种说法认为,不美丽是女人绝对不可以容忍的事情,但没智慧绝对是男人不可以容忍的事情。只有有智慧的女人才能真正赢得男人的心,并能够长期在男人心中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对女人来讲,千万不要纯粹以美貌去赢得男人心,要美貌,也要智慧,用智慧去赢得男人对自己的真爱。

  智慧让一个女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年龄段甚至不同的地方都焕发出不同的风姿,从而让富有气质的容貌“青春永驻”,使得女人“头发长,见识也长”。

  一个要容貌也要智慧的女人,也能使她身边的男人变得卓越。像林徽因那样,她影响了丈夫的志向,并与她一起在相同的方向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同时也收获了幸福美满的人生。和貌美的女人生活在一起,男人能够满足面子的需求,而和兼有美貌与智慧的女人在一起,男人会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无论成败得失,他都会感到幸福。

  女人要有美貌,也要有智慧。因为男人是视觉动物,女人要想吸引男人的目光,就要有男人所钟情的色彩和画面,所以女人要时时记得装扮自己,时时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在乎自己的人,通过打扮以扬长避短,向男人展现属于自己的美丽,并且通过穿衣打扮,让自己身上富有智慧的地方发光,在举手投足间都洋溢着自信和智慧的风采。

  做一个女人,不仅要关注美貌,时时记得认真打扮自己,更要注重丰富精神世界,要在言谈举止中流露出端庄典雅的智慧光芒。

  【静思小语】

  女人要容貌,也要智慧。因为男人是视觉动物,女人要想吸引男人的目光,就要有男人所钟情的色彩和画面,所以女人要记得时时装扮自己,时时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在乎自己的人。

  §第二节 书香,不得不闻

  林徽因在民国初期就被认作“中国第一才女”,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她不仅是诗人、作家,还有教授、建筑学家等光辉的头衔,她是一个集多种才气于一身、吸收了东西方文化之精华的一位新女性。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是林徽因创作的诗句,让多少人低回吟咏,它是这位奇女子才情的缩影。能够拥有如此成就,不是与生俱来的才能,这与她博览群书有很大的关系。

  出生于杭州陆官巷的林徽因,父亲林长民是清末民初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其大姑母伴她走过了启蒙教育时代。林徽因异母弟林暄回忆道:“林徽因生长在这个书香家庭,受到严格的教育。大姑母为人忠厚和蔼,对我们姊兄弟亲胜生母。”这位大姑母为林徽因后来的成就埋下了最初的基石。

  由于父亲时常在外,林徽因六岁大的时候就开始为祖父代笔给父亲写家信了。祖父去世后,父亲常在北京忙于政事,全家人住在天津,时年十二三岁的林徽因几乎成了家里的主心骨,早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定居北京以后,林徽因进入教会办的贵族学校——培华女子中学读书,这所教风严谨的学校令林徽因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读书可以让女人更优雅

  但凡优秀的女子,一般都有着良好的幼年教育,长大后,拥有一定的文化意识,所以才拥有日后旺盛的才气与气场。

  1920年春,林徽因随父亲远赴欧洲。林长民告诉女儿:“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察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这是林父对女儿的期望。

  林徽因坐在去欧洲的船上,面对大海,她有生以来首次扩大自己的视野,世界的宽广令她胸襟大开。

  抵达欧洲之后,天资聪慧的林徽因源源不断地汲取来自异域文明中的文化养分,扎实的英文功底使她能轻松翻看英文书籍。与英国人沟通之余,也能自由地阅读,她研读萧伯纳的剧本,并逐渐领略到欧洲文学的真谛。

  吸纳不同国家文明的结晶,的确能够延展我们的思路,培养更科学的思维方式,为我们待人处世、考量世界提供了更多的参照系。

  后来,林徽因考入了爱丁堡的圣玛丽学院,在这之前,父亲为她雇了两名教师辅导她英语和钢琴,所以在这所学校,她的英语口语更加娴熟、纯正了。同样是在伦敦,受女建筑师的影响,林徽因确立了投身于建筑科学的志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们的所见所闻会改变人的一生。林徽因的这段经历,其实是她光彩人生的前奏曲。

  徐志摩发现年方十几岁的林徽因读过很多书,她能和他一起谈论作家的作品,甚至是外国的原著,这令他感到很吃惊。的确,当时的林徽因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超出了同龄人很多倍。当徐告诉林徽因他最喜欢的诗人是拜伦、雪莱和济慈时,林徽因居然能立即用英语背诵出他们的作品来,这也可能是徐对她产生浓厚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林父说,林徽因的博闻强记令人惊异,无论是济慈、雪莱,还是勃朗宁、叶赛宁、裴多菲、惠特曼……在以林家为中心的小文坛上,如果有谁记不住、背不出的诗句,林徽因都能准确无误地背出来。当她用英文朗读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这首诗时,在座的陈岱荪、金岳霖也被感动得泪流满面,可见其阅读功底之深厚、感染力之强。

  给自己留一点读书的时间

  曾几何时,我们远离了书香,或忙于工作,或忙于家庭琐事,读书已经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给自己一点点时间,让自己徜徉在书的世界里,在字里行间汲取营养,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份内在的韵味。

  一本好书,就像一座灯塔,会在茫茫黑夜中给我们指明奋斗的方向。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生命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由此可见,书籍在我们生活中多么重要。读书可以让女人更优雅,好书可以滋养人们的心灵,让你不断完善自己。

  古人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粉碎了数千年来多少女子的梦想,而如今,我们生活在开放的年代,断不可不闻书香,不然也就成了古代那“无才”的女子,岂不可怜至极?

  “茶亦醉人何需酒?书能香我何需花?”做一个书香女人,傲立繁华,阅尽苍生,去体悟人生的极致与妙处。在我们的人生里,多一些缱绻,多一分遐想,多一分浪漫,少一些纠缠,少一分妄为,少一些苍白。广闻书香,让自己汲取更多的能量,绝对不要苟延残喘地去拉住一个爱情乌托邦不放,而要努力去摘取幸福的鲜草。时间长了,我们的骨子里会增加更多的从容、淡定、自信与坦然,当岁月老去,收获的是从容与优雅。

  女作家毕淑敏认为:“淑女必书女。”林徽因之所以为林徽因,因为她先让自己成为一个“书女”,而后她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淑女。她的酸甜苦辣,她的喜怒哀乐,她的悲欢离合,都在书香中化作了一个个耐人寻味的传奇故事。

  冰心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书香中的女子是温和的、善良的、宁静的。书给了女人富有女人味儿的底蕴,给了女人温文尔雅与善解人意,令女人成为男人心目中永远的亮丽风景。

  岁月沧桑,时光荏苒,摧毁的可能是女人的容颜,厚厚的粉底也无法掩盖逝去的青春,曾经的美丽已不再,再好的脂粉恐怕也难修饰布满皱纹的面容。但时间再无情,也削不去“书女”的风姿,也无法冲淡书香里走出来的女子的雅致和轻盈。

  书香,不得不闻

  “腹有诗书气自华”,唯有书香女人才能用知识读懂人生的内涵,并拥有兰心蕙质的深度。书香能遮掩女人容貌的瑕疵和无情岁月的痕迹。

  其实原本优秀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本耐读的书。只是有的人是把自己做成了杂志,有的人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份报纸,有的人把自己打造成了一部经典著作。有的人值得他人读一辈子,有的人只是让人轻轻一页翻过就再也没有新的内容了。而书香是让女人拥有各种优雅味道的原料,什么样的女子都少不了他。

  女人要学会让自己在书香中变得富有内涵,首先就要读懂什么是真正的自尊、自立和自爱,而后做自尊、自立和自爱的女人。透过书香,女人要学会面对任何事情时都要透过它的表面看到它的本质。女人要让自己站得高、看得远,要从不断的阅读中,懂得站在一定的高度才能去阅尽山顶的风景。

  通过读书,女人要学会明智,从而打造女人特有的温婉、知性与时尚,让自己始终以极致形象立于他人心中。

  哈尔滨市三名知名女校长在“女性与阅读”论坛上给女人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女性每天读书不应少于30分钟。女性如果不读书,没有知识,就会变得无知、肤浅、粗俗,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女人的气质是阅历的积淀和智慧的凝结,而书香能让女人淡去人生的浮尘,达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境。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 堂

同类推荐 曾国藩 看见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富兰克林自传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明朝一哥王阳明 名人传 往事并不如烟 D调的华丽(周杰伦自传) 蒋介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