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21章 言谈话语之间,举手投足之间——与人相交,生动充实(3)

  女人有时更容易起嫉妒心,我们看到别人的衣服比我们的漂亮,别人的脸蛋比我们的光鲜,顿时生起疾妒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其实世界本来就是有缺陷的,尤其是我们在取得了一些成就之后,别人对我们不满或有意见,甚至挑刺儿都是正常的。但并非挑剔者独有一双火眼金睛,别人愚笨而不知所以,因为有些人确实是不值得理会的,有些事也确实是不值得在意的,所以不必自寻烦恼。

  我们要学会吃亏。中国整体心理疗法创始人、多家跨国企业心理顾问王国荣说,一般人认为吃亏是弱者和愚者的行为,但从长远来看,能吃亏的人表现出来的是诚实、善良、宽容的品质,更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如果我们发扬宽大胸怀,反而会收获更多,会获得更多人的信任与好感。

  有些事情需要我们去放弃,正所谓“有舍才有得”,我们放弃与他人的争执,放弃对一些事情的执着,不耿耿于怀,反而更有利于我们的生活。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格雷戈里·米勒研究发现一样,与那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相比,懂得放弃的人的身心更健康。

  我们要懂得释怀那些别人对我们的负面看法,无需过多在意别人对我们的评价,自己行得端走得正就行了,身正不怕影子歪。

  【静思小语】

  我们要懂得释怀那些别人对我们的负面看法,无需过多在意别人对我们的评价,自己行得端走得正就行了,身正不怕影子歪。

  §第五节 朋友要多,也要有质量

  林徽因的朋友很多,她的不少朋友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有文为证。林洙在《梁思成、林徽因与我》书中说:“每次上完课林先生都邀我一同喝茶,那时梁家的茶客有金岳霖先生、张奚若夫妇,周培源夫妇和陈岱孙先生也常来。其他多是清华、北大的教授,还有建筑系的教师。金岳霖先生每天风雨无阻,总是在三点半到梁家,一到就开始为林先生诵读各种读物,绝大部分是英文书籍,内容有哲学、美学、城市规划、建筑理论及英文版的恩格斯著作等。他们常常在诵读的过程中夹着议论。”

  涉及不同圈子,认识不同背景的好朋友

  林徽因才华过人确实不假,但也不至于连一个在同一层面上与其对话的人也没有,如袁昌英、陈衡哲(算是前辈)、黄庐隐、苏雪林、冯沅君、凌叔华、杨刚、韩素音、丁玲、萧红、张爱玲等都与林徽因一个时代,有的还与林有过交往。当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人,那就是冰心。

  这些朋友中很多已经被写进历史,有的还是其所在领域的领军者。

  常来“太太的客厅”参加聚会的人中,张奚若是清华大学政治学教授,邓叔存是清华大学哲学教授,陈岱孙则是经济学教授,钱端升是国际政治专家,陶孟和是社会研究所所长,李济是考古研究所所长,沈从文是北京大学教授、作家,徐志摩、金岳霖就不用提了,他们都是林徽因的座上客。

  张奚若是一个非常直率而重原则的人,早年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和伦敦大学。他的性格在圈子里是“完全西方的”,但他也是个个性鲜明的人,坚持“述而不作”,一生虽然只写过一篇政治学论文《主权论沿革》,但在清华的教授中却很受敬重。

  钱端升对国际问题有着独到的研究和明晰的见解。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济曾经是哈佛大学的高材生,他攻读的人类学和考古学,他同林徽因交往的那段时期正领导着中央研究院考古所对殷墟的发掘。

  小说家沈从文擅长创作湘西风情的小说,那可是当时文坛上一道新鲜的风景线。

  常来这个客厅聚会的人们,他们是优秀的精英群体,幼年的时候熟读经书,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青年时代又接受了五四“民主”、“科学”思想的洗礼。虽然他们很少直接参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至少都在各自的领域以自己的方式为新中国的创造与建设发力,是中国文明进程中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

  中国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精通英文,他总是倾向于用英文思考哲学和逻辑学问题,但他同时又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不仅如此,这位终生未娶的专家还涉猎到更多领域,他对中国山水画有很高的鉴赏力,并且酷爱京剧,自己能哼几声不错的小曲儿。

  在爱情之外找到自己的朋友

  在林的朋友中,金岳霖和徐志摩对她夹杂着特殊的感情。金岳霖因爱她而单身一生,他用一辈子的时间节制了自己对林的爱,成为近代感情史上的一段佳话。

  这种发乎情止乎礼的爱,伴随了他一生。金岳霖说:“我离开梁家就像丢了魂一样。”他和梁林一家几乎很少分开过,在林徽因病情最重的时候,已经远非绝代风华的女子了,而金岳霖依然每天下午三点半,雷打不动地“出现在林徽因的病榻前,或者端上一杯热茶,或者送去一块蛋糕,或者念上一段文字,然后带两个孩子去玩耍”。

  金岳霖一直和林徽因家人融洽相处,他获得了林徽因一家对他的敬重,其子甚至称他为“金爸”。

  金岳霖对林徽因一往情深,在西南联大时期,为了躲避鬼子空袭跑警报,他不得不四处躲避,无论跑到哪里,他都会随身携带一个小箱子,据说那里面装的是林徽因写给他的信,为此他甚至把写了20年的《知识论》给弄丢了,他对林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哲学家,数学家张申府说:“如果中国有一个哲学界,那么金岳霖当是哲学界之第一人。”林徽因有此挚友,足矣。

  除了金岳霖,徐志摩是她诸多朋友中色彩很重的一个。尽管他在处理婚姻问题上的做法鲜有人认可,但他确实在林徽因的世界里是个重要角色。

  梁实秋是个很自负的人,轻易不说过头话,他和徐志摩的关系也不是很好,但他在一篇《谈徐志摩》中写道:“有人说志摩是纨绔子,我觉得这是不公道的。他专门学的学科最初是社会学,有人说后来他在英国学的是经济。无论如何,他在国文、英文方面的根底是结实的。他有很丰富的国学知识,旧书似乎读过不少,他行文时之典雅丰赡即是明证。他读西方文学作品,在文字的了解方面没有问题,口说亦能达意。在语言文字方面能有如此把握,这说明他是下过功夫的。一个纨绔子能做得到么?志摩在几年之内发表了那么多的著作,有诗,有小说,有散文,有戏剧,有翻译,没有一种形式他没有尝试过,没有一回尝试他没有出众的表现。这样辛勤的写作,一个纨绔子能做得到吗?”

  这位著名的散文家给了徐很中肯的评价。虽然有些争议,但徐志摩的所作所为足以对得起林徽因了。

  处理好朋友的质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朋友是个永不过时的话题,我们很多人也听过“朋友多了路好走”这样一句歌词,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朋友在我们的人生中拥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有人说,交遍天下好友,吃遍天下美食,当然,这不是太现实。但生命中有几个不错的朋友也是我们的福分,虽然财富不是一辈子的朋友,但朋友绝对是一辈子的财富。

  我们在困难的时候,在痛苦的时候,在落难的时候,如果有一个朋友能够为我们伸出一只手,或者给我们一个鼓励的微笑,对我们来说都是莫大的安慰。朋友能够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为我们排忧解难、遮风挡雨,即使他们什么也不能为我们做,只是默默地陪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知道背后还有人在默默地支持着我们,我们不是在孤军奋战,我们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去战胜困难。

  当然,朋友多了固然不错,但也不能盲目地只顾及数量,因为也有交友不慎毁了前程的人,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权衡朋友的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片面地追求数量,或者片面地追求质量,都是不可取的做法。

  有的所谓的朋友,只是在饭桌上和我们共称是好姐妹,或者有的所谓的朋友在我们春风得意的时候靠近我们,而当我们遇到困难、人生跌入低谷时就离我们而去了,或者有的所谓的朋友表面上对我们甜言蜜语,背地里却对我们下刀子,这些人都不能是我们的朋友,有的只是酒肉朋友,甚至是我们的“敌人”。所以我们在追求朋友的数量的同时,不要忘记或者轻视朋友的质量。

  当然,我们也不可能对朋友有太多的要求,只求能够坦诚相待,我们要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其身上的缺点。徐志摩对林徽因念念不忘,甚至已经到了干涉他们家庭生活的地步了,林徽因照样视他为至交,还能与他和谐相处,这更是一种肝胆相照的情分。所以我们不要去苛责身边每一位朋友,永远以真心换真心。

  俗话说:“好朋友就像是一本好书,让你终生受益。”我们一生中也不可能只读一本书,那样未免太单调了。我们不妨让自己涉足更多的圈子,结识不同行业和背景的朋友,好的朋友总是存在的,有时候只是需要我们去遇见而已。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但我们必须时刻记住:只有将朋友的质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我们的人生才会不断升华,活得才会越来越精彩!

  【静思小语】

  有人说,能拥有红颜知己的男人一定是男人中的智者,能做红颜知己的女人必是女人中的上品。林徽因做到了,她在爱情之外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而且不止一个,真正实现了朋友的数量与质量的飞跃。

  §第六节 诗一样的善解人意

  林徽因有一颗助人的热心肠,她的助人是那种不求任何回报的助人,也是让人舒服的助人,她有着诗一样的善解人意的情怀。

  了解朋友的苦楚,善于帮助他人

  林洙在《梁思成、林徽因与我》一书写道:“我那时除了从家里带来的几件首饰外,身无分文。为了安个小家,我准备卖掉一些首饰。那时林先生还健在,她知道了把我找去,问我有困难为什么不告诉她,我没话可说。接着她告诉我,营造学社有一笔专款是用来资助青年学生的,并说我可以用这笔钱。她看我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立刻说:‘不要紧的,你可以先借用,以后再还。’并且不由分说地把存折给了我。”

  林洙第二天到银行取钱的时候,发现那是梁思成的存折,她当时心里就有些疑惑,向林徽因问了存折的事情。林徽因笑着对她说,学社的钱当然用的是梁思成的名字,要的是让她免除心理上的顾虑,安心用钱。

  “她还送了我一套清代官窑出产的青花瓷杯盘作为礼物,可惜当时我对这份礼物的价值毫无认识。一天,王逊先生看见我用这套茶具待客,吃惊地说:‘喔!你就这么用它?’我却学着当时流行的口头语说:‘它也要为人民服务。’王逊苦笑了一下,没有作声。我现在每想起这件事,眼前就出现王逊那苦笑的脸,林洙啊!林洙!你真是浅薄而无知。”林洙对林徽因给她的帮助自是感激涕零的,林徽因的善解人意由此也可见一斑,真的是用心良苦。

  后来当林洙提起要归还那笔钱时,她发现林徽因总是很快把话题引向别处,甚至不给她发话的机会。而且她说话时别人是没有插嘴的余地的。后来,林洙好不容易找到一次机会告诉她再把钱存回银行时,她却说:“营造学社已不存在了,你还给谁呀?”言外之意,那钱是不用还了。林洙自是不同意,她刚要申辩,林徽因却以一个长辈的口吻很严肃地对她讲:“以后不要再提了。”

  此事也只能作罢,直到后来,林洙才明白,那个时候营造学社正是因为缺少资金才停办的,而最后的那点经费,也都分给其他的社友了。所以林徽因说不用还了,她自己却承担了一切,不会让受助者感到一点的不好意思。还不仅仅是资金上的帮助,林徽因给林洙安排生活,帮她找学校念书,还教她英语,鼓励她发表意见。

  由于梁林两家都是大家族,亲戚朋友自是不少。陈公蕙就是林徽因的一个亲戚,林徽因亲自给她做媒,把她介绍给钱端升。谁知他们在商议结婚时突然发生矛盾,陈公蕙负气离开北平,去了天津。林徽因又和梁思成开车一路到天津,找到了陈公蕙,令她和钱端升和好,从而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

  如果不是梁林的坚持和善解人意的付出,恐怕这俩人很难走到一起,所以钱端升才发出由衷的感叹:“要几辈子感谢林徽因。”

  给朋友更多的尊重,让自己成为可以信赖的朋友

  林徽因平时很少和人说闲话,她是不愿意在无聊的事情上面浪费时间,但不说话不等于不善解人意。

  沈从文有一段时间手头上很紧张,林徽因有意接济他,但直接帮他又怕他不肯接受,就想出一个“曲线救国”的路子:故意让表弟林宣向沈从文借书,在还书的时候往书里夹进一些钞票。林徽因的善解人意真是令人惊叹。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胡雪岩全传 野心优雅 林肯传 金庸传 曾国藩 毛泽东与蒋介石 林彪的这一生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 苏东坡传 我的互联网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