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17章 幼年共产党:没有行动力,就无法掌握主动(1)

  互相借力,第一次国共合作

  把目标放在大事情上

  毛泽东将新民学会的学友引入中国共产党,因为毛泽东已经和陈独秀建立了联系。

  早在1920年8月,陈独秀等已在上海成立了共产党发起组,陈独秀很赏识毛泽东的才干,请他发动湖南的中共小组。毛泽东和何叔衡等人创建了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

  当时,毛泽东已父母双亡,他先后把小弟弟毛泽覃和从小在他家里长大的堂妹毛泽建接来长沙读书,安排毛泽民在一师附小做校务。他的弟弟妹妹跟随了自己的兄长,却没有享受到任何特殊的待遇,相反,毛泽建、毛泽覃、毛泽民先后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举家为国,这也是后来毛泽东在遇到各种打击的时候,都隐忍等待、决不放弃的重要原因。毛泽东将自己的亲人和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加入了共产党,而其他党的建立者多是个人参与,可以随时随地轻松进出的。在这一点上毛泽东没有给自己留后路。

  党史中说到这一段,多是注重毛泽东的行动,而我们依然想知道他的心理变化。此时的毛泽东悟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就是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性格中有某种缺陷的话,不要紧张,改不了也不要难过。因为自己的缺点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大,大到别人不可接受,就像年轻人看到自己脸上的青春痘郁闷得要命,对别人来讲这根本不是事儿。关注人生目标、解决重大问题,这比天天盯着自己的缺点重要,当然最好是有意识地主动注意克服缺点。这就是最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我们为什么要讨论这样一段话,其实这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影响我们成功的因素到底哪个是主要的?我们不知道!圣人告诉我们要吾日三省吾身,可真要是照着这套方案做,没准什么都做不成,孔夫子的名气再大,也没有办法掩饰他是一个世俗领域的失败者。

  性格因素到底在人的成功中占据多大的成分,估计谁也说不清楚。性格温和的人最易和人相处,往往更有人缘,似乎距离成功更近些,其实这是假象,因为性格温和的人,可能天生就有另一种缺陷,那就是不够锋利,缺少突破力,而真正解决问题和困难,有时候需要的是一种决绝的意志力。世俗中的人在平和的时期一般接受温良性格的朋友更多些,但明白人会以利益来取舍,有利可图,踹着不走;无利可图,求着不来。所以性格鲜明的人,实在没有必要非得将自己的棱角磨平来适应他人。关键还是要把目光放在大事情上。

  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是所有小组中最早开始有了行动的,“而其他地区的同志多数尚处于思想层面”。这段话很客气,其实说明了大家只是动口不动手的君子。这一点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毛泽东后来能为全党指出道路,他之所以否定别人的路线,就是因为他知道那些路走不通。因为在这之前,他已经试过了。

  1921年6月,毛泽东和何叔衡一道前往上海参加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当然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大事,参加这次会议的有12位代表,有意思的是李大钊并没有参加,会议原定由陈独秀主持,但他因广州公务繁忙不能抽身,于是指派了一个代表与会,与会的还有两个共产国际的代表。

  12个代表中后来两人脱党:李达、李汉俊;两人被开除:刘仁静(托派)、张国焘;两人当了汉奸:陈公博、周佛海;四个人牺牲:邓恩铭、陈潭秋、何叔衡、王尽美(病逝)。只有两人1949年登上了天安门:毛泽东、董必武。

  改变中国面貌的中国共产党,最初就是由这样一些年轻人成立起来的,他们是清一色的知识分子,毛泽东大概是学历最低的一个。

  代表们以“北大暑期旅行团”的名义住在上海法租界,说它一开始就是一个北大高级知识分子的俱乐部也是十分恰当和准确的。

  毛泽东除担任记录外,只作过一次发言,介绍长沙小组的情况。的确,毛泽东有着比其他人多得多的实际活动经验,但其他人精通外文,读马克思著作多,不少人常常引经据典——当然是马列的经典而不是中国古代的经典,涉及许多西方的理论问题,这都是毛泽东的弱项,尤其是外文,所以,毛泽东给与会者留下的印象是老成持重,沉默寡言,其实是毛泽东和他们无法交流,所以沉默不语。此时的共产党更像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理论研究者俱乐部,夸夸其谈,而不是一个战斗团体,与这些人待在一起,凸显出毛学历和外语的劣势。

  中国共产党是胜利者,有着无上的荣光。胜利后的共产党成为中国的领导核心力量,所以1921年党的成立,在后来被称之为开天辟地的大事情,我们曾经问过一位老共产党员,共产党为什么会取得胜利?老人说,是因为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我们又问:代表人民就意味着肯定能胜利?老人说是的。问题是为什么大部分农民起义是失败的?如果中国共产党天然地应当胜利,那么共产党的领袖为什么不是北大的教授学者,也不是留法留苏的洋学生,而是中专生毛泽东呢?

  许多人其实没有这么想过这个问题。

  参加建党给毛泽东后来在党内以超然的地位,但要是认为建党有什么直接好处,也不是那么回事。要做的事情很多,怎样开展工作?党的“一大”会议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办法。显然未来应该做什么,他们多数在等待俄国人的指示。无数人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是在俄国人支持下成立的,它是俄国国家战略在中国的渗透。

  要论起国家战略,最高明的还是美国人。著名的清华大学就是美国人为了培养亲美的势力,在应当退还中国的赔款里附加上指定用途,在中国修建的,直到解放后清华才与美国人断了关系,成了新中国工程师的摇篮。

  俄国人最初选择了北大人来做他们的代言人,这是研究共产党史无法回避的一点,也是存在最多误区之处。以后的历史将证明是毛泽东的加入改变了共产党的方方面面。

  建党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样,自从有了党,天地变颜色。建党初期的共产党是一个松散的知识分子俱乐部,进出自由,有的人参加了建党,紧接着就忙自己的家庭小日子去了。共产党的建立在历史上之所以是大事,是因为后来辉煌的胜利,但这一胜利所遵循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相反一开始什么也没有。

  所以建党后,毛泽东依然需要找一份职业,他创办了一所湖南自修大学,他请上海建党者、湖南老乡李达来当校长。可见毛泽东热情结交之心,湖南人很抱团,这叫人不得不服。

  此时陈独秀表现出了家长式的独裁倾向,一些不服陈独秀的人纷纷退党,其中有名的有李达、邵力子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陈独秀几乎是一个人说了算,手下的人进出很随意,可见大家也没有过于看重共产党的未来。

  湖南自修大学培养了二百多名青年,这里面就有陈赓。大将陈赓与毛泽东也有师生之缘。对于国家、社会和党来讲,巨变来自有了一个毛泽东,对于个人命运来讲,很大程度上看你距离毛泽东有多远。

  在创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同时,毛泽东开始着手组建湖南地方党组织,毛泽东的党员就是他的同学、亲人,甚至还有他的老师。这一点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它表明毛泽东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全力以赴的,这是他自己的事业,他的力量来自他最密切的人,是不会背叛他的人们。

  留法的李立三热衷于工人运动,被遣送回国,此时在毛泽东手下工作。夏曦、郭亮、陈昌、夏明翰、蒋先云、毛泽民、黄静源、杨开慧等革命烈士,都是在这个时期入党的。

  既然叫共产党,又是在俄国领导的共产国际的支持下成立的,而俄国老师告诉我们,力量来自工人阶级,怎么样获得工人阶级的支持呢?那就要做工人运动,怎么样做工人运动呢?那就要到工人中去,虽然不会像列宁同志那样,一挥手,工人就嗷嗷叫着“为了列宁,冲啊!”于是就胜利了,但工人运动是一条光明的路,是已经被列宁同志证明了正确的路,这一点总是没错的。照着葫芦画瓢,先学着做,既然是真理那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可惜这仍然只是理论。毛泽东也是很长时间以后才知道的。

  毛泽东在这一段时期的作为常常被一句话一带而过,就是不符合中国国情。其实我们知道这是相当客气的话,既维护了马列主义的正确,又体现毛泽东的英明,但常常叫人犯糊涂。毛泽东后来为什么会在他的同志们热衷于工人运动的时候站出来反对呢?原因就是他先行一步,他进行过多次实验。

  当时湖南已经有工人组织,毛泽东从帮助黄爱、庞人铨两位工人领袖入手,使得黄爱接受毛泽东的主张,举行了多次示威游行并建立工会,举行罢工。

  但这种游行示威和罢工完全不为统治者接受,黄、庞两位工人领袖被军阀赵司令秘密杀害。

  黄、庞两位朋友就这样死了,毛泽东义愤填膺,两次召开追悼大会,发行纪念特刊,向各界控诉赵军阀的罪行。一时间,全国各地掀起了追悼黄、庞,抗议赵军阀摧残工运罪行的浪潮,可是赵军阀毫发无伤,继续当他的司令。

  很少有人知道毛泽东搞了多少次工人运动,光是大罢工他就搞了十次。当然不能说毛泽东在整个过程中一无所获,他培养了骨干、建立了组织,先后组建了两个大的工人俱乐部,六个行业工会。

  其中安源路矿罢工运动可圈可点。毛泽东两次到安源,指派李立三、刘少奇等到安源工作,刘少奇留苏归来后,被分派回湖南接受毛泽东的领导,杨开慧给刘少奇介绍了对象,他们关系自然很近。他们组织罢工取得胜利,并着重发展一批优秀工人入党,安源党团组织迅速发展,其中一部分成了秋收起义的骨干力量,工人运动给李立三、刘少奇带来了很高声誉。

  此时的毛泽东名字已经传出湖南了。

  的确,经过两年工人运动的锻炼,毛泽东已经开始证明自己的行动力。在实践中,他着手发展组织,培养骨干,注重策略,利用矛盾,争取舆论,以合法斗争做掩护,搞得有声有色,“大引起社会之注目”,同时也获得了党内的高度评价。

  陈独秀欣慰地看到自己没有走眼,他选择了委托毛泽东在湖南组建共产党,毛泽东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做出了成绩。陈总书记在中共三大上总结工作时,曾这样说:“只有湖南的同志可以说工作得很好。”陈独秀越来越赏识毛泽东的才干,1923年1月他着手筹备党的“三大”,便决定调毛泽东到中共中央工作。

  寻找革命方程式

  很少有人关注毛泽东在从事工人运动的过程中得到什么样的结论,他的心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例如黄爱和庞人铨的被杀,意味着工人运动的领袖们没有自保的力量,虽然他在后来十分隐晦地说道,在中国,工人力量太小,农民才是革命的主力军。其实只要想想就可以明白,俄国列宁之所以成功地依靠工人的力量获得政权,是因为俄国工人手里有枪,这在全世界也是独一份。美国不可能产生皇帝,因为美国全是杀人犯,人人手里有枪。中国的工人在极端活不下去的情况下会罢工,但罢工的目的是争取活得好一点,即使是获得胜利,也不是从此就当上主人,而是又去为老板干活了。这时候罢工的组织者,反倒面临老板们报复的危险,这完全是一件风险大、利益小、没前景的事情。对于毛泽东来讲,这样的试验他居然尝试了多达十次,可见一开始他对走列宁之路也是满腔热情的,也正是因为他做得最多,所以他也决绝地反对再继续这样的游戏,他已经试过太多次了,又是一个此路绝对不通。继温和的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之后,毛泽东又否定了走工人罢工之路获得利益和力量这一条路,他有绝对的资格说与虎谋皮的道路是没有任何可能性的。

  毛泽东的行动力获得了陈独秀的赏识,这时候他开始进入共产党的最高层。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决定同国民党合作。

  俄国的列宁为了对付西方的压迫和封锁,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姿态,就是表示愿意放弃在中国的一些利益。在这个问题上常见的错误有两个,一个是以共产主义的名义说列宁多伟大,忽视了列宁只是口惠而实不至,最终中国并没有因此回收什么利益;另一个则是相反,口头上歇斯底里大骂俄国人,好像是宁可不活了也要和俄国人干一架,可等真正打起来就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国与国之间说白了就是利益之争,既然是利益之争,就要按照最终的结果来衡量。俄国人既然准备和中国打交道,自然要挑选合作者,这时候俄国人发现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过于微弱,远不如与国民党合作更有希望。孙中山先生在求遍西方各国无结果之后,接受了这一貌似友好的表示。

  后来党史在描述这一过程时使用了这样的字眼:几年来工人运动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工人阶级力量较小,所以要和国民党合作。这时候的共产党力量甚小,国民党力量也不大,他们被另一个强力所控制着,那就是俄国人插手中国了。俄国人表现出罕见的不贪婪,不是俄国人改性子了,而是俄国人消化不了了,他们不想两条线作战,想着安抚中国人,想着在中国培养自己的代理人,历史真相不过如此,但这种迷雾居然围绕了几十年,所有的说辞在利益面前最终失去了意义。

  真实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共产党的领袖们多数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缺少行动力和有效的组织力,很少有人能组织成功的罢工,只有毛泽东花大力气验证了此路不通,可是这样的否定并不能带来成功,因为毛泽东也没有找到成功的道路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孙中山也在跌跌撞撞寻找出路,几经挫折,在对西方帝国主义大大失望之后,俄国的列宁表示了善意,孙中山接受了俄国人的这一表示,也有合作意向,于是乎李大钊、陈独秀等一批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就陆续以个人名义加入了国民党。这是没有办法的路子,国共两党都需要借力。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野心优雅 风雨张居正 富兰克林自传 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传 林肯传 明朝一哥王阳明 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金庸传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