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28章 即将来临的风暴 (1)

  ——致美国报业协会的演讲

  2006年4月3日

  (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奥巴马以“全球变暖及美国摆脱能源依赖的必要性”为主题在美国报业协会发表了此篇演讲:

  “气候变化可以说是彰显了大自然无穷的力量。但我们不能忘记,既然是人类加剧了这个过程,那也可以由人类将其减缓。”

  在2005年4月,伊丽莎白·克尔伯特[ 伊丽莎白·克尔伯特(Elizabeth Kolbert)是《纽约客》的特约撰稿人,同时也是《一次灾难的实地记录:人、自然与气候变化》的作者。

  ]曾经为《纽约客》撰写了一系列有关气候变化的文章。在其中一篇文章中,她讲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其中就谈到了一些如今我们已经目睹到的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在阿拉斯加州的最深处,有一座历史长达千年之久的小村庄。那里面朝大海,村民以狩猎为生。大概十五年前,他们开始注意到了一些奇怪现象。村子四周围绕的冰层开始消融,变得不再稳固。这些冰层仅高于海平面二十英尺,一直支撑着村庄。不久,人们发现秋季海面结冰的时间大大推迟,而春季冰层融化的时间则大大提前。

  随后,在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间,冰层以惊人的速度融化,对村子再也起不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所以,当风暴潮[ 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称为风暴潮。

  ]袭来时,村庄已经再也经不起侵袭。到了1997年的时候,村庄北部一百二十五英尺范围内的土地都被海水淹没。2001年时,足足可以卷起十二英尺高海浪的风暴席卷了村庄,摧毁了几十户人家。后来,到了2002年夏天,该地区的风暴愈演愈烈,冰层继续消融,村庄四周的土地不断被海水淹没,因此这个希什马廖夫村的居民们不得不向内陆搬迁了数英里,永远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家园。

  这样一个“消失的村庄”的故事就现在来说,绝不是个例外。

  而且它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个。

  放眼全球,在人们所知的各个环境和气候区,不断恶化的天气和灾难性的风暴已经屡见不鲜,这就使得长久以来有关气候变化是否真正发生的辩论戛然而止。因为这一切不仅证明了气候变化现象的确就存在于我们身边,而且让人惊恐地发现,它带来的影响还引起了一种新的全球现象,被称为“人造自然灾害”。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有无数的科学家们引用大量的证据,不断地警告人类,气候变化即将来临,我们不能再完全依赖燃烧矿物燃料,不能再不计后果地破坏环境。然而在这几十年中,有太多人都忽略了这个警告的声音。他们要么认为科学家们耸人听闻,要么相信这只是那些环保主义者们才会关心的问题——为了拯救北极熊和热带雨林。

  然而到了今天,我们已经看到,气候变化不再仅仅意味着几个不寻常的暖冬或是过于炎热的酷暑,而是一连串的自然灾害与灾难性的天气变化。这一切都是由全球变暖引起,而且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这些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都是数千年来前所未见的。

  在华盛顿,事情的发展总会随着政治风向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人们通常都会用多棱镜的眼光来透视这一切:谁上台了,谁又下台了?哪个党派获益了,哪个党派失利了?

  但是在这些肤浅想法的掩映之下,当我们制定某项措施或推迟某项决定之时,我们常常忽略了事情背后真正的意义。我们忽略了气候变化问题,就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日后,人们一定还会争论不休,不断讨论地球环境变暖究竟多大程度上是由人类造成的,多大程度上是自然界本身的变化。但从科学角度来说,我们可以认定的是:人类长期使用矿物燃料已经让自己没有回头路可走,除非我们不再依赖这些矿物燃料,制订出研发新能源的计划,否则我们还会继续将子孙后代也推向自然灾害的深渊。

  现在就让我们回想一下我们曾经经历过的这一切吧!

  从1980年开始,历史上温度最高的二十年当中,我们经历了十九个,而2005年则创下了历史温度的最高纪录。

  气温升高使得地球上本已干涸的土地开裂,造成了史无前例的严重旱灾,土地颗粒无收,农民损失惨重,世界上原本就很贫穷的地区闹起了饥荒。在过去的四十年里,地球上遭受旱灾的土地面积比过去翻了一番。就美国而言,2002年发生的旱灾则是四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在非洲,越来越多的河流变得枯竭,使得整个非洲大陆的水源供给都变得紧张起来。

  由于越来越多的土地都已干涸,森林起火率也大大升高。在最近的几年中,在印尼、阿拉斯加以及美国西部,野火燃烧的气势嚣张程度堪称历史罕见。2002年美国又创下了一项历史纪录,从俄勒冈到亚利桑那,共有超过七百万英亩的森林起火。

  如果你觉得陆地上的情况已经很糟糕的话,那么海洋中的状况更是让人难以忍受。我们知道,飓风和台风形成的环境都是温水,因此水温越高,风暴强度就会越大。在过去的三十五年间,四到五级飓风的发生频率已经提高了一倍,而且风暴发生时的风速以及风暴的持续时间也增长了五成。最近在亚特兰大南部又发生了一起飓风,而科学家们在此之前却没有预测到。去年,日本由于第十次遭受台风袭击创下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美国则成为世界上龙卷风发生次数最多的国家,其中“威尔玛”飓风成为史上威力最大、破坏力最强的风暴。

  这些都是一些令人惊恐的事实,但或许南极和北极的情况会更让人担忧。无论你是看过那里的卫星照片还是亲自到达过那里,你都会承认一项无可争议的事实,那就是两极的冰川都在融化。不过它们并非是像几个世纪以来那样一直持续地缓慢融化,而是开始迅速融化,速度还在不断加快,最终可能会导致海洋中的水量剧增,海平面上升,全球的沿海地区都会被海水一并吞没。

  1996年,格陵兰岛上冰层的融化使得海洋中的海水多了大约二十二立方英里。如今,只不过过了十年的时间,岛上冰层的融化速度就提高了一倍。这就意味着,每一个月,格陵兰岛向海洋中排放的水量是洛杉矶全市一年用水量的五十四倍。总而言之,倘若格陵兰岛的冰层全部融化,就可以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二十三英尺,这样每一座沿海城市都有可能落得和新奥尔良一样的下场。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说,阿拉斯加州希什马廖夫村的故事只不过是个开始。

  然而,抛却所有不详的预言,我们也不必束手无策、无助地接受这样的未来——实际上,我们也没有这样的资本。气候变化可以说是彰显了大自然无穷的力量,但我们不能忘记,既然是人类加剧了这个过程,那也可以由人类将其减缓。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知道了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是谁,也就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去年9月,我做了第一场关于能源的演讲,其中谈到了我们国家对于石油的依赖使得我国经济受损、汽车行业缩水、上百万人口失业;几个月前,我还谈到了我国一直不间断地进口石油,使得我们一直依赖于世界上最危险、最不稳定的政权,这让我们的国家安全受到了严重危害。谈到气候变化,其实我们长久以来燃烧的矿物燃料,尤其是石油,就是全球变暖的最大缘由,这样长期燃烧的结果就是许多地方的天气形态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你会认为,今天我们都已经明白了要实现能源独立的意义。从未有任何挑战会像能源挑战这样,若不能成功加以应对,就会对我们整个国家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也从未有任何问题会像能源问题那样,一旦解决,就可以长久为子孙后代造福。

  当然,许多美国人民都明白了这一点,而且现在的确有许多来自于各个领域的人们联手呼吁实现能源独立。他们当中不仅有农民和商人、军队领导和中央情报局官员、科学家和基督教福音派的教友、汽车制造商和工会成员,还有几乎来自于每一个政治派别的政客。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依赖石油的未来对这个国家来说并不安全。

  然而,当我们开始探讨如何摆脱对矿物燃料的依赖时,最没有领导力、最没有想象力,以及最不愿承认我们需要改变的人就是那些正在管理我们国家的人。

  迄今为止,在气候变化方面,布什政府的业绩着实乏善可陈。就是这样一届政府,组织政府专家和科学家们对全球变暖进行研究,却只是为了在最终的研究报告中回避全球变暖是由人类引起的事实;就是这样一届政府,竟没有尝试修订《京都议定书》,使之规定像一些虽非发达国家但也同为耗油大国的发展中国家也要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而非在全球携手制止全球变暖时袖手旁观;而就在最近,这一届政府又试图让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一位科学家缄口,阻止他告诉民众,气候变化的严重后果不堪设想。

  与此同时,虽然已有上千名科学家和无数的研究报告都已经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但国会负责环境管理委员会的主席依然认为全球变暖是“愚弄美国人民的最大谎言”。这让我们如何期待我们的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进步,作出改善呢?而且,让人无语的是,在他关于全球变暖的听证会上出席的主要证人,竟然是一名科幻小说家。

  就在总统上一次做国情咨文时,他提到了美国对于石油的完全依赖,曾在那希望尚存的一瞬间,人们认为他会针对能源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

  我就是满怀希望的人之一。但我后来看到了总统制订好的计划:

  他用于开发可更新燃料的预算资金依然与他就任总统第一天时持平;他拒绝哪怕象征性地提高关于汽车燃油效率的标准要求;最近的财政预算显示,国家真正用于能源建设的资金还不到他在法律条文中规定的一半,这使得诸多能源项目缺乏上亿元的资金而无法运转。

  这一行为并不能使民众们信服。虽然他口口声声说美国对于石油过度依赖,却依然没有做出任何摆脱能源依赖的切实计划。这就好比在承认酗酒的同时却没有遵循戒酒的“十二步”——仅仅承认存在挑战是不够的,我们还得想办法去应对它们。

  曾经有人拿美国实现能源独立的需求与“曼哈顿计划”或者“阿波罗登月计划”相比,这不足为奇。因为摆脱石油经济与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项目一样,都是我们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都需要国家长期持续的努力和投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打败轴心国,我们整个国家不分昼夜地制造大量飞机和坦克;在冷战期间,为了更加快速地在全国范围内运输军事装备,我们专门建造了一套全国公路体系;当我们想要领先于俄国进入太空时,我们斥资百万,发动全国经营教育计划,培养了上千名科学家和工程师。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随遇而安 名人传 蒋介石传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 林彪的这一生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 李嘉诚全传 世界因你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