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32章 马上创业中兴明主(1)

  马上创业中兴明主——东汉光武帝刘秀。

  刘秀年轻时,“性勤于稼穑”,是一个务农的庄稼汉。邻人从未料想到老实憨厚的刘秀会创出什么大事业。

  王莽篡权后,刘秀跟随其兄起兵,昆阳之战,以少胜多,此后,赴河北,收赤眉,定鼎中原,建立东汉王朝,创造了“光武中兴”。毛泽东对他评价很高。认为“只有光武可以读”。

  【毛泽东评点东汉光武帝刘秀】

  光武曾游于太学,习《尚书》。

  ——引自毛泽东1913年《讲堂录》(见《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91-592页)。

  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引自《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263页。

  书读多了,就做不好皇帝,刘秀是大学士,而刘邦是个大草包。

  ——引自肖延中《毛泽东晚年政治伦理观述描》。

  西汉高、文、景、武、昭等读起来较有兴味,东汉两头均无意思,只有光武可以读。

  ——引自林克的《毛主席和我谈学习的片断回忆》。

  【东汉光武帝刘秀传】

  响应起义刘秀,字文叔,汉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出生在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是汉高祖的九世孙。其父刘钦为南顿令,在刘秀9岁时去世,刘秀由叔父刘良抚养。家里兄弟三人:长兄刘(字伯升)性格刚毅、慷慨有大节,威名素著;次兄刘仲,初起兵时战死。排行第三的刘秀生得高大英俊,史载其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高鼻宽额,谨言宽厚,勤于稼穑,无论耕耘还是收割,都称得上是一把好手。他的哥哥刘为此常常讥笑他,说他没有出息。刘秀曾往长安拜中大夫庐江、许子威为师,习读《尚书》,颇通礼义。据说在学习期间,因资用缺乏,刘秀就与同学韩子合钱买驴,让行人跳跃玩耍,挣点学费。

  其时,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土地兼并恶性发展,无地农民沦为奴婢的现象日益严重,而官府政治腐败,赋税繁重,又遇连年灾荒,农民们不死即逃,人民生活已到了难以维持下去的境地。公元8年,汉室外戚王莽篡夺汉王朝刘姓政权,建立新朝。王莽企图通过“改制”,来消除阶级矛盾,解决政治危机,结果适得其反,使已经十分尖锐的阶级矛盾更加激化。王莽复古法令造成“农商失业,食货俱废”,百姓怨声载道。新莽末期,蝗灾连年,饿殍遍地。广大农民忍无可忍终于发动起义。在许许多多的起义军中,有两支最为突出,这就是纵横中原的绿林军和威震山东的赤眉军。

  王莽天凤四年(公元17年),长江中游的荆州地区大饥,饥民到野地掘草根充饥,时常为一根草而争夺互斗。新市(今湖北京山县)人王匡、王凤被推为首领,聚众数百人起义。南阳(今河南南阳)人马武,颍川(今河南禹县)人王常、武丹等也聚众归附。在攻打附近的小邑中,队伍壮大,发展到七八千人。起义军以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为根据地,被称为“绿林军”,后发展到5万多人,声势渐盛。公元22年,绿林山一带发生大瘟疫,起义军死伤过半,余众分散转移。王常引一部西行,号下江兵;王凤、王匡等引一部北行,号新市兵;其后,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人陈牧、廖湛起兵响应新市兵,称“平林兵”。

  在绿林军影响下,公元18年,琅琊(今山东诸城)人樊崇起义,率众百余人入泰山,饥民纷纷归附。周围一些小股农民起义军也都投靠他,队伍很快发展到几万人。樊崇为与敌军有一识别,各人用赤色涂眉,作为起义军标记。从此,这支起义军被称为“赤眉军”。赤眉军在黄河南北纵横驰骋,队伍扩大到数十万人。

  赤眉军与绿林军分别在山东和中原作战,客观上起到了相互配合的作用。地皇三年(公元22年)以后,绿林军从南向北移动,赤眉军从东向西移动,两支起义军不约而同地向经济发达、世家豪族聚集的南阳地区进军,在军事上造成了对王莽统治中心洛阳和长安的威胁。

  在全国各地农民竞相举起义旗、反抗王莽统治的初期,刘秀还在南阳从事农耕。地皇三年,刘秀到宛县(今河南南阳市)去卖粮食,有人劝他乘时而起,推翻王莽的统治,恢复刘氏天下。这时,刘正在暗中进行联络,积极准备起义。刘秀便与哥哥秘密策划,准备许多兵器。这年冬天,刘、刘秀在舂陵(今湖北枣阳县南)怀着“复高祖之业”的志向,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树起造反的大旗。刘秀是西汉皇族,所以人们把他领导的起义军叫做汉军。起兵这年,刘秀28岁。

  刘兄弟为了发展壮大队伍,宣布加入绿林军。义军整编后,刘与王凤共率大军西击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唐子乡(今河南湖阳县西南),大获全胜。刘秀在攻打新野时获一匹马,才得以改骑牛为骑马。两次战役中义军获不少财物,因刘氏家族分得过多,引起诸将士不满,出现骚动不安现象,一些将士甚至扬言进攻刘氏家族。刘秀看到这种情况,就把宗族人找来,令他们立即交出所得财物,分发给诸将士,众人称赞,骚动平息。以后刘秀屡次如此分发财物,使将士们对刘秀佩服不已。

  更始元年(公元23年)正月,绿林军与王莽军激战于水(今河南泌阳县境),绿林军大胜,击杀王莽大将甄阜、梁丘赐。其后,刘率军在貉簦ń窈幽习缀幽希┰倨仆趺У哪裳越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两次大胜,使绿林军发展到十余万人,声势大振。刘指挥得当,威名日隆。在这之前,他已自称“柱天大将军”,诸将帅认为力量既已强大,应立汉皇族后代,以从人望。南阳豪杰和下江兵主将王常等人认为刘是“刘氏复兴”的“真主”。欲立刘。是时,汉景帝五世孙刘玄在平林军中,号更始将军。新市、平林军将帅惮刘威名,故于二月拥立懦弱无能的刘玄做汉帝,称更始帝,建元更始,国号仍为汉。在更始政权中,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为成国上公,朱鲔为大司空,刘被封为大司徒偏将军,刘秀为太常偏将军。实际领导权仍然掌握在农民出身的绿林将领手中。

  三月,刘秀与王凤、王常一起率兵攻下昆阳(今河南叶县北)、定陵(今河南郾城县西北)、郾(今河南郾城县)三县。汉军缴获牛、马等许多财物,仅粮食就有几十万斛。汉军得到补给,士气大振。王莽接连败军失将,又得知起义军立刘玄为更始帝的的消息,十分震怒,急忙派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率领40万大军,号称百万,行军两个月,到达颍川(今河南禹县),与严尤、陈茂会合。为了镇压起义军,王莽军不断招募猛士,经过严格训练,把他们编入军队。据说其军中有一奇人,称巨无霸,长一丈,大十围;又豢养一批猛兽如虎、豹、犀牛、象等,以助军威。远远望去,王莽军浩浩荡荡,旌旗蔽天,辎重队伍千里不绝。

  绿林军建立更始政权之后,以主力围攻宛城。宛城是兵家历来必争要地,而昆阳是宛城东北的屏障,王寻、王邑军在颖川与严尤、陈茂军会合后,王邑自恃兵力强盛,决定直逼昆阳。

  老奸巨猾的严尤则认为昆阳易守难攻,而且绿林军主力正在宛城,应当急速赶往宛城。王邑不听,将40万大军拥塞于昆阳小城之下。

  阴历五月的中原,已是赤日炎炎。昆阳城被围数十层,水泄不通。站在城墙上四望,满目旌旗,有的绣着熊、虎,有的画着龟、蛇、乌鸦,有的写着篆体大字。旗帜越远越小,遮天盖地,望不到尽头。还有那十丈云车,更给人一种马上就要攻城的压迫感。远处不时射来道道闪光,那是士卒手中的刀枪剑戟反射的光芒。猎猎有声的,是风吹旗舞;辘辘作响的,是滚滚车轮。咴咴长嘶,高头战马四蹄如斗;虎啸熊吟,助战野兽血口似盆。历史上有名的一场激战即将拉开序幕。

  显名昆阳据守昆阳的绿林军仅有八九千人。在强敌压境的危急时刻,绿林军诸将“欲散归诸城”。刘秀的主张却相反,他认为,“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强大,并力御之,功庶可立;如欲分散,势无俱全。且宛城未拔,不能相救。昆阳即破,一日之间,诸部亦灭矣。”力主坚守昆阳,伺机破敌。正当争议未决的时候,敌人的大军已抵城北。绿林军诸将遂请刘秀谋划成败。最后形成的作战方案是:主帅王凤、大将军王常统率八九千人坚守昆阳,刘秀等以十三骑乘夜突围出城,去郾城、定陵调集援军。通过守昆阳来迟滞、消耗敌军,等援兵一到,里应外合夹击敌人。

  刘秀等十三骑乘夜从防守较为薄弱的王邑防区奋勇杀出后,王邑、王寻大怒,每天用战车攻城或者向城里挖掘地道,但都没有成功。敌人又竖起高耸的云梯,日夜向城里射箭,箭如雨下,城里的起义军无法活动,到井边打水也要背上一块厚厚的门板。敌人的凶狠更加激起了起义军的愤恨,起义军毫不畏惧,拼命坚守。刘秀一行到了郾城、定陵,不料那里的一些将领贪恋已经到手的财物,不肯服从命令。刘秀晓以利害,将领们听了,才勉强从命。

  公元23年6月,刘秀亲率兵万余人前来解救。刘秀亲领步兵1000余人作前锋,挥刀奋勇战斗,带领将士斩首数千级,其他将帅欣喜相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纷纷以刘秀为榜样,人人奋勇杀敌,又歼敌近1000人,首战告捷。此时,绿林主力攻克宛城已三日,更始政权也已定都宛城,只是消息尚未传到昆阳。刘秀为了鼓舞士气,瓦解敌军,将假言宛城已被攻克的战报射入城中,又故意使假战报让王邑军拾去。假战报一经传播,昆阳守军“胆气益壮”,王邑军则由于久攻昆阳不下,士气更为沮丧。刘秀乘机率“死士”3000人渡过昆水,出其不意地猛攻敌军指挥部中军大营,王邑军顿时大乱,王寻被杀。刘秀又命军中侏儒郅君章进攻巨无霸,杀之。这时城中将士鼓噪而出,内外合击,呼声震天动地。时值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昆水暴涨。王莽军自相践踏,溺死者无数,士卒死伤数万人,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往洛阳;严尤、陈茂投奔汝南割据者刘望。汉军缴获莽军丢下的军械辎重、车甲珍宝不可胜数。王莽主力军经此一战完全被消灭,再也无力向起义军发动进攻。

  昆阳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范例。昆阳之战对汉军来说,又是一次决定性大战,王莽新朝随着这次战败而崩溃。原来在观望中的各地豪强包括王莽的地方官吏,纷纷起兵割据,自称将军,“用汉年号,以待诏命”。不到一月,王莽的领土仅剩下长安、洛阳两地。昆阳一战取胜固然是因为广大农民憎恨王莽,要推翻他的统治而奋勇杀敌而导致,或因王邑、王寻昏愚不按兵法行动。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刘秀的勇敢善战。没有刘秀的率领,难以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刘秀作为大豪族,自有维护自身利益一面,但在反王莽这一点上,与农民的利益是一致的。过去王莽曾发2万精兵击绿林、10万精兵攻赤眉,都战败,但不曾大败,就因为绿林、赤眉两军缺乏一个像刘秀那样智勇兼备的领导人。经此一战,刘秀初露锋芒,声威显赫。这时刘秀29岁。

  玉汝于成王莽主力在昆阳被彻底打垮,新朝也随之摇摇欲坠。这时在更始政权内部,夺权之争尖锐起来。由于刘兄弟威名日隆,遭到新市、平林兵诸将领及部分南阳豪强嫉妒,他们劝刘玄早日除去刘兄弟,以防后患。时值刘部将刘稷闻刘玄立,怒说:“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耶?”刘玄听后抓刘稷欲杀害。刘为刘稷力争,又被李轶、朱鲔等进谗言,刘玄遂把刘、刘稷两人一并杀掉。刘秀闻知,急驰回宛谢罪。刘秀回到宛城后,不与刘部属来往,不为哥哥行丧礼,饮食言笑不改常态,只说自己的罪过,不提一句昆阳战功。晚上则躲在被窝里偷偷流泪,把枕巾也打湿了。就这样,他用超常的忍耐力和负重心终于获得刘玄的放心。不久,刘玄任命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

  为了消灭王莽政权,公元23年八月,刘玄派遣王匡率主力军北攻洛阳,申屠建率一路军西取长安。不久,王匡攻下洛阳,杀死王莽的太师王匡和国将衰章。9月,刘玄把首都由宛城迁到洛阳。

  申屠建军入武关后,关中震动,各县豪强,起兵抗莽,自称汉将军,助申屠建军攻长安,长安市民亦起义响应,于九月一日攻入王莽宫内,杀死王莽,新朝灭亡。十月,绿林军斩杀严尤、陈牧,将莽军残余一举聚歼。公元24年二月,刘玄迁都长安。

  当时的形势是:各地仍处于豪强割据,独霸一方的局面,起义军也都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刘玄移都长安后,生活腐败,不图进取,对内制造分裂,对外排斥赤眉军。早在刘玄移都长安前,赤眉军首领樊崇曾亲自去洛阳,表示愿意继续与绿林军联合,刘玄却白眼相待。樊崇一怒之下决定把几十万大军化整为零,分散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兵分两路攻打长安。从此,绿林、赤眉两大农民起义军开始火并。

  刘秀在刘玄迁都后,被任命为司隶校尉,掌管整修宫府事。刘秀成绩显著,使旧官吏莫不垂涕:“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不久,刘玄任命刘秀为破虏大将军行大司马事,节度河北。公元23年十月,刘秀持节渡黄河,管理河北州郡。刘秀开始经略河北,发展势力。

  刘秀一到河北,就利用绿林军的声威,打着汉宗室旗号,巡行各郡县,释放囚徒,废除王莽苛政,恢复西汉官名,百姓高兴不已。刘秀军纪严明,民政宽仁,他智勇有大略,使天下不少谋士、良将纷纷归附,为之出谋划策。结果,刘秀得到了邓禹、寇恂、冯异、耿纯等文武兼备、精通兵法、善驭吏士、恪守信义的人物,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领导集团。刘秀视其才干,分别予以重用。南阳才子邓禹早在刘秀求学长安时,就为刘秀所敬重,这时追随刘秀,并在刘秀到达河北后向刘秀分析当时形势,建议他“当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大业,救万民生命”。刘秀遂与邓议定取天下的方针,军事上严明纪律,赏罚分明;政治上招揽人才,争取民心,最后目的是得天下。

  刘秀深知,要得天下,首要的是争取民心,因此,他在河北,每到一处,“辄见二千石(郡守)、长吏、三老官属、下至佐史,考察黜徙,如州牧行部事”。河北不少豪强地主听说他是汉室后裔,也主动投靠他。刘秀逐步占据了一些地盘,扩大了队伍。刘玄深恐刘秀势大难制,遣侍御史持节封他为萧王,要他罢兵回长安。刘秀受爵后,借口“河北未平”,拒不回长安,决定独树一帜,公开与更始政权相对立。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丰臣秀吉 领袖们 名人传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D调的华丽(周杰伦自传) 李嘉诚全传 巴菲特传 富兰克林自传 胡雪岩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