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1章 序言

  心若莲花,次第盛开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信徒》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十戒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那里,不弃,不离。来我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在看得见你的地方,我的眼睛和你在一起。在看不见你的地方,我的心和你在一起。—《在看得见你的地方》寂静。无常。幻灭。大爱。生死。一念。

  不负如来不负卿一首诗。一段往事。一个人。一生传奇。仓央嘉措。这四个字里所蕴涵的情是情非足以迷倒众生。他清氲雅静、爱赏风流,又才华横溢、充满智慧,能洞穿世事轻浮,将一个“爱”字清清透透地握在手心穿行在人间流转的尘埃里度过了一生。他的爱,是大爱。于是,他生来就注定要成就传奇的。十多年前,从朱哲琴的音乐专辑《央金玛》里流广开来的一首《信徒》大约是众人印象里最深刻的“仓央嘉措情诗”。它清雅。它俊丽。它婉转婀娜。它朗朗上口。它是浪漫到骨子里的一首诗。令人不能不爱。于是因着它,仓央嘉措的名被广知。其人其事,其内心爱喜亦被人揣测不已。于是,他的人生在三百多年后的人间充满了新的不可思议之顽艳。也正因为这样,仓央嘉措便成为了藏传佛教史上最被后人珍爱的上师。

  自然,也是充满了争议。这样的氛围之下,仓央嘉措流传下来的情诗便一再被人拿来读、念、解、忆。最终,便有了这样的一群人,在烟光弥漫的人间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凝聚了起来。他们成为仓央嘉措最好的拥虿、最虔诚的信徒。只要仓央嘉措这个名字存在,因它而起的共振鸣响就在。任何内心有温柔感的人,只要遇知他,便定然不能解脱。

  他是追随者们的精神归宿,是他们心中盛开不朽的莲花。只是这一些执信当中有一些误念。这一些误念,鲁莽却又温柔美丽。从仓央嘉措无故失踪生死不明的那一个生末事件开始,他就注定在民间会有一个被百姓编撰出的超越历史之上更为绮丽的人生。那一些口耳相传的轶事甚至带着冲撞历史的嫌疑,但依旧令人听闻时,沉醉其中,乐此不疲。本身,有关仓央嘉措的史料阙如始终。

  他一生,犹如悬在半空。其生平几近是一部无字之书。但我执信,三百多年前,端坐在布达拉宫里的他,定然是了悟人间一切虚妄荒芜的。仓央嘉措是活佛。他的智慧让他与众生显得有区别。他生来便肩负着某一种度化的责任。在人间逡巡一遭,自有笑纳百川之胸怀。

  溘然西去,见尘世温柔黎民把他的人生编织得流光溢彩,想必也是慈善不语,没有二话的。这即是他。内心清坦无垠,有一片蔚蓝天,有一片碧绿海。仓央嘉措的一生是一座迷雾森林。若有的轮廓,似无的内设。能够确证的事件不过二三,就连死亡的年岁、方式,也是众口不一。现有的史料少之又少,再过多年,可以理清的线索势必更加微少。虽然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我依旧坚持尊重历史并依据上师真实的生平线索的原则来写,在泛黄的史册之间,抽丝剥茧,理出一个尽可能连贯的生平线索,再根据现有史料所载的事实谨慎地进行一个尽可能细致的修复。但,即便如此,要想还原仓央嘉措一个毫厘不差的人生怕是没有可能了。

  因此,既然那个真的他已几不可知,不如将仓央嘉措佛之本源放在心里拜,然后再放开你我局促庸常的心,来做一回干干脆脆自顾自的嗜爱人。读他的诗,写只属于你我的关于他的事。如此,佛家人心念的、膜拜的,是一个他。人们讲述的、传承的、恋慕的。以及,此刻我执念要写的。是另一个他。

  王臣

  二○一○年六月

www。xiaoshuotxt.Netxiaoshuotxt。com

同类推荐 李嘉诚全传 牛棚杂忆 巴菲特传 天使在人间 痛并快乐着-白岩松自传 野心优雅 名人传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傅雷家书 蒋介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