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4章 苦命天子,咸丰的日子也不好过

  咸丰本是道光帝的第四子,他承继皇位也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一帆风顺。道光帝本来有九男十女,但很不幸的是,前面三子都在他之前先后去世。特别是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24岁的长子奕纬去世,这对道光帝的打击尤为重大。对于奕纬的突然死亡,官方只是简单地记载说皇子奕纬于“道光十一年辛卯四月十二日未刻亡”,却未作详细说明。由此,民间多有传言,说是因为奕纬对老师出言不逊,道光帝得知后,在盛怒之下一脚踹去,不意正中奕纬下身,结果导致奕纬不治而亡。奕纬死的那年,道光帝已经年近50。老年丧子,加上次子和三子都早已夭折,此时的道光帝虽贵为至尊,却在这个节骨眼上膝下无子。也许老天爷看在道光帝一生节俭的分上,就在他绝望之时,皇四子奕詝(咸丰)和皇五子奕誴却在奕纬死后的一年中相继降生;两年之后,皇六子奕也出世了,随后又有三个更小的皇子诞生(皇七子奕譞等)。和康熙一样,晚年的道光帝为挑选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很是犯愁。

  在他的6个儿子中,后面的3个年龄太小,当时可以不用考虑;而和咸丰同年出生的皇五子奕誴生性耿直,举止粗鲁,不拘礼节,一向不为道光所喜欢,后来道光干脆将他过继给已去世8年且无后的三弟惇恪亲王绵恺,由此奕誴也被排除在皇位继承人的范围之外。据说,皇五子奕誴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他非但没有帝王之相,就连亲王的样子都没有。当时人传闻说,奕誴平日里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混迹于街头巷尾,掺杂于市民之中,放浪形骸,甚至在盛夏之日手持大蒲扇,敞怀踞坐在什刹海边纳凉。相传这位爷的酒量极大,又好恶作剧。有一次请人来家吃饭,却不许人家夹菜吃,只准饮酒,谁要是受不了问他要饭吃,他就给人们吃特别准备好的韭馅包子,包子极为辛辣,难以下咽,目的就是要以捉弄别人为乐,实在是不成器。不过,这位耿直的爷在后来的几次危机时刻却敢于仗义执言,却也别小瞧了他,这是后话。排除掉3个年幼的皇子和皇五子奕誴后,道光帝可选的继承人就剩下奕詝和奕兄弟二人了,但这两兄弟让道光帝十分为难,一时难以取舍。

  按传统,长子如无大过,当立长子奕詝;可要说起相貌和聪明程度,弟弟奕则要远胜哥哥奕詝,而且奕詝还曾因为落马而摔成骨折,成年后脚也有点跛。但是,在老成持重方面,奕詝又远胜过奕,倒有点道光帝的风格。平心而论,道光帝对奕要偏心一点,据说他好几次都已经把奕的名字写进了立储的密匣子,准备立他为皇位继承人。但是,道光的为人又十分传统,他考虑来考虑去,觉得奕詝是长子且无大过,如果废长立幼,似乎又不合通常的观念。因此,道光在晚年的时候也一直下不了决心,不知道立谁为好。这时,奕詝和奕的师傅便在背后较上了劲,他们都想帮助自己的弟子在道光帝面前讨得欢心,以夺得皇位。奕詝的师傅杜受田对道光帝的心思非常了解,有一次道光帝带宗室子弟到南苑去打猎,杜受田在出发前悄悄地给奕詝出主意说:“阿哥等到了围场,只管坐观他人骑射,自己千万别发一枪一矢,你手下人也不准捕一猎物。要是皇上问起来,你就说时方春和,鸟兽孕育,不忍伤害生命,以干天和,且不想以弓马之长与诸弟竞争。这样说的话,一定能契合皇上心意。”奕詝听后,便照计行事。

  后来打猎复命的时候,好强争胜的奕果然收获最多,而奕詝这边却一只猎物都没有,大家见后虽然表面不说,但心里都嘲笑奕詝无能。道光帝也觉得奇怪,他果然问起奕詝是怎么回事,于是奕詝便把师傅教给他的话说了一遍。道光帝听后大喜,说:“是真有人君之度矣。”道光帝的最后几年经常生病,身体日渐衰弱。有一天,病重中的道光帝命人将奕詝和奕两兄弟召来。两人的师傅得知后,感觉到事情重大,很有可能是道光快不行了,将要对皇位继承人作一个选择,于是赶紧各自给弟子出主意。奕的师傅卓秉恬告诉奕说,到时皇上问话时,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而奕詝的师傅杜受田知道自己的弟子嘴笨才拙,反应也不如奕,如果要论口才,肯定比不上奕。于是他对奕詝说:“要是皇上说自己老病而将不久于此位,问起今后国策的话,阿哥你什么都不要说,只管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就可以了。

  ”两兄弟到了那里后,道光果然问起自己百年之后怎么办的问题,于是奕詝二话没说便上前抱着道光的腿痛哭,道光见后也很感动,觉得奕詝果然仁孝,可做人君。道光一朝,最为保守平庸,譬如道光帝最宠信的大臣曹振镛,他曾有句名言叫“多磕头,少说话”,这便是当时的为官之道,也是道光朝的为政特征。要说道光帝最终选择了奕詝作为皇位继承人,一来是因为奕詝是长子,二来恐怕是在老成持重或者说保守呆板方面,奕詝的确有老爸道光帝的几分风采。咸丰登上皇位时年方20,本是风华正茂的好青年,但他运道也实在是差了点。从做上皇帝开始,他就几乎没有过上一天安宁的日子。咸丰元年也就是1851年,多年的弊政积重难返,到咸丰一上台便来了个总爆发。这一年,太平军从广西起事,随即席卷大江南北,不出3年便占据半壁江山,而其他义军也是纷纷蜂起,整个大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个乱象,一直到咸丰死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平息的迹象。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正当清军与太平军激战的时候,咸丰五年六月十九日(1855年8月1日),黄河在河南兰考北岸的铜瓦厢决口,汹涌的黄河水在一夜之间将口门刷宽至七八十丈,泛滥的河水犹如脱缰的野马奔腾,水面横宽数十里甚至数百余里不等,极目所至,浩渺无涯,山东、河南等地很快便被冲成泽国,灾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更为可怕的是,黄河决口改道后引发了大规模的蝗灾,巨大的蝗群如乌云遮蔽了太阳,所到之处,往往将田地里的作物一扫而光,灾害波及十几个省。更为晦气的是,咸丰当政十年,竟然有七年闹蝗灾,实属历朝罕见。咸丰本也是有志青年,他在执政之初也想有一番作为,但他的热情没有维持多长时间。上台没多久,咸丰很快便发现天朝积弊已久,内乱外患,远非他一人之力可以挽回,后来也就心灰意冷,只顾沉湎于美酒和女色了。由于事事不顺心,咸丰常在宫中借酒浇愁,酒醉后又经常无端发怒,屡屡鞭笞他人出气,弄得他身边的宫女和太监一个个都叫苦不迭。

  《清代野记》上说,咸丰初年,天下糜烂,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咸丰也就干脆破罐子破摔,每天以醇酒妇人自娱。当时有个雏伶叫朱莲芬的,在诸戏子中美貌第一,善唱昆曲,歌喉娇脆无比,且能作小诗并写得一手好字。咸丰非常喜欢他,时不时传召进宫。不巧的是,咸丰手下有个陆姓御史也狎好朱莲芬,由于朱莲芬经常被咸丰召去,自己想见而不得见,于是怒而向咸丰直言极谏,引经据典,洋洋数千言,意思是皇上要勤于政事,不要成天想着玩乐云云。咸丰接折后看穿了陆御史的心思,大笑道:“陆老爷吃醋了!”随后,他还在奏折上扬扬得意地批道:“如狗啃骨,被人夺去,岂不恨哉!钦此。”不过,咸丰倒也还算有自知之明,没有给陆御史加罪。据各种记载来看,咸丰在艺术方面的确有一定的天赋,譬如他留下的几幅画作,都具有相当的功力。年轻时的咸丰还非常热衷于戏剧,他不仅喜欢看戏、听戏,而且还能亲自登台演唱。

  有野史说,有一次老艺人陈金崔在热河行宫中教唱《闻铃》一戏时,戏文中“萧条凭生”的“凭”字唱念为上声,咸丰听后立刻纠正说“凭”字应为去声。有意思的是,陈金崔不服咸丰的指导,他翻出旧的曲谱同咸丰争辩自己没错。咸丰一急之下,竟然不顾自己的皇帝身份,跟陈金崔辩论说“旧谱固已误耳”(旧谱开始就是错的)。或者是受到咸丰的影响,慈禧也是终身爱看戏听戏。可惜的是,艺术家碰到了坏时代,宋徽宗的悲剧再次在咸丰身上发生。咸丰在位期间,太平军横扫江南,久踞金陵,各地的义军如捻军等也对清廷构成了重大的威胁。这还不算,英法两国这时也来添乱,他们为了扩大自己的贸易特权,在1856年后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对中国挑起战争。所有的这一切,都让年轻而又不通夷务的咸丰感到焦头烂额,最终因为处理不当而导致战争一步步升级,英法联军从广州一路打到了天津并直逼京畿一带。内忧外患,一时俱来,此时的中国已经走到了一个历史的转弯处,传统的政治经验和治国方略已经难以应付此时的危局。咸丰当时尚不满30,以他的能力和经验的确不足以挽救危局,他这个皇帝做得也是够丧气的。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林肯传 李娜自传:独自上场 丰臣秀吉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李嘉诚全传 巴菲特传 拿破仑传 毛泽东与蒋介石 世界因你不同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