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26章 要求部下之前先严格要求自己 (2)

  陆路通道是打不开了,于是太平军想在水路上找出路。但是,当时连续多日降雨,使练潭一带水位骤升,马踏石一带又在湘军手中。因此,太平军水陆两线全部被封锁了。

  曾国荃大军守在安庆城壕外,但他却一刻也没有停歇。曾国荃军士在不停地挖掘战壕,其吃苦勤劳的精神让所有人叹服。而鲍超也不含糊,他从祁门守卫曾国藩的战役中刚刚走出来,又马不停蹄地飞驰向安庆。他与成大吉一起,准备将留守在集贤关附近赤冈岭的太平军消灭。曾国藩断定,赤冈岭的刘玱琳部是孤军,一旦战斗,陈玉成定然不能及时回援。他决定,让鲍超和成大吉上万军士猛攻刘玱琳部,务必在陈玉成到来之前全歼该部敌军。

  5月20日,鲍超大军不辞辛苦,拖着疲惫的身躯,兵分四路向刘玱琳的四个营垒发动进攻。但刘玱琳不愧为一代名将,他的防御能力非常强,使湘军攻占计划落空。战斗结束,鲍超等人不闲着,他们在赤冈岭修筑了大量炮台,打算进行下一轮更猛烈的进攻。

  6月月初,鲍超大军连续几天对赤冈岭四垒展开炮击。最后,二垒、三垒、四垒全部被攻破。只剩刘玱琳所在的第一垒仍然负隅顽抗。第二天深夜,刘玱琳率八百人突击队突围。在北线,还没有冲出包围圈,他们即被水路挡住去路。湘军一路追杀和炮轰,全歼敌军。刘玱琳被活捉,最后被“肢解”,一代名将死况惨烈。

  曾国藩得到赤冈岭胜利的消息惊喜若狂:“这是安庆会战胜利的前奏,我们已经胜券在握。”但曾国藩也看到不足,因为这次战役湘军方面也损失惨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苦战。

  得到消息的陈玉成痛心疾首,他坐在军帐中日夜与洪仁轩商讨军机大事。陈玉成制订了一套比较英明的作战计划,那就是从桐城出发入湖北,再从蕲州过宿松、石碑闯入集贤关,避免在路上与湘军主力作战,直接攻打围攻安庆的曾国荃部队。

  8月24日,太平军进驻集贤关,关口、茅岭、十里铺一带扎下军营。安庆城内守军在西门外整军列队,准备与湘军决一死战。第二天,太平军即向曾国荃部队发动猛攻。劳碌了多日的湘军稳守战壕,等敌军逼近时,火炮齐发,谁也不能制服谁。曾国藩对城中太平军战斗力感到疑惑。经查问才知道,原来是外国商人一直在给城中供应粮草。为了切断这条线路,曾国藩将所有洋人运来的米粮高价收购。安庆城中遂不攻自乱。

  曾国荃一边打仗,一边在旧壕后面挖掘新壕。这样,就算敌人攻破旧壕,仍有一道新壕来做防御。双方激战一场之后,城中火光烛天,看眼安庆就要攻克了。洪仁轩不想再攻,因为这会将安庆烧成一座空城。最后,太平军援军全线撤退。

  1861年9月5日,曾国荃下令炮轰安庆北门城墙。不久,湘军主力攻入城中。彭玉麟水军在安庆南北夹击守军。湘军成功占领安庆。

  在这场战斗中我们能发现,湘军战斗得艰苦。曾国藩不畏艰险,夜以继日地工作,鲍超军在超负荷运转下屡获战功,而曾国荃部则勤勤恳恳,除了战斗就是挖掘战壕。正是这种勤劳的精神使湘军赢得了安庆会战的胜利。这就是“天道酬勤”的道理。

  拓展阅读

  中国天津有个远洋运输公司,这家公司有一个员工名叫李耕书。1982年大学毕业后,李耕书就进入天津远洋运输公司工作。在一开始,他什么也不懂。领导将他分配到工作非常繁重的机务部。当时年轻的大学生都争着离开这个部门,因为机务工作实在太繁重,而且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但李耕书却笑着向领导点头了:“我一定好好做,争取成为业务骨干。”透过李耕书的口气,机务主管对他产生很大希望。

  上船后,他整天跟在主管身后,专心致志地钻研技术。一年下来,李耕书业务技能得到巨大提高。就是机务主管也赞叹:“李耕书勤奋好学,他很快就能超过我了。”公司领导对他的表扬成为家常便饭。每天李耕书废寝忘食地坐在机舱里摸来摸去,在别人休息时,他认真地做笔记,总结经验,学习进步。几年下来,李耕书成为公司内的一个准专家。在表彰大会上,众领导郑重宣布:李耕书同志勤奋好学,管理层决定升任其为机务部经理。

  李耕书却非常冷静,他丝毫没有骄傲自满的情绪。做了部门主管,他反而感到自己的责任和压力更大。每次上船,他都会像是上战场一样较劲较真。好像不把潜在问题找出来,自己就不能活一样。对于每个机器、每个零部件,他都要认真排查。一次,一条船的“V”字型高速付机连杆出现不能伸腿的故障,导致船头的机架和机器内嵌安装的机油管无法工作,修复难度非常大,船员和维修厂工人都没有这方面的维修经验。更麻烦的是德国厂家没有派工程师前来修理,而是在电话里简单指导。在万般紧急的情况下,李耕书站出来,在视频设备前指挥远在日本的维修工人进行修理。几个小时“战斗”下来,维修工人和船员成功地更换了机油管,而且修复了付机的伸缩功能。消息传到德国厂家那里,德国专家情不自禁地对李耕书伸出了赞叹的大拇指。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耕书的功绩有一车了。当人们问到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时,他总是淡淡一笑:“没什么特别的,只要不怕辛苦,潜心学习就行了。”从这句平淡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勤劳工作的伟大。在李耕书身上,解决高难度技术问题的事例数不胜数。作为一个有知识、有组织性的技术工。李耕书在搞技术的同时,还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在制度管理上为管理层出谋划策。

  依据自己二十多年的机务检测经验,李耕书提出船舶总管制。在一开始,这一新鲜事物并没有得到管理层的青睐。于是李耕书带领着自己的工作团队,苦心做学问,最终起草了该公司内部的第一个船舶总管制的总领性文章——《总管制之我见》。文章迅速在公司内传播开来,员工反响强烈。李耕书的船舶修理和备件管理体制改革再次卷土重来。这次,天津远洋运输公司认为总管制是适应市场大潮的好制度。事后,李耕书不停地对身边人说:“这是大家勤劳奋斗的结果。”从此李耕书走上管理殿堂。整个公司都被他的勤劳态度感染。

  今天,他常常在众人面前表示:“做机务工作20年,收获最大的就是养成了勤劳工作的品格,是这勤劳品格让我有胆量去迎取成功。”以后,李耕书又亲自编纂了《船舶防污染指导手册》和《船舶港口国检查参考资料》,而且设计了八种机务报表。这些极具进步性工作落实后,天津远洋运输公司市场生命力越来越强,现在已成为中国远洋运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李耕书的精神使个人和集体都有收获。所以我们更要提倡“勤劳”,因为这不仅是利益问题,还是一个企业和社会的进步能力问题。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弃“勤奋”。李耕书做到了,世界上所有渴望成功者也都应该做到。

  兵法管理学:什么是战争?有人认为在空旷的草地上进行血斗就是战争。而有的人则认为,只要是两个对立人群,他们之间产生孰胜孰负的结局,那就是一场战争。可能两者都有其正确性。在远离战争的时代,我们更愿意接受后者对战争的定义。今天,商业竞争被我们称为“商战”。也就是说,分出孰优孰劣的竞争被人们默认为战争。现在我姑且称它为“没有硝烟的战争”。

  没有硝烟的竞争战

  曾国藩的时代是用枪炮退敌,今天的企业家们用竞争来打利益仗。不得不说,两者有相通之处。为了适应这一契合点,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曾国藩的“勤军”思想。这才能让企业在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攻打安庆的决定性大战中,曾国藩就非常重视湘军“勤”的问题。当曾国荃刚刚抵达安庆城外时,曾国藩就一再嘱咐:“切忌骄躁,无论何时,当自勤自勉,要一刻不停地备战。军情危急。”这样的话,他也分别对多隆阿、鲍超、李续宜等人说过。曾国藩更是以身垂范,在整个安庆会战中,他几乎没有睡一个安稳觉。而曾国荃战则冲杀、休则筑壕的勤劳精神也得到众人的认可……

  正是上下一心、同甘共苦的精神让曾国藩的敌人胆寒。太平军一系列的战斗失败后,几乎没有了反攻的能力。湘军是伟大的,曾国藩也是英明的。他反复提倡的“家勤则兴,懒则衰。国勤则治,怠则乱。军勤则胜,惰则败”在这次战役中得到充分的证明。看了曾国藩的勤劳精神后,我带着这种思维观察了一些成功者的发展轨迹。他们的经历虽然迥异,但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勤劳。如果不是因为勤劳加苦学,那天津远洋运输公司的李耕书就不会一路高歌,成为企业中最优秀的员工之一。曾国藩的“勤”换来了战场上的一个个胜利,为大清朝稳定了国基。而今天,只要我们有一种曾国藩式的勤劳刻苦的精神,那一个企业就会因为你而战斗力旺盛。

  治军没有捷径,必须从人做起、从细微处斟酌。这个规律适用了今天所有的商业竞争。融会贯通学习曾国藩的“勤经” 对我们显得至关重要。这就是兵法商用的妙诀所在。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牛棚杂忆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 名人传 苏东坡传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世界因你不同 看见 纳兰容若词传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