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94章 刘过(五首)

  刘过(1154~1206),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古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曾经上书朝廷,陈述恢复中原的计划,未被采用。放浪于江湖之间。辛弃疾曾招他为座上客。

  刘过是辛派词人,他的词有专学稼轩体的如《六州歌头》,得其豪放而多作壮语。小词如《唐多令》又写得韵协语俊。另外也写了一些咏美人指甲之类的庸俗之作。有《龙洲集》。

  沁园春寄稼轩承旨①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②。被香山居士③,约林和靖④,与东坡老⑤,驾勒吾回⑥。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⑦。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白云天竺去来⑧。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⑨。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⑩。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注释】

  ①稼轩承旨:即辛弃疾。宁宗开禧三年(1207),朝廷进他为枢密都承旨,他未受命,不久就去世。刘过写本词在一二0三年,因此不会称“承旨”,恐系后人误加。

  ②渡江:指渡过钱塘江到绍兴。这三句与末三句互相照应。作者自称要过江拜访辛弃疾。

  ③香山居士:是白居易晚年的号。他曾做过杭州刺史。

  ④林和靖:林逋字君复,死后和靖先生。他是杭州人,隐居孤山二十年。

  ⑤东坡;苏轼自号东坡居士,他的诗词“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碧鸡漫志》卷二)他曾两次在杭州做官。

  ⑥驾勒吾回:强拉着我回来。即“勒吾驾回”。

  ⑦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⑧白居易《西湖》诗:“湖上春来似画图。”天竺在西湖西面。去来,即“去啊”。

  ⑨白居易《寄韬光禅师》诗:“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西湖灵隐有东西两涧。西湖附近有南高峰北高峰。

  ⑩孤山: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孤峰耸起,林逋曾隐居于此,山上多植梅树。

  须:待。这三句联系前面风雨渡江,未能成行,所以说待放后晴访稼轩也为时未晚,目前且在此流连赏玩一番。

  【简说】

  这是对辛弃疾邀他离杭相会的答复。通篇运用想象。通过三位诗人的对话描绘西湖风光;说明自己被诗情画意所留住。这些对话实际上是将该诗人的诗句予以融化,因此也表明了他们与西湖的关系。岳珂《桯史》卷二称此词为“效辛体”,又说其“下笔便逼真”。还说辛弃疾得到本词后“大喜”。可见两人词风有相似之处。本词不仅设想新奇、而且不受格律束缚,又能运用口语,可说是自成一格。

  本词作于宁宗嘉泰三年(1203),辛弃疾被起用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招刘过去和他相会。作者在杭州寄此词给他。

  唐多令

  安远楼小集①侑觞歌板②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③。故人今在不④。旧江山、浑是⑤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⑥。

  【注释】

  ①安远楼:又名南楼,在武昌(今湖北武汉市)。姜夔《翠楼吟》题目中说:“淳熙丙午(十三年)冬,武昌安远楼成。”小集:小宴。

  ②侑觞(yòushāng右伤):劝酒。歌板:执板奏歌。

  ③持鹤断矶头:《南齐书·州郡志(下)》:“夏口城据黄鹄矶,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鹄过此上也。”黄鹄矶,即湖北武昌城西长江南岸蛇山的黄鹤矶。

  ④不:即“否”。

  ⑤浑是,全是。

  ⑥这两句是说即使买花载酒,同游江上,终归不同于少年时的心情。

  【简说】

  《蓼园词选》说:“按宋当南渡,武昌系与敌分争之地,重过能无今昔之感,词旨清越,亦见含蓄不尽之致。”这是认为词意与当时局势有关。联系到作者几次上书论恢复之事,但没有结果,因而浪迹江湖,这次重过南楼,其感慨的主要是“旧江山浑是新愁”,亦即国事日非之叹。“终不似,少年游。”又充满着沉重之感。这说明其今昔之感是与时事密切有关的。

  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①

  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②。身草莽③,人虽死,气填膺④。尚如生。年少起河朔⑤,弓两石⑥,剑三尺⑦,定襄汉⑧,开虢洛⑨,洗洞庭⑩。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过旧时营垒,荆鄂有遗民。忆故将军。泪如倾。说当年事,知恨苦,不奉诏,伪耶真。臣有罪,陛下圣,可鉴临。一片心。万古分茅土,终不到,旧奸臣。人世夜,白日照,忽开明。衮佩冕圭百拜,九泉下、荣感君恩。看年年三月,满地野花春。卤簿迎神。

  【注释】

  ①岳鄂王庙:宋孝宗吋为岳飞建庙于鄂(武昌),号忠烈,淳熙六年,武穆,宁宗嘉定四年,追封鄂王。

  ②万人英:万人之中的英豪。

  ③身草莽:指岳飞家境贫寒,曾做过人家的庄客。

  ④膺:胸。气填膺,是说忠愤之气,填塞胸臆。

  ⑥河朔:泛指黄河以北。

  ⑥弓两石:能开两石之弓。古代以一百二十斤为一石。《汉书·律历志上》:“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宋史·岳飞传》说他“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两石是指其约数。

  ⑦剑三尺:提三尺之剑。

  ⑧定襄汉:指岳飞在高宗绍兴初年平定襄阳、汉阳等六郡,为恢复中原打下基础。

  ⑨虢:今河南荥阳、洛:今河南洛阳,泛指河南即北宋汴京一带。开虢洛,指绍兴十年岳飞郾城大捷、进军朱仙镇,距汴京仅四十五里。

  ⑩洗洞庭:指岳飞镇压了以杨么为首的聚集在洞庭湖的农民起义军。

  狡兔:指金统治者。良犬,指岳飞。《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不奉诏:指秦桧指使谏官万俟等诬陷岳飞“受诏不救淮西罪”,赐死狱中。见《宋史·奸臣传》。这两句是说秦桧等诬陷岳飞不奉行皇帝诏书,是真是假都不分清,就杀害忠良。

  这四句说臣子是有罪还是忠心为国,如果皇帝明察,是可以辨别清楚的。

  分茅土:古代皇帝分封诸侯时,把一种颜色的泥土用茅草包好授给受封的人,作为分得土地的象征。见《书·禹贡》。这三句是说自古以来,分封诸侯,论功行赏,再也轮不到奸臣身上。

  衮(gǔn滚):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冕: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的礼帽,后专指皇冠。佩:贵族身上佩带的玉器。圭:贵族上朝手中所执的玉制礼器。这五句是指岳飞死后,到孝宗时为飞建庙,如长夜尽,白日见,九泉之下,亦当整肃衣冠,百拜谢恩。

  卤(lǔ鲁)簿:本为帝王仪仗。这三句是说每年三月在庙前迎神赛会。

  【简说】

  岳飞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词中叙述了岳飞抗金的业绩,国耻未雪的遗恨,遗民对他的怀念。接着还对奸臣的诬陷进行辩驳。最后是说岳飞沉冤得雪,并建造了岳鄂王庙来纪念他。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误国权奸的切齿痛恨,对忠贞为国的英雄的无限钦仰,对于畏敌苟安的高宗,亦暗寓不满之意。

  西江月

  堂上谋臣帷幄①,边头猛将干戈②。天时地利与人和③。一燕可伐与曰可④。此日楼台鼎鼐,他时剑履山河⑤。都人齐和大风歌。管领群臣来贺⑥。

  【注释】

  ①谋臣:富于智谋的大臣。帷幄(wéiwò围沃):军帐,商议军事之处。《史记·高祖本纪》:“(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句是说朝廷之上有谋臣在策划军事、准备北伐。

  ②边头:边界。指宋、金两国交界的边境。干戈:指武器。这句是说前方猛将如云,枕戈待命北伐。

  ③这句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说南宋当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

  ④这句见《孟子·公孙丑(下)》:“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孟子曰:‘可。’”燕:借指金国。这句是说南宋可以出师伐金。

  ⑤楼台:指宰相府第。鼎鼐(nài耐):指两件古器,本来是烹调用具,由于古时把宰相管理朝政比喻为用鼎鼐和羹调味,因此后来就以鼎鼐喻相位。剑履:《史记·萧相国世家》:“于是乃令萧何赐剑履上殿。”履,鞋。山河:《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句意是说即使有朝一日黄河狭小如衣带,泰山小如砺石(磨刀石),现在的封国将仍然存在,并传之子孙。山河是封国土地永远存在。两句是说韩冑目前身位相位,待到北伐胜利以后,将受到皇帝的隆重礼遇,并赐以传之久远的爵位封地。

  ⑥都:都城,此指北宋汴京。管领:准得率领。这两句是说当收复中原,皇帝回到汴京之日,大家唱起凯歌,韩诧胄将率领群卧朝贺。《大风歌》;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回乡时所唱的歌。

  【简说】

  本词又见刘过《龙洲词》。吴师道《吴礼部诗话》认为,虽然“世传”这是“辛幼安寿韩冑词也。”但其实是刘过所作。

  韩冑在宁宗嘉泰四年(1204)决定北上伐金,当时爱国之士如辛弃疾等都赞成北伐,但亦希望作好充分准备,以期获得全胜。作者在词里亦是充满信心,预祝胜利,但对韩冑的推崇则未免过高。

  水调歌头

  刀剑出榆塞①,铅椠上蓬山②。得之浑不费劲,失亦匹如闲。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皆错,世事沐猴冠③!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酒须饮,诗可作,侠休弹④。人生行乐,何事催彼鬓毛斑!达则牙旗金甲⑤,穷则蹇驴破帽,莫作两般看。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雕鸾⑥。

  【注释】

  ①榆塞:泛指边塞。

  ②铅椠:铅:铅粉笔,写文章时用来涂抹错误。“椠”:写字用的木牍板。蓬山:传说中的蓬莱仙山,泛指风景优美的名山。

  ③沐猴冠:戴帽的猴子,借以讥讽虚伪的人。

  ④铗休弹:不要弹剑。铗:剑。用冯谖弹铗之典。

  ⑤牙旗、金甲:大将出行的威武装备。

  ⑥识雕鸾:识雕的鸾鸟。雕:鹫鸟,猛禽,喻英豪。鸾:传说中凤凰之类的鸟。

  【简说】

  作者一生困顿,自感怀才不遇,对当时的现实是十分不满的,借此词表达了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情。开头四句说功名、事业的成就很容易取得,失掉了也不放在心上,表明他对功名利禄、荣辱浮沉的漠视。其实这是故作反语。因为他终生不遇,可以说是人生的大失败,表现的则是毫不在乎,豪放中透着愤懑。两个“未必”,表面上否定古人,肯定“今人”实际是反语,“世事沐猴冠”一句,指斥世情虚伪,矛头就是指向“今人”(权贵)的。“老子”以下两句,说自己分不清事物外在与本质亦是反语,暗指世事虚伪到了真假难分的地步。下阕开始五句,反映了他不愿追求功名,主张饮酒赋诗,纵情行乐的人生态度,带有消极的因素,同时也反映了他不愿与腐败虚伪权贵们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达则……穷则……莫作……”三句,是对世态炎凉的抗议,与上阕的“得”、“失”观是一致的。最后以“雕”反比,充满自信与希冀,盼望得到鸾观是凤的赏识,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全词以议论为主,感情充沛,直抒胸臆,行文恣肆,狂放不羁,不受格律约束,风格粗豪,是词人代表作之一。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增广贤文 隋唐演义 周易全解 说唐全传 茶经 后汉书 曾文正公全集 灯草和尚 神农本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