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129章 王沂孙(五首)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又号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朱亡后与周密,张炎等同结词社。《延祐四明志》说他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学官),词名《碧山乐府》,又名《花外集》。

  周济认为“碧山胸次恬淡,故《黍离》、《麦秀》之感,只以唱叹出之,无剑拔弩张习气。”又说:“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浑化无痕,碧山胜场也。”(《四家词选序论》)这里指出王沂孙的亡国之悲是通过咏物等手段,以隐晦曲折的方式表达出来,使事用典能做到上下一气相连而了无痕迹。正由于他的词字句工雅而又多含蓄不尽之意,凄然自伤之情,因而受到清代很多词人的推重,认为他词风接近张炎而意境极其深远。实际上,王沂孙擅长写咏物词,其中寄托了家国之恨,但又如秋蝉之哀鸣,充满着凄苦消沈的幽怨,反映出作者思想上消极的一面。

  眉妩新月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瞑①。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②。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③。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④。千古盈亏⑤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⑥。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⑦。故山夜永⑧。试待他、窥户端正⑨。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⑩。

  【注释】

  ①新痕:一弯新月。淡彩:浅淡的月色。依约:仿佛。初暝:指天刚黑下来。这三句写一弯新月悬挂柳梢,淡淡的月光透过花丛,好象冲破了昏暗的暝色。

  ②团圆意:开始有团圆的迹象。深深拜:指拜月祝祷。李端《新月》诗:“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这三句是写一弯新月预兆团圆,拜月是祝祷月圆人好,所以有“谁在香径”之问。

  ③这两句是指新月像画得不太妥贴的弯眉,想来这是由于嫦娥怀着离恨时的手笔。

  ④一曲银钩:银色帘钩,指一弯新月。杜甫《咏月》诗:“尘匣初开镜,风帘自上钩。”是以帘钩比月。宝帘:这里借指夜幕。这两句说最动人的是新月一弯如帘钩般冷清地挂在夜幕之上。

  ⑤盈亏:圆缺。

  ⑥慢:同“谩”,徒然之意。玉斧;相传汉代吴刚学仙时有过失,罚他砍月中桂树,树随砍随合。(见《酉阳杂俎》卷一)又唐代郑仁本表弟曾见一人说月是七宝合成,其凸处地常有八万二千户在修补,他即其中之一,并出示包袱中有斧头等物。(同上)金镜:指月亮。李贺《七夕》诗:“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斧。”

  ⑦太液池:本汉唐宫内池名,这里泛指宋宫苑池沼。宋太祖时宰相卢多逊有《咏月》诗:“太液池头月上时,晚风吹动万年枝。何人玉匣开金镜,露出清光些子儿。”这两句说太液池还在,但已是残破荒废,一片亡国后凄凉景象,又有谁能赋写出当年盛时的清景呢?

  ⑧故山:故国。夜永:夜长。

  ⑨窥户:指月光照进窗户。端正:形容月已正圆。韩愈《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三秋端正月,今夜出东溟。”这句是与前面呼应,意为等待月儿团圆。

  ⑩云外山河:《酉阳杂俎》说:“佛氏谓月中所有,乃大地山河影。”还老尽、桂花影:一作“还老桂花旧影。”这两句是说月圆时可以看到故国山河之全影(完整无缺)和桂花的旧影。

  【简说】

  这是一首咏物词。张惠言《词选》指出:“碧山咏物诸篇,并有君国之忧,此喜君有恢复之志,而惜无贤臣也。”细看词意,是咏物而有所寄托,有其弦外之音。

  上片开始就描绘新月,“便有”句,是从一弯新月预示团圆满月。“谁在”句,是暗示拜月人的心愿。“素娥离恨”,是从“画眉”引出而又下接“银钩小”,并以“秋冷”贯穿上下片。

  过变从大处着手,“磨玉斧”、“补金镜”,都是重整山河、恢复故国之意。“太液”两句,暗用宋太祖宰相卢多逊《咏月》诗,使人不胜今昔之叹,“故山夜永”,折回本题,且以“故山”与“太液池”相对照。至于“窥户端正,”是指月已团圆,且从月中山河之影引起作者对恢复故国河山的期望。齐天乐蝉

  一襟余恨宫魂断①,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②,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③。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④。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⑤。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⑥。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⑦。设想薰风,柳丝千万缕⑧。

  【注释】

  ①宫魂断:传说齐后怨王而死,尸变为蝉,见马缟缄《中华古今注》。这句是说齐后死去,余恨不断,魂化为蝉。蝉为宫中之后的魂魄所化,所以称为宫魂。

  ②凉柯:初秋的树枝。这句是说才在枝头发出凄咽的鸣声。

  ③调柱:调弄乐器柱。这三句写西窗雨后,听到蝉声象玉珮声在空中流逝,又象弹奏玉筝时的乐声。

  ④镜暗妆残:本指女子容颜衰老,这里借喻秋蝉。娇鬓;指女子发鬓薄如蝉翼。魏文帝宫人莫琼树曾制“蝉鬓”,缥缈有如蝉翼。见崔豹《古今注》。

  ⑤铜仙铅泪:指魏明帝拆托承露盘的铜人,铜人眼中流泪。铅泪,泪流得象铅融化成水一样,形容泪水很多。这三句是说蝉以饮露为生,承露盘已随铜仙远去,蝉也日趋衰颓。

  ⑥病翼:残病的翅膀。枯形:枯了的形骸(指蝉蜕)。这三句是说残病的蝉翼已禁不住秋霜的侵袭,枯败的形骸还经历着人世的沧桑,就不知还能当得起几多岁月?咏蝉也是作者自比。

  ⑦甚:正。这三句是说以清高的操守自勉,但正如秋蝉一样,发出的余音却凄楚而令人不忍再听下去。

  ⑧谩:徒然。薰风:南风。这两句是说空自向往柳丝万缕的薰风盛夏,叹息美好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简说】

  本词以“宫魂”两字点题,指出蝉是齐女之魂所化。以下用拟人法写蝉鸣庭树,深诉离愁。而雨后蝉声,又极清脆动听;镜中蝉鬓,还是缥缈动人。下片由蝉饮露水联系到铜仙铅泪,暗示亡国之痛;接着从“病翼”、“枯形”说明秋蝉之悲苦,余音之哀抑;并结合自身境遇,以独抱清高而满怀凄楚,暗示故国之思。结尾回溯薰风吹拂,蝉鸣于万缕柳丝的盛时,句意含蓄曲折,言外之意是说回首往事,已是无魂可断,而作者心情之沉痛,也可想见。周济说本词有“家国之恨。”(《宋四家词选》)端木埰也说:“详味词意,殆亦黍离之感。”(张惠言《词选》评)而词意也正如秋蝉的哀鸣,充满着辛酸颓丧的情调。

  高阳台和风草窗①寄越中诸友韵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②。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③。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④。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⑤。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⑥。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⑦。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⑧。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⑨。

  【注释】

  ①周草窗:即周密。

  ②玉管:玉制的管状乐器。春葭(jiā加):春天初生的芦苇。古时为了预测节气,将苇芦翳烧成灰,放在律管内,到了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见《后汉书。律历志》。这三句是说庭院还余残雪,轻寒时袭帘幕,但玉管内灰飞霏霏,说明春气已经发动。

  ③小帖金泥:唐代进士及第,以泥金书帖向家中报登科之喜。见《卢氏杂记》。这两句是说不知谁能有小帖金泥之喜,“春”是双关语,指人事亦指节令。

  ④个人:那个人。这两句说一夜相思只余窗前绮梦,无奈那个人远在天涯,不能相见。

  ⑤这三句承上而来,说自己满怀相思,凄然四顾,但见满树梅花,满地疏影。卢同《有所思》:“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⑥骢:泛指马。游骢:指旅途上的马。这三句是说人在江南已自苦于离愁,又何况是西风瘦马、空见雁归的北国游子。

  ⑦银笺:泛指精良的信笺。年华:时光。这两句表面指要仔细诉说别后光阴而苦于没有精美的信笺。实际上是说这种愁苦难以用文字表达。

  ⑧苏轼《蝶恋花》词:“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两句翻用苏轼词意,是说处处生满芳草,即使登高也望不见天边。指春将残而人不见。

  ⑨更消他:禁不起。这两句是说春意阑珊,那里还经得住东风频吹、落花乱舞。

  【简说】

  本词上片点出“相思”,下片借游骢归雁抒写离愁。张惠言则认为其中有所寄托:“此伤君臣晏安,不思国耻,天下将亡也。”(《词选》)并以为此是宋亡之前的作品。

  长亭怨重过中庵①故园

  泛孤艇、东皋过遍②。尚记当日,绿阴门掩。屐齿莓阶,酒痕罗袖事何限③。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④。自约赏花人⑤,别后总、风流云散。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⑥。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⑦。望不尽、苒苒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⑧。但数点红英,犹识西园凄婉⑨。

  【注释】

  ①中庵:即刘敏中,元代散曲家,有《中庵乐府》。

  ②东皋:东山。

  ③屐(ji机)齿;木屐底上有齿,供游山时用。莓阶:绿草长满土阶。罗袖:指歌女。这四句是说乘着小船独自泛游,绕过了东边小山,想起当日在这里酒宴欢聚,绿荫掩映小门,屐齿印上土阶,真是乐事没有个完时。

  ④秋苑:形容故园花残叶枯,这里不仅指节令,也指因为人去而园废,所以有空自惆怅之叹。

  ⑤赏花人:指当时同游的友人。风流云散:是说分别以后,各奔东西,不再相聚。

  ⑥这三句是指故人所去之处远隔万水,在流水之外的乱山深处。这里乱山与下面天涯并提,暗指元代大都。

  ⑦绮疏:窗户上的镂空花纹。雕槛(jiàn见),雕花的栏杆(指窗户下或长廊旁的栏杆)。这两句是说客居梦短,梦中恐怕也不会忆及故园的旧馆。

  ⑧苒苒:慢慢地。乔木:指故乡。江淹《别赋》:“视乔木兮故里。”也指故国,《孟子·梁惠王下》:“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这两句是说望着缓缓落下去的夕阳,怅恨又将岁暮,不胜故国乔木之思。

  ⑨红英:红花。识(zhì志):通“志()”,记住。西园:即刘敏中故园。末两句是说只有那几朵开残的红花,使人不能忘怀故园凄清婉丽的风光。

  【简说】

  从重过故园而念及故人,又从故人远去天涯而引起自己的故国之思。上片是回忆当日在此的欢聚,叹息别后就此风流云散。下片写水远山长,天涯故人想已忘却故园楼台。独立斜阳,寂寞园林,不胜故国乔木之思。

  水龙吟

  落叶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①,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②,洞庭波起③,几番秋杪④。想重厓半没⑤,千峰尽出⑥,山中路,无人到。前度题红杳杳⑦,逆宫沟、暗流空绕。啼蛰未歇⑧,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⑨,满庭谁扫?

  【注释】

  ①萧萧:落叶声。

  ②渭水:渭水在长安北。

  ③洞庭:指洞、庭湖。

  ④秋杪:即杪秋,深秋。

  ⑤重厓半没:厓,同崖,山边。没:被落叶遮没。

  ⑥出:露出。

  ⑦题红:范摅《云溪友议》载:“卢渥舍人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乃有一绝句。……诗云:‘水流何太急,深宫竞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这里暗借红叶题诗的故事。

  ⑧啼螀:即寒蝉,鸣声幽抑悲切。

  ⑨只应:只是。

  【简说】

  王沂孙这首咏物词,借落叶写出深沉的思乡之情,蕴藏着郁郁的身世飘零之悲和今昔悲欢之慨。张炎《词源》有云:“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摹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此皆全章精粹,所咏瞭然在目,且不滞于物。”《水龙吟·落叶》一词,起句“望中故国凄凉早”摄撮全词魂魄,定就“凄凉”思“故国”的基调。第二句以“萧萧”、“纷纷”拟落叶之声、状落叶之貌,更以“荒”、“悄”二字衬托渲染。第三句用典,以“渭水”、“洞庭”带出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与《楚辞》“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两句诗,暗合“落叶”之题、思“故国”之旨、“悲凉”之情。第四句以“厓半没”、“千峰出”、“无人到”极力将题旨拽满、秋思染足。下片着意写情,由落叶引发出作者身世之感,“题红”本是宫女于红叶上题诗被应举的卢渥应得到,二人终成眷属的故事。作者在这里冠以“前度”,反用其典,写功名美眷俱已往矣,而今只有暗流逆宫沟,着一“空”字凭添无限怅惘。又加“啼螀”、“飞鸿”之声纷乱怀抱,“乱影”、“碎声”之景扰搅愁肠,顿使思乡之情又深一层。结句以飘零游子感念故园此时也有落叶满地却无人打扫的慨叹收住,可谓辞意俱尽,只余满室唏嘘之声了。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三国志 孙子兵法 喻世明言 梦溪笔谈 三国演义 封神演义 野叟曝言 贞观政要 孟子 东周列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