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6章 唐诗(5)

  这首送别诗是诗人政治上失意之时所作。全诗通过环境景物的烘托、气氛的渲染,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挚情。首联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的极为工整的对偶句点出告别环境。第二联具体写离别的深情。第三联巧妙以浮云、落日作比,衬托这对分别的友人充满惜别的情意。结尾以班马萧萧烘托离别的气氛,情意宛转含蓄,使自然美与人情美水乳交融,耐人寻味。

  渡荆门送别①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③,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④,万里送行舟。

  【注解】

  ①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

  ②楚国:泛指今湖北省及周围地区,春秋战国时为楚国土地。

  ③“月下”句:说船轻快地顺流东下,直到月亮就像飞镜一样向西坠下去。

  ④怜:爱。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李白青少年时生活在四川,对蜀地怀有深厚之情,故称四川为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东下,远渡荆门所作。首联指的是这次壮游。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形象地描绘了船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壮丽多姿的景色,蕴藏着诗人的开阔胸怀和奋发进取精神。“月下”、“云生”二语想像奇妙,历来被称为不朽的佳句。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水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全诗意境深远,风格雄健,形象壮美瑰丽,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望天门山①

  天门中断楚江开②,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③。

  【注解】

  ①天门山:指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的博望山和梁山,两山夹江对峙有如天门。

  ②楚江:流经今湖北、安徽一段的长江为楚江。

  ③“孤帆”句:早晨日出东方,孤舟从水天相接处行来。宛如来自太阳升起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把天门山特征、地势、色彩以及耸立长江两侧山水相连的壮观,勾勒成一幅美丽的山水诗画呈现在人们眼前,诗作构思新颖,气势磅礴,把两岸青山突兀而起的挺拔姿态生动地描绘出来,同时红日、白帆、青山、绿水相互辉映,给人以领略不尽的美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①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②,中间小谢又清发③。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解】

  ①宣州:在今安徽省宣城县。校书:校书郎的简称,负责整理国家图籍的官吏。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②蓬莱文章:原指东汉贮书库“东观”,因其所藏皆为幽经秘录。又传说神山蓬莱俱藏仙府秘录,故称东观蓬莱。建安骨:是指汉献帝建安年间,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为代表的作家,其作品风格苍凉劲健,世称“建安风骨”。

  ③小谢:指谢朓,因其生在谢灵运之后,世称谢灵运为大谢,谢朓为小谢。他是南朝齐梁时代的“永明体”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这里李白以小谢自比。

  【赏析】

  本诗是天宝末年李白游宣城时饯别李云所作。诗开门见山,抒发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烦忧苦闷。所以秋日登上高楼,望长风飞雁,尽情酣饮,纵古论今。“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前句指李云的文章,后句自比谢朓。然后说自己、李云和谢朓都有欲上青天览明月的逸兴壮思,却难以实现,所以“举杯消愁愁更愁”。全诗虽写愁苦沉郁却洋溢着豪迈奔放,慷慨悲凉的情怀,是李白诗的代表作之一。

  登金陵凤凰台①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②,晋代衣冠成古丘③。三山半落青天外④,二水中分白鹭洲⑤。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解】

  ①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因筑此台。

  ②吴宫:三国时孙吴所建宫殿遗址。

  ③晋代:指东晋南渡后建都于金陵。衣冠:指当时的豪门世族。

  ④三山:在今南京西南,因有三峰故名。

  ⑤二水:因秦淮河由金陵城流入长江,白鹭洲横其间分为二支。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被排挤,离开长安漫游金陵时所作。首联写凤凰台的传说,凤去台空,发出了人世沧桑、宇宙永恒之叹。颔联以吴宫花草、晋代衣冠形象描写兴亡变迁。颈联描写大自然的壮美景观,尾联慨叹“浮云蔽日”,表达诗人政治上的失意,对杨国忠等奸佞忌贤妒能的愤懑。诗中把眼前景物、历史典故和自己的独特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①,遥看瀑布挂前川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③。

  【注解】

  ①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紫烟:日光照射水气反映出紫色的烟雾。

  ②前川:一作“长川”。

  ③九天:指天的最高处。

  【赏析】

  这首诗描写庐山香炉峰瀑布。诗人以明快的语言,多彩的画笔,短短二十八字就将庐山瀑布;隆观、雄伟的景色,呈现出来,“生”、“挂”、“下”、“落”等字化静为动,表现出倾泻的瀑布遥看中的景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夸张和“银河落九天”的比喻,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月下独酌四首(选一)①〖1〗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②,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③。

  【注解】

  ①独酌:一个人喝酒。

  ②将:偕,同。

  ③相期:相约。邈:高远。云汉:银河,天上。

  【赏析】

  本篇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直接抒发了孤独寂寥的苦闷感情。“明月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诗人因为世少知音,不得不以明月、身影为伴,相与共饮,以破岑寂,驱遣内心的苦闷。“永结无情游,相邀邈云汉”,还要和他们永结为好友,相约在上天仙境会见遨游。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傲与寂寞,以及对污浊社会现实的不满,对光明、自由的强烈向往。诗作构思新奇,想像独特,遨月对影,千古绝句,感人至深。

  春夜洛城闻笛①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②,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解】

  ①洛城:即洛阳。

  ②折柳:指《折杨柳》歌曲,属乐府调名,《折杨柳》大多歌唱离别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首二句写笛声不知从谁家飞出来,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打动了许多听者,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第三句“折柳”既指曲名,又暗示离别。“何人不起故园情”,似在说别人,其实激起故园情的正是诗人自己。这首诗笔触自然而真切,情感细腻含蓄。

  独坐敬亭山①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解】

  ①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晋代诗人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也常在此山吟诗。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二载秋,作者已五十三岁,仍四处漂泊,怀才不遇。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诗的前二句写景,却道尽了孤独,后二句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说人世的“无情”。只能超凡脱俗地和大自然对话,表现了诗人清高冷傲,孤独寂寞的心绪。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①,千里江陵一日还②。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③。

  【注解】

  ①朝辞:早上辞别。白帝:白帝城,故城建筑在今重庆奉节东,长江北岸的白帝山上。

  ②江陵:宁县。

  ③轻舟:轻快的顺水船。

  【赏析】

  唐肃宗乾元二年,李白因永王事件的牵连,被判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时遇赦。本诗便是诗人遇赦后乘舟东还江陵时所作。诗作描写作者遇赦后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愉快心情。全诗写景抒情融汇自然,妙在把迅疾的舟行和两岸的风物溶为一体,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猿声啼不住”和“轻舟已过”相互映衬,描绘出一幅极其雄伟奇丽的山河图画。

  金陵酒肆留别①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②。金陵子弟来相送③,欲行不行各尽觞④。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解】

  ①金陵:今南京市。酒肆:酒店。

  ②压酒:压酒糟取酒汁,意即用新酿的酒款待客人。

  ③子弟:与父老相对。指年轻人。

  ④欲行不行:要走的,指自己;不走的,指金陵子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尽情欢醉的送行场面:满庭美酒飘香,美丽的酒店女主人含笑斟酒,一群年青人热情相送,围着客人殷勤劝酒,乡土味十分醇厚。结尾发问,以流水比别意,情深意长。全诗本色自然,用语明白如话。表现了作者豪放旷达,四海为家的浪子情怀。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①。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注解】

  ①深坐:犹久坐。颦:皱眉。蛾:通“娥”,美好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少妇盼望爱人归来不得而哀伤怨恨的诗。由卷帘独坐,到久坐凝望不见情人而皱眉伤心流泪,层层深入地刻画出少妇神情变化和强烈的哀怨。结尾一句却故设疑问,更耐人寻味。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

  至游洞庭五首(选一)①〖1〗其二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②?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注解】

  ①肃宗乾元二年秋,刑部侍郎李晔贬官岭南,行经岳州时与李白相遇,时贾至亦谪居岳州,三人相约同游洞庭湖,李白写下五首七绝记其事。

  ②耐可:是否能,假设语气。

  【赏析】

  这首诗借景抒发怀才不遇的无奈心情。首句写景兼点出季节与泛舟洞庭事,“耐可乘流直上天?”深叹上天之无望,实指回归朝廷之无期。后两句写泛舟湖上饮酒之乐。“且就”暗写洞庭月色之美,“赊”字将自然人格化,想像奇特,用词独道,于雄豪中包含着凄戚,旷达中流露出悲苦。

  刘虚

  (生卒年不详),字挺卿,新语(今江西奉新)人。八岁能文。开元进士,官洛阳尉及夏县令。他精通经史,诗多幽峭之趣,风格近似孟浩然、常建。《全唐诗》存诗一卷。

  阙题①

  道由白云尽②,春与青溪长③。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④。

  【注解】

  ①阙题:原诗在辑录时已失去题目,故标作“阙题”。

  ②“道由”句:山高入云,山路没入白云深处。

  ③“春与”句:春意与山溪流长。

  ④“幽映”二句:由于深柳掩映,每当白昼太阳照在衣裳上,会映出清冷的幽光。

  【赏析】

  诗所描写的中心是读书堂,却由入云小径、伴春青溪向纵深处缓缓写来。末联承“深柳”作结。描绘了读书堂清幽静寂的自然环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平静闲适的心境。诗作结构巧妙,独具匠心。

  崔颢

  (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官尚书司勋员外郎。他以才名著称,好饮酒赌博,行为轻薄,为时论不满。早年为诗,情致浮艳。后游览山川,从军东北边塞,风格转为雄浑豪宕,风骨凌然。《全唐诗》存诗四十二首。

  黄鹤楼①

  昔人已乘黄鹤去②,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③。晴川历历汉阳树④,芳草萋萋鹦鹉洲⑤。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⑥。

  【注解】

  ①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

  ②昔人:传说中的仙人,一说此人为费文祎,在此驾鹤登仙;一说仙人子安曾乘鹤过此。

  ③悠悠:久远的意思。

  ④历历:清楚分明。汉阳: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区。

  ⑤萋萋:茂盛。鹦鹉洲:在武昌北长江中。

  ⑥烟波:烟霭笼罩的江南。

  【赏析】

  这是一首登黄鹤楼览胜抒发怀古思乡之情的诗。首二联以黄鹤楼的传说起兴,抒写登临吊古,思乡怀土的心情,抚今追昔,慨叹古今变化引起诗人无限情思,生出无限惆怅。后二联写登楼所见,以寥阔空旷的景色寄寓游子思乡的愁情。全诗熔神话与现实于一炉,古今、虚实、远近、情景巧妙结合,自然宏丽,又意境苍茫壮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长干曲四首(选二)①〖1〗其一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②。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其二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注解】

  ①长干曲:乐府曲名。长干:古金陵巷名,在今南京。

  ②妾:古代妇女自称。横塘:在今江苏南京,与长干相近。

  【赏析】

  《长干行》共四首,这二首合起来与男女青年邂逅江船相悦问答。第一首是女子天真无邪的发问,第二首是纯朴单纯的男子回答。诗人以白描的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通过一问一答描绘了男女双方的情态,生动地刻画了船家女大胆、热情和聪慧的形象。语言朴素率真,风格清新活泼。

  崔国辅

  (生卒年不详),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一说山阴人。开元进士,曾官许昌县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工乐府小诗。《全唐诗》存诗一卷。

  小长干曲①

  月暗送潮风,相寻路不通②。菱歌唱不彻③,知在此塘中。

  【注解】

  ①小长干曲:乐府诗题,《长干行》的别调。

  ②“月暗”二句:想去莲塘寻找意中人,但晚风随潮而至,月光昏暗,路走不通。

  ③菱歌:长江中下游民歌的一种。

  【赏析】

  此诗描写采莲女的爱情生活,男女双方相约晚上见面,天气却不作美,路不通,歌听不清,男女双方焦急相见的心情跃然纸上。语言自然,笔意曲折,韵致清新动人。

  王翰

  (生卒年不详),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景云元年进士,由昌乐尉累官至贺部员外郎。性格豪迈,生活放浪不羁。《全唐诗》存诗一卷。凉州词①

  葡萄美酒夜光杯②,欲饮琵琶马上催③。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解】

  ①凉州词:乐府曲名。

  ②葡萄美酒:自古新疆一带多以葡萄制酒。夜光杯:上等玉石制成的酒杯,光可照夜。

  ③“欲饮”句:正要饮酒,琵琶却在催促人上马。一说奏琵琶催饮,古人有奏乐劝酒之俗。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将士宴饮情态的诗,是唐代边塞诗的名篇。首句写盛宴的豪华气派,美酒玉杯,征人互相斟酒劝饮,这时琵琶催征,征人依然尽醉而走,豪迈地表示即使醉卧沙场,也不悲伤,显示了勇士们的英雄气概和旷达的胸怀。但在乐而忘忧的豪饮后面表现了将士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悲愤。

  王湾

  (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先天年间进士,开元初为荥阳主簿,官至洛阳尉。他的诗当时颇负盛名。《全唐诗》存诗十首。次北固山下①

  客路青山下②,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③。乡书何处达④?归雁洛阳边⑤。

  【注解】

  ①次:停歇,这里指泊船。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三面临江,其势险固。

  ②客路:指旅途。

  ③江春入旧年:旧年未尽,江南早已有新春的气息。

  ④乡书:家书。

  ⑤归雁:北归的大雁。

  【赏析】

  这是一首旅途逢年关而思乡之作。前三联写作者晨起在江岸远眺所见的景物。“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历来脍炙人口。第三联写新旧互涵交替,从自然的运转当中体现了深邃隽永的哲理。尾联由旅途景色而生乡思,以归雁捎书表达作者羁旅愁怀、思念家乡的深情。

  高适

  (701—765),字达夫,渤海(今河北沧县)人。早年家境困窘,仕途失意。49岁时中“有道科”,授封丘县尉。安史之乱中得唐肃宗重用,历任淮南、西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高适是一位有政治才能的诗人,他的诗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强。早期诗大多感慨怀才不遇、仕途失意,一部分诗歌反映民生疾苦,以边塞诗成就最高。他的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粗犷豪放,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

  燕歌行①

w w w. xiao shuotxt. n etTxt。小_说_天堂

同类推荐 庄子译注 孙子兵法 灯草和尚 纳兰词全集 长生殿 大学 楞严经 王守仁全集 易经 神农本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