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一回 老侍郎兔鹘题诗童子笑 村先生龙蛇染翰美人惊

    词曰:

    白面书生,红颜女子,灼灼翩翩非不美。若无彩笔附高名,一朝草木随流水。

    江梦生花,谢庭絮起,千秋始得垂青史。闲将人品细评论,果然独有才难耳。

    ——右调《踏莎行》

    话说浙江处州府,有一个青田县。这县为何叫做青田?盖因昔人有一个叶法善仙师,曾栖此学道,道法成时,忽田中生出许多青芝来献瑞,故一时惊美其事,遂相传叫做青田。这青田县,峰峦高峙,十分秀美,内有一个石门洞,更是幽奇,书中称为玄鹤洞天者,即是此地。洞之西南悬崖上,飞下一道瀑布来,冬夏不竭,甚为奇观胜赏。只因地脉灵异,往往生出高人。在国初,已生过一个刘伯温先生,做了一番事业,享了一个大名。

    只道山川秀气泄发无余,不期天地精华,生生不尽,后又生出一个高人来。这高人姓管名灰,表字春吹,乃宋仁宗时管师复的子孙。这管灰生来天资出类,才美过人,二十外,便中了明成化年间的进士,历官中外,大有贤声。还未及五十,早已做到礼部侍郎。因素志慕汉张子房辟谷之高,便弃职而归隐于林下,每欲飘然遗世而去。只因夫人早丧,遗下一女一子。

    若是子女生得寻常,他也不暇顾惜,不期生得这个女儿,美如春花,皎同秋月,慧如娇鸟,烂比明珠。这还是女子之常,不足为异,即其诗工咏雪,锦如回文,犹其才之一斑。至于俏心侠胆,奇志明眼,真有古今所不能及者。生到一十六岁,袅袅翩翩,竟是一个女中的儒士。父亲爱之如宝,因与他起个名宇,叫做彤秀,别字青眉。

    又不期生得这个儿子,神清骨秀,又自不凡,自小儿便不好婚戏。到了五六岁上,便随着姐姐读书习字,朝夕不懈。到了七八岁,延师教训,果能默默领受。放到了十岁,便知书能文,已宛然是一个成人。父亲爱之不减青眉,望其大振家声,因替他起个名字,叫做管雷,表字不闻。

    因有了这等两个儿女,夫人许氏又早丧了,一时去不暇,故将辟谷的念头只管耽搁了。却喜自家年还不老,尚有可待,故急急要完儿女婚姻之事。只奈青田僻在山中,哪里便有可意儿郎,招为门婿。虽然没有,他却时时留心请求。

    一日春光明媚,柳舒花放,他在家中闷坐不住,因带了家人童子,并携了游春之具,依旧到石门洞西来看瀑布。原来这看瀑布所在,已有人造了一座亭子,叫做喷雪亭,紧对着这瀑布,供游人玩赏。管灰到了,坐在亭子上,赏玩多时,心下甚是快畅,欲到题一诗以寄兴。因想起李太白题瀑布诗,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句,精警豪放,一时难与争衡,故拿着笔在粉壁上将要写,又歇下了。想一想,忽又提起笔来。及待要写,却又沉吟缩手,不敢下手。不半晌,如此者两三遍。

    正尔思索枯肠,不防背后有人看见,嘻的一声笑将起来。管灰听了,心凉道:“甚人笑我?”

    忙回头一看,只认做是甚诗人韵士,谁知大不相干,却是一个八九岁发还不曾齐眉的小村学生。初看时,半是抱惭,半是含怒。及看明是个村学生,转笑起来。就问道:“学生,我在此题诗,你笑些甚么?”

    那小村学生却甚老实,也不避忌,竟说道:“戏看见你这等一位齐齐整整的老先生,为何题诗拿着支笔兔起鹘落的这等烦难,故不觉失笑。”

    管灰道:“我做诗烦难,你笑也罢。只是你曾看见哪个做诗容易。”

    小学生道:“别人我不看见,只看见我家先生,年纪还没有二十岁,在馆中哪一日不做诗。凡做诗,提起笔来就写。要三首便三首,要五首便五首,要律诗便律诗,要绝句便绝句,要长篇古风便长篇古风,从不见他提起放下,象老先生这等吃力。”

    管灰道:“你这先生姓甚名谁?”

    小学生道:“我们这先生叫做长孙无忝。”

    管灰道:“他的学馆开在哪里?”

    小学生道:“先生的学馆。就在前面豹吠村里。管灰道:“离此多远?”

    小学生道:“不上一里,远是不远,只是弯弯曲曲都是小路,不甚好走,有些难认。”

    管灰道:“我要到馆中去望望你先生,你肯领我去么?”

    小学生摇着头道:“这个我不领你去。”

    管灰道:“你为何不领我去?”

    小学生道:“我那先生为人甚是疏冷,只喜自家读书,怕与人往来。我若领你去,妨了他的功夫,他就要打我哩!说罢,慌忙就走去了。

    管灰想道:“乡下先生题诗,信笔胡涂乱抹,自无可取。但他说年未二十,肯读书,不喜交接人,这就不可量矣。我左右闲在此,况路又不远,何不步去探访一回。”

    一面就叫一个家人先去暗暗访问,然后叫童子收了笔砚,也不做诗,就随后缓步而来。路虽曲折,却花迎柳引,甚有幽逸之致。果不甚远,即找着了豹吠村。家人忙复命道:“转弯竹林里有个学堂,定然就是了。不知老爷还是自去,还是竟用帖子去拜?”

    管灰道:“不知是何等之人,不消用名帖,待我且自去看看。”

    遂单带了两个童子,步人竹林中,绕至学堂边,未见人早听得书声琅琅,忽高忽低,悠然而有韵。及走入学堂,只见一少年先生,高据师席,端然而坐。细视之,神清骨秀,了无村俗之态。怎见得,但见:

    潇洒风流迥出尘,不衫不履自精神。

    漫言锦绣藏胸腹,只看姿容也玉人。

    管灰看得分明,因走近前,将手一拱道:“先生请了。”

    那长孙无忝,正读到忘情之处,忽听得有人叫,忙定神一看,见是一位先达行藏,忙将书掩了,立起身走下位来,相迎施礼道:“乡村训蒙之地,为何有贵人到此?想是春游足倦,不妨小憩。”

    管灰道:“春游则然,足倦则非。到此者,特访无忝兄也。”

    长孙无忝听了惊讶道:“小子姓名,何由挂大人之齿,可谓奇矣!”

    管灰道:“珠藏溪媚,玉蕴山辉,贤兄雾雨满山,怎勉人之物色。”

同类推荐 王阳明全集 太平广记 论语 聊斋志异 庄子大全集 大唐狄公案 东游记 黄帝内经白话文 桃花扇 浮生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