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12章 伯夷列传

  本篇导读

  列于“列传”第一篇的《伯夷列传》其实是一篇序文,文中告诉读者设立“列传”的目的,即为个人行为立传,就是要让后人记住那些在历史上建功立德之人物的英名。司马迁指出,那些没有天子或诸侯的家世,仅仅凭借匹夫之身向世人显示一己之力而立有功德的人物,无论他们多么伟大,若无人为其立传的话,其事迹也无法流传于后世。所以,即便是对于那些公认的古代名人如许由、卞随、务光等,虽然自己到过他们活动的地方,听到过他们的事迹,看来这些人物实际上也确实存在过,但是由于孔子未提到他们,所以他们的事迹也都湮没了。而像伯夷、叔齐,则由于孔子曾经予以赞扬,其事迹至今仍在流传,所以自己作“七十列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传主的事迹能够流传于后世。

  夫1学2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3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4,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5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6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注释

  1 夫:句首语气词,用以提示下文。

  2 学:学问。

  3 岳牧:官名。四岳、十二牧,相当于后代的公卿诸侯。

  4 重器:宝器。比喻政权。

  5 序列:序,即叙;列,排列。

  6 伦:辈;类。

  译文

  就学问而言,虽然典籍极多,但还是应该从“六艺”中考察真实可信的记载。《诗经》、《尚书》虽然残缺不全,然而还是可以从中得知虞、夏时期的文献。尧将要辞位,把帝位让给了虞舜,舜也让位给禹,都是由岳牧推荐,才把他们放在帝位上考察试用,执政数十年,已经有了成效,然后授予政权。表示天下是重器,王者是大统,传承天下是如此的不易。然而也有一种说法: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并以此为耻,而逃亡隐居。到了夏朝,又有卞随、务光等人,也像许由一样逃亡了。这到底是以怎样的根据作出的称述呢?太史公说:我曾登箕山(河南登封市东南),据说山上有许由的坟冢。孔子依次论述了古之仁人、圣人、贤人,如吴太伯、伯夷等人,都很详细。至于我所听说的许由、务光之义行高洁,在《诗》、《书》的文辞中却不见简略提及,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1。”“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2善养老,盍3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4而谏曰:“父死不葬,爰5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6归矣?于嗟徂7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注释

  1 怨是用希:动宾倒置词组,“是”,助词,用在前置宾语“怨”之后。动词“用”,需要之意。“希”,少。

  2 西伯昌:指周文王。西伯:西方诸侯之意。

  3 盍:通“盖”,表推测。

  4 叩马:勒住马。“叩”通“扣”,勒住。

  5 爰:连词。于是,就。

  6 安适:到哪儿去。

  7 于嗟:叹词。此表悲叹。徂:通“殂”,死亡。

  译文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旧仇,怨恨就少。”“他们寻求仁,并得到了仁,又有何怨恨呢?”我怀想伯夷之意境,见到逸诗(即未选入《诗经》的诗,此指《采薇》),又感到与孔子之语有异。《诗》传上说:

  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名)国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将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命。”于是逃离。叔齐也不肯即位而逃走。国人只好拥立次子。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很能赡养老人,就要前往周,归附西伯。等到了那里,西伯已死,继位的武王把他的木制神位载于兵车,尊号为文王,向东方讨伐殷纣王。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而进谏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干戈,能说是孝吗?以臣之位弑杀君主,能说是仁吗?”武王两旁的人要杀他们。太公(武王的军师太公望)说:“这是义人。”搀扶而让他们离开。武王已平定殷的祸乱,天下以周为宗主,而伯夷、叔齐却以此为耻,守信义而不食周之粮食,隐居于首阳山(一说在山西省永济市),采食薇菜(豆科野菜)度日。将要饿死时,作歌一首。歌辞是:“登上那西山(首阳山)啊,采摘那儿的薇菜。以残暴改变残暴啊,却不知其错。神农、虞、夏转瞬辞世啊,我将归去何处?唉!去死啊,这是命之衰微吧!”于是饿死在首阳山。

  由此来看,他们是怨恨,还是不怨恨呢?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1。”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2,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3善人,其何如哉?盗跖(zhí)4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5,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6之,时7然后出言,行不由径8,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注释

  1 亲:亲近之人。与:亲附。

  2 屡空:一无所有。

  3 报施:赏赐。

  4 盗跖:原名展雄,又名柳下跖。相传是贤臣柳下惠的弟弟,为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故以展为姓,系春秋、战国之际农民起事领袖。

  5 恣睢:放纵自得的样子。

  6 蹈:踏步。

  7 时:按时,合于时宜。

  8 径:小路,引申为邪路。

  译文

  有人说:“天道无私亲,总是亲附善人。”像伯夷、叔齐,可以说是善人,或非善人呢?积累仁德而举止高洁,却就这样饿死了!此外,在七十个学生中,仲尼(孔子)独推崇颜渊好学。可是,颜回(字子渊,即颜渊)一无所有,就连糟糠也不能饱肚,早夭身亡。天对善人的赏赐,是怎样的呢?盗跖每日杀害无辜,脍食人肝,凶暴放纵,聚集徒党数千人横行天下,却能以寿终正寝结束一生。这是遵循了什么道德呢?这些都是特大而且明显的例子。如果说到了近世,操行不轨,专门触犯别人的忌讳,却终身安逸享乐,富贵丰厚,累世不绝。有人每踏出一步,都要选择地方;认为适时,然后发言;行路不取快捷方式,不是公正之事不发泄愤懑,可是他们之中遇到祸灾者,不可胜数。对此我甚感困惑,倘若如此,所谓天道,到底是正确的呢,还是不正确呢?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1,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注释

  1 执鞭之士:驭者。此指低贱之职。

  译文

  孔子说“主张不同的话,不能相互为对方谋议”,也就各自遵从自己的意志了。所以说:“富贵如果可以求得,虽说是执鞭驾车之职,我也去做。如不可求,就依照我所喜好的去做。”“一年的严寒季节到了,然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全世界都混浊了,清白高洁之士就显现出来。难道不是此轻彼重之间的强烈对比所造成的吗?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1焉。”贾子曰:“贪夫徇2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pínɡ)3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4而万物(dǔ)5。”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6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7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8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9能施于后世哉?

  注释

  1 称:称道。

  2 徇:通“殉”,有所求而不惜身。

  3 冯生:恃矜其生,贪生。

  4 作:起。

  5 :即“睹”,看见。

  6 骥尾:骏马之尾。比喻追随名人之后。

  7 趣舍:即取舍。

  8 闾巷:里巷;乡里。借指平民。

  9 恶:疑问代词。怎么,如何,何。

  译文

  (孔子说)“君子厌恶死后名声不被称道”。贾子(贾谊)说:“贪婪的人为财而殉死,烈士为名而殉死,夸耀权势的人死于权势,普通民众则贪图生存。”(《鸟赋》)

  (《易经》上说)“同样明亮的事物相互映照,同类的事物相追求。”“云随龙行而出现,风随虎啸而生成,圣人起而著述,万物得以睹见。”伯夷、叔齐虽然贤德,得到孔子称赞而名声更加彰显。颜渊虽然专心好学,附于孔子的骥尾而行为更加扬名。隐居山野之士,根据时机的取舍、去留也是如此,名声湮灭而不得称道,多么可悲!普通百姓,想要砥砺德行确立名声的话,除非依附青云之士(有盛名者),否则怎能名扬后世呢?

  赏析与点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一句,语出《论语·子罕》。孔子以物喻人,讲明只有经过艰难困苦的考验,才能识别哪些人坚强不屈。司马迁引用此语,意在说明越是在浑浊之世,越是能看清谁是清白高洁的君子,谁是唯利是图的小人。历史是君子们创造的,他们的功德即便在生前不为人所知,其芳名也会万古流传!

wW w.Xia 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鬼谷子 剪灯新话 姑妄言 金瓶梅 诗经 王守仁全集 大学 庄子 神农本草经 冰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