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75章 盛世巅峰的诗人皇帝——清高宗乾隆帝(17)

  一身亲七代,百岁待旬年。

  愿谓无者勉,喜瞻来者连。

  自谓不知足,又愿庶应然。

  除此之外,他还对后事作了一些安排。首先是修葺陵寝,选址于东陵水峪。乾隆初年(1736年),他的陵寝就基本上建造完毕。传位之后,再次下令重新加以修葺。同时考虑到清陵分散在易州、遵化两地,自己建陵遵化,西陵将因此而致冷落。鉴于这种情况,特别规定,后世子孙建造陵寝时,应“各依昭穆次序叠分东西,一脉相联,不致递推递远”。其次,关于丧礼,他明确要求只须依照历代帝王先例,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除服和百日之内不剃发,而不得仿行古礼,行三年之丧。关于身后谥典,他规定只能谥之为“宗”,而不得谥之为“祖”。总之,在他当上太上皇的三年时间里,凡是官员任免、军务布置、政治举措、河工建设、蠲赈事宜,乾隆皇帝无不亲自操办。

  康乾二帝的比较

  乾隆极其崇拜祖父康熙帝,为政处处效法。因此将乾隆与康熙相比,会发现很多相似的地方:康熙帝举行博学鸿词科考试,乾隆也举行博学鸿词科考试;康熙帝南巡6次,乾隆帝也是南巡6次;康熙帝搞文字狱,乾隆也搞文字狱;康熙帝与民同乐,举办千叟宴,乾隆帝也举办千叟宴……二帝在位时间也差不多:乾隆在位时间比康熙仅少一年,康熙是61年,乾隆是60年。本来乾隆帝还可以干几年,他之所以内禅,是出于对祖父的尊敬,在位时间不敢与他相等。

  然而,两人是存在区别的。

  武功,乾隆不如康熙。康熙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大败俄侵略军于雅克萨,三征噶尔丹,这些功绩,件件都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价值。乾隆夸耀“十全武功”:两攻准部、一攻回部、两攻金川、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一次,出征安南、缅甸各一次,抗击廓尔喀侵略两次。

  这些武功,有些值得称道,如攻准部、回部,抗击廓尔喀侵略;攻打金川,也有道理,但是损失很大。其他就不值得称道了,攻缅甸、安南之役就是不义之举。

  文治,乾隆更胜一筹。康熙、乾隆两帝都注重发展文化事业,在世时出了很多着名学者,编辑了很多有价值的书籍。康熙朝编有《康熙字典》、《历象考成》、《佩文韵府》、《数理精蕴》、《子史精华》、《全唐诗》,还开始编辑规模仅次于《永乐大典》的《古今图书集成》。乾隆帝时期则完成了《大清一统志》、《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大清会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四库全书》。乾隆时期,乾嘉学派开始形成。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乾隆帝在文治上的成就比康熙突出。然而,乾隆毁书多,则是他的一大罪过。

  对外关系方面,康熙帝比乾隆帝开放得多。康熙初年还执行海禁政策,但统一台湾之后,康熙帝便开了海禁,鼓励人们出海贸易,开放了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作贸易港口。只是到五十五年因海盗猖獗又恢复了海禁,终止了同南洋吕宋、噶喇巴的贸易,禁止卖船给国外,禁止运米出境,但与东洋的贸易照旧,外国商船可来中国。乾隆帝即位后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乾隆二十二年,只许广州一处通商,设立十三行,约束外商活动,限制商民出海。他致英王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显得十分虚妄。

  作风方面,乾隆比康熙就差之远矣。康熙帝崇实尚简,自觉减少宫中费用。他说:“户部帑金,非用师赈饥,未敢妄费,谓此皆小民脂膏故也。所有巡狩行宫,不施彩绘,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较之河工岁费三百余万,尚不及百分之一。”乾隆则好大喜功,耗费国家钱财毫不可惜,人称为“散财童子”。他几次给他母亲做寿都大肆铺张(详见《国母寿庆》)。他大造皇家园林,计有清漪园、静宜园、乾隆花园,此外他还扩建了圆明园。

  二帝都曾6巡江南。康熙帝6次南巡是为解决治河问题,轻车简从,仅建了少数行宫,大部分地方住在地方官员的衙署里。他的亲信李煦、曹寅各捐银2万两修建行宫,康熙还认为捐银过多。乾隆南巡时,一个官员捐修苏州御道,就费银30万两,奢侈的程度可见一斑。御舟名安福舻、翔凤艇,共有5艘,由仓场衙门制造,提前送往江南,仅御舟拉纤的河兵就需3600人。其余人员需用船只由江南备办,需船1000余艘。这样豪华庞大的船队行进在运河上,首尾相接,旌旗蔽空,蔚为壮观。途中,不仅沿途地方官要进献山珍海味,还要从全国各地运来许多食品,连饮水都是从北京、济南、镇江等地远道运去的着名泉水。

  乾隆爱表现自己,戏弄臣下,“每一诗出,令儒臣注释,不得原委者,许归家涉猎。然多有翻撷万卷莫能解者,然后上举其出处,以博一笑,诸臣莫不佩服。”他为博取“十全老人”称誉,在缅甸数攻不下的情况下,竟重赂缅甸君长,使贡象数匹。

  性格方面二帝差距也大。康熙帝稳重,乾隆易于感情用事。乾隆十三年,皇后富察氏死了,乾隆帝十分悲伤。在盛怒之下,乾隆帝因芝麻小事,处分大员100多人。而他在此以前的13年中只处分1人——提督鄂善。康熙晚年,皇子争位,也闹得他够伤心的,但他就没有这样感情用事。

  知识和技能方面,总的来说康熙也比乾隆强。关于语言,乾隆帝懂满、藏、汉文,康熙帝除懂满、汉文外,精于蒙文、梵文,还懂一些拉丁文。康熙帝在数学、天文、物理、历法、地理、农学、医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并支持科技事业。他通过测验,为受冤屈致死的汤若望昭雪,打击了诬陷他的杨光先。他支持西方数学知识百科全书《数理精蕴》编译成册,支持地图绘测而成《皇舆全览图》。乾隆帝在科技知识方面的才能不见记载。

  二帝都能诗,而康熙帝诗作远没乾隆多。乾隆一生作诗4万余首。然而他们的诗作技巧差不多。他们的作品没有一篇收入沈德潜选编的《清诗别裁集》,在今人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戚世隽等主编的《明清文学史》中,没有一首被提及。

  附:乾隆帝大事年表

  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

  二月,定世宗山陵名为泰陵,设西陵总管大臣,由泰宁镇总兵兼任。制定清厘僧道之法,发度牒,妇女须四十以上方许出家。

  乾隆二年(1737年丁巳)

  八月,用嵇曾筠议,命筑浙江鱼鳞大石海塘。闰九月,马兰峪陵(即乾隆帝裕陵)工竣。

  十一月,命仍设军机处,以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尚书讷亲、海望,侍郎纳延泰、班第为军机大臣。

  乾隆九年(1744年甲子)

  正月,于西苑瀛台赐宴准噶尔特使。二月,谕令张照、梁诗正、励宗万等编宫中所藏绘画目录《石渠宝笈》。是年,以雍亲王府为喇嘛庙。申斥科场弊端,顺天府乡试稽查严密,不敢入场者达2800余人。

  乾隆十年(1745年乙丑)

  七月,于香山旧行宫基址建静宜园。九月,遣官祭明陵。修明愍帝陵。

  乾隆十一年(1746年丙寅)

  九月,奉皇太后谒泰陵,后巡幸五台山。

  乾隆十二年(1747年丁卯)

  六月,派张广泗率军开始平定大小金川叛乱。

  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

  二月,奉皇太后率妃嫔东巡山东,驻曲阜,诣阙里,谒孔林,祭少昊、周公。三月,皇后富察氏逝于山东德州舟次,乾隆帝哀痛至极,兼程还京师,殡皇后于长春宫。

  乾隆十四年(1749年己巳)

  二月,大金川之役无功而罢,乾隆帝决定撤兵。四月,御太和殿,行册封娴贵妃乌拉那拉氏为皇贵妃,晋嘉妃为贵妃,舒嫔为舒妃,令嫔为令妃,贵人陈氏为婉嫔。

  乾隆十五年(1750年庚午)

  正月,乾隆帝幸西苑紫光阁,赐宴准噶尔使尼玛宴。二月,奉皇太后西巡五台山。阅视永定河堤工程。是年,为给皇太后祝寿,于瓮山建大报恩延寿寺,更山名为万寿山,易西湖名为昆明湖。

  乾隆十六年(1751年辛未)

  正月,命更定圜丘大享殿为祈年殿。

  乾隆二十年(1755年乙亥)

  九月,蒙古准噶尔部阿睦尔撒纳入觐途中反叛。十月,达瓦齐等被解至京师,行献俘礼,乾隆帝御午门受俘。是年,谕八旗力戒效法汉人习气,并不准与汉人唱和往来。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丁丑)

  正月,奉皇太后第二次南巡江浙。三月,清军再攻准噶尔部,最后彻底平定该部。六月,拒绝英人赴浙贸易,规定与西洋贸易仅以广州一处通商。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戊寅)

  是年,派兵进军天山两路,平定大小和卓木叛乱。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

  十月,皇十五子琰(即嘉庆帝)生于圆明园天地一家春,母为令贵妃魏佳氏。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壬午)

  正月,奉皇太后第三次南巡江浙,于海宁阅视海塘。五月,封贵人和卓氏为容嫔。十月,设立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路。

  乾隆三十年(1765年乙酉)

  正月,奉皇太后第四次南巡江浙。皇后乌拉纳拉氏忤乾隆帝意,又自剪发辫,命其先返京城。是年,准八旗大臣子弟一体参加科举考试,毋庸奏明请旨。滇缅间诸土司屡与缅人冲突,缅甸之役开始。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戊子)

  八月,恢复俄罗斯于恰克图通商。十月,晋庆妃为庆贵妃,容嫔为容妃,贵人钮祜禄氏为顺嫔。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庚寅)

  正月,因六十寿辰,明年皇太后八十圣寿,下诏普免全国额征地丁钱粮。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壬辰)

  正月,诏开四库馆,网罗天下遗书。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癸巳)

  十一月,再次秘密建储,以皇十五子琰为储君。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丁酉)

  正月,御阅武楼阅兵,命诸王大臣、外藩蒙古及回部、库车、哈萨克使臣、金川土司等从观。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戊戌)

  正月,追复多尔衮、多铎、代善、济尔哈朗、豪格、岳托原爵,配享太庙。以世宗晚年有谕为由,复允禩、允禟原名,收入玉牒,并配享太庙。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壬寅)

  正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缮写完成。建盛京文溯阁。八月,皇十五子琰第二子旻宁(即道光皇帝)生于紫禁城撷芳殿,母为喜塔腊氏。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甲辰)

  正月,乾隆帝第六次南巡江浙。是年,第一艘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抵广州。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丙午)

  三月,巡五台山。十二月,清兵在台湾搜捕天地会会众,并以焚烧村庄相威胁,彰化林爽文率众起义。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戊申)

  二月,晋和珅三等伯爵。林爽文与另一起义领袖庄大田均被俘,起义失败。六月,南阮氏打败黎氏,国王黎维祁出走。清廷以黎氏守藩奉贡甚谨,欲恢复黎朝统治,遂派两广总督孙士毅统兵征讨,安南之役开始。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己酉)

  六月清廷鉴于阮氏遣使求和,赦其罪,允其纳贡,改封阮光平为安南国王。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庚戌)

  正月,免全国各直省钱粮。三月,巡山东登泰山,谒孔庙、孔林。是年,大徽班进京。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壬子)

  十月,退廓尔喀入侵,颁布《钦定西藏章程》。乾隆帝撰《十全武功记》。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癸丑)

  四月,谕设金奔巴瓶于前藏大昭寺及京师雍和宫,共同掣报出灵童,以除王公子弟私作灵童陋习。七月,御避暑山庄万树园召见英国来使马戛尔尼等人。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

  正月,贵州苗民石柳邓等起义。九月,御勤政殿,召皇子、皇孙、王大臣等,宣示立皇十五子琰为太子,明年为嗣皇帝元年。十一月,皇太子居毓庆宫。十二月,谕:“朕于明年归政后,凡有缮奏事件,俱书太上皇。”以传位皇太子祭告天、地、太庙、社稷。

w w w. xiao shuotxt. n 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大秦帝国 中国人史纲 李自成 三国 帝国的终结 上官婉儿 乾隆皇帝 袁崇焕评传 最后一个匈奴 芙蓉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