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104节:第十四章点亮那盏世界上最亮的灯(5)

\T=xt**小/说天^堂%

  于是暂时告别喧哗和热闹的“灯都”,去花木飘香、田园牧歌的古镇农村走一走,成为我们采访的另一项行动。

  古一、古二村的那些党员们

  “灯都”首富的古一村,距古镇中心区最近,他们占了“灯都”最佳的地理优势。但这样的优势如果不是放在能人手里,或许可能成为百姓怨声载道的话柄。然而我们在古一村没有看到这种情况,相反,跃入我们眼帘的首先是那一栋栋连成片的风格各异的“洋房”别墅……这样高档的别墅,我们只在江苏华西村见过。古一村的农民也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足见他们的富足。

  正在宅前阴凉处下棋的几位退休老农,听说我们是北京来的作家前来了解村里的变化时,不由得喜形于色地介绍起来:古镇成了“灯都”,我们农民才有了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好日子。这得感谢政府,感谢带领百姓致富奔小康的苏德添书记。

  “苏书记是为我们村民累病的啊!作家同志,你们一定要写写这样的好干部,他自己不当亿万富翁,却为村里培养了好几个亿万富翁,最后自己得了重病……”一位上年岁的老大爷噙着热泪如此说。

  苏书记?重病?我们听后不由得心头一紧。

  “是,你们确实应该采访采访苏书记。”陪同我们的镇干部小崔对我们说。

  那天上午,突然下起大雨,我们来到古一村的苏书记家。从这位身材魁梧的庄稼汉身上看得出曾经的风采。本来不想多打扰重病的他,可老苏一谈到村里的变化,情绪非常高昂。于是我们从他口中知道了他和古一村过去十几年的事。

  老苏是镇党委提出让“老板”当村干部的第一批党员。1994年他从个体企业里回到村子,担任村支书。“当时我自己像做梦似的,有点不敢相信。”老苏回忆说:他在70年代当过生产队长,在改革开放后出来做生意,卖过鱼,办过塑料制品加工厂,生意不错。“假如干到现在当千万富翁不成问题。但回村当干部后,命运改变了……”

  “后悔吗?”我们问。

  “没有。我很高兴当初选择的路……”老苏坚定地摇头说,“我是一名党员,老实地说在做生意那些年里,整天钻在生意里,基本忘记了自己是一名为别人服务的共产党员了。我想不到镇党委、镇政府和村里的百姓,还能重新给我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入党时我曾经宣誓要终身为人民服务,可老实说当了个体老板后,你不得不一门心思想着自己的事。后来发了些财,但心头常常有些空荡荡,尤其是看到村里的多数百姓还看不起病、供不起孩子上学时,我心里就更加空荡荡的。那时我能做的就是掏点钱给乡亲们,但解决不了根本……回村当村支书,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我觉得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更是父老乡亲们对我的信任。我因此十分珍惜它。所以回到村里,我把办村里的事跟自己以前办个体企业一样认真地来办。古镇这些年因灯业发展而发展,我们古一村挨古镇中心区最近,能不能抓住发展机遇,关键要会算账,要会投资,要会管理。这些年我和村里其他干部一起,几乎把精力全部放在如何为村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投资机会产生最佳、最好的效益上。我们从搞实业开始,又把各种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并重点放在发展物业这一块上。在重大决策时,充分体现党员和群众的意志,在决策每一个项目前,都做到公开向村民代表和党员征求意见。1994年我上任时,村级年收入在400万元左右,现在全村每年的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在五六千万元,是过去的十几倍。村民到退休年龄后每人每月能拿到600元的退休金,还有作为‘股民’的一份很可观的分红收入……

  “但是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当村支书时,全村5000来名村民中只有80个党员,现在已经有130多个党员了,其中有不少是年轻同志。他们多数是私营企业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对村民有爱心,对国家贡献也大。我们村上这十几年中,出了好几个亿万富翁!”

  呵,老苏书记,一位身患重病的共产党员,当他滴着汗珠向我们讲述他村子里的这些变化时,我们内心油然升腾起一种崇高的敬意。这就是古镇选拔的那些“老板”村干部的精神境界!一批真正共产党员的本色!


wwW、xiaoshuotxt.net

同类推荐 人性的弱点 一公升的眼泪 水煮三国 销售就是要搞定人 做最好的自己 富爸爸穷爸爸 一辈子做女孩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谁的青春不迷茫 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