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40章 “退”经——知退是智,退步保身(2)

  中国著名谋略家吕尚,就是一位跳槽攀高枝的行家。吕尚俗称姜子牙,是我国上古时期最为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姜子牙生活在商朝末年,当时纣王无道,荒淫无度,社会矛盾急剧激化。与此同时,商王朝的诸侯周国迅速崛起,西岐国君西伯姬昌(后为周文王)励精图治,有取代殷商之势。姜子牙生逢乱世,虽有经天纬地之才,无奈报国无门,潦倒半生。他曾在商王宫中做过多年吏卒,虽然职低位卑,却处处留心。他看到纣王沉湎酒色,荒废国政,几次想冒死进谏。一则想救民于水火,二则可以因此受到纣王赏识,求得高官厚禄。然而姜子牙后来见到大臣比干等人皆因直谏而丧生,只好把话咽回肚中,他料定商朝气数将尽,纣王已不可救药,自己不愿糊里糊涂地替纣王殉葬。于是,他决定另攀高枝,改换门庭。

  当时西伯姬昌立志复兴周国,除掉纣王,求贤若渴,正是用人之际,姜子牙审时度势,找准机会成为西伯姬昌左右臂手。以后实践表明,姜子牙这步棋是对了。

  公元383年,东晋的桓冲率领10万大军攻打前秦占据的襄阳,企图借此提高自己的威望。前秦王苻坚派兵还击,桓冲大败。同时宰相谢安也组建了一支军队,在与前秦的多次交战中,谢安都取得了胜利。淝水之战后,谢安立了大功,成为一代名臣。

  谢安的声望引起了当朝孝武帝的不满和猜忌。很多大臣在孝武帝的面前说谢安的坏话,孝武帝信以为真,对谢安就越来越疏远。

  在朝中大臣的排挤之下,谢安不想在朝中呆下去了,他想好了自己的退路,他决心交出大权,离开京城。这时正赶上秦国内乱,苻坚来求救,谢安自请领兵去镇守新城,筹划如何救苻坚,孝武帝不希望谢安留在身边,就批准了他的请求。谢安离开时,孝武帝为了表示尊重,特意出城为谢安送行。

  谢安一心想远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过上恬淡平和的生活,对于做官并不眷恋。到了新城不久,谢安染病,回建康疗养,于太元十年(385)病逝。他死后,东晋朝廷按照安葬大司马桓温的礼仪安葬了他,给了他很高的待遇。

  凡是智者,均有识时务、谋深计的功夫,这是他们成功的两大砝码。有些人做事不考虑为谁服务,从而不能辨认自己和对方,结果枉费精力,还无人生大局面。只有谋深计才能有长远眼光,才能让自己有更大发展,此为“近视眼”不能比。

  让一步为高,退三分最妙

  做事要留有余地。《处世悬镜》中说,“狭路行人,让一步为高;酒至酣外,留三分最妙。”给别人留条退路

  集处世经验之大成的《菜根谭》中说:“留人宽绰,于已宽绰;与人方便,于已方便。”“锄奸杜降,要放他一条去路。若使之一无所空,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尽,则一切好物俱咬破矣。”前句容易看明白,后一段的意思是说,要想铲除杜绝那些邪恶奸诈之人,就要给他们一条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路径。如果使他们走投无路、无立锥之地的话,就好像堵塞了老鼠洞一样,一切进出的道路都堵死了,一切好的东西也都被咬坏了。

  人在面临绝境时,大多有三种状态:一是坐以待毙;二是全力挣扎,以死相拼;三是竭尽自己的智慧,积极地寻找摆脱的办法。第二、第三种状态给智者以深刻警示,那就是斩草除根固然重要,但是置人于死地也往往容易激起更大的反抗,反而会在瞬间使成败易位。因而在征服者已经把对手置于必败之险地的同时,必须考虑给其留有一条“生”的余地。

  人们都承认《三国演义》中体现了人性的很多智慧。《三国演义》中就有不追穷寇的事例。在曹操平定河北后,率领将士包围了壶关。曹操当时下令:“城池攻破以后,把俘虏全部活埋。”可是一连打了几个月,城池都没有打下来。

  大将曹仁进言说:“围城一定要让敌人看到逃生的门路,这是给敌人敞开一条生路。如果你告诉他们只有死路一条,敌人就会人人奋勇守卫。况且城坚粮足,攻击只会伤亡人马,围攻更会旷日持久。如此下去,不是什么好办法。”

  曹操采纳了曹仁的意见,城上的守军投降了。

  如果你要战胜对手,也不可不知这条不违背人性的客观规律。

  这种为别人留条退路的退让之法只有洞悉人情事态的人才能去做,也只有深知进退之道的人才能达到这种良好的效果。为自己留条退路

  做人话不可说绝,做事要留有余地。不把事情做绝,不把事情做到极点,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这样,才会使自己得到最完美无损地保全。

  李世民的长孙皇后为一代贤后,尤其在她当了皇后,地位变了后,她的考虑更多了。她深知作为“国母”,其行为举止对皇上的影响相当大。因此,她处处注意约束自己,处处做嫔妃们的典范,从不把事情做过头。她不尚奢侈,吃穿用度,除了宫中按例发放的,不再有什么要求。甚至她的儿子承乾被立为太子,有好几次,太子的乳母向她反映,东宫供应的东西太少,不够用,希望能增加一些。她从不把资财任情挥霍,从不搞特殊化,对东宫的要求坚决没有答应。她说:“做太子最发愁的是德不立,名不扬,哪能光想着宫中缺什么东西呢?”难能可贵的是,她从不干预朝中政事,尤其害怕她的亲戚以她的名义结成团伙,威胁李唐王朝的安全。李世民很敬重她,朝中赏罚大臣的事常跟她商量,但她从不表态,从不把自己看得特别重要。皇上要委她哥哥以重任,她坚决不同意。李世民不听,让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做了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皇后派人做哥哥的工作,让他上书辞职。李世民不得已,便答应授长孙无忌为开府仪同三司,皇后这才放了心。此后的朝政官任中,长孙无忌也经常受到皇后的教导,成为一代忠良。

  长孙皇后得意时不把各种好处占全,不把所有功名占满,实在是很好地坚持了为自己留余地的原则。这样,不但不会使自己招致损害,而且还使自己进退有据,上下自如,终成一代贤后流传至今。

  物极则必反,否极而泰来。有正必有反,清朝康、雍两帝年间的年羹尧就是一个不知人生进退的反面人物。

  年羹尧历代为官,他本人早年仕途也一路顺畅,加之他多谋善断、能征善战,受到了康熙皇帝的重用。

  由于年羹尧从小曾在雍正家里呆过,因而一直视雍正为他的主人,而雍正能成为皇帝,年羹尧也立下过汗马功劳,因而即位后的雍正更加信任年羹尧。西北地区的军事民政全部由年羹尧一人负责,在官员任命上雍正也常听年羹尧的意见。雍正不仅对年本人而且对他全家也很关照,年家大大小小基本都受过雍正封赏。

  但是,随着权力的日益扩大,年羹尧以功臣自居,变得目中无人。一次他回北京,京城的王公大臣都到郊外去迎接他,他对这些人看都不看,显得很无礼。他对雍正有时也不恭敬,一次在军中接到雍正的诏令,按理应摆上香案跪下接令,但他就随便一接了事,令雍正很气愤。此外,他还大肆接受贿赂,随便任用官员,扰乱了国家秩序。他一出门威风凛凛不算,他家一个教书先生回江苏老家一趟,江苏一省长官都要到郊外去迎接。雍正渐渐对他忍无可忍。

  终于有一次,年羹尧给雍正进贺词时,竟把话写错,赞扬的语言成了诅咒的话,雍正便以此为借口,抓了年羹尧,此后又罗列了多条罪状,将他彻底打倒。最后雍正令年羹尧自杀,年羹尧在狱中上吊而死。

  集处世经验之大成的《菜根谭》说:“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处世秘诀。年羹尧相比于唐太宗的长孙皇后,作为权臣,不能像长孙皇后那样能居高思倾,居安思危,以致招致了后来的杀身之祸。为自己留条退路,才是智者所为。

  退一步海阔天空

  “高步立身,以退为进”,实际上说的是一种襟怀。而这种襟怀,不是一时一事所能造就的,它是在长期的熏陶、磨炼中逐渐形成的。俗话说得好,退一步不为低。能够退得起的人,才能够做到不计个人一时的得失,才能够退一步海阔天空,站在更高的境界。必要时宁肯退让一步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只知道前进,忽略了后退,忽略了避让和妥协。忽略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前进,也不可能一辈子都没有避让。就如一块石头从天而降,假如人能够预先发现,那么他是本能地避让,还是快步跑上前去,然后伸长脖子把头递过去让石头砸呢?结果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选择避让。这是明智的,因为真正的智者,是进退自如的。

  有人说,会生活的人并不一味地争强好胜,在必要的时候宁肯后退一步,做出必要的自我牺牲。

  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证:

  清河人胡常和汝南人翟方进在一起研究经书。胡常先做了官,但名誉不如翟方进好,在心里总是嫉妒翟方进的才能,和别人议论时,总是不说翟方进的好话。翟方进听说了这事,就想出了一个应付的办法。

  胡常时常召集门生,讲解经书。一到这个时候,翟方进就派自己的门生到他那里去请教疑难问题,并一心一意、认认真真地做笔记。一来二去,时间长了,胡常明白了,这是翟方进在有意地推崇自己,为此,心中十分不安。后来,在官僚中间,他再也不去贬低而是赞扬翟方进了。

  明朝正德年间,朱宸濠起兵反抗朝廷。王阳明率兵征讨,一举擒获朱宸濠,建了大功。当时受到正德皇帝宠信的江彬十分嫉妒王阳明的功绩,以为他夺走了自己大显身手的机会,于是,散布流言说:“最初王阳明和朱宸濠是同党。后来听说朝廷派兵征讨,才抓住朱宸濠以自我解脱。”想嫁祸并抓住王阳明,作为自己的功劳。

  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和张永商议道:“如果退让一步,把擒拿朱宸濠的功劳让出去,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假如坚持下去,不做妥协,那江彬等人就要狗急跳墙,做出伤天害理的勾当。”为此,他将朱宸濠交给张永,使之重新报告皇帝:朱宸濠捉住了,是总督军们的功劳。这样,江彬等人便没有话说了。

  王阳明称病休养到净慈寺。张永回到朝廷,大力称颂王阳明的忠诚和让功避祸的高尚事迹。皇帝明白了事情的始末,免除了对王阳明处罚。王阳明以退让之术,避免了飞来的横祸。

  如果说翟方进以退让之术,转化了一个敌人,那么王阳明则依此保护了自身。

  以退让求得生存和发展,这里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吃点小亏让一步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很多时候不爱吃看得见的小亏,反而吃了看不见的大亏,正所谓“捡了芝麻,漏了西瓜”。其实,如果想顺利解决这些小事情,办法只有一个,凡事多谦让别人一些,自己吃点小亏,就万事大吉了。

  张某与李某是对门的邻居,这天不知哪家的鸡在两家的路正中下了一个蛋,张某有事出门正巧看见了这枚蛋,当他伸手要拾起来的时候,李某正巧也出来了,李某上前一句“我家的鸡下的蛋,凭什么你拿起来?”张某不服气:“凭什么说是你家的鸡下的,这是我家的鸡下的!”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地犟起来,李某见自己的嘴快不过张某,便抬手给了张某一巴掌,张某见自己吃了亏,跑回家拿了剪子来,一气之下捅向了李某的腹部,李某当场死亡。张某被抓进了劳改所,两天后,张某对自己的做法越想越觉得窝囊,就自寻短见,一命呜呼了。

  还有一顾客到菜市场买菜,向菜主讨价还价,菜主不同意,一番争执之后,菜主终于同意优惠一点,可当顾客选好了菜,要付钱时,菜主还是按原价收,顾客见菜主少找给了自己1元2角钱,就一肚子的不满,菜主说“愿买就买,不买就算”。顾客一听火冒三丈“我还不买了呢,你怎么着?”说完把菜往地上一扔,准备要走,菜主见状忙追上去让顾客捡起来。顾客硬着就是不捡,菜主一急踩了顾客一脚,这个顾客不服输,拿起一称砣就打向菜主的脑部,菜主当场晕倒,被送入医院。顾客本来想占点便宜,不愿吃1元2角钱的小亏,没想到自己却吃了管人家医疗费、医药费,还得照顾病人的大亏。

wwW、xiaoshuotxt.netT?xt_小_说天\堂

同类推荐 人性的弱点 经典精装系列:羊皮卷 水煮三国 心灵鸡汤全集 厚黑学 超越自卑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一公升的眼泪 海底捞你学不会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