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吉辛和他的散文集
小说T-xt天堂
治吉辛和他的散文集
凡是爱读郁达夫先生作品的人,总该记得他在文章里时常提起的这
位十九世纪英国穷愁潦倒的薄命作家乔治?吉辛(George Gissing1857
—1903)和他的一部小品散文集《越氏私记》(the Private paPersof Henry
Ryecroft)。
这部小品散文集的书名,也有人将它意译作《草堂杂记》。不用说,
达夫先生自己是曾经有意思想将它译成中文的,但是始终未果。这部小
品集很使人读了爱不释手,可是其中有些有地方色彩和谈论古典作品的
地方,要想译得好实在不容易,这也许就是大家对它拿起笔来又屡次放
下的原因吧。
吉辛的这部小品集是在晚年写的,出版于一九○三年,就在这一年,
他自己也去世了。一九五三年是他的逝世五十周年纪念,同时也恰是这
部小品集的初版出版五十周年纪念。吉辛生前虽不为英国文坛所看重,
但近年的英国读者则渐渐爱读他的作品,尤其是这部小品集。因此英国
一部分文艺爱好者曾为他举行了纪念会,又将这部绝版已久的《越氏私
记》发行了一种很精致的纪念版。
吉辛一生都在穷困中挣扎。他对于人生有两大“希望”。一是文学
上的,他希望做一个英国的巴尔札克;一个是生活上的,他希望能够每
天吃得饱。为了实现后一个希望,他拚命的写,可是在早年仍时常挨饿
(在伦敦时,他每天利用大英博物院图书阅览室的盥洗间去洗脸洗衣,
日子久了,被管理人发觉了,将他奚落了一阵。他的早年生活穷困由此
可见)。晚年生活比较好一点,但“英国巴尔札克”的梦却由此被牺牲
了。许多文艺写作者在早年的工作计划上都有一个壮志,结果总是被无
情的社会和生活担子磨折得干干净净,这种情形古今中外一律,这就是
许多人一提起了吉辛就对他同情的地方。
吉辛的古典文学修养甚深,但为了生活,他只好拼命的写小说。他
的小说里有许多描写生活穷苦的场面,写得非常凄恻动人,都是他自己
的亲身经验。为了这些小说都是写伦敦穷人生活的,当时销路并不怎样
好。所以写作的收入不多,结果只好拼命的多写,吉辛的一生就这样的
浪费掉了。
一九○○年以后,吉辛的生活稍好,但他的身体却不好了。这时他
才四十三岁,于是移住到乡下。就在这期间,据传他以七星期的时间,
写了这部《越氏私记》。在自序里,他解说这部作品不是他自己的,是
一位朋友托他保管的。这位朋友为了生活而写作,穷苦了一生,到了晚
年,忽然意外的获得一笔遗产,使他可以安居在乡下,不必每天为了生
活而执笔。于是他立意要任随自己的心意写一部作品,不是迎合书店老
板的生意眼,也不是迎合读者的口味,而是完全为了自己的高兴而写作
的。结果就是这部《越氏私记》。
不用说,这是吉辛的假托,这位亨利?越科洛福特就是他自己,不
过不是真的他,而是他的幻想,因为他并没有获得什么遗产。吉辛初拟
将这部小品集题名作《一位休养中的作家》(An Anthor at Grass),
后来才改用了今名。一九○三年初出版,出版后不久吉辛便去世了。但
是就凭了这部作品,使得吉辛的文名从此不朽。
wWw.xiAoshUotx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