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1章 科学的思辨 (1)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写作背景

  《一百个问号之后》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也被收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六年级第二册。

  这篇文章写于1981年,当时是为安徽新创办的《科苑》杂志写的,发表在创刊号上,原题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982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我的科学小品选集,我用《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为开篇,而书名则用《一百个问号之后》。书名删去了“真理诞生于”五个字,是为了更加简明扼要。

  这篇文章属于科学杂文,在所附《关于科学杂文》中,我详细论述了科学杂文的特点。

  在《一百个问号之后》中,为了论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我选择了三个有趣而富有说服力的事例,即洗澡水的旋涡、蚯蚓在地球上的分布、做梦时眼珠的转动。我特地选择浅显、在普通人的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事例,为的是使读者感到科学并不神秘。然而,恰恰是从“人人眼中有”的身边事,科学家加以研究、探索,提出一个又一个问号,终于发现了“个个笔下无”的科学真理。例如,“从洗澡水的旋涡,联想到地球的自旋问题,联想到台风的方向问题”;“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科学家们从小事例中发现大理论,当他们把一个个“?”拉直成“!”,科学的真理也就诞生了。

  读了《一百个问号之后》之后,不知道你是否注意: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日本茨城县海滨在震后出现巨型旋涡,一艘小船被卷在旋涡之中。成千上万的观众看到这一惊心动魄的镜头,可是又有几个人注意到旋涡方向是逆时针的?!日本地处北半球,这跟谢皮罗研究澡盆里的旋涡的方向是一致的。

  ——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看你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看你有没有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看你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看你有没有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就拿洗澡来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洗完澡,把浴缸的塞子一拔,水哗哗地流走……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

  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向左旋的,也就是逆时针的!

  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他设计了一个碟形容器,里面灌满水,每当拔掉碟底的塞子,碟里的水也总是形成逆时针旋转的漩涡。这证明放洗澡水时漩涡朝左,并非偶然,而是一种有规律的现象。

  1962年,谢皮罗发表了论文,认为这漩涡与地球自旋有关。如果地球停止自转的话,拔掉澡盆的塞子,不会产生漩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谢皮罗认为,北半球的台风都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断言,如果在南半球则恰好相反,洗澡水将按顺时针形成漩涡;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

  谢皮罗的论文发表之后,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莫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论断完全正确。

  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联想到地球的自旋问题,联想到台风的方向问题,并作出了合乎逻辑的推理,这正是他目光敏锐、善于思索的体现。

  无独有偶。在八十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调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他发现,美国东海岸有一种正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正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密卡尔逊无法回答这是为什么。

  密卡尔逊的论文,引起了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当时,魏格纳正在研究大陆和海洋的起源问题。他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很有限,无法跨渡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是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这也正是说明

  他的成功在于从问号中寻求真理。

  最为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了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一个梦。

  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

  于是,他把儿子当成了“试验品”:每当儿子睡觉时,他便守在旁边。一旦发现儿子眼珠子转动,就叫醒儿子,儿子总是说做了一个梦。

  医生又细细地观察他的妻子,后来又观察了邻居,都发现同样的情况。于是,他写出了论文,指出了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在做梦。

  他的论文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注意。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转动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做梦,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往往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首先要做“马”

  写作背景

  ——“病马”、“劣马”、“跛马”都成了“千里马”,说明了关键在于首先要做“马”,首先要不停地跑。

  《首先要做“马”》是一篇杂文,最初发表在1980年6月5日的《中国青年报》。后来,收入我的杂文集《科海拾贝》,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在1980年11月出版。这篇杂文曾被选入《写作文选》《杂文选》《上海市高中语文自学读本》等书。后又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统编教材初中第一册。

  《首先要做“马”》是我的科学杂文中的一篇,这篇文章是受华罗庚教授谈话的启示而写的。

  我曾多次访问过华罗庚教授,并为他写了报告文学《一生三劫》。在访问中,我逐渐发觉,华老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而且有很好的文学修养,擅长诗词,尤为令人敬佩的是,他思想敏锐,常常对许多问题提出新颖而深刻的见解——尽管这些问题并不是数学问题。“首先要做‘马’”,便是华老对人才问题的新见解。

  韩愈的《杂说》乃千古名篇,他所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所强调的是伯乐的作用——识马,荐马,用马。他是从发现人才、起用人才的角度来谈论。在他看来,

  伯乐远比千里马更为重要。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华老呢?他站在“马”的立场上说话,提出了崭新的见解:“现在,大家一说起人才问题,都说要提倡做‘伯乐’。‘伯乐’当然要做,我看,大家首先应当做‘马’,哪怕是做不了‘千里马’,每天跑个几百里、几十里、几里也好。要不停地朝前跑,每个人都要跑,这样,才能形成‘万马奔腾’的局面。”

  我以为,华老的见解比韩愈的名言更富有现实意义。在生活中,“伯乐”不多,“千里马”也不常见,最多、最普遍的是“凡马”。倘若成天价去讨论“伯乐”、“千里马”,置众多的“凡马”于不顾,那么人才学也就失去了它最现实的意义。“百里马”、“十里马”、“几里马”该怎么办呢?我顺着华老的思路,写了这篇《首先要做“马”》:不论日行几里,要的是“要不停地朝前跑”!何况,“千里马”并非天生的“神马”,也都是从“凡马”中不断地练出来、奔出来的……为了说明论点,我举了三个例子——“病马”、“劣马”和“跛马”如何成为“千里马”。

  “病马”曹南薇的事迹是我所熟悉的。在上海拥挤、嘈杂的南市区,在一间破旧的小屋里,我曾与曹南薇的母亲徐惠敏长谈,深为感动。徐惠敏的丈夫曹昌衡,本是上海童涵春堂中药店里的职工,因蒙受历史不幸,在1954年被误捕入狱,判刑五年,刑满后于1960年死于安徽劳改地。家中一贫如洗。背着父亲“历史反革命”的沉重黑锅,曹南薇在艰难中成长。“文革”开始时,她作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原已分配到江西晨村插队落户,无奈她是匹“病马”——贫血加上肾炎三个“+号”,她只得病休在家。她居然在“文革”的震天动地的口号声中坚持自学。1978年10月,她竟一举考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生。须知,她没念完高中,也未上过大学!如今,她留学美国,已经获得博士

  学位!她的大哥曹天予在1985年成为英国圣三一学院院士,二哥曹天成、姐姐曹南燕也都去美国留学,成为博士、硕士。曹家“草窝”里,四兄妹都成了“金凤凰”。

  曹南薇出身于贫苦且背“黑锅”的家庭,又体弱多病,本是匹“凡马”。只因她不断地“奔”,居然成了“千里马”。我在列举了曹南薇这匹“病马”的事迹之后,想起了“劣马”王强。

  王强是辽宁省丹东市精密仪器厂青工,只上过初中,是一匹条件很差的“劣马”。他却省吃俭用,置了两箱子书自学,钻研音乐理论。他利用业余时间,历经八个春秋,写出二百五十万字的《音乐辞典》。

  我选择了曹南薇、王强的事迹作为论据,考虑到这篇杂文是写给青年们的,以当代中国青年为例,使读者有亲切感,亲近感,比居里夫人、法拉第的事迹更易为读者所接受。曹南薇、王强是青年读者们的同代人,因而也更易使读者产生联想:他们能做到,难道我就不能?从而激励众多的“凡马”也不停地奔起来。

  至于第三个事例,很自然,我选中了华老本人。华老是一匹“跛马”。诚如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言:“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过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华罗庚是国人共知的自学成才的典范。他的数学成就,是举世公认的。而他,原本是江苏金坛县的一匹“凡马”,被同班的富家子弟视为“鲁蛋”(穷光蛋的意思)……

  “病马”、“劣马”、“跛马”都成了“千里马”,说明了关键在于首先要做“马”,首先要不停地奔。也说明了“千里马”并非天生,是由“凡马”转化、进步而成。

  本来,行文至此,可以画上休止符了。我忽地想及了“卧槽马”,因为槽中有食,家境小康,这些“马”也就“卧槽”而安,不思进取了。“卧槽马”当然成不了“千里马”。于是,我又提笔,对“卧槽马”写了几句。我爱马。马最动人的形象是纵蹄而驰之际。最可贵的马,是“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奔马。说实在的,《首先要做“马”》这篇杂文,所仰仗的是华罗庚教授的睿智灼见。没有他的一席发人深省的话,就不会有这篇杂文。

  ——“千里马”并非天生,不论你本来是体质孱弱的“马”也罢,是半途失学的“马”也罢,甚至是身负残疾的“马”也罢,只要锲而不舍,长期努力,终会成为“千里马”,即使达不到日行千里,日行百里也不错。一息尚存,奔驰不已,这才是千里马的精神,也正是它区别于凡马之所在!

  我在采访华罗庚教授时,他谈论起人才问题,说了这么一段颇有见解的话:“现在,大家一说起人才问题,都说要提倡做‘伯乐’。‘伯乐’当然要做,我看,大家首先应当做‘马’,哪怕是做不了‘千里马’,每天跑个几百里、几十里、几里也好。要不停地朝前跑,每个人都要跑,这样,才能形成‘万马奔腾’的局面。”

  “首先应当做‘马’”,做“不停地朝前跑”的“马”,这一点确实重要。千里马其实并非一生下来便会“日行千里”的。千里马是在不断地奔驰之中,由凡马跃为神马的。不练,不奔,就不会有千里马。就拿最近两三年来从青年中涌现的几匹“千里马”来说,哪一匹不是练出来的,奔出来的?

  上海某女青年患贫血、肾炎,没念完中学就病休,一家五口仅靠母亲 三十多元工资维持生活。然而,十多年来,她不停地“奔”,自学了高中和理科大学五年课程,钻研基本粒子问题,被高能物理学家何祚庥发现,后来考取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可见,这匹“千里马”不是天生的。

  辽宁某青年在初中毕业之后,到县文艺宣传队工作。在整整八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工作到夜里十二点之后,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部音乐辞典初稿,全书收两万一千条音乐词目,共计二百五十万字!这二百五十万字,既是他的“日行千里”的见证,也是他“马不停蹄”的硕果。

w w w.x iaoshu otx t.NETTxt。小_说_天堂

同类推荐 长尾理论 我们台湾这些年 退步集 阳痿美国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沉思录 论语别裁 易经杂说 爱的艺术 自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