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24节:第五章 河谷的城市(1)

    第五章河谷的城市

    如果一个不知疲倦的旅行者生活在公元前4000年的中东地区,并且完成了一次非同寻常的、或许是不可能的从黑海海岸至尼罗河上游的横穿大陆的旅行壮举,他们会发现所经之处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纪念碑,也没有城市,没有传播知识的神庙和奢华的皇家宫殿。1500年以后,如果另外一个旅行者重新追踪前人的足迹,沿途随处所见的壮丽景色相对而言,已是平常之物。然而,这些壮伟之物大都位于各地区大的河流沿岸。在文明兴起的过程中,位于这些地方的4条引人注目的河流和其他偏远地区的几条重要河流起了关键作用。

    中东地区的大河流淌过干燥的平原,那里的土壤每年因为河水泛滥而肥沃起来。上千吨的泥沙顺流而下,薄薄地覆盖在枯竭的地表上,仿佛一层新的肥料。同样,在干季,沟渠把河水送到地里,浇灌焦干的农田。在洪水泛滥的平原地带,一个小的区域内可以养活更多的人,而较大的一些村镇也能受到滋养,这是当时世界上其他任何地区几乎都无法媲美的。在一个陆路运输非常落后的时代,大河也是超级高速公路,顺着这条公路,小船可以轻易地把谷物和建筑石材运送到王国的遥远地区。

    从金字塔上看到的景色

    尼罗河流域哺育了埃及文明。河流沿着狭窄的山谷穿行,在上埃及的阿斯旺附近地区只有2公里宽。沙漠的沙砾实际上随处一点一点地渗入河中。再往河谷下游,河流的宽度往往是30公里或者以上,而在尼罗河三角洲,富饶的低洼地区和河床汇合一处,有200多公里之宽。在汛期,作为埃及财富主要来源的尼罗河三角洲乡间地带形成一个面积广大的湖泊,环绕在永久地坐落在低矮土堆之上的村庄外围。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村落确实以"岛屿"著称。洪水裹挟着刚刚附着一层新土的泥土奔涌而下,为洪水退去之后大麦和小麦的再度丰收做了准备。

    尼罗河并非总是一种神奇的财富。如果洪灾过于严重或者洪水速度太快,各种土铺的河堤和水渠都会被冲毁。此外,河水不会轻而易举地流到地势较高的田地。随着农耕生活的日益发展,埃及不得不动用人力或者绳索套牢的动物,把桶装的水从低处运到高处。

    埃及有一长列权势强大的君主、引人注目的城市、生气勃勃的宗教和经济生活、在丰产之年装满了谷物的粮仓以及埋藏着永远躺在黑暗之中的大量财宝的国王陵墓。这里生活着军队的统帅、官吏和显示出可观的管理和记录才能的祭司。他们的图形文字-一种早期的书写形式,成为尼罗河流域村民交流的方式。

    这里有展现其精巧构思的设计师、可按设计方案打凿巨石的建筑者和数千名加工贵金属、铜、木头、纺织品和宝石的工匠,也有设计用于运输和灌溉的运河的专门人才,有一条运河甚至连接了尼罗河和红海,还有丰富了人们关于月亮和星辰的知识并且创造了将一年分为365天的最早历法的科学家。埃及有许多颇具影响力的祭司,他们阐明了人们对来世的看法。根据这种观念,王妃在死后依然被视为王妃,受到世人尊敬,甚至普通人都热衷永生。法老作为一尊潜藏在人体内部的神灵应当葬于陵墓中,为世人尊奉。

    尼罗河每年的泛滥不是想当然的。埃及人在各个地方甚至沙漠的绿洲中都建有崇敬神王-法老的奢华神庙,没有神王的庇佑,就没有"尼罗河水每年的上涨"。人们用进献大麦、小麦甚至土地的形式向神庙纳贡或者缴税,藉以回报神王的赐福。最终,神庙拥有了尼罗河沿岸约1/3的可耕地。

    随风摇摆的颀长芦苇是埃及各地司空见惯的景象,在美索不达米亚也不稀奇,那里的河水漫过沼泽地或者呈扇形流过绿洲。许多干体力活儿的人采集芦苇来盖屋顶。芦苇秆儿的尖端也可充作钢笔或者铁笔,用这样的笔就能在湿润的黏土板上刻写图片和音符。最终,黏土的重要性受到另外一种采自河流的书写材料的挑战。纸莎草是一种生长在尼罗河沼泽地带的植物,或者如《约伯书》所言,"纸莎草定能生长在没有沼泽的地方?"早在公元前2700年,聪明的埃及人就开始把纸莎草转变成一种厚的纸张或者可用芦苇笔进行书写的植物羊皮纸。几乎作为官僚制度要素的纸张确是埃及人自己的发明。

    埃及人或许是最早把狗和猫当作宠物对待的人。坟墓上刻着猫的图案。猫死之后,其尸体被制成木乃伊,为永生做好准备。豢养猫的家庭成员也对猫的死亡表示哀悼,他们剃去自己的眉毛以抒发悲痛之情。早在公元前2000年,埃及人就饲养灰狗,那些喜欢参与猎兔运动的人更是热衷于此。

同类推荐 浮士德 一个人的朝圣 苏菲的世界 草叶集 羊脂球 大象的眼泪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安娜·卡列尼娜 消失的地平线 天蓝色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