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我就是电影里那个被剪了头发的女孩儿

    leleye 评论 摔跤吧!爸爸

    看的时候感觉很微妙,好像第一次照镜子。自己对自己的认知,从想象中降落到地面,在镜子里绘制出一张圆圆的脸庞,懵懂好奇。

    儿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似乎天经地义,虎爸虎妈们前仆后继,抓紧了“重头来过”的机会,规划理所当然的完美人生。电影里的爸爸,即便拿了省季冠军,还是因为“摔跤怎么养活你自己,而这份工作很稳定,收入又好”而放弃了奥运冠军之梦。本想通过儿子传承衣钵,没想到妻子竟一连生了四个女孩。摇着摇篮的爸爸很无奈,他当然很爱自己的女儿,可只有儿子才能承继他的梦想,成为他的某种延伸。这自然是人之常情。凡人皆有一死,有限的时间从四面八方束缚着我们,总是要成就些什么,不是吗?否则如何面对死亡?

    于是便也不奇怪,两个女儿因为一场打架斗殴,重新燃起了爸爸的希望之火。任何技能获得,都需要辛苦付出;想要成为最优者,更是需要忍受常人无法想象之苦。如同那些散落在地板上的长发,那被咬破的嘴唇,那张贴在我脑门上的薄薄纸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电影里,爸爸的梦想是代表国家出战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战胜所有对手,获得金牌。你的生活里,父母的梦想是什么呢?从小读书喜好,文理分科,大学报考志愿,毕业选择工作,掺杂了多少斤他们的目光呢?自然是人之常情,私领域个人自由本来就混沌不清,更何况至少有十八年子女还心智不全,缺乏独立做出理智决策的能力。于是你的小舟跟随着父母的长舰,亦步亦趋,在海上缓缓航行。

    然而大海辽阔无边。你渐渐成长,会有自己的喜好兴趣,有自己想看的落日和飞鱼,你总需要在别人的延续之外成为点什么,不是吗?有人在父母长舰的护佑下,顺风顺水,其中很多也过得很快乐,累积的技能秒杀他者。但也有些人想要寻找自己的乐趣。人的意志自然不可能完全自由;“你会飞吗?你抗得过生理构造吗?你能长生不老吗?”唯物主义辩证观熏陶几十年,长辈们看似头头是道。但自由意志并不是虚词。对于一件事情,清楚地了解前因和可能的后果,深入思考后,谨慎判断和取舍,就符合基本意愿自由的原则。电影里两个女儿,在童年朋友哭诉的——繁重的家务,14岁嫁给一个完全不认识的老男人,相夫教子——另一种人生轨迹中,看到了摔跤的优势。在这一刻,她们获得了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反思权衡才成为可能。

    爸爸强迫女儿们训练摔跤,这是事实,在先。女儿们获得更全面信息后,选择了摔跤,这也是事实,在后。这两个事实并不冲突,不过是事实的不同面向。“男权”倾轧有吗?自然有,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他人身上,就是奴役,并不因为它发生在私领域父母儿女之间,就改变性质。“自由意志”有吗?当然也有。清醒认识面前可能的所有选项的优缺利弊,思考后自主选择,就是“自由意志”。任何事情通常不都是这样的吗?复杂多面向。有好有坏。任何单方归纳判断,举大旗扣标签,不过是简单化的平面思维。口号喊叫一时爽,思想降维万年忧。

    电影还算精致的地方,在于前面提到的这两个同时进行的事实,随着情节推动,相互作用,同时反方向发展。昔日倾轧他人的“ducai者”,通过大女儿实力摔打,意识到自己能力的局限;爸爸从个人技术的强调,转移到他多年经验累积更为擅长的战术上,他对大女儿,也从当初的全盘控制到后期的部分辅助。前者关系是碾压式的,后者关系是协助式的。而昔日遭受倾轧的小nuli,通过自己最终独立对抗大boss,漂亮地完成了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个人的最后一环。双线成长,长辈需要学习如何尊重作为成年人的子女,而子女需要学习如何成为独立自主的成年人。

    电影终了。黑幕之间,贴纸条在我脑门上的父母,也已经老了。他们的梦想在我身上实现了吗?我希望他们在我身上,能看到他们最好的品质在闪现;而我的人生,终究由我自己做主!

    大海辽阔无边。

同类推荐 纸牌的秘密 德伯家的苔丝 芒果街上的小屋 漂亮朋友 一个人的好天气 堂吉诃德 麦琪的礼物 平家物语 道林格雷的画像 静静的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