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40章 抗日战争:独立与合作的博弈(3)

  蒋介石庐山讲话后不到一个星期,毛泽东发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旗帜鲜明地提出对付日本的进攻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方针、两套不同的办法和两个不同的前途,一种是坚决抗战的方针,一种是妥协退让的方针。在坚决抗战的方针下,毛泽东提出一整套的办法,期望蒋介石进行全国性抗战。

  万幸的是最终蒋介石选择抗日,红军成为我们熟悉的国军序列中的八路军。

  就是从这时候起,朱德成为一种象征,他成了中国红色军队的标志,彭老总也具有了这种代表性的资格,这显然来自他们最早上了井冈山的缘故。

  红军在抗日前线应该怎样作战?这一点毛泽东胸有成竹,毛泽东就是从敌人堆里头长大的,他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其中最重要的是把发展游击战争提到突出的地位,对毛泽东来讲,这是又一次“井冈山斗争”,只不过这一回对手换成了日本人。

  蒋介石准备将红军分割使用、同日军硬拼消耗、逐步给予削弱以至消灭,毛泽东怎么可能答应?

  日本人随即占领北平、天津,开始向华北进攻,朱德、周恩来、叶剑英前往南京和蒋介石讨论军事问题。毛泽东向蒋介石建议是攻势防御,不能是单纯防御,可惜蒋介石听不懂,听不进去,也做不到。

  蒋介石、毛泽东互相防着,谁都不傻,毛泽东给蒋介石出招,希望蒋介石全面抗日,尤其是全民族抗日,指出这样可以取得胜利,并且流芳百世,因为毛泽东知道,民众的崛起,将带给中国彻底的进步和变革,这完全符合他的目标。但蒋介石也知道,民众的力量有可能是他根本不能控制的力量,完全有可能伤害他的利益,所谓流芳百世云云,不要也罢,从这一点上看,蒋介石和毛泽东绝对不是一个层面上的。蒋介石对当下利益的追求远甚于对名声的追求。他对荣誉过于看低了,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直到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日本军队大举进攻上海,伤害到蒋介石的根本利益,蒋介石才发表了八路军的番号,红军主力充任战略游击队,执行作战任务。这里要注意,八路军的任务就是战略游击队,那些指责八路军抗日不积极的要注意这一点,蒋介石后来也只能指责说八路军游而不击。可是八路军的枪是哪里来的?

  为了胜利,毛泽东说服他的同志举起国民党的旗帜,这种灵活性使得一些信仰共产主义的人很不愉快,但从更高意义上讲,毛泽东这样做确实是站在民族大义上了。民族利益高于政治主张,当共产主义主张给人误解的时候,周恩来大声地说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首先是中国人。这显然是毛泽东的主张,周恩来完全接受了,从此毛泽东、周恩来就成了中华民族利益的最忠实的捍卫者,而不管外敌打的是什么旗号。

  毛泽东欣喜地看到蒋介石开始抗日了,人民也有了少许的盼头,但这并不表明中国就能胜利,因为关键的问题没有解决:人民还没有大规模地参加,不解决这个问题,抗日战争很难胜利,共产党的任务就是使抗日战争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他着重制定了红军的战略方针,那就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游击战争的作战原则是:“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这对于那些从井冈山开始就跟着他的人来讲,是多么熟悉,对于二、四方面军来讲也不是绝对陌生,当年任弼时、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时就在各地推广毛泽东的方法,对于新参加进来的人们这只是再一次证明毛泽东远见卓识的过程,听指挥就是了。

  有资料表明,共产党的军头们并不是无条件地信任毛泽东的天才的,红军打了一圈,又回到原来的游击战中去,将军们并没有完全接受这一思路,他们更倾向于运动战。

  这时候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书记是毛泽东,副书记是朱德、周恩来。这样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袖的排列就接近他们的贡献了,领袖们多数出身于军队,军队的地位大大提高了,共产党的天下本来就是武装斗争打出来的。

  毛泽东搞了一个《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蒋介石依然在搞单纯政府的抗战政策,所谓的八路军也是政府军的一部分,而毛泽东要搞的是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政策,毛泽东要在一开始就把国共两党区别清楚,这又是事先讲清楚,以后来验证,不过这一回他准备叫全中国人来检验他的政策。

  为了确保中国共产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在组织上做了相应安排。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为副主任,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下辖三个师。林彪、贺龙、刘伯承为师长。

  红军主力师陆续从山西开赴华北前线。

  毛泽东的招数对付蒋介石已经是绰绰有余了,但对日本人尚需检验,因此,在最初的两个多月里,毛泽东几乎以全部精力指导八路军在华北的作战。这是毛泽东临敌的态度。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到,每一回遇到新对手的时候,毛泽东都是亲自指挥。

  取道山西开赴抗日前线,是毛泽东的高招,为什么先开入山西?毛泽东有几方面的考虑:第一,山西到处是山,不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前进,而有利于八路军开展山地游击战;第二,阎锡山乐意合作,日本人已经伤害了阎的利益,蒋介石却靠不住,早在1936年年底,阎锡山就通过薄一波与共产党建立了联系,阎锡山同意八路军经山西开赴前线;第三,蒋介石企图将八路军“分割”使用,而毛泽东直插山西,距离敌人更近,蒋介石也没有话可说,毛泽东把八路军三个师都放在山西,以便于统一领导,相互策应,避免因力量分散而遭遇不测。

  八路军开赴前线后,毛泽东最关心的是部队在实战中能不能坚定不移地执行他确定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方针。

  毛泽东站在一个政治家的高度对他的同志再三告诫要打游击战,但为什么并不是很容易贯彻呢?一个原因是因为红军在十年内战后期已习惯集中兵力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获利甚多,一时不容易改变过来。还因为抗日战争爆发后,不少人十分兴奋,对战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急于想打一些大仗。日本人不是蒋介石,日本兵不是蒋介石的壮丁,这一点毛泽东又比他的同志们认识得早,也更清楚。

  对关键性问题,毛泽东历来是紧抓不放的,在9月中下旬,他接连五次致电前方,提醒他们要以最大决心实现这个战略转变,他强调:“目前情况与过去国内战争根本不同,不能回想过去的味道。”

  为了坚持敌后的游击战争,毛泽东又祭出他的另外一个法宝:必须建抗日根据地。毛泽东几乎是手把手地教部下工作,不需要你有会打仗的天才,需要你老实地理解这一智慧。遵循毛泽东的方针就使得战争超越了纯粹军事斗争,一批在军事上造诣并不突出,但在政治上过关的人走进胜利的通道,如罗荣桓、聂荣臻这样的政工人员在毛泽东的指引下,取得了辉煌胜利。

  林彪最先证明他的军事天才和红军的勇敢,1937年9月25日,林彪率八路军一一五师利用有利的时间和地形条件,集中兵力发动平型关战斗,取得了中国军队自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战斗胜利的喜讯传到延安后,毛泽东十分高兴,立即致电前方,庆贺这一胜利。

  平型关大捷有几个问题要注意。首先要肯定的是它有极大的积极意义,它给中国人民打了强心针,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对中国军民抗日信心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这一点怎么说都不为过。林彪一战成名,八路军靠手里的烧火棍打败了日军的精锐,英名传天下。

  但也暴露几个问题。一个是国军不配合,国军已经失去了与日本人交战的勇气,战果无法扩大。第二,林彪率领几乎全师人马,消灭了约1000日本人,八路军伤亡达600余人。当时的八路军是长征后的百战精英,活到胜利后的人不是将军也是校官。一个将校换一个日本兵,不是好办法,而要是作为种子则能起更大作用。

  但不管怎么说,平型关的意义都是巨大的,普普通通的红军战士,手里拿着简陋的武器,能够一对一地杀死日本人,就意味着中国必胜。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之所以不能够给人民以信心,自己也没有底气,就是因为国军十不敌一,所以林彪打的这一仗有着两大意义:中国必胜,中国的真正领导者应当是共产党。

  事先毛泽东说过,对付日本人要以游击战为主。胜利后的林彪,在清点战场的时候,一定明白了毛泽东是对的。他也意识到了,只有动员了全中国的人民才能最终战胜日本,这是毛泽东一开始就指明了的。将军们只是面对血的教训才认识到毛泽东的又一次高明。随后,林彪受到误伤,暂时离开了战场。

  为了协助友军作战,毛泽东对局势做出判断,将建议转告阎锡山,显示出审时度势的英明,同时指挥八路军出击。第一二〇师一度收复雁门关,伏击日军辎重部队,第一一五师主力夺回平型关,切断了日军的交通线,第一二九师陈锡联团突然袭击阳明堡日军机场,焚毁日机二十余架。不要小看这些胜利,近百年来中国人对付外国侵略者就没有真正赢过,所以我们将外国人称作鬼子,这一称呼中隐藏着多少中国人的血泪,代表着中国人在精神层面的恐惧和绝望,区区两万八国联军人马就可以踏进四万万人心中的禁区紫禁城,洋人的耀武扬威,踢着正步,被中国人看成是腿脚不会打弯,没有冲到敌人面前就被杀死,叫活下来的人视作见了鬼了,于是洋人们就被蔑称作鬼子,把外寇称作鬼子的背后隐藏着我们民族的悲哀和不幸,知道在明朝的时候同样的日本侵略者我们怎么称呼他吗?倭寇,所以把日本侵略者称作鬼子的时候,依然是我们无奈和愤怒的时刻,直到有一天中国人在鬼子前头加上了“小”字,当我们的勇士发现能杀死日本人的时候,我们开始轻蔑地称之为小鬼子,就是这一声小鬼子,预示着中国人血性的复苏。这一切来自胜利,来自能杀死日本人。

  国军百万大军真正的胜利很少,所以在前线打仗的国军将领们是很佩服八路的。

  共产党军队敢于出击并能取得胜利,让国民党军大开眼界,在忻口战役期间,晋军有十个团拨归朱德、彭德怀统一指挥,毛泽东并没有像蒋介石那样借外敌之手消灭异己,而是叮嘱朱德应采取爱护协助态度,不使他们担任最危险的任务,不使他们给养物资缺乏,这就叫胸怀,这也是伤敌于无形之妙招,许多国民党人就是在抗日的时候感受到共产党的无私而改变了立场的。二战区副司令卫立煌心中的天平就是在这样的感召下偏向了共产党一边。

  但中国实在是积弱已久,没有工业基础,国军没有斗志,使得我们即使在全国抗日的条件下依然抵挡不住日军的侵入,阎锡山只得下令放弃忻口,随之太原失守,山西成了日本鬼子的天下。

  面对日军,国民党试着打了,结果也出来了,他们手里的家伙也就是镇压自己的百姓有用,对外寇起不了什么作用,所以他们开始保存实力,开始收缩。这在战略上讲也没有什么错,问题是有人能走出比这高明的棋来,国民党没有力量打了,也不愿意打了,这时候该毛泽东了。

  这时,山西的国民党军队正在全线溃退,许多地方的旧政权陷于瘫痪或自行消失,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如此软弱呢?有人分析说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一直到解放前,整个中国统治者的力量从来没有到达过乡村,全部农村是由家族宗派势力控制着,蒙古人、满洲人都是这个原因才统治中国的,日本人只需要击败国军,就意味着占领中国。本来这算盘没有错,但其前提是没有共产党。如果没有外寇,底层人民选择共产党,中上层民众会倾向于国民党,但在日本人闯进来的时候,多数人一定选择做中国人,这时候国民党跑了,共产党站出来,不愿意做奴隶的中国人自然跟着共产党。

  毛泽东告诉自己的部下,不要想着依赖国民党军队,要独立自主地放手发动群众,壮大自己的力量,在敌后广大乡村普遍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

  解放后许多人都不明白一个现象,就是山西人在全国都挺吃得开的,自古以来山西人的形象就是能抠财,但解放后很少再有人开山西人的玩笑了,山西人受尊敬程度远高于山西的经济地位,其实原因就是湖南湖北四川将军多,因为他们是红军主力,而八路军的主力就是山西人。老八路在中国解放后的地位可想而知了。

  在日本人的后方搞游击战和建根据地的招数高明之极,但也艰巨之极,日本侵略军绝不会允许八路军在其后方搞得它日夜不得安宁,它肯定要报复,这种进攻将是极端残酷的,毛泽东有着充分的估计,因此必须抢在日军行动前做好充分准备,记得反“围剿”的时候吗?毛泽东总是在敌人动手之前就做好准备。

  他指挥八路军加紧根据地的建设,以五台山、吕梁山、太行山、太岳山脉为依托开辟抗日根据地。先活下来,再去杀敌,这就是智慧和勇气的合体。

  此时的毛泽东对前方作战的指导,主要是提出大的方针,对具体作战部署不直接干预,此时的指挥权在朱德和彭德怀手里,这不是毛泽东的风格,是他没有工具,电台不够,他无法了解前方的具体形势,而且他已经制定出不打大规模战役的总原则,所以这一阶段的战争由朱彭两位老总负责。

  在攻入太原前,日本人已经感觉到了共产党的军队一会儿给他一刀子,一会儿割他一块肉,这绝对叫日本人痛,但为了攻占太原他只能忍着,占领太原后,为了下一步继续南进,日军先抽出大量兵力来对后方进行“清剿”。首当其冲的是聂荣臻地盘,这是检验八路军能不能在敌后站住脚跟的第一战,因此,毛泽东给予极大的重视。

  由于毛泽东提出的一整套方针和办法得到贯彻执行,晋察冀的反围攻斗争取得胜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聂荣臻接连打了几个胜仗,打死打伤日伪军共1000多人,敌人不得不全线撤退。

  这就能看出来毛泽东的高明了。聂荣臻的军事造诣并不能与林彪比肩,但靠着游击战依然能取得同样辉煌的战果,而且自我损失还小。

  在晋西北地区,毛泽东根据日军五路围攻八路军,敌人的力量都不强的特点,要八路军同晋军协力,实行“各个击破”。

  在晋东南地区则要求八路军以次要兵力钳制日军数路,集中主要兵力对付日军一路,由于采取这些正确的方针,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和第一二九师也先后取得反围攻的胜利。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富兰克林自传 史蒂夫·乔布斯传 名人传 野心优雅 D调的华丽(周杰伦自传) 痛并快乐着-白岩松自传 林肯传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李嘉诚全传 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