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58章 解放战争:民心比大炮更有力量(6)

  在华北北部战场,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兵团歼灭国民党军3.4万人,使河北省会保定陷于孤立。

  这些胜利,被合称为“五路大捷”。

  这样,毛泽东将抗战胜利后的虚拟地盘,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根据地。人民解放军靠着缴获有了自己的炮兵,这意味着我们将是无敌的。大炮改写了人类历史,中国的大门就是被洋人的火炮打碎的;中国人的精神也是被大炮打弱了的,炮兵造就了拿破仑的传奇。把炮架在军舰上造就大英帝国,把炮架在战车上造就希特勒,苏联人把炮演变成喀秋莎火箭,美国人把炮架在飞机上,扩展成原子弹,20世纪几乎所有的战争都是靠了大炮发言,胜负也多是由大炮决定的。只有一个例外,就是我们的解放军,我们的军队在一开始就没有炮,就是处于挨炮轰的状态下开始的,要是大炮决定胜负,我们早就死过多少遍了,但我们的军队在炮火中长大,毛泽东教会我们不愿意做亡国奴的中国人,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只有我们的军队是不怕大炮的,等到我们有了大炮,试看天下谁能敌?

  1948年七八月间,大决战在毛泽东头脑里成型。

  作为这场决战的序幕,毛泽东先是准备发动济南战役。战前,毛泽东下令先打扫清理华北、东北、西北。

  对华北战场,毛泽东派徐向前指挥攻打太原,由徐向前带病指挥山西作战是有道理的,因为山西一直是阎锡山的地盘,由徐向前领兵表明战争只是国共两党之争,不是南方人打北方人。

  对东北战场,毛泽东已经开始和林彪讨论东北作战的顺序,并应林彪之请,指示华北的杨成武、杨得志两兵团配合东北作战。

  毛泽东电告西北的彭德怀:“九月起全国各区均将有大战,希望你们能配合。”西北不是主角,这是地理因素决定的。

  此时毛泽东加强了统一指挥,他要求各方面大员定期向中央报告。林彪没有按时报告,毛泽东给予严厉批评。为什么毛泽东把这件事看得如此之重,紧紧抓住不放?这是因为到了关涉全局的临界时刻。而在此前毛泽东全权委任林彪经营东北,林彪的地位高过许多政治局委员。

  在大决战的准备工作中,重点要解决兵员补充和火力加强两个问题。

  对于兵员补充,原则上是即俘即补。直接把俘虏转变成自己的军队,是商纣败于周武王的关键因素,毛泽东这样做却变成了速胜的支撑,这一切是建立在绝对能胜利的基础上的。

  炮兵是怎么样解决的呢?中国人缺枪缺炮,不缺智慧,土飞机、土坦克依然能杀死敌人。周恩来主抓后勤,算无遗策,毛周珠联璧合。

  这时,明白人都知道蒋介石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国民党内主张停战谈判的人渐成势力,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也向蒋介石建议应当考虑谈判。可是这些人搞错了,主动权根本不在蒋介石手里了。

  毛泽东能答应吗?他要和平的时候,蒋介石不同意,现在蒋介石已经失败了又想阻止历史车轮前行,不可能了。

  蒋介石其实也是要继续打下去的,他没有退路了,他搜刮民财,集中兵力,以求再战。

  经过两年的作战,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力量大增,蒋介石手里只剩下卫立煌、傅作义、刘峙、白崇禧、胡宗南五大战略集团,而且处于孤岛状态。人民已不再信任国民党,国统区经济全面崩溃了,旁观者都知道蒋家王朝快完了。

  决战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蒋介石依然在敛钱、借钱、买枪、抓壮丁,所以他又拼凑了300多万人的兵力,这300万兵可比不过原来的兵了。

  蒋介石鉴于连遭惨败的教训,已改取重兵固守、诸兵团驰援的会战方式。可是这办法救不了命。

  毛泽东也在考虑怎么攻坚,怎么打援。他向全军推广徐向前以坑道爆破攻克临汾的方法来攻坚。对付蒋介石的会战方式,则是调节攻城与打援两方面的兵力,毛泽东指示将军们将重点放在打援方面。也就是说蒋介石你不救,我就挖地道炸口子攻城,蒋介石你要救,我就运动战里灭你援军,不救也是死,救也是死,无非就是先死后死的区别。

  此时济南成了毛泽东的第一目标。

  济南是山东的省会,王耀武指挥国军十万余人守着,蒋介石为了确保济南,搞了一个从徐州派出邱清泉、黄百韬、李弥三个兵团北上增援的“会战计划”,也就是说一旦毛泽东进攻济南,就来个大兵团突击,重创共军,一雪前耻。但可能吗?

  毛泽东叫粟裕指挥全军主要打援,攻打济南的领兵人物则是指派许世友。许世友是河南人,是少林和尚出身,他当时有病在身,毛泽东专门把他派到前线领兵,许世友决定采取牛刀子战术攻坚。山西作战主要用的是山西人徐向前,为什么山东战役却主用许世友这个河南人,不是毛泽东忽略了地区概念,而是因为山东早在抗日时期就不是国民党的势力范围了,守济南的并不是山东人,重用许和尚主要是表明拼命的决心,毛泽东用心之细到了这份儿上。

  粟裕以二十多万人准备打援,十几万人攻击济南,只经过八天的战斗,就全歼国民党守军十万余人(其中,整编第九十六军军长吴化文率部两万余人在战场上起义起了很大作用),攻克了济南。想着救援济南的邱清泉兵团一部,因为人少害怕,就没敢临敌。蒋介石准备的另外两个兵团还没有在徐州集结完毕,济南就丢了。粟裕的大军多数没有用上,可想毛泽东集中了多大兵力开的头,这仗稳赢。

  济南战役的意义,美联社评述得最明白:“自今而后,共产党要到何处,就到何处,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没有什么阻挡了。”

  没错,这一切刚刚开始。

  济南战役还有一条值得说说,就是吴化文的起义对快速打下济南起了相当作用。有人把吴化文称为五姓家奴,比吕布的三姓家奴还多两个。他曾在军阀、日本人、蒋介石之间来回打转转,其实在1949年前的中国,许多人是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的,为了一口吃的而活着的人比比皆是,这是我中华民族的悲哀,这是积弱已久的当时中国的实际,也是我们民族遭遇沉重苦难的原因之一。只有了解到这一点才能明白毛泽东对改造国民的思想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激情,才能明白解放后的持续的高压实际上是一个必需的和相当了不起的净化过程,后来的清算也不是吃不饱发昏。当然不可否认这对少部分人,特别是对原来过得舒服的人和富人们来讲是无法愉快的过程。不过我们要问,酱缸怎样才能变成净土,不就是得靠蒸了煮了晒了吗?

  周恩来后来说道:“三大战役的序幕是济南战役。”

  辽沈战役关门打狗

  决战的时刻已经来临,大决战最大的特点是蒋介石没有料到形势发展得这么快,是在蒋介石坚守还是撤退的犹豫之间就完结的大逆转;显示了毛泽东不单是在渐进过程中找到了克敌制胜的法宝,而且他具有制造机会和抓住突变机遇的能耐。

  这场大决战,是由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一环紧扣一环地组成的,三大战役历时四个多月,歼灭国军154万多人,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鸿篇巨制。

  当决战开始时,国军的数量还多于解放军,装备更比解放军好,地盘依然大,人口依然多。但毛泽东看到的不是敌人的巨大势力,而是蒋介石在关键时刻还举棋不定,心存幻想难下决心实行战略退却这一点。舍不得,导致满盘皆输,毛泽东抓住了这一稍纵即逝的机会,进行决战。

  蒋介石是一直盼着和共军决战的。毛泽东跑来跑去,拒绝硬碰硬,他在不断地消灭敌人壮大自己,他的目标一直是等待平衡后发动反攻,为此他常出奇兵,搞得蒋介石都不知道该收缩了。蒋介石觉得自己还有兵力还在寻找作战机会的时候,也就是说在兵力对比尚未分出上下时,只有毛泽东知道天平倾斜了,因为毛泽东的力量是相当隐蔽的,而蒋介石的力量是明的,这才是蒋介石不知进退的关键因素,等到局势明了的时候,毛泽东出手之快让蒋介石想撤都来不及了。很像游戏中的大鱼吃小鱼,力量集聚到一定份上就会发生突变。

  三大战役显示了毛泽东把握全局的不同能力:辽沈战役代表毛泽东抓住主要矛盾,独断专行的魄力;淮海战役则显示毛泽东放手使用部下和协调各路大军的能力;平津战役毛泽东则是展现出容纳天下的宏大胸怀。

  南线锋芒初试,却又盘弓待发,就是为了不让蒋介石有战略收缩的可能,毛泽东把注意力转向北边,在东北开始决战。

  蒋介石舍不得丢掉东北,这有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综合考虑。军事上牵制东北人民解放军,使共军不能入关作战。不成就把东北国军撤至华中地区,加强华中防御,在他看来,迫不得已的时候再走不迟,他压根儿就没有意识到会有连退都不可能的时候。他似乎从来没有主动撤退过,这导致他快速崩溃。在当时情况下,战略决战的方向不能是华北,这样会使我军受到华北、东北敌人的夹击。决战也不能先在华东,这会使东北蒋军下决心南撤,而实现他们的战略收缩。

  因此,东北就成为决战首选。因为其他地区已成相持,蒋介石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力量去援助东北。

  蒋介石当年能将东北丢给日本人,看来也不是什么战略,而是不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就不心疼而已,该撤了,他舍不得立刻撤退到华中。后人纳闷,蒋介石为何如此不知进退,就是忽略了蒋介石自认为可以来去自由,他的兵本来就是从海上过去的。

  根据上述情况,毛泽东将战略决战方向首先指向东北,这就将战略决战的初战胜利放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解放战争时间大为缩短。

  那时候,东北蒋军共55万人,但已经被分割和压缩在长春、沈阳和锦州三块互不联系的地区,共军已有百万之众。

  长春在最东边,锦州在最西边,沈阳守军最多,先从哪里打起?毛泽东一开始征求林彪意见,毛泽东给林彪提出建议“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

  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一开始毛泽东是在征求意见,并没有下最后的命令。林彪很谨慎,平型关和四平战役后的林彪十分在意减少牺牲,这是他的优点不能抹杀。他对打锦州顾虑重重,担心久攻不下,会被敌人两头夹击,再三提议先打长春。林彪也是稳妥和渐进的打法,毛泽东复电同意先打长春,东北野战军试攻,发现攻占长春并不像预期那样容易,改用严密围困的办法。

  没有打下长春,林彪表示,执行南下锦州方案,这一段历史最有趣的是毛泽东与林彪之间的你来我往,先是林彪提条件,让聂荣臻协助拖住傅作义,毛泽东部署了。可能聂荣臻协助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林彪就有些犹豫,强调困难。毛泽东不愉快了,林彪又表示服从。

  很快,毛泽东下了决心,要求林彪跳出自己的小圈圈,站到全国战略的高度考虑问题,加快战争进程,要求林彪兵指锦州。

  这时,在坚守东北还是放弃的问题上,蒋介石同卫立煌掐起来了。

  卫立煌起到了巨大的反作用,自到延安见到毛泽东,卫立煌已经转变了立场,蒋介石居然重用卫立煌,实在叫喜欢蒋介石的人郁闷不已,蒋介石的军令无法下达,更是后人无法想象的。当然关键还是蒋介石举棋不定。

  蒋介石没有想到毛泽东的胃口突然间变得这么大,林彪都已经兵指锦州了,蒋介石才慌忙从傅作义手里调集五个师,组成援锦东进兵团,越过卫立煌,直接命令廖耀湘率兵十万直出辽西,解锦州之围。

  仗打到这份上就是明棋了,毛泽东要求林彪迅速攻克锦州。林彪深恐两面受敌,转了念头,自己独自以林罗刘名义致电军委,想回师再打长春。罗荣桓知道后认为不妥,说服林彪撤回这个电报,联名打电报表示服从命令攻打锦州。

  毛泽东收到林彪的前一个电报,大怒,一开始毛泽东就建议林彪先打锦州,林彪说先打长春,毛泽东同意了,长春打不下来,林彪说可以打锦州,并提出条件要聂荣臻部配合,毛泽东也做出相应部署,到了关键时候,林彪又说不打了。这一回毛泽东不干了,他的决心已下,不容更改了,毛泽东立刻复电,要求:“集中主力,迅速打下锦州,对此计划不应再改。”后来苏联人看了毛泽东的电报很惊讶,毛泽东的战争命令居然没有任何生硬的口吻,多数情况下都是协商式的,可是在1945年后将军们没有不听的。

  随后,毛泽东收到林罗刘第二个电报,毛泽东看后心里才踏实了。他的命令和决心得到执行。

  为了让林彪放手在东北发展,毛泽东给了林彪司令加政委的全权,地位高于许多政治局委员,但他的身边有罗荣桓当他的第一副政委,罗荣桓在军事上名声不像林彪那么显赫,但在政治上的建树是相当高的,几乎可以说,毛泽东的党指挥枪等建军原则就是在罗荣桓的落实下,一步一步完成的。罗荣桓还是山东战略力量的创建者,东北的干部大部分来自山东,林彪又长时间在苏联养病,只是到了解放战争才给他大权,意在经营东北,林彪拥有谨慎的性格和战术天才,十分符合毛泽东的要求。但毛泽东依然放了个罗荣桓在他身边,罗荣桓在没有得罪林彪的情况下,居然就扭转了林彪,让林转了向,这一方面说明罗荣桓性格极佳,策略极高明,但也说明了罗荣桓的地位和权威,以及毛泽东制定的规则和纪律。这件事非同小可,直接影响全国战局,毛泽东的党指挥枪,他的军队的政委制,在执行毛泽东既定之决心时发挥了效用。罗荣桓在战略决战时立了大功,所以毛泽东后来有诗赞扬罗荣桓的作用: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最后一句最重,“国有疑难可问谁?”和毛泽东关系真正达到这一层面的只有他的同学蔡和森、何叔衡等人,他的学生任弼时、肖劲光等人,在井冈山时期就追随他的罗荣桓等人。后来有无数人愿意加入到毛泽东的队列里来,但真正达到终身追随和合作的只有周恩来等少数,还有一些是只认毛泽东的悍将,这是理解毛泽东的人际关系的主线。

  关门锦州之决策就是这样决定和落实的。东北野战军扫清外围后,只用了一天半,就攻克了锦州。在锦州西侧塔山进行阻援的部队,以数千人伤亡的代价,阻止了蒋介石东进兵团对锦州的增援,保障了攻锦的胜利。

w w w. xiao shuotxt. n 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林彪的这一生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李娜自传:独自上场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牛棚杂忆 曾国藩 史蒂夫·乔布斯传 我的前半生 D调的华丽(周杰伦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