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59章 解放战争:民心比大炮更有力量(7)

  攻克锦州意味着关上了东北的大门,把东北战场和华北战场切割开来。

  在锦州攻克后,林彪打得相当积极。长时间困守长春的郑洞国放下武器,长春和平解放。从沈阳西出后的廖耀湘兵团十万之众想从营口撤退时被全部歼灭。紧接着,林彪乘胜挥师东进,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林彪对我军的贡献很大,除了累累战功,他在战术上建树非凡,他的三人战斗小组等战法,为我军战斗力的提高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他在政治上对毛泽东也有支持,所以他成为元帅第三,但在大的战略上的含糊,给他显赫的军事名声带来了影响。但我们依然要把辽沈战役的功劳记在林彪头上,他和毛泽东的争论只是渐进和跃进的差异,是战争进程时间上的差异,不是有人理解的更大的差异。毛泽东在辽沈战役中显示出军事统帅在关系全局的大问题上独断专行的魄力,政委制度则保障了令行禁止,即使林彪这样的军事天才也不得违抗,辽沈战役堪称军史上最艳丽的奇葩。

  辽沈决战历时52天,林彪手下百万雄师,歼灭了国军47.2万人。

  辽沈决战的结果,对蒋介石是致命的一击,据说蒋介石在北平和南京两次吐血。

  辽沈决战的胜利,大大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解放军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战备机动部队——能入关的军队达到70多万人,毛泽东的大军是不会用来守城的。

  毛泽东非常欣慰,在给东北的贺电中写道:

  “东北是中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最大的中心,东北解放,奠定了在数年内解放全中国,然后将中国逐步建设为工业国家的巩固基础。”解放中国只是将中国逐步建设为工业国家的开端和基础,毛泽东写得明明白白的,这才是理解后来毛泽东的关键所在。

  淮海战役以少胜多

  辽沈战役一结束,南线的战略决战——淮海战役便开始了。这样解放战争就不是渐进的过程而是突变的过程,打完东北后不是先打华北而是中原决战。毛泽东不给蒋介石把孤岛连成一片的机会。

  淮海战役是在长江以北地区进行的决战。

  这个地区国军有80多万人,解放军约60多万人,数量少于敌军,装备和交通运输条件更远不如对方,双方的力量对比,和东北战场上不同。

  当时,蒋介石的感觉依然是进退自如,一可决战,二可守住长江北岸,实在不行,再撤至江南,守住半壁江山,怎么也不至于惨败,所以这一仗需要的不光是勇气和魄力,更需要能力。

  与辽沈战役关门打狗不同,淮海战役相当于生吞活剥,它的规模和部署,是一个不断增大的过程。辽沈战役是毛泽东的雄心和魄力起主要作用,而淮海战役是粟裕建议和参与指挥的。这里面没有什么太多的误判,就是两军对垒打作了一团,等尘埃落定时,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当济南已攻下时,粟裕就“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粟裕开始建议的是小淮海。但随即,毛泽东和粟裕同时意识到了战争规模可能很大,粟裕建议:“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正合毛泽东的心意。

  此时粟裕麾下集中了兵力42万,战役第一阶段的进攻方向选定在徐州以东,对象是黄百韬兵团。刘邓率兵20万协同华野作战。除了统帅会打仗,共产党的将军们没有私心也是快速胜利的关键因素。

  淮海战役,毛泽东放手让粟裕指挥。没有硬任务,基本上是打成什么算什么。这其中的变数是何基沣、张克侠(都是地下中共党员)率两个军2.3万余人起义,造成国民党军乱作一团。

  蒋介石命令黄百韬固守待援,急派杜聿明到徐州指挥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东援,但没有估计到华东野战军“用一半以上兵力”来打援,没有等到救援的结果是黄百韬兵团全部被歼。

  当时的淮海战役总前委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粟裕指挥了绝大部分作战。粟裕是怎样指挥战役的呢?据说,当年粟裕喝着缴获的咖啡,不时在地图上圈上一个个圈,画上一道道杠。国民党军队哪一部被他圈上就在劫难逃;哪一部被他画上杠就寸步难移。也就是说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粟裕以切割、阻击的方式,对某一部分实行绝对优势歼灭的方法,即俘即补,在战场上将俘虏转化成共产党的军队,这样兵力随即增大,胃口更大,吃的速度更快。也就是说,毛泽东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式,在此时的粟裕手中已化作自己制造局部优势,快速复制不断滚着雪球般地长大了。其实就是“神仙仗”的复制放大版。

  从河南赶来淮北救援的黄维兵团孤军冒进,被刘伯承歼灭。

  此时的毛泽东很轻松。粟裕早就证明在同等兵力下能灭了敌人的能力,大军集合在粟裕手下,邓小平、陈毅、刘伯承、谭震林四位大老板一旁倾力相助。

  杜聿明发现危险,同蒋介石磋商后,慌忙放弃徐州,率领30万人撤逃,可惜又迟了一步。粟裕已经预测到杜聿明逃跑方向,派人预先堵截。这是粟裕天才的一笔。收拾完黄百韬的粟裕和歼灭黄维的刘邓陈合兵,将撤退中已混乱不堪的杜聿明集团合围。

  这时平津战役已经开始,蒋介石应当迅速海运平津地区的军队南下,毛泽东指示在南线留下杜聿明集团,暂时不作最后歼灭的部署,蒋介石再错一步,他没有将华北的孤军撤回,来救杜聿明或退防长江。

  在以后的20天中,天气骤变,雨雪交加,国民党军队粮弹两缺,饥寒交迫,蒋介石派飞机空投的少量粮弹,根本无济于事。杜聿明面对饥寒交迫的士兵,无奈地说出只要不带枪,跑走找食亦可。仗打到这份上胜负已判。随即杜聿明被俘,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淮海战役历时66天,共歼灭国民党军队55.5万多人。

  关于淮海战役,回忆录多了,最著名的说法就是50万头猪撒在地里,两个月也逮不完啊。毛泽东在20年前播下的毒药,就这样进入了国民党军队的每个人的心中,只要面对优势的共军,国军从士兵到将军,毫不犹豫地举起了双手。辉煌的战绩是粟裕将军创造的,他在几乎同等兵力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战略战术,这是天才的创举,堪称奇迹。毛泽东创建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的血与火中长出了熊心豹子胆,在大规模的内战中磨出了尖牙利齿,足以让任何敌人胆战心惊。这将在建国后的历次对外战争中体现出来。

  淮海战役结束,南京、上海、武汉已在解放军的炮口之下。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唯一的人民解放军在总兵力上少于国民党军队的情况下进行的。

  毛泽东称赞陈邓刘粟谭:淮海战役打得好,好比一锅夹生饭,还没有完全煮熟,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毛泽东也没有要求刘邓和陈粟一定要获得全胜,这个胜利粟裕是立了大功的。

  关于淮海战役,我们依然要再说几句,第一是兵力人数,共军是60万,国军是80万,最后的结果是国军被灭了50多万,这一对比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原因是共军的武器比不上国军,人数比不上国军,时间又很短,关键是胜负却没有什么悬念。对于毛泽东和粟裕的拥趸来讲就是辉煌,就是荣耀的最好证明。对于蒋介石的拥趸来讲是难以接受的事实,于是乎就拿人数说事儿。因为陈毅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拿手推车推出来的。这话当然对,解放军的后勤当然是靠着最简单的最原始的工具完成的,而且动员了近200万人支援前线。工作是谁做的呢?就是我们的陈军长、邓政委啊,排在粟裕前面的邓陈刘谭四位领导主要就是做了全力支持粟裕的工作,陈毅的这句话应当没有抢功劳的意思,因为军事指挥确实是粟裕完成的,没有军事上的胜利,老百姓怎么能跑到前线送吃的?

  至于说到共军的人海战术,那是另外一个笑话,国军从头到尾不知道共军战术,共产党的将军们都是身经百战的战神,他们是最爱惜战士的生命的,绝对不是拿着枪在后面督战命令往前冲就获得了胜利,自从有了机枪后,再直着腰往前冲就是不可思议的愚蠢,可是这种战术并不是没有市场,日本人是这样打仗的,被俄国人一通狂拍后无力再入侵苏联,留日的蒋介石也是这样打的,甚至朝鲜战争之中美国人也是这样打的,不知道美国人现在是否还是这样打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战术呢?关键原因就是军官和士兵脱节,军官们在地图上作业,要求士兵拼命,居然还规定几点几分拿下阵地。共产党不是这样打的,毛泽东指挥的军队要的是最后的胜利,要的是少牺牲。所以淮海战役后,共军成了上百万,国共战争不是我们想象的杀死了八百万国军,而是大部分国军成了共产党的军人,他们都是中国人,最终选择了站在共产党这一边,从此他们脱胎换骨,从雇佣兵变成了为自己民族而战的勇士。抗美援朝战役中,有一部分被俘的志愿军军人跑到了台湾,在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眼里是共产党的耻辱,其实明眼人知道几年前他们多数人本来就是国军,打日本人不成,打共军也不成,但到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们却成了真正的勇士,多数是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才被俘的,虽然他们最终选择了到台湾,但这并没有给共军抹黑,相反是共军的光荣。同样的人,到了国民党军队就是懦夫,到了共产党的军队就是勇士。还有什么比这更能为共产党添彩呢?

  谁是共军中最能打仗的将军呢?军迷们总是争论不休,徐向前的军功不显著,但细心人会发现他是独立地探索出最接近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天才军事家。从军功上看,一般人都是在林彪和粟裕间争论,林彪是元帅,粟裕是大将,相提并论本身就说明一些问题。林彪在政治上对毛泽东有支持,在军功上十分显赫,在战术理论上也有建树,重用林彪经营东北,意味着必胜。中原重用粟裕意味着速胜,粟裕表现在战略上能建议毛泽东改变部署,缩短战争进程,在战术上他能在对等兵力下实现毛泽东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对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也有贡献,所以各有千秋。

  平津战役不战而屈人之兵

  收拾待在北平、天津为中心的傅作义集团是在济南战役、辽沈战役胜利后,而淮海战役进行了一半的时候。

  奇怪的是傅作义摆了个东西向的一字长蛇阵,他手下统领的50多万国军中,40%属于傅系,60%属于蒋系,在辽沈、淮海两大战役相继发动后,这是国民党方面唯一可能机动的兵力。他们将面对的是华北的聂荣臻和从东北入关的林彪。

  华北和东北在战略上是一体的。丢了东北后,为什么蒋介石不把孤悬华北的兵力南撤呢?原来还是利益在作怪。

  蒋介石依然错误估计形势,他认为中原仍有一拼,东北野战军不可能立即入关,华北的兵力依然进退自如,海军力量到台湾救了他的命,但过分相信和依靠海军力量也使他两次误判:一次在东北,再一次就是平津。蒋介石想要傅作义率部南撤,就要委任傅为“东南军政长官”,要是只撤退自己的部下那就是壮士断腕,而蒋介石从来没有表现过这样的素质。他还想等等看,他自己内部摆不顺,根据地原在绥远的傅作义不愿南下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傅作义可不傻,先前张学良等人的例子摆在那里,军头们一旦失去自己的立脚点,身份立刻就变了,从老板变成打工仔可不是好玩的事情。更何况蒋介石这老板实在不咋地,宁当鸡头不做凤尾不是没有道理的。傅作义有意把蒋系部队摆在东南向,把傅系部队摆在西北向,一旦东北解放军入关,蒋系可以乘船南下,而傅系可以西撤绥远,这就是怪异的长蛇阵的缘由,摆阵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跑着方便。这样,蒋、傅各有各的打算,不易取得一致,暂守平津、控制海港,以观时局变化成了两人共识。蒋介石没有想到,就这一念之差,他彻底没有了撤退的机会和随后抵抗的本钱。

  辽沈战役结束,毛泽东当然想着尽快入关,可林彪表示有困难。毛泽东设想的是最好能堵住华北的国民党集团,若不然蒋介石一旦调走,林彪大军将无仗可打。当毛泽东判断出蒋介石仍在犹豫时,他不再和林彪商量,下达即刻入关命令。

  此时的傅作义早已不是当年跟毛泽东较劲的傅作义了,蒋介石给了他名誉地位,却是将他绑在了一个快要散架子的破车上。

  傅作义这时并没有拿定主意,还有西逃和南下的可能,而以西逃的可能性较大。毛泽东估计,一旦兵指张家口,傅作义将调集他的嫡系西援,使傅部不能西逃或南下最为理想。

  果然傅作义立刻驰援张家口,以保西撤的通路,东北野战军悄然入关,东北先遣兵团攻占密云,做出攻打北平姿态,傅作义急忙将兵力撤回增防北平,可是毛泽东的意图根本不是攻打北平,而是先切断蒋军南下的海上之路。攻打天津和塘沽才是毛泽东的真正意图。

  傅作义上当了,毛泽东十分欣慰,整个过程毛泽东“唯一的或主要的是怕敌人从海上逃跑”。

  蒋介石低估了毛泽东的胃口,毛泽东的多年的低姿态可能也起了作用,从蒋介石感到尚能支撑到全盘皆输,只有极短的时间,等局势明了的时候也是迟了的时候,蒋介石实在舍不得地盘,这里也不愿意丢,那里也不愿意丢,结果是哪里都保不住。

  蒋介石这时才派人从南京飞抵北平,劝傅作义率部南撤,实在是已经迟了,唯一能跑的海上之路被截断,还能往哪里跑呢。

  塘沽不好打,因为有国民党海军支援,所以有一小部分蒋军乘船逃走,但蒋军大部被截住了,天津守敌拒绝投降,仅仅29个小时即被攻克。这样,傅作义集团的北平守军走投无路,促成了和平解决。

  毛泽东对傅作义进行了耐心的工作,但主动权一直在毛泽东手里,他不断地减少傅作义谈判的筹码,傅作义在兵临城下时,才下决心放弃抵抗,对傅作义这样的抗日名将来讲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北平和平解放,人民没再多流血,五百年古都无恙。这对我们这个古老文明的国家来讲是最好的结果了。

  毛泽东在西柏坡接见傅作义时高度评价了北平和平解放的意义,解放后傅作义当了水利部长,为人民做了很多工作。毛泽东的感召使傅作义放下包袱,更圆满地解决了绥远问题,绥远模式就是传檄而定。

  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国军52万人,毛泽东后来把天津、北平、绥远作为解决国民党军队的三种方式,他们的命运就三种:被消灭,投降或起义。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林彪的这一生 名人传 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 毛泽东与蒋介石 风雨张居正 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传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世界因你不同 苏东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