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18章 胯下之奴垓下高歌(3)

  韩信还是念念不忘刘邦对他的厚遇,不忍心背叛刘邦。蒯通又给他反复举例:即使一些生死之交,后来因为利害冲突,变成仇人者比比皆是。现在刘邦所以对韩信好,是因为他还用得着韩信。而你韩信“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功劳之大,天下无人能超过你,而智略之奇,又为当今所罕有。现在,你挟不赏之功,戴震王之威,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你的归属何在呢?蒯通又指出韩信处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的威名,这是很危险的。韩信听后,仍默默不语,过了一会儿才说道:“你不要再讲了,让我再想一想。”

  过了几天,蒯通又跑过去劝韩信,他知道韩信对这件事仍迟疑不决。他向韩信指出:“人必须要有决断,迟疑不决是最为害人的。有人专门考虑一丝一毫的小事,却丢掉了天下的大事;对事物的利害,不是不知道,却迟疑而不敢行,这真是最大的祸害。功业难成而易败,时机难得而易失,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希望你能详加考虑。”可是韩信思虑再三,还是不忍背叛刘邦,而且他自以为自己有这么大的功劳,在齐地称王应该没问题。于是韩信拒绝了蒯通的建议。

  公元前202年10月,刘邦约韩信、彭越前往固陵(今河南淮阴西北)会合,共同围歼项羽。但韩信、彭越没有按约前来。刘邦把从陈(今河南淮阳)以东直到东海的地区划为韩信的封地。韩信得到了封地,认为自己的功劳有着落了,于是传令发兵。韩信让曹参留守齐地,自己亲率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从齐国出发。

  这时,项羽率领十万大军退守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与汉军相持,双方都在等待决战时机的到来。韩信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他提出了自己的作战方略。他对刘邦及诸将说:“这次决战,只能斗智,不能斗力,应该出奇制胜,用计谋克敌。”韩信率齐军三十万为先锋,又将这三十万大军分成三军,韩信自将中军,以陈贺、孔偷木队为两翼。韩信率中军首先出击,孔、贺两军埋伏在左右两侧。然后韩信佯装败退,敌军一定会紧追不舍,孔、陈两军再伺机夹击。这样一来,楚军措手不及,必定会被拦腰截为几段,前后不能相救,最后乘楚军混乱之际,韩信回师反击,三军合围。另外让刘邦军队作为后援,周勃、柴武率领军队绕道进击楚军后背,配合主力作战。韩信所画计策,众将皆服。战争的进程也如韩信所料想一样,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刘邦打败项羽后,率军回到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他对韩信很不放心,就用突然袭击的方法突入韩信军营,夺了他的军权,又改封韩信为楚王。

  公元202年,刘邦称帝,西汉王朝建立,新的矛盾代替了刘邦、项羽之间的旧矛盾,在这新旧矛盾转化过程中,等待韩信的将是一场悲剧。

  刘邦当上皇帝后,对韩信这样的军事奇才很不放心。韩信被夺兵权之后,他虽然知道刘邦嫉妒他的才能,对他不信任,但他总以为自己没有什么罪过,刘邦也不会拿他怎么样。他就任楚王后,每次出巡都带着军队,戒备森严,有人上书诬告韩信谋反。刘邦对韩信的所作所为一直很注意,于是召集诸将商量对策。有人主张派兵征讨,陈平表示反对。他认为,刘邦的军队没有韩信的军队战斗力强,部下将领也没有一个比得上韩信的才干,如果派兵征讨,就等于迫使韩信举兵全力反抗,那样前途危险。不如趁现在韩信还不知道有人告发他谋反的事,用巧计把他抓起来再说。

  刘邦借出游云梦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大会诸侯。韩信对刘邦的到来充满疑惧,他反复考虑,自己确实无罪,如果到陈县谒见刘邦,又怕自己会被当场擒拿。正当韩信犹豫不决的时候,有人为他献计:“皇上不是一直想要你杀了钟离奥?假如你杀了钟离埃带上人头去见皇上,皇上必然大为喜悦,你也会没有祸患。”钟离笆窍钣鸬木刹浚也是韩信的故交,刘邦一直想杀了他,可韩信一直没有办。这次,韩信听从了那个人的计议,就召钟离耙槭隆8杖氤宫,钟离胺⑾趾信神色有异,心里也明白了几分,指着韩信说:“汉所以不敢发兵攻楚,因为我在这里,公如欲捕我以自媚于汉,自今日死,公也将随着为汉所杀!”说完,钟离鞍谓W载亍:信带着钟离暗氖准度ペ思刘邦,刘邦见韩信中计,马上命武士把他捆起来。韩信这才明白过来,长叹说:“果然像人们说的那样,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定了,我是该死了。”

  刘邦把韩信带回洛阳,找不到韩信谋反的证据,就又放了他,把他降为淮阴侯,并且不准就封,实际上把他软禁起来。韩信在京中整天闷闷不乐,长期抱病不朝。在与群臣交往中,他恃才自傲,羞与灌婴、樊哙等大将为伍,甚至连刘邦也不放在眼里。有一次,刘邦跟他谈起诸将的情况,他谁都看不起。刘邦故意问韩信:“你看我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回答说:“你只能带兵十万。”刘邦反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呢?”韩信很自豪地说:“多少兵我都能带,多多益善。”刘邦嘲笑着说:“你既然有那么大的本事,可为什么还被我所擒呢?”韩信坦然地说:“你虽不能多带兵,但你善于御将,这是我为你所擒的原因。”并且还自我解嘲地说:“这是天意,并非你能力所及。”刘邦听了,笑而不语,对韩信更加不信任。韩信也对刘邦更加怨恨。

  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代相陈窬俦反汉,自立为代王,刘邦亲自率军征讨。韩信因为生病,不能从征。这时,英布、彭越这些手握重兵的人还在,陈衲狈锤是一个信号,如果韩信逃离京城,在刘邦看来,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一个对付韩信的阴谋正在酝酿之中。

  一天,突然有个叫乐说的人派他的弟弟上书告韩信谋反,吕后听了很吃惊,她想马上召韩信进宫,借机把他杀了,又怕韩信不会上当,便找来萧何商量,萧何向吕后建议,派一人伪装从刘邦那里回来的使者,报告陈褚寻鼙簧保召群臣到长乐宫祝贺。韩信得到消息,正卧病在床,本不想去。不久,萧何亲自登门相请,韩信便支撑着病体入宫。他哪里知道自己上了萧何的当,刚进宫,便被预先埋伏好的武士捆倒在地,并立即在长乐宫的钟室处斩。韩信临刑前才醒悟过来,仰天长叹:“我后悔不用蒯通的计谋,竟落入妇人的圈套,这是天意啊!”

  【作者点评】

  韩信破赵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战例,韩信以数万之兵,打败号称二十万的赵军,主要是指挥正确。他知己知彼,善于利用敌我双方的特点,灵活利用地形,首先给骄傲轻敌的赵军以麻痹,接着运用出奇制胜的战术,夺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毛泽东引用这个战例,既说明以弱胜强的道理,又说明主观指导是否正确,对于战争的胜负,的确有着特殊的影响。赵军兵力雄厚,又占据着有利地形,就是因为指挥不当而招致大败亏输,这是一个教训。

  韩信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最初他一直默默无闻,因萧何慧眼识英才,才被刘邦拜为大将,从此韩信脱颖而出。他向刘邦献夺取关中之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平定三秦。继而挥师而东,使关东诸侯望风而降。

  对魏一战,韩信侦知魏军部署后,集结船只佯作由临晋关渡河,却暗中调动军队,出敌不意地从上游夏阳渡河,奔袭魏军后方安邑。此役,在我国古代战史上创造了虚张声势、声东击西的典范。破赵一战,韩信“背水列阵”。“背水列阵”历来为兵家所忌,韩信所以能设背水阵大破赵兵,是因为他敢于破除兵法,敢于创新之故。“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韩信根据敌众我寡,地形不利的特殊情况,利用陈余的恃兵众而轻敌的心理,一反常规,违反兵法,设背水阵,故意示敌以愚,实则诱敌脱离险隘,歼灭赵军。破齐一战,韩信出其不意,挥师东进,堵流放水,半渡反击,巧妙地诱使龙且就范,直接利用潍水冲断敌人,非但一举灭亡了齐国,还调动项羽二十万大军东去,牵制项羽,迫使项羽多面作战。韩信智破魏、赵、齐,其智就在于他能够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据以采取不同的战法,充分显示了韩信善于用兵的卓越才能。对此,刘邦也不得不叹服:“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见《汉书·高帝纪》。

  韩信跟随刘邦打天下,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由于他不能“学道谦让,不伐其功,不矜其能”,最后含冤被处死在长乐宫。这对他个人来说,是一场悲剧,但对刘邦来说,是为了巩固刘汉王朝。刘邦翦除异姓诸侯王,对于维护封建国家的统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有重大意义。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韩信一生悲壮坎坷,但他杰出的军事才华,应该得到历史的公认。

  (李 薇)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风雨张居正 纳兰容若词传 我的奋斗 史蒂夫·乔布斯传 我的前半生 世界因你不同 野心优雅 毛泽东与蒋介石 蒋介石传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