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60章 抗倭名将无往不胜(1)

  ——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字元敬,出生于将门世家。其父戚景通为登州卫指挥佥事,为人刚正廉洁。父死,十七岁的戚继光承袭父职,开始了抗倭的历程。他先后担任山东都指挥佥事、浙江都司佥事、参将,编练士卒,抗击倭寇,屡战屡胜,取得了龙山、台州、岑港诸役的胜利,令倭寇闻风丧胆。嘉靖四十年,戚继光升任都指挥使,翌年,将侵犯浙江的倭寇全部荡平。不久,倭寇转侵福建,戚继光奉命率部往援福建,转战千里,荡平横屿、牛田、林墩倭寇,因功升福建总兵。其后,戚继光奉命北上,总理北方军事,历时十六年,使北方境宁民安。毛泽东很重视戚继光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称他是民族英雄。

  【毛泽东评点戚继光】

  戚继光在他的兵书中早就讲到,不要搞那些只是好看的,要搞实际战争中能用的东西。

  ——摘自1965年1月下旬毛泽东同谷牧、余秋里的谈话,见陈晋的《毛泽东之魂》第34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出版。

  【戚继光小传】

  明朝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频遭倭寇侵扰。自元末以来,日本的一些海匪和不法商人就经常乘船到我国沿海地区杀人越货,以及进行走私贸易。日本古称倭奴国,当时人们把日本强盗称为“倭寇”。十四世纪后期,日本进入封建割据的“战国时代”,内战中的许多溃兵败将、失意政客,纠集一批流氓化了的破产农民,勾结海盗商人流浪海上,形成一股颇为强大的力量,向中国沿海进行侵袭。同时,封建藩侯为了解决国内战争带来的财政困难,积极资助和支持倭寇的抢劫活动。这样,倭寇的侵扰更加猖狂。当时的明王朝政治腐败。嘉靖皇帝一心求道,不问政事,奸相严嵩秉持朝政,结党营私,沿海的防务废驰,大小官吏克扣军饷,不理武备。士兵们军纪败坏,缺乏训练,作战器械陈旧破坏,战船仅存十之一二,事急时只好临时凑集渔船。“兵非素练,船非专业,见寇舶至,辄望风逃匿”。见《明史·日本传》。

  倭寇侵扰中国沿海,主要目的是抢掠金银财物和人口。他们勾结汉奸,大举入寇,犯掠各地,甚至进攻县城,残杀官员百姓。倭寇的烧杀抢掠,给东南沿海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激起了沿海居民的强烈愤怒和抵抗。由于明朝官军也经常遭到袭击,大批县城、卫所沦陷被劫,也引起了朝廷的忧虑,明政府不得不以军事平息倭乱。杰出的军事家戚继光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戚继光(公元1528—1588年),山东济宁人,字元敬,原号南唐,后来改号为孟诸。戚继光出生于将门世家,其祖辈都是明代将领,到他父亲戚景通时已是第六代,仍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戚景通为官清正廉洁,性格刚直,又精通军事,在守卫山东海防、抗击倭寇侵扰的战斗中功勋卓著。戚继光出生时,戚景通已经五十六岁了,晚年得子,钟爱异常。他对戚继光寄予了殷切期望。戚继光刚懂事,父亲便对他施以严格的教育。有一次,工匠们来为他家修理房屋,戚景通叫他们在两楹间安设四扇雕花门户。工匠们对十二岁的戚继光说:“公子家是将门,可以安设十二扇雕花门户。”戚继光便向父亲提出这个意见,哪知立刻遭到父亲的斥责,斥责他不应该爱虚荣,讲排场。还有一次,戚继光穿着一双考究的丝履,被父亲看见了,又受到了一顿教训,硬是叫他脱下来,不许再穿,以免养成奢侈的习惯。平时,戚景通教戚继光读书、习字、练武,还经常给他讲一些保国安民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父亲的熏陶和教育下,戚继光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品质,具有强烈的上进心,能吃苦耐劳。公元1544年,戚景通去世,戚继光承袭父职,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当时他年仅十七岁。戚继光牢记父亲“精忠报国”的遗言,勤勉于军事,毫不懈怠。戚景通一向为官清廉,家境贫寒,生活清苦,戚继光挑起家庭重担后,变得更加成熟坚强,老成持重。他的心里,日夜渴望着干一番像古代英雄豪杰那样轰轰烈烈的伟大事业。他曾在一部兵书的空白处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言壮语。

  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戚继光奉命率领卫所士卒远戍蓟门(在今北京市东北)。这是戚继光第一次离家远行,他怀着满腔热忱,踏上了征途。从这一年起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前后五年,他每年戍守蓟门一次。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十月,戚继光参加山东乡试,得中武举。次年秋,赴北京会试。戚继光进京后不久,蒙古俺答汗拥重兵自古北口进攻密云、顺义、通州等处,兵临北京城郊。京师宣布戒严。朝廷又从大同、河南、山东等地调集兵马入援,并令会试武举也参加守城。戚继光被命为总旗牌,督防九门。他又向朝廷呈奏御敌方策,为当朝大臣所赏识。

  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夏天,明政府擢升戚继光为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防倭事宜,从此,戚继光走上了抗倭斗争的战场。戚继光的防地是一片辽阔的区域——从江苏、山东交界处一直到山东半岛的北端。而当时山东沿海卫所的士兵仅及原额的一半,且多老弱疲惫之兵,纪律松驰,号令不严,战守无备。戚继光深知,用这样毫无纪律的骄将惰兵去应敌,决难获胜。因此,他一上任,立即着手整饬营伍,刷新卫所,又训练士卒,严肃纪律。起初,戚继光的许多部属都看不起这位二十六岁的年轻长官,不大愿意听从他的命令。有一个军官,按辈份是戚继光的舅父,公然恃长辈身份,不听戚继光号令。为了整肃军纪,戚继光毫不留情面地处分了他。当晚,又以外甥身分,把这位舅父请来,向他赔礼道歉,请他原谅。舅父被戚继光光明磊落的行为所感动,当即以下级军官身份跪了下来,保证今后不再违抗命令。这件事情传开以后,官兵们都对戚继光肃然起敬。很快,卫所风气有了改变,军纪得到肃整,山东海防较过去坚固多了。他的治军才能也深受朝廷的赞誉和器重。

  当时江浙倭患最为严重,虽然明朝政府派兵抵御,但由于朝政腐败,军队素质低劣,御倭战争始终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倭患有增无减。在这种危急而混乱的局面下,戚继光被委以重任,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秋调任浙江都司佥事,司屯局事,来到了抗倭斗争最激烈的浙江战场。

  戚继光到任以后,勤苦任事,励精整顿,督造军器,成绩卓著。又帮助当时任浙江巡抚御史的胡宗宪出谋退敌,深得胡宗宪的器重。经胡宗宪推荐,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七月,戚继光任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这三府是倭寇经常出没的地区,地位十分重要,尤其是绍兴、宁波二府,素称浙江的咽喉重镇。戚继光来到了抗倭斗争的最前哨,多年来杀敌报国的壮志宏图,终于可以付诸实行了。

  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四月,倭寇八百多人窜至慈溪,进掠龙山。刚刚上任的戚继光闻讯立即率军驰往高家楼抗敌。当时明军数支,人数达万人。但倭寇丝毫没有把明军放在眼里,分成三路,在三个倭酋率领下,举着倭刀,气势汹汹地向明军猛冲过来。明军竟然抵敌不住,纷纷溃退。戚继光见此情景,立即跳到一块高石上,张弓发矢,一连三箭,三个倭酋应声而倒,三路倭寇群龙无首,仓皇退走,溃散的明军才合拢起来。

  倭寇不甘心失败,十月间又卷土重来,在龙山所登陆,企图侵犯慈溪。浙江巡抚阮鄂亲督俞大猷、戚继光率军阻敌,双方在龙山附近展开激战。官兵奋起杀敌,三战三胜。倭寇乘夜逃走,官兵在追击过程中遭到倭寇伏击,明军纷纷败阵而走,军令失去了作用,只有台州知府谭纶和戚继光所率二部阵脚没乱,待机应敌。倭寇不敢轻易来攻,由乐清逃到海上。

  两次在龙山所附近的战斗,使戚继光开始崭露头角。同时,这两次战斗也使戚继光进一步认识了明军的弱点:缺乏训练,临阵畏缩。要消灭敌人,就必须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勇敢军队。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十一月,戚继光向浙江军政首脑提出了请创兵营、训练士兵的建议。次年二月,再上练兵之议,直到嘉靖三十六年年底,胡宗宪才将三千兵拨归戚继光训练。

  训练开始不久,就打响了围剿倭寇最大巢穴之一的岑港战役。岑港在舟山岛之西,地形险要。倭寇长期以岑港为根据地,四出抢掠。公元1558年春,在胡宗宪的指挥下,各路兵马分别向岑港进发,戚继光率领本部军兵由左路进击。这场战斗一开始进行得很激烈,倭寇居高临下,据险死守,明军仰攻很不方便,双方死伤极为惨重。不久,大批倭寇乘春汛赶来支援,两军会合,倭寇声势更大了。到了夏季,战争仍处于胶着状态。这时台州沿海又有大批倭寇登陆,胡宗宪急调戚继光率部援台。戚继光昼夜兼程,直奔温州,途中与敌人在瓯江北岸盘石卫(今浙江乐清县境内)的乌牛接战。明军五战五胜,倭寇大败逃窜。戚继光又在十里桥、白塔(今均在乐清县境内)等地重创敌兵,把倭寇的气焰打下去了。不料,又一批倭寇带着四十多艘船屯泊于大崎、黄华(今乐清县南),与连日龟缩乌牛的倭寇会合,准备驶往海上抢掠。戚继光派兵由水陆两路追击倭寇,但由于戚继光军队装备太差,无法与敌军战船接战。戚继光亲临前敌,审视战情。他搭弓射箭,射倒倭船船工,部下又射死倭船橹手,敌船只在海上打转,倭寇手忙脚乱。明军乘势四面环击,放火烧船,所有大小倭船全被焚毁。倭寇被杀死、烧死、溺死者无数,明军大获全胜。

  这年秋天,戚继光又被调回岑港战场。岑港战场依然没有丝毫进展。朝廷又限令明军在一个月内将舟山岑港的倭寇全部肃清。日子一天天过去,明军日夜轮番攻击,每次眼看要攻下,但又被打退。期限越近,战斗越激烈,戚继光亲率士卒,奋勇冲锋,战士们勇敢无比,前面的人刚倒下,后面的人又紧跟着补充上来。拒守岑港的倭寇终于抵挡不住,放火烧寨,退往梅柯(山名,在舟山岛北面)。

  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春夏间,倭寇又大举侵犯浙江沿海,数千倭寇自温州、台州登陆,两州警报频传。台州倭寇屯集于栅浦、桃渚、海游等巢穴。戚继光奉命前往台州剿倭,当明军赶至桃渚时,桃渚所已经被困月余,危在旦夕。戚继光一面派人分头埋伏,一面命鸟铳手数十人潜入城中,到处大张旗帜,以为疑兵。第二天,倭寇攻城,城上鸟铳齐发,击毙大批敌人,倭寇抬头,见城头旌旗弊日,以为明军大军已到,急忙撤围退走,又被戚继光的伏兵截杀,余寇逃至章安,与栅浦之倭会合,返身迎战。戚继光亲自击鼓督战,明军精神大振,与倭兵短兵相接,明军越战越勇,一举克敌。

  戚继光解除了桃渚之围,又在海门户痛击敌人。不久,宁海一带的倭寇也被戚继光会合其他各路明军消灭,骚扰温州一带的倭寇也被驱逐出海。浙江的局势暂时稳定下来。

  戚继光的夙愿是练出一支在御倭战斗中真正起作用的劲旅。经过两年来的剿倭战斗,他的体会更深了。他所带领的经过训练的三千士兵,在战斗中起了很大作用,但也暴露了不少缺点。主要是原来的士兵素质不好,军纪败坏,骄惰怯懦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战斗力和军民关系。为改变这种状况,戚继光于1559年第三次向胡宗宪提出练兵建议,这一次练兵是在罢去所部旧兵,全部招募新兵的基础上进行。经胡宗宪批准后,这年十月,戚继光来到义乌出榜招募矿工和农民,他根据出身、履历、体格、武艺等条件,严格挑选,一支三千人的新军很快组成了。戚继光亲自领导新军进行训练,他根据抗倭斗争的经验和江南作战地形的特点,制定新的训练方法和战术。还注意严肃军纪,明确号令,反复督促士兵练习武艺,学习杀敌防身的本领。经过两个月的训练,这支军队变成了一支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劲旅。人们称之为“戚家军”。嘉庆四十年(公元1561年),他督造战船四十多艘,建成了一支素质很好的水师,使浙江海防力量大大增强。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五月,倭寇一万余人,大举侵略浙东沿海的台州府属的圻头、桃渚以及温州沿海等地。一面准备进攻台州,一面以主力进攻宁海。戚继光闻警后,先在台州部署了必要的兵力,派水师在宁海外洋伏击,自己则亲率主力军直奔宁海,设下埋伏,准备全歼入犯之敌。倭寇遭到伏击,败逃后又正图乘虚袭击台州城,大批倭寇集中到离台州城只有二里的花街,不料明军早有防备,戚继光又及时率部赶到。两方激战,戚家军训练有素,人人奋勇冲杀。敌人败退,斩倭寇数百,生擒倭酋二人,其余的全部淹死江中,戚家军初次出战便取得辉煌战果。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 李嘉诚全传 野心优雅 D调的华丽(周杰伦自传) 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传 毛泽东与蒋介石 蒋介石传 林肯传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