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6章 从韶山到长沙的求学生涯(6)

  当时,由于课堂教学不能满足毛泽东的求知欲望,他便常到学校图书馆借阅书刊。符定一听说毛泽东喜欢课外书籍,便把自己的藏书借给毛泽东阅读,还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给毛泽东讲授古文、历史等课程,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这种特别的教育方式,引发了一个让符定一意想不到的后果,这就是毛泽东对平平淡淡、按部就班地呆在学校里读书产生了怀疑,他觉得自由自在地精读一本书,比在学校上课更有益处。由此,他产生了一种新的念头,即变学习各科基础知识为专门研究中国历史,变课堂读书为自由读书,研究“大学问”。

  4自学在省图

  像上次在湘乡驻省中学退学一样,毛泽东虽然有退出省一中的打算,但并未贸然行事,而是准备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符定一等几位亲近的先生,听听他们的意见再行决定。这时的毛泽东,似乎已经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处事风格:重大事情自己拿主意,但不急躁冒进,放在一边冷一冷,待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博采众议之后,再做出最后决断。

  1912年夏日的一天,也就是在学校快要放暑假的前些时,毛泽东找到符定一,向他谈了自己退学的想法。符定一听说自己平素最喜欢的学生提出退学请求,颇感惊讶。他不解地询问毛泽东:“润之,在这里学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走了呢?是不是先生们对你照顾不周呀?”听符定一这么一说,毛泽东倒感到有些难为情,他只好把自己觉得学校课程太浅,内容略嫌陈旧,常感课堂“吃不饱”,以及难以习惯呆板的课堂生活,不愿受烦琐的校规束缚等情况,坦率地向符定一校长谈了。

  符定一自然不愿放这位高材生走。毛泽东才华出众,心性很高,小小一所中学留不住他,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符定一不想过早地让他离开省一中,他想亲手栽培他,让他受到较好的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然后送他上第一流的大学深造。这样,为国家培养了一个栋梁之材,也算是尽了一份人师的职责。想到这里,符定一对毛泽东说:“润之,你的情形是有些特殊,我们可以特别看待,你大可不必退学。从今往后,只要对你的学习有益,可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至于学校内容则可以革新,教学方式也是会不断改进的嘛!你中学尚未毕业,便要中途退学,锦绣前程岂不要白白断送掉!润之,你可要三思而后行呀……”

  符定一言辞恳切,真心诚恳地极力挽留,使毛泽东深受感动。他诚挚地说:“校长,谢谢你的美意!我不会放弃学习,离开省一中,书还是要读的,只不过学习的方式不同罢了。”接着,他向符定一介绍了在家乡韶山自己半耕半读的情况,以及在东山学堂、湘乡驻省中学和半年兵旅生活期间的自学情况,认为自修是他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最后,他和盘托出了自己准备到省立图书馆自修半年的学习计划。

  听完毛泽东的话,符定一明白学生选择的是一条适合他成长的独特道路,并且去意已决,就不便再勉强挽留了。他双手抚着毛泽东的肩膀,依依不舍地说道:“润之,既然你去意已定,我尊重你的选择,我相信你这样做总是有道理的。不过,一中的大门是向你敞开着的,以后望你能常来常往……”“好的,先生!”毛泽东深深地向符定一鞠了一躬。

  他,终于谢绝了符定一校长和老师们的好意,走上了独立自学的道路——一条攀登知识之巅的崎岖道路。

  退学后,毛泽东借住在长沙南阳街新安巷的湘乡会馆,每天步行到位于定王台的湖南图书馆去看书自学。

  当时的湖南图书馆藏书十分丰富,楼上是藏书房,楼下是阅览室。面对琳琅满目的中外书籍,毛泽东又惊又喜,他下定决心,尽量多读一些书。湖南图书馆距新安巷约三里路,那时刚开办不久,去读书的人还不多。毛泽东风雨无阻,早出晚归,每天总是第一个去那里读书,最后一个离开。只是中午才休息片刻,出去买两块糕饼当午餐。强烈的求知欲望驱使他拼命地读书,他就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拼命地吃菜一样,拼命地读书!毛泽东的勤奋,感动了图书馆里的一位管理员,他不久便成了毛泽东的好朋友,并且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那时候,我们图书馆每天早上一开门,就“欢迎”毛泽东,因为他每天必到,又来得最早,而且在门外等候多时了;每天下午关门,要“欢送”毛泽东,因为他走得最晚,不赶他,他还不走。

  在这里,毛泽东广泛阅读了许多古今中外名着。中国的经史子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哲学、文学,他无所不读,还穿插着读了不少诗歌和小说,以及古希腊神话。不过,他的主要精力还是用于学习和研究18、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的代表作,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卢梭的《民约论》,还有严复译着的《天演论》等,以及世界地理、历史书籍,希腊、罗马的古典文艺作品。这些书中,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天演论》了。

  《天演论》这部书,是严复为了适应中国的需要,对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有所选择取舍,并发挥了自己的见解编译而成的。书中阐发了“物竞天择”、“优胜劣败”、“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化论观点,与中国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和“今不如古”的观点是完全相反的。这些同封建主义文化对立的、崭新的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使年轻的毛泽东大开眼界。他联系社会实际去博览群书,比较、分析、研究、思考,获得了大量的新知识,提高了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思想境界越来越宽广。

  毛泽东在当时读过的部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代表着作。看到世界大地图,也是毛泽东在湖南图书馆自学期间的一大收获。据毛泽东在第一师范的同班同学、好友周世钊在《毛泽东青年时期的几个故事》中回忆,毛泽东曾对同学说:

  说来也是笑话,我读过小说、中学也当过兵,却不曾看见过世界地图,因此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湖南图书馆的墙壁上,挂有一张世界大地图,我每天经过那里,总是站着看一看。过去我认为湘潭县大,湖南省更大,中国自古就称为天下,当然大得了不得。但从这个地图上看来,中国只占世界的一小部分,湖南省更小,湘潭县在地图上没有看见,韶山当然就更没有影子了。世界原来有这么大!

  世界既大,人就一定特别多。这样多的人怎样过生活,难道不值得我们注意吗?从韶山冲的情形来看,那里的人大都过着痛苦的生活,不是挨饿,就是挨冻。有无钱治病看着病死的;有交不起租谷钱粮被关进监狱活活折磨死的;还有家庭里、乡邻间,为着大大小小的纠纷,吵嘴、打架、闹得鸡犬不宁,甚至弄得投塘、吊颈的;至于没有书读,做一世睁眼瞎子的就更多了。在韶山冲里,我就没有看见几个生活过得快活的人。韶山冲的情形是这样,全湘潭县、全湖南省、全中国、全世界的情形,恐怕也差不多!

  我真怀疑,人生在世,难道都注定要过痛苦的生活吗?决不!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是制度不好,政治不好,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所以使世界上大多数人都陷入痛苦的深潭。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是不应该永远存在的,是应该彻底推翻、彻底改造的!总有一天,世界会起变化,一切痛苦的人,都会变成快活的人,幸福的人!

  世界的变化,不会自己发生,必须通过革命,通过人的努力。我因此想到,我们青年的责任真是重大,我们应该做的事情真多,要走的道路真长。从这时候起,我就要为全中国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这些话,显现了19岁的毛泽东的宽阔胸襟。

  后来,由于毛贻昌不满意毛泽东的这种自学的方式,并且严厉宣布,如果再不谋职,又不进学校,就断绝一切费用的供给,加之湘乡会馆又被军队占领了,“栖身之地”成为问题,1913年,毛泽东不得不结束了在定王台的半年自学生涯。毛泽东自己说这是他学习生涯中最有价值的半年。

wWw。xiaoshuo txt.NettXt小_说天_堂

同类推荐 苏东坡传 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传 世界因你不同 牛棚杂忆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天使在人间 傅雷家书 林彪的这一生 风雨张居正 富兰克林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