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32章 绿卷 山一程,水一程(6)

  残钍掩过看逾显④。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银扁⑤。但得白衣时慰藉⑥,一任浮云苍犬⑦。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鹛裘典⑧。休便把,落英剪。

  【注解】

  ①幽情:优雅的情思。妩媚:姿态美好可爱。

  ②冰茧:冰蚕所结的茧,对普通蚕茧的美称。这里指蚕茧纸,用蚕茧壳制成的洁白缜密的纸。

  ③花神:指花的精神、神韵。写照:描写刻画,如同映照。

  ④残钍;油尽将熄竹灯。

  ⑤鹤翎:鹤羽,喻指白色的花瓣。

  ⑥白衣:指白色花朵。

  ⑦浮云苍犬:白云苍犬,白云苍狗。比喻事物变幻无常。

  ⑧恁:如此、这样。清光:清亮的光辉,多指月光。鹛裘:就是裘。传说是汉司马相如

  所穿的裘衣,由鸟皮制成;一说,用飞鼠之皮制成。典,典当。

  【典评】

  纳兰此词用的是秋水轩唱和中所限定的“剪”字韵。这是一首咏梅词作。

  数九寒天,万里雪飘之际正是赏梅好机会。“粉脂都遣”,逊雪三分白的梅换了素装;雪花下,幽香来,补偿了“雪却输梅一段香”的遗憾。梅花这样姿态,光是一弯明月,实难掩芳华。粉白辉映,像南宋女词人严蕊《如梦令》中所写,“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冰茧”两个字,看上去好像华丽,只是光说出了梅花的洁白。范成大曾作“龙综缫冰茧,鱼文镂玉英”,尽量形容彩灯琉璃毡的明亮。而纳兰用冰茧喻梅花,极力赞扬梅花的重重叠影,光华闪耀。

  佛眼赏花,看的是藏在蕊中的花神。遮过嬲工,无红烛摇曳洒下的斑斑暗黄,点点烛影,纳兰像是融于梅心,倾听梅花在宁静冷月下的深情诉说。那些往事好像变成枝头花朵,婷婷玉立,沉默不语,就像是玉芙蓉一样沉静,像鹤翎一样纯洁。“鹤翎”原指鹤的羽毛,欧阳修曾把牡丹比作鹤翎,“姚黄魏红腰带程,泼墨齐头藏绿叶。鹤翎添色又其次,此外虽妍犹婢妾。”牡丹雍容华贵,自然需要姚黄魏紫的高贵之气相配。白牡丹尽管冰清玉洁,却不能和冰魂玉魄的梅花相提并论。纳兰感慨这一袭白纱的素梅,仿佛徘徊于岁月的驻点,溯源人间的物换星移,以巍然不动的静夜思领悟己随风而去的过往。“浮云苍犬”,世上无法说清的无常,不知是冥冥中无法改变的宿命,还是一错再错的轨迹。

  “软红”比喻温柔之乡,暗示烦恼之事,是一个个尘世杂念。人间怎生成这样的梅之姿态,那必是超越了俗世的欲念,锤炼得的纯真。“帘幕垂垂月半廊”,月亮下面,好像有暗香拂过,西风吹动门帘的地方,往事悠悠像软泥的青荇,在心中的潭水飘摇。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抛却富贵已成佳话,尽管不见容于时代,但最终在人间留写了感人的一幕。这一曲,倏忽千年。  “休便把,落英剪”,落英下掩映的好像纳兰纯真的自己。幽州台已经不见了,但留下了陈子昂的天地悠悠。纳兰已明白,斗转星移的峥嵘岁月不过是一转身,只有赤子一样纯洁的心灵才能得到有限的永恒。

  生查子

  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①。独夜背纱笼②,影著纤腰画。

  爇尽水沉烟③,露滴鸳鸯瓦④。花骨冷宜香⑤,小立樱桃下。

  【注解】

  ①湘裙:指用湘地丝绸制成的裙子。

  ②纱笼:用纱制成的灯笼。

  ③爇:燃烧。水沉:也就是水沉香、沉乔。

  ④鸳鸯瓦:一对瓦。

  ⑤花骨:花蕾,俗称花骨朵,。

  【典评】

  词人在上片用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了一位怀春女子的哀婉形象。许多评论家都说纳兰“尤善小令”,从这首词可见一斑。词人在此没有直接去刻画女子的长相,而从她的衣着和纤纤腰身入手,从侧面将女子的姿态相貌展露无遗,引起无限遐想,想来这位女子多么温柔,多么秀气。古人作诗的最高境界就是写景抒情在言而未言、虚实相间的遐想,这首词的上片就有着“深山不见寺,唯听暮鼓声”的意境。

  上片围绕着女子身上之物展开描写,为读者刻画了一位女子的朦胧容貌。纳兰在下片将大部分笔墨倾注于写景,描写了女子身边的景象。印入眼帘的是沉香燃尽的刹那,冉冉香烟升腾而起,随后散落于空气里,好像女子的愁丝飞散一般。夜色渐深,怀春女子却依然孤单徘徊。又转向鸳鸯瓦,露珠已经沾湿了瓦片,又表明了深夜无法入眠的苦闷。鸳鸯瓦自成双,而她却仍然孑然一身。这里采用了双反衬单、用喜托悲的写法,更加悲苦孤凄。作者用花骨来喻指女子,站在樱桃花下,清丽绝俗,悲凄之余,显得更加生动。

  这首《生查子》是咏愁之曲,词上片画人,下片写景,没有一句愁叹,可到处都流露着浓郁的悲愁。画面寂静而唯美,勾勒人物形象时没用冗长的词句,只用寥寥几笔就丰富了女子的形态内涵,笔法细致而贴切。环境的渲染和衬托更为怀春女子的形象添了几许愁绪。情景相融,文辞自然而优美,画中人与人之心都丰满而生动,实为佳作。

  生查子

  鞭影落春堤①,绿锦障泥卷②。脉脉逗菱丝,嫩水吴姬眼③。

  啮膝带香归④,谁整樱桃宴⑤。蜡泪恼东风,旧垒眠新燕。

  【注解】

  ①鞭影:挥舞马鞭的影子。

  ②障泥:也就是马鞯。因垂于马腹两侧用于遮挡尘土而得名。

  ③嫩水:指春水。吴姬:指吴地的美女。

  ④啮膝:良马的名字。

  ⑤樱桃宴:科举时代庆祝新进士及第的宴席。始于唐僖宗时期,后世泛指文人雅会。

  【典评】

  一骑骏马,长堤飞去如画,鞭影横飞催着马儿飞驰,两侧马鞯尘土飞扬。路边女子秋波流转,脉脉含情,赛过了吴国美女的风情。带着满身的春光芳香,我骑马归来。是谁摆了这场庆祝新科进士的宴席?和煦的东风徐徐而来,蜡影跳跃着“泪流满面”。梁上的燕巢依旧,却住进了一双新来的燕子。

  纳兰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考中“二甲七名”,正是春风得意、意气纷发之时,这首词正是作于此时。

  上片写骑马游春堤时一路的所见所闻,下片则写归来时的伤感之心。策马游城时,路遇美景美人,年轻的纳兰心中必然是深藏抱负。而后下片承接写“归”,“啮膝带香归”,众人眼中的倾羡让词人归来后仍带着满身芬芳。此处的“香”并非单纯地实指芳香的味道,亦可指词人的心境。“樱桃宴”上觥筹交错间,庆祝声此起彼伏,怎教人不想起“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潇洒姿态!

  下片的“蜡泪”常常出现在诗词中,表悲凉之意,一个“恼”字为蜡烛增添了几许灵动,恼怒东风为何几次三番戏弄?不再是顾影自怜的悲凄形象,拟人化后的蜡烛与“东风”如同一对冤家。末句“新”“旧”对比,暗喻时光流逝,“新燕”住进“旧垒”中,尽管含有感慨之意,可依然明媚欢乐,因为此时的词人,正是那巢中的新燕,一切才刚刚开始。

  《生查子》是纳兰早期的代表作之一,与后期纳兰词的悱恻哀怨大不相同。我们可以看出彼时的他英姿勃发,正当年少,也正是这种差异,才让我们更感慨于命运之苦。

  生查子

  散帙坐凝尘①,吹气幽兰并②。茶名龙凤团③,香字④鸳鸯饼⑤。

  玉局类弹棋⑥,颠倒双栖影。花月不曾闲,莫放相思醒。

  【注解】

  ①散帙:帙,泛指书卷。打开书帙,指读书。

  ②吹气幽兰:美人的气息比兰花更香。

  ③龙凤团:茶名,也就是龙凤团茶,又叫龙团凤饼,是宋代著名的贡茶,形状似饼。

  ④香字:指焚香时燃起的烟雾。

  ⑤鸳鸯饼:一种古时的焚香饼,状如鸳鸯。一饼之火,能燃整日。

  ⑥玉局:棋盘的美称。弹棋:一种古代的棋类游戏,源自汉代,据说汉武帝喜爱蹴鞠,群臣进谏,东方朔以弹棋进之,武帝便放弃蹴鞠转而喜欢弹棋;还有一说是西汉成帝时刘向依照蹴鞠的形状制成,开始用十二枚棋,每方六枚。二人对局时轮流用石箭弹对方棋子。魏时改用十六枚棋,唐代又增加为二十四枚棋。宋后,象棋盛行,弹棋就逐渐衰落了。

  【典评】

  这首词是纳兰早期的代表作之一,风格与李煜早期的奢华之作相似,词藻华丽,香艳彻骨。

  纳兰于康熙十三年同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完婚。夫妻二人感慨甚笃,从纳兰这段时期写下的诗词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婚后生活是幸福美满的。这么说来,本词的末句“莫放相思醒”倒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嫌疑。

  上片“散帙坐凝尘,吹气幽兰并”,是词人读书时的情景,美人相伴在身边,吐息赛过幽兰的芳香。品一杯清茗,燃一缕鸳鸯之香,此时的纳兰是何等的惬意。转至下片,不禁又回想起二人共同生活的时光。“玉局类弹棋,颠倒双栖影。”两人相对博弈忘乎所以,直到月亮爬上树梢,那白玉棋盘上映衬出了一对鸟儿的倩影,却如粒粒弹棋。“花月不曾闲,莫放相思醒。”一个“醒”字,瞬间将上片的美满爱恋拉进了梦里。

  纳兰全词未着半点悲凄,可娓娓细读之下,句句是伤,句句是惨。词人写下此词时,必是刚自梦中醒来却找不到伊人相伴,心境凄苦之下作下这篇艳词,更显出了纳兰的落寞无依。历代文人用乐景去衬托哀情并不少见,尽管纳兰的悲苦足以跨越时空,而这首词的确并未出彩,就连后来写梦时也不像他纯睦率直的词风。就像夏敬观的评价,“寒酸语,不可作,即愁苦之音,亦以华贵出之,饮水词人,所以重光后身也。”

  纳兰生就多情,爱妻的猝然早逝令他终生陷入自责无法解脱,自此他的词风就变得哀怨悱恻,为亡妻写下了许多让人肝肠寸断、悲凄愁苦的悼亡之词。

  生查子

  短焰剔残花①,夜久边声寂②。倦舞却闻鸡③,暗觉青绫湿④。

  天水接冥濛⑤,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⑥,梦远轻无力。

  【注解】

  ①残花:残留的烛花。

  ②边声:指塞外的胡茄、羌管、画角等乐声。

  ③“倦舞”句:引用闻鸡起舞的典故。此处是说倦于起舞却偏偏“闻鸡”的矛盾心理。

  ④青绫:青色、绣有花纹的丝织物。古代贵族常用来制作被服、帷帐等。

  ⑤冥蒙:幽深,黑暗的。

  ⑥浣花溪:又称为百花潭、濯锦江。位于四川成都西郊,是锦江的支流。溪旁有杜甫故居浣花草堂。杜甫的《浣花溪》已成为千古绝唱:“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土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典评】

  夜深人静时,仍然无法入睡。那豆残灯已结了灯花,跳跃间更显得晦暗。我剔去了灯花,似乎变得稍微明亮了些。可是,那孤苦的气氛却并未因些而暖热。身处千里外的异乡,这夜显得更加漫长,四周寂静无声,只有寒风猎猎而来。

  不想像祖逖那样闻鸡起舞,可晨鸡的鸣叫却那么催人醒——又是一个无眠夜。默默无语间,青绫上已经落满了斑斑点点的泪痕。

  天水相接,看不到尽头,晨雾朦胧而迷离。西南天空的—角慢慢地显出了鱼肚白色,又是一天来到时。想念那远在千里之外的家,多渴望还能在那浣花溪上与你泛舟。可惜乡梦遥远,身如鸿毛一般轻薄,无力与这命运抗争,只好由着东风将心愿吹去了好远。

  纳兰在词中反用“闻鸡起舞”的典故,说“倦舞却闻鸡”,表达了他心中矛盾的真实情感。

  生查子

  愁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①?不见合欢花②,空倚相思树③。

  总是别时情,那得分明语。判得最长宵④,数尽厌厌雨⑤。

  【注解】

  ①碧落:道家称东方的第一层天为“碧落”。后世泛指天上(天空)。

  ②合欢花:又称为绒花树、夜合树、鸟绒树,为落叶乔木,树皮呈灰色,羽状复叶,小叶对生,白天对开,夜间合拢。

  ③相思树:相传为战国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和他的妻子何氏所化生。据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载,宋康王舍人韩凭妻何氏貌美,康王夺之,并囚凭。凭自杀,何氏投台而死,遗书愿以尸骨与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两坟相望。不久,二冢之端各生大梓木,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常栖树上,交颈悲鸣。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后以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

  ④判得:甘心情愿。

  ⑤厌厌:绵长、宁静的模样。

  【典评】

  这首词很像一首悼亡词。上片开篇就引出了怅惘之情。“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彩云随着风儿吹散,恍然若失,那么大的天空,会飞去何方呢?可不管飞去哪里,我再也不能看到那朵云彩了。这里运用了托比之法,也意味着词人和恋人离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逢,万般的思念这时都已无处诉说,只留下无穷的孤独凄凉。人经常会感伤转瞬即逝的事物,比如飞絮、云彩、露水等,而爱情和生命又何尝不是呢?“合欢花”和“相思树”作为一组对仗的意象,都表思念之意。

  很明显,下片描写了词人为情所困、无法入眠的情景。“总是别时情”,在纳兰的心里,似乎才与伊人分别,怎会轻易忘记?相思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浓烈,越不想提及,越是无端想起。“那得分明语”,更加表露了词人那种惆怅悲愁的情绪,伊人已不在身边,只好寄希望于梦境,可谁又能说得清那些纷繁的过去呢?只是就算可以“分明语”,又能如何呢,伊人已经远去。从前的美好时光,都在分离后变成了带刺的回忆,总是令词人无可抑制地悲愁万分,那时越幸福,如今就越悲痛。

  可是因为无法“分明语”那些“别时情”而恼怒的词人,却又写下了“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此处的“判”同“拼”。“判得”,即拼得,甘心情愿。一个悲凄愁苦之人,却甘心情愿地去听了整夜雨声,恐怕这个人早已超脱了“愁”字之外。

  通读全篇,结构上隐约有起承转合之意,尤其是末句,为点睛之笔。从彩云的流逝到空倚合欢树,又写到了彻夜无眠,独坐听雨。纳兰在结尾处并没有用那些孤凄悲苦的文字来抒发自己的心痛,而是去“数尽厌厌雨”,那么他到底是在是数雨,还是在雨中怀念自己的点滴心事呢?也许后者更多些,词人最乐意在收尾时蕴含着自己的情怀,所谓的“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虽然他不愿望承认自己的悲苦,可那份悲伤是无论如何也藏匿不了的。

  纳兰的这首词,平实而贴切,没有华丽的辞藻,用那颗终生都无法释怀的心感动了千古众人。

  忆秦娥 龙潭口①

  山重叠②,悬崖一线天疑裂。天疑裂,断碑③题字,古苔横啮④。

  风声雷动鸣金铁⑤,阴森潭底蛟龙窟。蛟龙窟,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注解】

  ①龙潭口:说法不一。有人说是龙潭山口,地处今天吉林市东郊的龙潭山。也有人说是今天山西盂县北的盂山也有一个“龙潭”,又名“黑龙池”;还有一个说法是北京西山的黑龙潭。

  ②重叠:相同的东西层层相积。

  ③断碑:断裂的石碑。

  ④啮:用嘴咬

  ⑤鸣金铁:形容风雷声响如同金铁戈矛相互撞击的声音。

  【典评】

  这首词描写的是龙潭口的景色和感受:群山环绕下的龙潭口,举目朝天,只露一线,好像天裂开了一样。残缺的断碑上满是苍苔,似乎在啮咬着碑上的文字。龙潭口的狂风大作,发出炸雷一般的声响,就如同金戈铁茅撞击所发出的声音,阴森的潭底或许是蛟龙巢穴。让人不觉感慨那频繁的战乱、满眼的兴亡交替。.

  词的上片对黑龙潭景物的描绘可谓非常到位,让黑龙潭的景色不自觉地感觉在人眼前浮现出来,闭上眼睛,你仿佛能够看到那细若一线的天空,两边悬崖峭立,断碑上满布着的苍苔与模糊不清的碑文,清秀的景色之中不经意间透露出一丝苍凉。

  “山重迭,悬崖一线天疑裂。”两边高高的悬崖把整个天遮挡起来,只剩下仿似要裂开的一条线,夸张手法在这里的运用法,把景物描写推向了极致。

  “天疑裂,断碑题字,古苔横啮。”“断碑”、“古苔”此情此景已经让人不觉感到有些悲凉。而如金戈铁马般雷动的风声更是让纳兰把这种悲凉推向一个更高的制高点。“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底蛟龙窟。”这样的句子极少在在纳兰的词中出现,使人非但感受着龙潭口的险峻,也同样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苍凉慷慨。

  然而毕竟纳兰是一位感性的词人,最终,他发出无奈的感叹:“蛟龙窟,兴亡满眼月。”明月依然是旧时的明月,兴亡交替不断,让人不觉有物是人非之感。

WwW/xiaoshuotxt.N 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史记(史记白话文) 孽海花 三字经 本草纲目 桃花扇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世说新语 周易全解 资治通鉴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