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34章 绿卷 山一程,水一程(8)

  对纳兰而言,精神世界是最重要的,就像这首词一样到处都透着冰清玉洁的风姿。

  这首词吟咏了梅花的高洁品格:别把雪花视为自己淡雅的妆容,要明白梅花才有着白色霓裳那般的美丽!别致的清寒幽香,高雅的风姿格调,莫靠近东墙去观赏她,只消一眼便令人魂牵梦萦。上天赐予了梅花那冰清玉洁的绝尘风姿,同时也为她带来了斗寒绽放、幽静悠远的孤寂和冷落。可怜在这长夜漫漫中,伴着冷月清辉,暗香浮动,疏朗的孤影散满了窗棂。

  纳兰倾倒于梅花清丽绝尘的品相之下,他赞扬梅花的品格,实际上纳兰自比梅花,把梅花的品格和自己相提并论,花品与人品实成一体。他感叹自己好像梅花似的,尽管有着冰清玉洁的心,却身处苦寒冷清的境地。

  “莫把琼花比淡妆,谁似白霓裳。”纳兰认为梅花赛过一切俗脂花粉。词人在这首词中,把自己在现实生活里的感受融入了词句里,他在咏梅时得到了最欢愉的感情释放。

  纳兰自比作梅花,在词里有所体现,上片的后一句,他写道:“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将梅拟人,表达了圣洁高雅、不屑流俗的心愿。

  词的下片写道:“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梅花的那份冰清玉洁,好像是上天的恩赐,但上天赐予了梅花冰肌玉骨,却并没有赐予它一个好花期。

  纳兰思及自身,不也恰是这样吗?生不逢时,无法实现心中的所思所想,就算自小锦衣玉食,过着别人奋斗终生都换不来的富贵生活,那又怎么样?无非是一具没有灵魂的皮囊。纳兰在词的结尾感叹:“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在寂寥夜空下,遥望冷月,闻着梅花的寒香,自古圣贤皆寂寞。

  朝中措

  蜀弦秦柱不关情①,尽日掩云屏。已惜轻翎退粉②,更嫌弱絮为萍③。

  东风多事,余寒吹散,烘暖微酲④。看尽一帘红雨⑤,为谁亲系花铃⑥?

  【注解】

  ①蜀弦秦柱不关情:再悦耳的乐声也无法动情。蜀弦,泛指蜀中制成的琴。秦柱,指泰国制成的琴瑟之类的乐器。关情,犹动情。

  ②云屏:绘有云形的屏风,或者装饰有云母的屏风。

  ②轻翎:翎,本意是鸟翅和尾上的长而硬的羽毛。此处代指蝴蝶。

  ③弱絮:轻柔的柳絮。

  ④微酲:微醉的样子。

  ⑤红雨:红色的雨,喻指落花。

  ⑥花铃:即护花铃,一种系于花枝上用于惊吓鸟雀的小金铃。

  【典评】

  “蜀弦秦柱不关情”,意谓再美妙的乐声都无法引起激情,无法动情。开篇即表明了伤春之情。

  读罢上片,可以看出这首词描绘了暮春时的景色,也抒发了伤春之情:一个百无聊赖的春日,再悦耳的琴瑟之声也无法令我动情,终日都掩上云母屏独自惆怅着。眼前的蝴蝶已经褪下粉屑,而轻柔的柳絮也化作了水中浮萍,想来春日就要结束了。虽然和煦的春风吹散了料峭的寒意,可也残了将绽的花朵。纷扬而下的花瓣就像一场红色的雨,那护花铃为何仍系于花间呢?

  上片描写了春逝的各种景致,下片仍旧写景,只是在将一些感悟融入了景色中,“东风多事,余寒吹散,烘暖微酲”。虽然东风吹散了余寒,暖洋洋的春意令人似乎微醺着,但这春意很快就要被夏日的气息而取代了。

  末句“看尽一帘红雨,为谁亲系花铃?”纳兰反问道:花儿都已经残落了,护花铃还为何而系呢?想要保护的事物已不复存在,那护花铃就显得没有必要了。

  这首伤春之词读来琅琅上口,遣词造句十分考究,把春逝的忧伤情思刻画得非常到位,可谓佳作。

  天晓角

  重来对酒①,折尽风前柳。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够?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②。自古青蝇白壁③,天已早安排就。

  【注解】

  ①对酒:面对面地喝酒。

  ②痛饮:纵情地喝酒。搔首:用手搔头,焦躁或有所思的样子。

  ③青蝇白璧:比喻小人陷害忠良。唐陈子昂《宴胡楚真禁所》诗:“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青蝇,苍蝇,蝇色黑,故称。白璧,平圆形而中有孔的白玉。

  【典评】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深度揭示自己灵魂苦闷,还有苦苦找寻解脱之道的典型篇目,从中可以看出纳兰性德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纳兰性德原本也曾经积极上进,直面人生冷暖,他早期与所有的读书人一样,刻苦读书去博取功名,而且因为家族和自身能力两方面的原因,他仕途坦荡,顺利进阶,成了帝王身边的一名武士,前途一片光明;而他貌似完美人生的另一面,就是他生性敏感而多情,屡遭变故的爱情生活,人生的变化无常,生离死别的悲痛像水似的渐渐浸透他全身。纳兰性德的命运中存在着这样一对矛盾,他极其苦闷,想要寻求解脱,最终找到了佛教禅宗思想。可是他并非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也并非佛门俗家弟子,他只是一千对世俗世界十分留恋又力图从中解脱读书人,一个感伤而多情的诗人。

  这首词描写别情,而又跳出了别情之外,最后又回到了别情上,始终想摆脱这份苦痛,故作旷达语,又始终得不到解脱,最终只好以“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作结,权当宽慰。全词风格悲凄哀绝,令人感同身受。读之百遍,犹不觉厌。

  浪淘沙

  红影湿幽窗①,瘦尽春光②。雨余花外却斜阳③。谁见薄衫低髻子④,抱膝思量。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⑤。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注解】

  ①红影:红色的影子,此处指鲜花的影子。

  ②瘦尽:用人之清瘦来借喻春光将尽。

  ③雨余:雨后。

  ④低髻子:低垂的发髻,指低着的头。髻子,发髻。

  ⑤持觞:举起杯。

  【典评】

  这首词描写了相思到极致的孤苦忧郁,意境非常美。开篇一句与周邦彦的“雨过残红湿未飞。珠帘一行透斜晖”暗暗相合,纳兰将古人的词化为己用,清新自然,丝毫没有迁就之感。

  而“瘦尽春光”与李清照的“绿肥红瘦”有着相似的哀怨与寂寞。一样的感叹春光将逝,无法判定纳兰和李清照究竟谁的成就更高。诗词创作中经常出现古为今用,究竟哪一个的艺术成就更高些,是没有一个标准可言的。

  “雨余花外却斜阳”承接上句,“雨余”是雨后的意思。梦里的她穿着非常单薄的衣衫,发髻微微低垂着,伫立于暮日下,似乎在思量着什么。纳兰用雨后、鲜花、美人、夕阳这些意象营造了一个非常美妙的画面。

  上片的末句写那位女子“还惹思量”。目前已无法考证词里所写女子是谁,可在词面看来,是一位温柔婉约的女子,令人禁不住想要呵护疼惜。

  上片写完雨后景色,下片转而抒情。“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心上人不知何方,无奈只好独自借酒消愁了,无限悲凉!纳兰发出了“暗思何事断人肠”的感慨,试想这人世间,还有什么会愁断人肠呢?既然无法与远方的伊人相见,那就在梦里相会吧。谁知梦醒过后,这份悲凉更加难耐了。“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要是可以像梦里那般同她相遇在回廊,那该多好。

  整首词就在纳兰这个小小心愿中结束了,留下无限悲思。

  浪淘沙 秋思

  霜讯下银塘①,并作新凉。奈他青女忒轻狂②。端正一枝荷叶盖,护了鸳鸯。

  燕子要还乡,惜别雕梁。更无人处倚斜阳。还是薄情还是恨,仔细思量。

  【注解】

  ①霜讯:即霜期来临的消息。比喻秋天来了。

  ②青女:古代指中掌管霜雪的女神,此处指轻狂放浪的举止。

  【典评】

  纳兰的愁总是清美动人,能把琐碎的景物铺陈开了,随后就有一种哀婉的情绪从中蔓延而来。

  “霜讯下银塘,并作新凉”,纳兰依旧是用白描起笔,当池塘中的水清澈明净,秋霜初现,这时新凉乍作。”而纳兰词在这里词意一变,“端正一枝荷叶盖,护了鸳鸯”,尽管冷风吹着荷叶,鸳鸯栖于叶盖之下,成对成双,纵使霜冷风急也不再分离,似乎又流露着一些温暖的情绪。风霜凄苦,假如有能相依会好些。纳兰在这里,是羡慕呢,还是自叹自己的伤心事。鸳鸯在风霜凄紧时尚能双双栖于荷叶下,而自己愁苦,在这样清冷的秋天只能独对新凉却无计可施。

  下阕接着写道燕子飞往南方了。一年一度,燕子南飞就和初春柳树抽芽一样,,确实让人十分清晰地感到时光的流走。所以又见燕子还乡,尽管年年依旧,而人已老去,物是人非,焉能不令人伤神不已。此句,“更无人处倚斜阳”,让人觉得纳兰这首词中,最令人心动的便是这句。“倚”字用得特别巧妙,斜阳早已淡去,但似自己还能倚靠它,作者可以借着它的一点点余温暖暖自己感受的阴冷。冥思之后,又开始忘我出神,茕茕孑立,唯独剩下斜阳给人观赏。

  浪淘沙

  眉谱待全删①,别画秋山②,朝云渐入有无间③。莫笑生涯浑是梦,好梦原难。

  红味啄花残④,独自凭阑。月斜风起袷衣单⑤。消受春风都一例,若个偏寒。

  【注解】

  ①眉谱:古时女子画眉用的图谱。

  ②秋山:秋季的远山,常用于比喻女子的眉毛。

  ③朝云:早上的云彩。也指巫山神女名,战国时楚襄王游高唐,昼梦巫山之女。后好事者为其立庙,号曰“朝云”,比喻男女情事。

  ④味:乌嘴。

  ⑤袷衣:两层的衣服。

  【典评】

  “眉谱待全删”,引出词章。眉谱是古时女子描眉的技术指导书。古代女子大多热衷于描眉,把眉毛描成她们喜爱的形状,更添几分娇媚。“别画秋山,朝云渐入有无间。”“秋山”、“朝云”是寻常的两种描法,纳兰说“眉谱待全删”,如果不要那些眉谱中的式样,那么应当画什么样的眉呢?他不要画“秋山”,“秋山”代指女人的眉毛。

  看似讲了女子的纳兰,可细细品读下,却没讲出什么。为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用景喻人,更凸显了那份清丽脱俗。一个女子的描眉形象跃然纸上,她没有采用所有描眉的样式,偏偏把眉毛画成了自己想要的形状。

  这一笔简单的描绘,不仅刻画出了女子的心理活动,而且点明了她细微的心事。

  纳兰在此用到朝云,是不是也引申到了男女情事之上,很难说。乍一看,这首词好像在写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但细加思量,却发现不尽其然,“有无间”,这是纳兰常用的一个说法,可见他深受佛教影响。

  要说这是一场梦,那人生还能做几场这般美梦?写得悲凉到了极致。词的意境到此时,急转直下,压抑痛苦。而下片描写的景物也是那么悲凉低沉的。

  “红味啄花残,独自凭阑。”看着凋零的残花,独倚栏杆,可当月沉西天时,风掠过衣角,不禁在想,究竟是这春夜的风寒,还是心中的苦寒呢?连纳兰自己也不明白,因此,他用一个疑问收尾:“月斜风起袷衣单。消受春风都一例,若个偏寒?”

  有些注本说这首词是悼亡词,认为这是纳兰在回忆起妻子描眉的情景时作下的感慨。可其中典故并不支持这个解法。朝云典故大多用于形容艳遇,或者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绝不会用于形容正妻。因此,这不像一首悼亡词,反倒更像纳兰为了纪念某位女子而写。

  浪淘沙

  紫玉拨寒灰①,心字全非②。疏帘犹足隔年垂③。半卷夕阳红雨入,燕子了时。

  回首碧云西④,多少心期,短长亭外短长堤。百尺游丝千里梦,无限凄迷。

  【注解】

  ①紫玉:指紫玉钗。寒灰:死灰,此处喻指心如死灰。《三国志·魏志·刘传》:“扬扬止沸,使不烂,起烟於寒灰之上,生华於已之木。”

  ②心字:心字香,古人把盘香制作成心字形。

  ③疏帘:指疏朗的竹织窗帘。

  ④碧云:青色的云彩,碧空中的云。

  【典评】

  本篇是纳兰词里的代表作之一。上片描写了少妇在闺房里无聊思春的情景,从“紫玉”、“寒灰”就能看出这名少妇的家境殷实。“拔”通“扒”,用玉去扒灰,好像无法理解,可加上之后一句,就恍然大悟了。“紫玉拨寒灰,心字全非”,“心字”就是在心字香燃烧完后,留在地上的心形灰烬。词中的这位女主角手持紫玉,拨弄着一圈心字灰,满地狼藉,正像她那颗无法收拾的春心。

  她好像在思念故人,可词意就在此刻变得分外迷离,令人反复思索。转至下片,词意又有了转变,开头一句“回首碧云西,多少心期”,“回首”就是回望从前,追忆往昔,而“心期”是指心愿,妇人思念着与故人往昔的美好岁月,也感叹着重新相守,期盼着故人可以像燕子归来那样,重回家乡,陪伴在她的身边。

  但是,从下一句“短长亭外短长堤”看出,这个心愿是多渺茫呵,就算望断了碧云都无法实现。在诗词里,一般来说亭子、堤坝有两个意向,一是送别,二是相思。在这句话里同时出现两个意象,也许是纳兰为了表达少妇心中的焦躁不安而专门设置的,为了可以有力地去表现诗词的意境。

  词写到此处,一直都是少妇的自怨自艾,词句真挚清新,令人为之动容。接着以一句“百尺游丝千里梦,无限凄迷”收尾,也令人感到思而未得的悲痛心绪,如同一场美梦过后,醒来突然发现,头顶仍然是破瓦蛛丝盘结,身边仍然一无所有,空荡荡。

  纳兰的这首词似真如幻,非常浪漫。全词跌宕起伏,情景交融,悲凄动人,读罢令人黯然销魂,心下潮湿。有多种写春怨的方法,可纳兰以闺中人的视角落笔,描写了少妇在闺中的无聊举止和户外景致,刻画出了一派伤春伤情的形象。

  纳兰最懂相思,他可以准确地刻画少妇在闺中寂寞伤春的愁绪。问世间情为何物,最是相思无奈何,纳兰懂得世间的所有相思都是苦中带甜,尽管绝望,可还是心存一丝希望。

  苏东坡写道“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而纳兰有吟“百尺游丝千里梦,无限凄迷”,纳兰甚至在梦过后又得承受悲凄的现实,在梦的反衬下,更显得无限悲苦。这首词结构清晰,脉络顺畅,词意苦清,可写法却清丽飘逸,格调高雅,是一首经得起反复吟诵的佳词。

  浪淘沙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①。端的为谁添病也②,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注解】

  ①风流,风姿,多指美好的姿态。

  ②端的,究竟、到底。

  【典评】

  上片先用环境氛围烘托出了无奈的心情。秋雨袭来,悲从中来,分离时,互道珍重。

  到底是为谁相思成疾,又为谁而害羞?下片写她对离人的一片相思之情,想见而不得见的苦楚。明月升起,卷起了楼阁四面的珠帘。不禁想起了往事,回想欢聚的快乐,如梦似幻,教人惆怅。

  纳兰生性落拓无羁,超逸脱俗,有着旷世才华,这一切都使他与众不同,再加上出身名贵,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但他却有着寻常人无法理解的矛盾心情与沉重压力。这首《浪淘沙》是写愁,写那望不到边际、绝难消除的悲愁。

  思念亡妻,牵挂友人,还有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可奈何,都使得纳兰自觉悲哀。人世间最可悲的事情就是明知道没有意义,却必须去做,明明不情愿,又必须强颜欢笑。

  厌倦仕宦生涯,藐视权贵,令纳兰的身上另具独特气质,他毫不珍惜那些轻易得到的荣华富贵,甚至有些厌恶的的抵触心理,他想抛开周围的一切,但又无法做到,那些沉重早在他出生时就是已经注定了的命运。

  秋风秋雨愁煞人。深秋最是令人苦闷的时候,万物零落,所有都要回归沉寂,心里当然不好受。纳兰从小体弱多病,一直身患寒疾,所以会因为天气的无常变化,而抱病在床。这种季节时的疾病让纳兰觉得万念俱灰。“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一想起秋天,首先就会想起那悱恻细雨,还有早临的夜晚,愁绪重回心头,可纳兰到底在为谁而愁呢“教他珍重护风流。”看起对友人说一声珍重,期盼朋友可以在日后的生活里过得更好,可品味之下,好像又不是。“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思念友人,也不至于相思成疾,假如是思念恋人,那这位恋人又会是谁呢?

ww w . xia oshu otxt.NE 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聊斋志异 太平广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孟子 古文观止 道德经 西厢记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梦溪笔谈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