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8章 避免冲突的话要说得巧妙委婉(1)

  给对方台阶下

  在任何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座自尊的堡垒。适时地给别人台阶下,才能求得人际关系的和谐。但是,现在仍有不少人视“心直口快”为美德,即使因言语不当而产生矛盾,他们也每每以“我这人就是喜欢说实话”为理由替自己开脱。当一个肆无忌惮地挥动着道理“鞭子”的人,闯入对方不希望别人进入的内心领域时,就必然会引发对方强烈的抗拒。

  祁玟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席间有一位年轻人在说明新郎与新娘的关系时,用了“青梅竹马”这个成语。但他为了夸耀自己的博学,还念出了这首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首诗是没错的,但是他却把作者记错了,原本是李白所作,而他却说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祁玟是中文系毕业,再加上年轻气盛,见此她就毫不客气地当着众人的面,纠正了那人的错误。可是不说还好,这样一说,那人反倒更加坚持自己的意见了。

  于是,两个人开始争论起来,互相不肯退让。这时候,祁玟看到自己的大学老师坐在隔桌,高兴地说:“咱们别争了,不如找个专家给评评理。”

  那个年轻人也不甘示弱地说:“评理就评理,谁怕谁。”

  最后,他们俩一致同意让祁玟的大学老师评理。祁玟满心希望老师对那个年轻人说:“你错了,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不是李清照。”

  没想到老师却对祁玟说:“你错了,那位先生说的才对。”

  祁玟为此感到非常没面子,她不相信老师这么有学问的人,竟也会忘记这首诗。回去的时候,她又去找老师,还未等她说话,老师就说:“刚才你说对了,那首诗确实是李白写的”。

  祁玟一听有点糊涂了,纳闷地问:“那刚才你怎么说是李清照呢?”

  老师看了看她,温和地说:“你说的一切都对,但我们都是客人,何必在那种场合给人难堪?他并未征求你的意见,而只是在发表自己的看法,对错根本与你无关,你与他争到底谁对谁错有何益处呢?在社会上工作别忘记这点,要学会给人台阶下。”

  是的,永远不要在所有问题上都太过较真,那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如果你能用巧妙的语言将一个人从尴尬的境地解救出来,他自然会对你感激不尽。

  一位17岁的女孩非常不容易地找到了在高级珠宝店当售货员的机会。在圣诞节前一天,店里来了一个中年男人,衣着破旧,满脸悲伤,眼睛一直盯着那些高级首饰。

  这个时候,女孩接了一个电话,在其间她不小心把一个盘子碰翻了,盘中的6枚钻石戒指一下子全部滚落到地上。她慌忙去捡,但发现只剩下了5枚。她一抬头,发现刚才那个中年男人正急忙往外走,她顿时意识到戒指被他拿去了。

  当那人马上要出门口的时候,女孩柔声道:“对不起,先生!”男子转过身来,两人相视有几十秒之久。“有事吗?”男人在说话的时候,脸上的肌肉在抽搐。

  “先生,这是我头一回工作,现在找个工作很难,想必您也深有体会,是不是?”女孩神色黯然地说。

  男人看了女孩很久,笑了:“没错,找个工作很难。但是我能肯定,你在这里会做得不错。我可以为你祝福吗?”他向前一步,把手伸向女孩,两人的手握到了一起。

  “谢谢您的祝福,我也祝您好运!”女孩说道。望着那男人远去的背影,她摊开手,手中赫然是一枚亮晶晶的钻戒。

  这个女孩因为给了那个男人一个台阶,而保住了那枚戒指,也保住了自己的工作,让一起窃盗案轻松化解。如果女孩不这样做,而是大喊抓贼,结果就很可能会变得非常糟糕。人活脸,树活皮,当你不给别人面子的时候,自己也会被别人所厌弃。

  给别人台阶下,是一个非常高明的举动,它体现了你对别人的宽容和谅解,又能给自己赢得朋友。记住,给别人面子,就等于给自己面子,给别人一个台阶下,就等于给了自己一个世界。

  含蓄的批评更容易让人接受

  在日常交往的过程中,要想批评一个人而又不伤感情,甚至想让对方更加感激和喜欢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含蓄的方式间接暗示对方,提醒他注意自己所犯的错误。这比直接的教训和谩骂要高明得多。

  有一天,查尔斯·斯科尔特碰巧经过他手下的一家钢铁厂。当时是中午,他看见几位工人正在抽烟,而在他们的头上,却赫然矗立着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禁止吸烟”。

  大概很多管理者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都会走上前去,指着那个大牌子对工人们说:“难道你们不识字吗?”或者给予他们一顿严厉的批评和一定数额的罚款。

  但是,斯科尔特是这样做的:他走向那些人,递给他们每个人一根雪茄,然后说:“各位,如果你们可以到外面去抽这些雪茄,我将感激不尽。”工人们立刻意识到自己违反了一项规定,同时,他们也更加敬重斯科尔特了。

  当面指责他人,只会引发对方的逆反心理,而巧妙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则会受到爱戴和喜欢。那究竟什么样的批评方式才是含蓄委婉的批评方式呢?

  如今有不少关于语言技巧方面的书籍上都是这样说的:在开始批评别人之前,要先真诚地赞美对方,然后一定要接一句“可是”,再开始批评。举个例子,某家长对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说:“宝贝,我们都为你感到高兴,你这个学期的成绩进步了。可是,如果你在数学方面更努力一点的话,就更好了。”家长如果这样说话,那可能当孩子在听到“可是”之前,感觉会是很高兴的。但听到“可是”之后,他就会立刻怀疑家长赞扬的可信度。对他来说,这个赞扬只是为了批评他失败,而事先铺设好的一条引线。

  如果,想让别人更好地接受,并且让听者对你产生好感,我们只要把“可是”换成“而且”,效果就会大不一样。请看:“宝贝,我们都为你感到高兴,你这个学期的成绩进步了。而且,只要你下个学期继续努力,你的数学成绩也肯定会比别人高的。”

  这样,孩子就会满心欢喜地接受这份赞扬了,因为后面没有什么失败的推论在等着自己。家长已经用一种非常高超的说话方式让他知道父母希望他改进的行为,而且他必定会尽力向着这个期望进发。

  美国最伟大的牧师、演讲家亨利·华德比奇尔于1887年3月8日逝世。华德比奇尔影响力巨大,被世人评价为“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人”。为了纪念他,一个演讲纪念大会将举行,而莱曼·阿尔伯特应邀向那些因为华德比奇尔的去世而哀伤不语的牧师们演说。

  由于急着想表现出最佳状态,阿尔伯特把自己的演讲稿写了又改,改了又写。在作了精心的修饰后,他读给妻子听,让她提意见。

  妻子感觉写得很枯燥,就像大部分的演讲一样无味。假如她的修养不够,她可能就会说:“莱曼,你写得太糟糕啦,这样不行。你如果真的读了这样的稿子给听众,他们肯定都会睡着了。这念起来就像是一本百科全书,你都已经演讲这么多年了,怎么还会写成这样呢?天哪,你怎么不能像普通人那样说话呢?你难道不能表现得自然一些吗?如果你想自取其辱,就读这篇文章吧。”

  但是,幸好她没有那样说,她是这样说的:“莱曼,这篇演讲稿如果刊登在《北美评论》杂志上,将会是一篇极佳的文章。”

  莱曼·阿尔伯特一听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她称赞了这篇演讲稿写得很好,但同时又很巧妙地暗示,要是把这篇演讲稿用来演说,将不会有好的效果。于是,他把自己精心准备的原稿撕掉,什么也没准备就去演讲了。

  批评之所以会引发不快,大多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批评者不了解当事人的处境和他造成错误的原因,让当事者感到委屈;二是批评者采用了权威性的方式,暗示当事人的行为笨拙或愚昧,从而引起当事者的反感。而聪明的人懂得如何巧妙利用被批评者的心理,让批评也变得悦耳动听,深入人心。

  批评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对方接受,并改正错误。会说话的人不会义正词严地批评,而会巧妙地换一种含蓄的方式,让对方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自己的用意,愉快地接受。

  忠言也可以不逆耳

  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一句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长期以来,这句话被人们有意无意地扭曲成某种定义了,因此并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所谓的忠言就是指逆耳的话。可是,难道忠言就一定得让人听起来不舒服吗?答案是否定的。

  只要讲究方式方法与语言艺术,也可做到“忠言不逆耳”,达到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的效果:闻过则喜。

  打个比方说:假如你是一个团队的部门经理,在已经知道下属尽了最大努力但还是把事情办砸的前提下,尽管没有对他作太多的指责,但还是忍不住要向他提出诸如“下次再不能重复上次的错误了”之类的忠告。即便你指出的问题很有道理,对方也很有可能不买你的账,而且大有可能在心里抱怨:“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你自己去试试!”显然,这样的忠言效果就是失败的。

  但如果换一种思路,你先对下属说“你已经尽力,事情没办好我也有责任”之类的安慰话,然后再与部下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部下岂会抵触你的忠言?

  由此可见,仅有“为别人好”的善意忠言还不够,要想使忠言变成对方能接受的美言,献言者就必须掌握“收放自如”的技巧,适当地把你的苦口婆心和愤怒之情收起来,否则就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自古以来,直言纳谏者得领导赏识的少,被冷落的多。这样的人总认为自己只要一心为工作,一心为他人就是好的,因此从来都不讲究方法,以致最后说出来的话由于过于直白而让人不好接受。所以说,仅仅只有好心并达到预期的目的,有时甚至还会惨遭失败。

  商朝的比干是大家都公认的忠臣,他因为不满纣王无道,冒着灭族的危险,多次向纣王进谏。

  纣王被比干批评得无言以对,恼羞成怒地问他:“你为什么这样坚持?”比干说:“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士有诤友,下官身为大臣,进退自有尚尽之大义!”纣王又问:“何为大义?”比干答道:“夏桀不行仁政,失了天下,我王也学此无道之君,难道不怕丢失了天下吗?我今日进谏,正是大义所在!”

  这番话让纣王勃然大怒,于是说:“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说罢,命人将比干的心挖了出来。

  比干一片好心,却被当成了驴肝肺,落得个惨死的下场,原因就在于他的忠言太过逆耳了。其实,心好心坏一下子难以评估,但是,说话的方法却是直观的。如果不考虑方式方法,就很可能落得“好心没好报”的下场。

  一个能与任何人都和睦相处的人才是十分优秀的。看一看那些有所成就的优秀人士,几乎每一个人都具有能与任何人融洽相处的优点。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知道“良药未必全苦口,顺耳忠言更利行”的道理。好的动机,再加上美妙的语言,才能最大限度地在达到目的的同时,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

  一般来说,人们都能接受正确的批评,不能接受的只是批评的方式和方法。所以,在进“忠言”时要根据环境、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把本来棱角锋利的忠言磨得圆润光滑一些。只要能够因人而异地进行“对号入座”式的进言,就能使“忠言”不再“逆耳”。

  换一种方式说“不”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别人向我们提出某个要求时,出于理智的考虑我们应当拒绝,但出于某种感情的缘故,“不”字总是难以说出口。坦白直率地拒绝或严词拒绝未尝不可,但这样做往往会使对方产生不快,以为我们不近人情。

  其实,拒绝也是有一些技巧的,掌握了拒绝的技巧并恰当运用,既可以达到拒绝的目的,又不会使对方难堪。拒绝不一定非要说“不”,只要表达出“不”的意思就好。当你面对怎么拒绝别人的难题时,不妨试试下面几种方式。

  1用沉默表示“不”

  当别人问:“你喜欢布拉德·皮特吗?”即使你心里并不喜欢,也没必要太直接地表明态度。这时,你可以不表态,或者一笑置之,别人即会明白。

  一位不大熟识的朋友邀请你参加晚会,送来请帖,你可以不予回复。这样的沉默本身就已经说明,你不愿参加这样的活动。

  2用推脱表示“不”

  一位女友想和你约会,她在电话里问你:“今天晚上八点钟去跳舞,好吗?”你可以回答:“下次吧,到时候我给你去电话。”

  你的同事约你星期天去钓鱼,你不想去,可以这样回答:“其实我是个钓鱼迷,可自从成了家,星期天就被妻子没收啦!改天有时间再一起去吧!”

  有人想找你谈话,而你想拒绝,可以看看表说:“对不起,我还要参加一个会,改天行吗?”

  3用回避表示“不”

  你和朋友去看了一部拙劣的武打片,出影院后,朋友问:“你觉得这部片子怎么样?”你可以回答:“我更喜欢抒情点的片子。”

  你身体不舒服,但又不想告诉朋友,以免引起他的担心。朋友关心地说:“你试试体温吧!”你说:“不要紧,只是今天天气不太好。”

  4用反问表示“不”

  你和别人一起谈论某件事时,当对方问:“你是否认为小刘这样做不太好?”你可以回答:“那么你认为他怎样做才算好呢?”

  你的恋人问:“你讨厌我吗?”你可以回答:“你认为我讨厌你吗?”

  5用客气表示“不”

  当别人送礼品给你,而你又不能接受时,你可以采取以下3种方式客气地回绝:一是说客气话;二是表示受宠若惊,不敢领受;三是强调对方留着它会有更多的用途。

  6用外交辞令代替“不”

  外交官们在遇到他们不想回答或不愿回答的问题时,总是用这样一句话来搪塞:“无可奉告”。生活中,当我们暂时无法明确表示“是”与“不是”时,也可用这句话。例如,当朋友问及你的私密问题,你不想正面回答但又不能直接拒绝时,便可轻松地以这句话作答。

  还有一些话也可以用做委婉拒绝的外交辞令:“天知道”、“事实会告诉你的”、“这个嘛……难说”,等等。

  7以友好、热情的方式说“不”

w w w.x iaoshu otx 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 厚黑学 水煮三国 一辈子做女孩 马云创业语录 遇险自救全攻略 正能量 不抱怨的世界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圈子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