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9章 科学的小品 (4)

  在摄氏零下一百九十多度,空气竟会变成浅蓝色的液体流来流去,而二氧化碳则早成了雪花一样的白色晶体——干冰。 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过以后,变得像玻璃一样脆,一摇动,便叮当叮当作响。鸡蛋、蜡烛在超低温下,成了巨大的“萤火虫”,鸡蛋射出浅蓝色的荧光,蜡烛射出浅绿色的荧光。金属呢?同样变得面目全非:水银在常温下是闪耀着银光的液体。然而,如果你把水银温度计伸进液态空气,水银柱立即冻成硬邦邦的固体,把外头的玻璃打破,里面的水银柱可以像钉子一样钉进木头中去!铅平常是比较软的,要直就直,要弯就弯,然而在摄氏零下一百多度,却变得非常“倔强”,富有弹性,像钢丝弹簧一样。谁都知道,一个铃铛如果用铅做的话,在常温下摇,听起来像个闷葫芦,但如用液态空气浸过以后,摇起来却居然发出银铃般清脆的响声。锡恰恰相反,一把好端端的锡壶,在超低温下会碎成煤灰似的一团粉末。唯一例外的金属是铜,它在超低温下仍保持良好的韧性和机械强度,因此许多超低温设备,常用铜来做。

  更奇妙的是所谓的“超流现象”和“超导现象”:1938年,苏联著名低温物理学家卡皮茨院士发现,当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摄氏零下

  273.16度称作绝对零度),液态的氦居然会变成一种没有黏性的液体,如果你向一个小杯里倒些液态氦,再把小杯放进一个大空杯里,这时小杯中的液态氦会自动地向大杯里“爬”过去,直到两杯的液面一样高为止。如果你把液态氦装在一根管子里,管底用研磨得极细的金刚砂堵住,成了一个充满微孔的管底,然后,你用光去照管子,液态氦将会从微孔里喷出一米多远,好像从洗澡的莲蓬头里喷出来似的。液态氦的这种怪脾气,被叫做“超流现象”。至于“超导现象”,那是荷兰著名的低温物理学家卡美林·奥涅斯在1911年发现的。他把温度不断降低,当接近绝对零度时,金属的电阻竟然突然剧降,以至消失,电流可以永不休止地在环状金属线路中跑个不停。几年前,英国物理学家们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一个放在超低温中的铅环,通以电流后再截断电流,然后把整套仪器封闭起来,搁置两年半,再把仪器打开,发现铅环里的电流仍然在流动,而且电流强度并没有明显的减弱。现在,人们已经发现铅、汞、锌、铝等23种纯金属以及60多种合金、化合物,具有超导性能。

  在钢铁工业上,人们开始用超低温处理钢铁制品。经过处理后,钢的强度能增加一倍半,而铁增加两倍。至于液态空气工业,那更是最大规模作用超低温的工业。人们用高压和低温“双管齐下”,使空气变成液态,然后成吨成吨地把它蒸发、分馏,得到纯净的氧气、氮气和各种稀有气体。

  在农业上,人们利用超低温来锻炼种子,增强它们的耐寒本领。农业科学家利用逐渐降低温度的办法,把醋栗的种子进行低温处理。每天把温度降低十度,从室温一直下降到摄氏零下四十多度就会冻死的醋栗种子,锻炼成能经受得住零下二百多度超低温的考验。由于采用这种锻炼种子的办法,许多果树和庄稼,就可以从南方搬到北方,甚至搬到接近北极的地方。

  在物理学上,利用超导现象,人们制成了小巧玲珑的冷子管。冷子管的构造非常简单:它仅仅是由两根彼此绝缘并且互相交叉的镎①丝和钽②丝,浸在液态氦里做成的。冷子管比电子管小得多。用五千个冷子管组成的微型电子计算机,看上去和一架普通的收音机差不多。如果用真空管做的话,这架计算机起码得占整整一个房间。此外,冷子管用电也很省,一百万个冷子管只消耗半瓦电。冷子管非常灵敏,现在人们已用它测定从遥远的星球射来的微弱光线的强度。利用超导体还可以制成微波 ③放大器,这种放大器是现在世界上最灵敏的放大器,可以避免分子热骚动而带来的杂音,使微波得到了有效的放大。现在,物理学家们正努力寻找这样一种合金——它在室温或者稍低于室温下,就能显示出超导电性。如果能够找到这种合金的话,那将是电学史上的一场划时代的革命:人们制成了没有电阻的导线。

  在生物学上,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生物在超低温时有趣的“复活之谜”。生物学家们曾拿金鱼做了一个实验:把金鱼用镊子从水里夹出来,等它表面稍微干些以后,就把它头朝下插到液态空气里。金鱼立即冻得硬邦邦了。但是,经过十至十五秒钟后,再放回温水,金鱼竟复活了,摆动着它那轻纱般的尾巴,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

  金鱼的这种复活现象,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人们感到很奇怪,为什么让金鱼的温度慢慢降低,降低到摄氏零下一百多度,它就再也无法复活;而快速地使它降低温度,在一刹那间突然降到摄氏零下一百多度,然后迅速升温,却能复活呢?生物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在慢慢冷却时,细胞中的水分结冰,而结冰时体积会膨胀(因为水的体积在摄氏四度时最小),促使细胞胀裂、死亡。可是,在快速冷却时,细胞中的水分很快结成冰,来不及膨胀,细胞便没有受到破坏。同样,在升高温度时,也必须以很快的速度升温,避免把细胞胀裂。目前,人们正在继续探索着其中的奥秘,以便寻找一种延长动物和人的寿命的办法。

  有人设想,当用超低温“冷藏生命”的方法成功之后,把它用于宇宙航行事业。这是因为在宇宙航行时,星球和星球之间的距离往往非常遥远。从地球上用宇宙飞船飞到某些遥远的星球,要上百年、上千年以至更长的时间。坐着宇宙飞船到那么遥远的星球去考察,人的生命是不够用的。即使在宇宙飞船起飞时放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当宇宙飞船返回地球时,这婴儿也许已因年过古稀而与世长辞了。科学家们设想,当宇宙飞船起飞之后,就把人用超低温设备迅速冷冻起来。到了快接近那个星球时,把温度迅速升高,使人复活。当他完成考察之后,在返回地球的路上,又用超低温设备冷冻起来。回到地球时,重新复活过来。这样,人的生命就够用了。

  在宇宙航行中,宇宙飞船或人造卫星将会遇到摄氏零下二百多度的超低温。因此,所用的材料事先都要用超低温进行检验,合格后才允许上天。

  在医学上,人们正开始利用超低温来保存一些贵重的药品,防止变质。最近几年,我国还试制成功了“冷刀”,用于外科手术。所谓“冷刀”,其实就是在空的管子中,不断输入液态空气。在开刀时,用冷刀使切开的部位迅速冷却、冻结,可以减少出血,减轻病人的痛苦。在科学研究中,超低温也是人们很重要的助手。像物理学上著名的“宇称守恒定律”被推翻,就是以在-270℃的超低温实验结果作为依据的。

  超低温世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

  空气中的“流浪汉”

  写作背景

  《空气中的“流浪汉”》收入沪教版语文第七册。

  这篇科学小品是以笔名“叶艇”发表于1960年7月16日的上海《解放日报》朝花副刊。发表之后,被报社评为当年的“红旗稿”。

  当时我20岁,是北京大学化学系三年级学生,正在写《十万个为什么》。这篇文章在40多年之后被收入上海版的语文课本,很让我意外。由于原文长了一点,作为课文时做了一些删节,这里所收的是当年发表于上海《解放日报》的原文——幸亏我还一直保存着当时的剪报,照原文输入电脑,收入本书。

  灰尘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无时无刻不在你的鼻孔里进进出出。选择灰尘做文章,每一位读者都有兴趣。

  我喜欢用比喻来写科学小品,为的是能够深入浅出。比如这篇文章的题目,就以《空气中的“流浪汉”》比喻灰尘。又比如说,灰尘是“云雾的骨骼”,是病菌们的“直升机”,是“不老实的仆人”、“不老实的小家伙”。

  如果在今天我写这篇文章,则必定要提到“PM2.5”,亦即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灰尘。这样的“微尘”,直径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但这小家伙是“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而且还会在空气中形成霾,影响空气透明度。正因为这样,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空气中有一种细小的物质,每天东飘西荡,行踪不定,它就是被人们称作“空气中的流浪汉”——灰尘。你别看它“出身卑贱”,微不足道,从它的身上还会引出很多故事来哩。

  夏夜的天空,常常有一道亮光划过,“呀!那是什么?”孩子们最爱这样问。“是星星掉下来了。”年纪大的人回答。星星掉到哪儿去了呢?也许,你会说:变成陨石啦。其实,它与空气摩擦烧起来了,大部分变成了灰尘。据统计,每昼夜有一千四百三十万吨这样的宇宙灰尘落到地球上。

  灰尘的故乡可多着呢!林立的烟囱,整天在冒着烟,给城市戴上了一顶灰帽子。火山爆发时,灰尘弥漫周围几百公里。三十年前阿拉斯加的卡特迈火山喷发时,火山灰尘厚达人膝。人呼吸时也产生大量灰尘,每分钟约呼出二十万粒。另外,每走一步路,每刮一场风……都不知道要产生多少灰尘。

  灰尘有大有小。一般来说,一千粒灰尘紧挨着排成一队,只一厘米长。

  灰尘整天与你打交道,在你的鼻子里忙碌地进进出出。据实验,城市街道上的一酒杯空气中,有几十万粒灰尘,而在草木繁多的山林地里就少得多,大约只有一百多粒。

  也许你没想到,这些整天到处闲逛的小家伙,倒也是人类的仆人呢!

  可以这样说:没有灰尘,就没有雨,没有蔚蓝的晴空和瑰丽的云彩,也没有蔚蓝的海洋。这句话,并不带有诗人的夸大的成分。

  每天,太阳把成千成万吨的水变成蒸汽,升到天空;在高空一遇冷,水汽就要凝结了。但是没有灰尘,就不能凝结。有了灰尘,它才能以灰尘为中心,越结越大,终于从天上降下来,成为雨。灰尘是云雾的骨骼。

  亿万粒灰尘,像一层被子盖在大地的身上。光线透过大气层时,灰尘犹如一面面小镜子,截住了其中蓝色的光波,映入我们的眼帘。 在海里,也是一样。于是,我们看到的便是蓝色的天和海。

  这种解释,也许你会不太满意,做个实验看吧:把一只无色玻璃管中的灰尘除净,然后射进一束光线,玻璃管竟变成黑色的!一旦再放入灰尘,立即出现极浅的蓝色。

  假如大气中的灰尘有一天全部消失的话,那么天空将一片黑暗,只剩下几个亮点——太阳与星星。

  灰尘是不老实的仆人,常常与人们捣蛋。

  大家都知道,灰尘多了会迷人的眼睛,呛人的鼻子,会使呼吸气管发炎,尝过北方刮风沙滋味的人,体会就更深刻了。

  灰尘钻进手表,使手表走不准,甚至走不动;它钻进唱片、电影胶卷,就会唱出一种陌生的嘶哑的怪声;它钻进机器,就会加剧磨损;它落到桌椅、衣服上,就会变脏。

  灰尘还是病菌们的“直升机”,在空中飞来飞去,把这些人类的敌人,到处传播。

  看来,人们不得不管教管教这些不老实的小家伙了。

  “要扫地,先洒水”这是卫生条约,也是最普通的治服灰尘的办法。

  在上海的街道上,不时有洒水车来往,叫灰尘老实点睡到地上去。斩草要除根,人们对烟囱进行严格的戒备,不叫灰尘逃走。但是,最主要的办法,还是绿化祖国,进行水土保持。这样,一旦灰尘被雨水带到土壤里,即使刮风也很难让它重新获得自由了。人类,在征服着灰尘。

  太空医生太空医生

  写作背景

  《太空医生》最初发表于1983年第6期《新观察》半月刊。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三册。

  《新观察》是时政类杂志,但是也很关注科学。我是《新观察》的热心作者之一,既为《新观察》写时政类文章,也写科学小品。《太空医生》就是一篇科学小品。

小 说-天 堂>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梦的解析 政府论 爱的艺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论语别裁 民主的细节 忏悔录 中国哲学简史 世界是平的 我等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