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12章 科学的名家 (2)

  诺贝尔在1893年接受欧勃沙拉大学的哲学博士荣誉学位时,曾写过这样一份简略的自传:

  “本文作者生于1833年10月21日。他的学问从自学得来,从没进过高等学校。他特别致力于应用化学,生平所发现的炸药,有猛炸药、无烟炸药等。1884年加入瑞典皇家科学会、伦敦的皇家学会和巴黎的土木工程师学会。1880年得瑞典‘八星大勋章’,又得法国的大勋章。唯一的出版物,是一篇英文作品,得银牌一枚。”

  诺贝尔自办及与别人合办了15家炸药大工厂,成为巨富。他死于1896年12月10日,留下遗嘱,把他的一部分财产作为基金,拿出利息每年分配一次,奖给过去一年中对科学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诺贝尔说,这样可以使那些“感到无从着手的困难的科学幻想家,可以借我的资助而得贡献于人类”。

  这,就是著名的诺贝尔奖金的由来。

  诺贝尔生前,不惜以自己的生命献给科学;诺贝尔死后,不惜以自己的巨额财产献给科学。

  这正是诺贝尔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昆虫迷

  写作背景

  《昆虫迷》发表于1979年第6期《拼音识字》杂志。后来收入《科学家故事100个》(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年5月出版,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于2009年1月出版新版)。本文收入语文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语文六年级上册。

  《昆虫迷》写的是法布尔(Jean Henri Casimir Fabre,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他自幼家境清贫。1851年,中学毕业后当小学教师,自学化学,钻研昆虫学。1854年,获数学硕士学位。1858年,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著作为《昆虫记》,共10卷,世界名著,几度译成中文出版。

  老师在《教案示例》中指出:

  理解课文内容,增加学生对法布尔的了解,知道他所取得的成就是与他对科学的热爱、坚持不懈的精神分不开的。

  《教案示例》还指出:

  你从课文中积累了哪些词语?尝试理解词语意思。专心致志:集中精力,专心做一件事。致:集中(心思)于某一方

  面。志:心思。

  如痴似迷:形容专心到了入迷的程度。

  成年累月:形容时间长久。成年:整年。累:重叠,堆积。

  感人肺腑: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形容感人至深。肺腑:内脏,指内心深处。

  天哪,这是怎么回事:一大群人围在田头,观看一位“怪人”。这位“怪人”正趴在地上,专心致志地用放大镜观看着蚂蚁是怎样搬走死苍蝇的。他如痴似迷,以致连周围挤满了人,竟然也没有察觉!

  这位“怪人”是谁呢?

  他就是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

  法布尔从小就是一个“昆虫迷”。有一次,他仰着头观看屋檐下的蜘蛛怎样捕食蚊子,一看就看了三四个小时!

  有一天夜里,法布尔提着灯笼,蹲在田野里,观看蜈蚣怎样产卵。看着,看着,他忽然觉得周围越来越亮,一抬头,才知道太阳已经从东方升起!

  还有一次,法布尔爬到一棵树上,屏着呼吸观看蜣螂的活动。他正沉醉于他的“昆虫王国”之中,忽然,他听见树下有人大喊“抓住他”,“抓住这个小偷”,这才大吃一惊——原来人家把他当成了小偷!

  法布尔成年累月地观察昆虫,研究昆虫。他在昆虫学上的一些新发现,都是通过长期观察才得来的。据统计,他研究土蜂,用了2年;研究一种蓝黑色的甲虫——地胆,花了25年;研究隧蜂,前后经过30年;研究蜣螂,用了40年!

  法布尔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的故乡是法国南部山区中一个偏僻的小村。小时候,他没上过像样的小学。法布尔的学问,是靠刻苦自学得来的。

  法布尔曾说过这样的话: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觉悟。”“有教师的言行指导的人是何等幸福!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平直的坦途。另一种人则要走一条山崖嵯峨的小径,由于两眼一抹黑,经常摔跌;他慢慢摸索着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而不知所往。帮他一把的唯有毅力——根底浅薄者的唯一伴侣。我的命运便是如此。”

  靠着刻苦自学,法布尔学懂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和文学。他擅长写作,用清丽的文笔,为少年儿童写作了大量生动活泼的科普读物。靠着刻苦自学,法布尔平生只上过一节化学课,后来他却给学生教化

  学,并发明了一种化学染料。

  靠着刻苦自学,法布尔未念过大学,却成为一位大学教授。法布尔56岁时,积了一点钱,买了一块荒地。他搬到那里去住,成天

  跟昆虫打交道。他说:“我的收获不是谷物,而是大自然的秘密。”法布尔花了毕生精力写作巨著《昆虫记》,这部书共10卷,第一卷在1878年问世,最后一卷在他87岁时(1910年)出版。法布尔对大自然的观察非常精细。这里试摘一段,便可看出他那敏锐、深刻的观察力: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着一个倾斜的隧道,这里就是有骤雨,即刻也就会干的。这隧道最多是9寸深,不过一指宽,依着土地的天然情况或弯曲或成直线。差不多像定例一样,总有一丛草将这所住屋半掩着,其作用如一间门洞,将进去的孔道隐于黑阴之下。

  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时,决不碰及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广阔,这就是它的平台,当四周的事物都很平静,蟋蟀就坐在这里弹它的四弦琴。”

  法布尔非常勤奋。他在87岁时,眼睛已老花,看不清东西,仍然坚持要写《昆虫记》第11卷。

  法布尔92岁时逝世。他在即将离开人间的时候,说出了这样感人肺腑的话:“我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床头上的标签

  写作背景

  这篇《床头上的标签》,以《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为题,收入《科学家故事100个》(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年5月出版,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于2009年1月出版新版)。本文收入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又译利比息。德国化学家。先后长期担任基森、明兴两大学教授,最先建立高等学校化学实验室。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方面都作出过贡献。他还把化学应用到农业生产上,提出植物的矿质营养学说,为农业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化学在农业生理学上的应用》《食物化学》等。

  四川大邑县沙渠学校语文教师张敏在《床头上的标签》的教案中指出:

  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一成一败”的两个小故事。课文别具匠心的标题和巧妙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要求自己“更认真”“更严谨”的化学家形象,让我们明白只有不断地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迎来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教案让学生思索4个问题:

  (1)是什么使李比希与新元素失之交臂?

  (2)为什么要将标签贴在床头?

  (3)标签起到了什么作用?

  (4)为什么以“标签”为课题?

  1826年,法国的青年化学家波拉德很起劲地研究着海藻。当时,人们已经知道海藻中含有很多碘,波拉德便是在研究怎样从海藻中提取碘。

  波拉德把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取,再往里通氯气①,得到紫黑色的固体——碘的晶体。然而奇怪的是,在提取后的剩余残渣底部,总是沉着一层深颜色的液体。这液体具有刺鼻的臭味。

  这件事引起了波拉德的注意,他立即着手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终于证明,这深褐色的液体,是一种人们还未发现的新元素。波拉德把它命名为“盐”,按照希腊文的原意,就是“盐水”的意思。

  波拉德把自己的发现通知了巴黎科学院。科学院把这个新元素改称为“溴”,按照希腊文的原意,就是“臭”的意思。

  波拉德关于发现溴的论文——《海藻中的新元素》发表之后,德国的一位青年化学家李比希屏着呼吸,细细地读了这篇论文。读完之后,这位

  ①海藻灰的浸取液中含有溴化物。氯是很强的氧化剂,能够氧化溴化物、碘化物,生

  成溴、碘。

  化学家深为后悔,因为他在几年以前,也做过和波拉德相似的实验,看到过这一奇怪的现象。

  所不同的是,李比希没有深入地钻研下去。当时,他凭空断定,这深褐色的液体只不过是通氯气时氯和碘形成的化合物——氯化碘(ICI)。因此,他只是往瓶子上贴了一张“氯化碘”的标签就完了,结果是失之交臂,没有发现这一新的元素。

  那时候,李比希还很年轻,才20来岁。他把那张“氯化碘”的标签小心地从瓶子上取下来,挂在床头,作为教训,并常把它拿给朋友们看,希望朋友们也能从中吸取教训。

  后来,李比希在自传中谈到这件事时,曾这样写道:“从那以后,除非有非常可靠的实验作根据,我再也不凭空地自造理论了。”

  李比希开始认真、细致地观察化学现象。有一次,他到英国的一家工厂考察。这家工厂正在生产蓝色绘画颜料“柏林蓝”。他看到工人们把溶液倒入大锅之后,一边加热,一边用铁棒吃力地搅拌着溶液,发出很大的响声,一位工长告诉李比希:“搅的响声大,柏林蓝的质量就越好。”

  李比希很注意地听着。回去以后,他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搅拌的声音越响,柏林蓝的质量就越好呢?”

  后来,他终于查出了原因,写信告诉那家工厂:“用铁棒搅拌使铁作响,无非是使铁棒和锅摩擦,磨下一些铁屑来,使它与溶液化合。如能在生产时加入一些含铁的化合物,不必用力磨蹭铁锅,柏林蓝的质量同样会提高。”

  那家工厂照李比希的话去做,果然如此。从那之后,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就大为减轻了。

  李比希从小喜爱化学。他的父亲常在家里制造各种颜料、油漆、化学药品,使李比希从小就受到化学的熏陶。有一次,校长在会上问每个学生的志愿时,李比希第一个站起来,大声地回答说:“我将来做一个化学家!”

  李比希在23岁时成为大学教授。他一生写了318篇科学论文,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农业化学和生理化学方面,都作出了许多贡献。他被誉为“德国化学之父”。

  李比希经常从黎明工作到黄昏,又从黄昏工作到黎明。他的仆人常常这样抱怨说:“您整天都在实验室里工作,使得我简直没有机会等您不在时打扫它。”

  当真理碰到鼻尖的时候

  写作背景

  《当真理碰到鼻尖的时候》最初发表于1979年7月6日《上海科技报》。收入《科学家故事100个》(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年5月出版,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于2009年1月出版新版)。本文收入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新课程小学语文读本五年级下册。

  普利斯特列(Joseph Priestley,1733—1804),英国化学家。利用水槽、汞槽集气法研究各种气体,发现氧、氨、氯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亚氮、氧化氮等。晚年因同情和赞助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受到迫害,移居北美。主要科学著作有《电学史》《各种气体之实验与观察》《从水中产生气体的实验》等。

  在科学上,失之交臂、坐失良机的事例很多。《床头上的标签》讲的是李比希因想当然、粗心大意而坐失良机。普利斯特列坐失良机的原因与李比希不同,普利斯特列是由于偏见而造成了失误。《当真理碰到鼻尖的时候》中的警示语,就是恩格斯所说的那句话:“从歪曲的、片面的、错误的前提出发,循着错误的、弯曲的、不可靠的途径行进,往往当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

  在化学史上,一谈到氧气的发现,人们便要提到化学家普利斯特列的大名。

  那是在1774年8月1日,普利斯特列得到一个直径为1英尺(1英尺≈0.3米)的放大镜,便做起实验来了。普利斯特列在当时的实验记录中,这样写道:

  “我在找到一块凸透镜之后,便非常快乐地去进行我的实验了。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金刚经说什么 沉思录 蓝海战略 2050超级大国 人体使用手册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怪诞心理学 怪诞行为学 寻觅中华 吾国与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