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19章 作文的故事 (1)

  我不怕写作文了

  写作背景

  《我不怕写作文了》最初发表于《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1998年第11期。后来被收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第一册(试用本) ,还被收入接力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初中语文新阅读课本。

  这篇散文记述了我从怕作文到爱作文的过程。还应提到的是,在我整理旧物时,找到我小学一年级的成绩报告单,其中作文和读书(语文)都是40分,不及格!我不是神童。我是从作文和语文不及格起步,努力学习写作,一步一步有所提高,直至今日我成了“作文专业户”——专业作家。

  俗话说:“种田人怕草,读书人怕考。”我小时候呢?怕写作文!那时候,我觉得写作文是一桩难事。为什么呢?做算术题,只要你懂了原理,就能做出来。可是,写作文就不一样,即使把语文课本背得滚瓜烂熟,写起作文来未必顺手。特别是作文题目千变万化,老师今天出这个题目,明天出那个题目,没有什么现成的“作文公式”可以套用,光靠死记硬背也对付不了。

  我记得,那时候我出过不少“洋相”:有一次,老师出了《我的志愿》这样的作文题目。我信笔而写,说自己长大了想当将军。为什么呢?因为我很喜欢下陆军棋!老师在课堂上念了我的作文,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老师指出,我的志愿是可嘉许的,但是,当将军是为了保卫祖国,光是“喜欢下陆军棋”不行。我这才明白,什么叫做“思想性”。还有一次,老师出的题目是《书评》。当时,我刚读完苏联作家波列伏依的长篇小说《真正的人》,便写了《评〈真正的人〉》。那篇作文特别长,足足有四五千字。交上去以后,我很得意,心想,这一回准会得到老师夸奖。出乎意料,我挨了老师的批评,说我的作文哪里是“书评”,而是“抄书”!通篇只不过重述了《真正的人》的故事,没有“评”书……

  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

  我的办法是多读,多写。

  多读,就是多读报,多读书,从报纸、杂志、书籍中,看看别人是怎样写文章的。过去我看小说,一天看一本,光看故事,囫囵吞枣。慢慢地,我懂得了看书要边看边分析,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构思。多写,更为重要。我除了作文外,还给学校黑板报、壁报写稿,负责编印少先队油印小报。遇上什么新鲜事儿,就随手记下来。通过多读、多写,我不怕写作文了,我变得喜欢写作文。有一次,老师以《一件小事》为题,要我们写作文。我以挖防空壕为题材,写了《一件小事》。老师很欣赏我的这篇作文,居然把这篇作文油印出来,还用红笔加了批语:“头尾衔接得很紧密,文字也简练。”这给我莫大的鼓舞。迄今,我仍保存着这篇作文的原稿和油印稿。我努力用自己的语言写作文,仔细观察四周的事物,写作前反复酝酿、构思,写好后细细修改,这样,作文成绩就明显提高了,成为班上的“作文尖子”。

  现在,我几乎天天在写“作文”。不过,“作文”题目不是老师出的,而是各报纸、杂志的编辑出的。我不停地写,不停地练。我不再怕“作文”──练多了,写多了,就会熟能生巧。

  东方巨龙的腾飞

  写作背景

  2000年7月7日,这天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并不是“七七”抗战纪念日,却是高考第一日。

  早早就接到考生家长的订车电话。“的士”司机一点也不敢怠慢,早早地到达考生家中,生怕耽误了高考。建筑工地接到通知,夜间绝对不许施工,以免影响考生休息。交通警察为运送考卷的专车,一路绿灯。家长们纷纷事先前往考场“踩点”,以便到时准确无误地把子女送到高考的坐椅上。

  宾馆不失时机打出了横幅,写着凭准考证可以打折吃住,保证高考期间吃得好、睡得好。“强脑”、“补脑”之类广告,抓住这一最佳时机,大做特做。两个孩子都早已戴上硕士方帽的我,原本跟这股高考热无缘。然而,

  我居然也出现在考生的行列!

  那是上海《青年报》编辑突然给我来电话,希望我作为作家也能够参加“高考作文”。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在我看来,作家如果怕作文,就甭当作家了。我三天两头接到各编辑部五花八门的约稿,其实也就是各种各样的“命题作文”。我在二十岁时就成为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写《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那些“为什么”是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出的题目,我一篇篇写出“命题作文”。正因为这样,倒是练就了一副应付命题作文的硬功夫。再说,我在1957年经高考以第一志愿考上北京大学之后,已经四十三年没有经历作文考试了。如今能够找回当年的高考“感觉”,也很“酷”。

  我已经习惯于用电脑写作。考场里为我准备了电脑。不过,我是用特殊的表形码写作,一般的电脑里没有。我带来了表形码软件进行安装。可惜,那电脑没有“输入法生成器”,表形码装不进去。不得已,我临时改用手写。二时整,试卷发下来了。我看了一下,试题是这样的:阅读下列提示,根据要求写作——世界博览会的历史源远流长,埃菲尔铁塔就是1889年世博会的主题塔,它至今仍是法国巴黎的象征。1970年在日本大阪举办的世博会主题是“人类的进步与和谐”;1993年韩国大田世博会的主题是“新的起飞之路”;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世博会的主题是“海洋:未来的财富”;新千年第一届世博会今年在德国汉诺威举行,主题是“人类·自然·技术”,我国也将参加。

  最近,我国政府宣布支持上海市申办2010年世博会,请你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一个主题,加以论证,并说说你的设想,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题目自拟。这题目最初使我“愣”了一下。因为当时上海刚刚准备申办世界博览会,我对于世界博览会了解不多,这题目显得有点冷僻,一下子不容易切入。我思考了一下,想起1999年在巴黎游览埃菲尔铁塔,这个钢铁庞然大物就是为世博会在法国举办时兴建的。我又想起日本创造学会会长井深大博士曾经约我为世博会日本馆写过文章。这么一来,觉得我对世博会还是有过接触。接着,我选择切入点。由于要为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确定主题,我着重考虑主题的东方特色。这样,思路一下子就顺了。

  于是,我便动手写作。我用散文式的笔调来写,注意修辞,运用排句,也着力于作文的思想深度。大约写了五十多分钟,看到已经写满三张三百字的稿纸,知道接近一千字,就开始收尾,最后给这篇作文安上了标题:《东方巨龙的腾飞》。

  我看了一遍,改正几个错别字,就交卷了。这是我多年来养成的写作习惯。我平常写作,从不打草稿。写完之后,略作修改,便完工了。即便是写几十万字的长篇,我也没有写一遍再抄一遍的习惯。这种一次性完成的写作习惯,使我更能自如地应付作文。

  在交卷时,我见到靠窗边有一台复印机,就把我的“作文”复印了一份——因为改用电脑写作已经快十年了,“手稿”已经显得很珍贵。

  刚刚回家,我前脚进,一位杭州朋友后脚就跟着来了。她听说我从高考的考场回来,睁大了眼睛:“你怎么会去参加高考?”我放声大笑,“酷”极了!我的“高考作文”《东方巨龙的腾飞》在翌日发表于上海《新民晚报》,并被选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高考作文大参考》。从2000年开始,我应邀多次参加写作“高考作文”——与考生们同步开始写作,同步当场完成。

  我曾经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前陷入沉思:这座矗立于1889年的“钢铁怪物”,在法兰西引起过轩然大波。然而,毕竟她表明钢铁时代的到来,揭开近代工业革命的帷幕。从此,埃菲尔铁塔英雄般昂立于塞纳河畔。从此,世界博览会成为举世瞩目的盛会。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这条巨龙在2010年腾飞于东海之滨。金鳞闪耀,狂舞云端,欢迎五湖四海的高朋嘉宾光临申城,共庆世界博览会在东方揭幕。

  历尽五千年沧桑的巨龙,如今闪耀着青春的光芒,披戴着彩虹般的祥云:

  那红色来自1921年上海的兴业路;

  那橙色给友人们以阳光般的温煦;

  那黄色则是炎黄子孙的本色;

  那绿色遍布上海的东南西北;

  那青色是万千新厦在闪光;

  那蓝色是东海的万顷波涛;

  那紫色来自浦东中央公园紫罗兰的馨香。

  七彩构筑了上海世博会的七个音符:革命,友谊,东方,和平,建设,环保和幸福。

  七个音符谱就了上海世博会的主旋律:东方的腾飞!

  东方的巨龙,曾经领世界浪潮之先。原本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原本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原本以“四大发明”为世界奉献了科学瑰宝。只是在近代,巨龙渐渐落伍。

  “毛泽东使中国人站起来,邓小平使中国人富起来。”东方蛟龙从毛泽东时代的“穷则思变”,到今日的“富而思进”。“思变”,“思进”,金龙终于腾飞。

  虎啸山林,龙跃苍穹。上海作为长江的龙头,飞舞东方。浦东的开发,使上海的腾飞跃上了更新的高度。浦江东西,齐奏腾飞的凯歌。

  腾飞,跨越了时空;

  腾飞,飞越了高峰;

  腾飞,超越了世界。

  东方巨龙的腾飞,寰宇注目。正因为这样,世界博览会在上海徐徐拉开大幕。

  埃菲尔铁塔,这世博会的钢铁纪念碑如今成了巴黎的标志性建筑。

  一条腾飞的金龙,在黄浦江畔昂首而立,将成为上海世博会的纪念碑,成为上海的新的标志性建筑。从此,“2010年”=“上海世博会”=“东方巨龙的腾飞”!

  2000年7月7日下午于上海《青年报》社

  面对大海

  写作背景

  2001年7月7日,我第二次应邀参加写作高考作文。比上次“舒服”,我用不着前往考场,只需在自己的书房里“待命”即可。上午十时半,上海《新闻晚报》编辑给我打来电话,要我做好准备。过了十分钟,他打来电话,告知作文的题目是《面对大海》。我坐到电脑前,开始写作文——这一回比上次方便,可以用电脑写作。相对而说,《面对大海》要比关于世博会主题的作文好写。我略加思索,便从我与大海的缘分切入,写到我第一次见到大海的感受。此后,写及我在不同地方所见到的多彩多姿大海。最后写我面对大海的感受,写大海的博大,写海纳百川,点明了主题。花了二十几分钟,我就用电脑“敲”出了千把字的作文。我看了一遍,略作修改。然后给《新闻晚报》编辑打电话,告诉他已经完成作文。他很惊讶:“这么快呀!”我随即用“伊妹儿”把作文发给了他——这回我参加高考,是在高科技帮助下完成作文的。《新闻晚报》编辑收到之后,给了我一封“伊妹儿”:“作文已收到,非常好,多谢!将在下周二(后天)的《新闻晚报》上刊出。”

  2002年7月9日上海《新闻晚报》报道说,“从被告知作文题,到把稿件传到编辑部,叶永烈只花了半小时的时间。”《新闻晚报》全文发表了我的高考作文《面对大海》。

  《面对大海》被华艺出版社收入2002年的《高考作文金手指》。当有人问我属什么的时候,我常开玩笑地回答说“属猫”,因为我像猫一样喜欢吃鱼腥。

  我出生在东海之滨的温暖之州——温州,从小吃着海鲜长大。但是,坐落在瓯江之畔的温州,并不直接面对大海。小时候,我的父亲常从温州坐轮船出差上海。我真想跟他一起去乘船,看一看壮阔无比的大海。我在1957年考上北京大学,离开温州时走的是陆路。直到1961年暑假回家的时候,才有机会乘海轮出瓯江,进东海,前往上海。我这才第一次见到大海。我久久地倚在甲板的扶栏上,迎着海风,面对大海。大海无边无际,粼粼波光在阳光下闪烁。船头犁开碧波,卷起一道白色的波澜。海鸥在浪花间追逐,不时猛然俯冲,捕食着“海鲜”……大海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海纳百川,无比宽广。从那以后,我一次又一次面对大海:在海南岛,我见到海浪温柔地轻吻着金色沙滩;在黑海之畔,我见到月光下的海面像一面平静的镜子;在旧金山“十七英里”那高耸的悬崖旁,我见到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wwW.xiaOshuo txt.net_T_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政府论 怪诞行为学 中国哲学简史 退步集 民主的细节 干校六记 暗访十年 权力意志 第五项修炼 智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