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54章 拿什么拯救你,台湾? (2)

  同一时期,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于7月31日秘密来到北京。在此之前,苏联向中国建议说要在中国的大连和旅顺建立联合海军基地,并在基地建立由苏联人掌握的长波电台。这等于是要把苏联的武装力量放到中国,但是中国却不能掌控。苏联的建议让毛泽东相当不快,赫鲁晓夫希望亲自向毛泽东解释。在与赫鲁晓夫的会谈中,毛泽东并没有向苏联盟友通告北京即将在台湾海峡的军事行动。

  耐人寻味的是,赫鲁晓夫秘密地来到北京,却在离开北京时,公开了他的行程。在北京的南苑机场,中国领导人为赫鲁晓夫举行了送行仪式。飞机一起飞,新华社就发布了措辞热烈的访问公报。公报说:“双方在极其诚恳、亲切的气氛中,就目前国际形势中迫切和重大的问题,进一步加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关系的问题以及为争取和平解决国际问题、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共同奋斗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并且取得了完全一致的意见。”

  北京的公报与既往的官样文章一样,并无新意。华盛顿的杜勒斯和台湾的蒋介石都没有看出其中的玄机——直到8月23日下午。

  1958年8月23日下午5时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司令员叶飞上将下达了对大、小金门,大弹、二弹等岛屿攻击的命令。顷刻间,各个目标陷入一片火海。宽达万米的金门料罗湾内,烟雾四起,火光冲天,炮弹激起的水柱此起彼伏。由于那天是星期六,且正好赶上台湾“国防部长”来岛视察,刚刚结束聚餐的守岛国民党官兵和停泊在湾内的大小军舰在疾风暴雨般的炮弹面前,个个目瞪口呆。20分钟后,国民党守备部队才开始还击,但很快就被解放军的强大炮火压了下去。

  首波攻击持续了两个小时,解放军的三个炮兵师共向目标发射了4.5万发炮弹,其火力密集程度打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高纪录。攻击中,台湾金门防卫司令长官胡琏的指挥部被炮弹击中,当场炸死金门防卫部副司令赵家骧、章杰以及澎湖防卫部副司令吉星文三位国民党军队的中将军官,在司令部的一名美军顾问也被打死。

  虽然北京炮击金门“意在击美”,但是杜勒斯并未看出北京的潜台词。相反,台湾海峡的炮声一响,杜勒斯立即认定这是莫斯科对华盛顿的挑衅。杜勒斯的逻辑很简单——8月3日,赫鲁晓夫刚刚访问了北京,新华社的公告就说,两国领导人在很多问题上“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哦,原来“完全一致”的地方是在台湾海峡!在杜勒斯看来,北京对金门的军事行动“很可能是毛泽东与赫鲁晓夫月初在北京会晤时达成的一致行动”。中央情报局附和说:“我们有证据表明苏联没有鼓励中共挑起危机,但苏联显然默许并支持了中共的炮击行为,因为苏联人相信这不会导致中共和美国之间大规模的敌对行动。”

  “保卫台湾“是美国打开中国大门的第几步?

  既然中国对台湾的军事行动有苏联的影子,那么解放军对金门的军事行动就不单是中国声称的“解放台湾”那么简单了,而是冷战的一部分,是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一个前沿阵地。根据杜勒斯那套“多米诺骨牌理论”,“如果金门被攻占或投降,将会沉重打击‘福摩萨’(台湾)的反共亲美政府的威信和军事能力……结果便可能出现一个鼓吹同共产党中国联盟和消除美国在岛上的基地的政府”。如果金门、马祖、台湾相继丢失,西太平洋的“反共壁垒”,如“日本、大韩民国、菲律宾、泰国和越南都将受到严重危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和缅甸的政府可能将完全处于共产党的影响之下”。如果是这样,“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基地,也许甚至在冲绳的基地,都可能变得难以维持或无法使用,而具有巨大工业潜力的日本则可能落入中苏的轨道。这些事情不会立即发生,但可能会在几年内成为现实”。杜勒斯提醒艾森豪威尔总统说,这些后果“会比中国共产党人接管中国大陆发生的后果更加影响深远和更加不幸”。

  有了杜勒斯的这套理论,美国“保卫台湾”自然就不再有争议的空间。8月26日,美国秘密通知蒋介石,驻日本的美军海军陆战队和空军即将调往台湾,同时美军将从驻扎在地中海的第6舰队抽调两艘军舰,加强第7舰队的力量。

  艾森豪威尔总统似乎读出了毛泽东“意在击美”的弦外之音,在调兵遣将的同时,他要求对北京的行动保持耐心,美国的反应必须视北京下一步的行动来确定。按照总统的意见,只要北京不企图占领任何主要岛屿,美国就只提供国际护航;如果北京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则美国军队可以支持蒋介石,但是只能以海、空军协助为主;如果发生最为严重的情况,也就是北京进攻台湾和澎湖列岛,美军将扩大行动范围,并由总统决定是否使用核武器。

  在美国研究军事行动协助蒋介石的时候,莫斯科茫然不知所措。因为在北京发起军事行动前,他们一无所知。莫斯科不知道北京这次行动的真正意图。在莫斯科看来,如果这是一次偶然事件,莫斯科不必小题大做;如果是北京处心积虑的行动,那么毛泽东应该在20天之前的会谈中通报赫鲁晓夫;即使来不及通报,北京必然会派人前来莫斯科说明。所以金门炮战打响时,莫斯科一直避免由官方发布对此事的反应。直到8月31日,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才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指责美蒋“在远东地区组织实施了军事挑衅行动”,并表示了支持中国的立场:“解放台湾及其他所有属于中国的沿海岛屿是中国人民的内部事务”,“如果今天有谁企图通过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进行威胁的话,那么他不应该忘记,这是在威胁苏联”。

  苏联的警告似乎印证了杜勒斯的判断,说明台湾海峡的军事行动绝非毛泽东一时的冲动。美军在台湾海峡的军事行动似乎找到了立足点。9月初,38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从台湾南部登陆。同时还从地中海调来第6舰队的一半舰只来加强第7舰队的兵力。加上从美国本土调来的军舰,美军在台湾海峡共集中了航空母舰7艘、重型巡洋舰3艘、驱逐舰40艘。美空军第46巡逻航空队和第1海军陆战队第1师的航空兵队进驻了台湾、菲律宾。

  美国的军事行动表明,毛泽东“意在击美”的目标已经达到,毛泽东显然不愿意把“敲打”美国演变成一场与美国之间的战争。9月3日,毛泽东下令炮击暂停三天。责成中央军委起草《对台湾和沿海蒋占岛屿军事斗争的指示》。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军委的《指示》明确提出炮击金门“是一种持久的斗争”。并规定:目前不宜进行登陆作战;炮击也要有节奏,打打看看;海空军不得进入公海作战;不准主动攻击美军。

  行动上低调,宣传上必然高调,这就是政治。9月4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国政府许可,不得进入中国领海及其上空。9月6日,周恩来总理发表声明,严厉警告美国政府,如果继续对中国进行侵略和干涉,把战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必须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

  然而华盛顿似乎没有看懂北京“以进为退”的妥协,反倒步步紧逼。在周恩来发表谈话的翌日,杜勒斯发表了针锋相对的声明,说美国与台湾之间有《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条约规定“美国有义务来帮助保卫台湾不受武装进攻。国会的联合决议授权总统使用美国的武装部队来保护金门和马祖等有关阵地”。同一天,艾森豪威尔总统配合杜勒斯的威胁,恫吓北京说,美国“准备冒更广泛地使用核武器的风险,甚至全面战争的风险”。

  美国在台湾海峡显示的军事力量以及艾森豪威尔的威吓引起了莫斯科的高度警觉。9月5日晚,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秘密访问了北京,并与毛泽东和周恩来举行了会谈。有关这次谈话的内容,目前尚未发现档案文献,但是相关当事人的回忆录已经公开发表。葛罗米柯的回忆录中说,毛泽东与他谈话的大意是:美国可能冒险,中国已有心理准备;如果美国进攻中国,甚至使用核武器,中国的策略是诱敌深入,待美军进入华中地区后,苏联再使用一切手段对其实施打击。毛泽东表示,中国不怕核讹诈,如果美国实施核打击,中国政府将退守延安继续斗争。

  当时担任毛泽东主席俄语翻译的阎明复对此也有记录,他的回忆与葛罗米柯的回忆互相印证。阎明复的记载是:毛泽东告诉葛罗米柯,如果和美国作战,中国将诱敌深入,然后关门打狗。葛罗米柯说,对你们的这种战略我不能评论,但是要考虑现在是原子弹时代。毛泽东回答说:“原子弹有什么可怕?我们现在没有,将来会有;我们没有,你们还有嘛。”不过毛泽东对葛罗米柯强调说:我们的方针是自己承担这场战争的全部责任,不要你们参加。我们不同于国民党,不会拖苏联下水。至于同美国作战,那是将来的事情,不是当前的问题。当前我们不会打台湾,这点请转告赫鲁晓夫。

  在获悉中国政府“不打算拖苏联下水”的态度后,赫鲁晓夫约见了中国驻苏联大使刘晓,表示苏联将考虑采取一些步骤,来帮助中国制止美蒋阴谋的实现,但毛泽东拒绝了。然而赫鲁晓夫坚持苏联要有所作为。9月7日,赫鲁晓夫写信给艾森豪威尔,表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侵犯就是对苏联的侵犯”,“我们将完全履行我们自己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所承诺的。义务”,“否则,远东就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艾森豪威尔认为赫鲁晓夫的信“是不能接受的”,将信退回给苏联政府。

  但是赫鲁晓夫并不甘心。9月20日,他第二次写信给艾森豪威尔,这次他提高了警告的级别。赫鲁晓夫说:“那些企图用原子武器攻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不应该忘记,另一方也拥有原子弹和氢弹,并有发射它们的手段……向人民中国挑起战争必然意味着将有美国人民的儿子死去,这也等于点燃了一次世界大战。”

  毛泽东的不屈不挠和赫鲁晓夫的严厉警告,终于让艾森豪威尔意识到,台湾海峡的危机与柏林危机尽管形式不同,但都是两大阵营的较量,如果美国不想冒险在亚洲打一场全面战争,他唯一的做法就是和北京一样,把军事护航的行动拿捏得恰到好处。好在,白宫的艾森豪威尔和中南海的毛泽东一样,不光是政治上的卓越统帅,也都是军事指挥的行家里手,他们很快就找到了这样的默契。9月22日,艾森豪威尔命令美第7舰队只为国民党的运输船提供护航,“但条件是美国舰只必须停在卸货的海滩三海里以外的公海上”,以避免在中国内海与中国发生冲突。白宫的决策很快得到了中南海的回应,毛泽东也立即下令只打蒋舰,不打美舰,如果美舰还击,不予还击。

  白宫和中南海互相读懂了对方,那么战争就可以落幕了。10月25日,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说中国人的事情应该由中国人民自己来解决,而不应由美国人插手,两岸中国人应以和为贵。为表示北京政府的诚意,今后,逢双日不开炮,“逢单日,你们的船只、飞机不要来。逢单日,我们也不一定打炮,但是你们不要来,以免受到可能的损失……”既然北京拿出了和平的姿态,华盛顿自然见好就收。在彭德怀《告台湾同胞书》发表的翌日,艾森豪威尔决定,只要中国履行诺言在双日不开炮,“美国将不参加护航活动”。至此,被赋予广泛政治内涵的“8·23炮战”宣告结束。

  赞曰:

  物以类聚 杜勒斯呼朋引类围堵中国

  敲山震虎 毛泽东以蒋击美斗而不破

w w w. xiao shuotxt. n 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怪诞行为学 中国小说史略 吾国与吾民 悲剧的诞生 社会契约论 理想国 中国哲学简史 世界是平的 忏悔录 退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