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8章 曾国藩做人准则:须谨言慎行(1)

  曾国藩箴言

  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箴言解读

  不要到处说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反过来应当默默的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那些或者相似的缺点和错误,有的话就要悔过自新,尽快改掉。

  一、事不密,则成害

  曾国藩在练兵时,每天吃完午饭后,大多总会邀请幕僚们一起下围棋。一天,有一个人急匆匆的走过来,向他告密说某个统领就要叛变了。而这个告密人就是那个统领的部下,曾国藩听后顿时大怒,立即命令手下将领将那个告密者斩首示众。过了一会儿,被告密的那个统领以为自己没有什么问题了,就前来给曾国藩谢恩,此时曾国藩脸色一变,阴沉着脸,命令左右马上将这个统领斩首。

  幕僚们看到曾国藩把告密者和被告密者都杀了,感到十分迷惑,不知如何是好。曾国藩看到他们迷惑的样子,笑着说:“这就不是你们所能明白的了。”他接着对幕僚们说:“刚才的告密者说的是真实的情况,但是我如果不杀他,这位统领知道自己己经被告发了,势必会立刻叛变,但是由于我杀了告密的人,就可以把统领骗来了。”

  曾国藩这一招可谓残忍,以后还会不会有人主动向他告密,也很值得怀疑。但是为了能够成功地把叛变者引出来,这招瞒天过海确实是个万无一失的方法。其实那个告密者可以做的更秘密一些,不让任何人知道他去告密,这样才不会弄得连自身都被牵连进去。

  当今这个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应保护自己的稳私,不泄露自己的秘密,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手,使自己不利的一方变为有利的一方。

  比如在与客户谈判时,如果让对手发现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自投罗网”,是给对方机会,让对方很轻易地就打败自己。做生意是如此,即使我们平时不是做生意的,也要学会隐藏自己的秘密,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个不是欺骗对方,是处事的一种方圆手段。

  小李和小张结伴上街购物,小李看到一件非常漂亮的裙子,她满怀喜悦之情去向摊主问价格,她的神情已经告诉了对方,她非常喜爱这件裙子,而且非常想买。于是货主就向她要了100元,不管怎样讨价还价,最终还是以80元两人成交。

  同伴的小张在过了一会儿之后,同样去了这家摊位。但是她没有表现得像小李那样急不可待地想要买回那件裙子,也没有表现出非常喜爱之情,而是漫不经心的随便看了几下,她采用了一个与小李不同的方法,她先问了别的衣服,如上衣,裤子等的价格,最后才问一下那件裙子的价格。像是很无心的问,货主依然向她要100元,但是她表现得要不要都可以。说着便要离开那儿,货主急忙给她降了价,一下子就降到了80元,但是她还是没有要,而是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

  “50元还差不多”。货主急忙说:“再商量一下,你再加一点”。

  而小张说:“我就出50,多了我不要”。货主为了多卖一件,只好同意以50元的价格卖给她。

  这就是巧妙地隐藏自己的秘密所起到的作用。同样的东西,两个人由于表现的不同,所以价格也就不同了。这就是处事的方圆之理。

  运用好了圆,并没有伤害到别人,也没有欺骗别人,而是很好的保护了自己,为自己多省下了一部分额外的开销。

  二、小心驶得万年船

  曾国藩认为:“做人应该要喜怒不形于色,切忌锋芒太露。”“勿露所长”这些都是古人给我们的告诫。

  战国时候,陈轸被秦魏王器重,但是陈轸不懂得隐藏自己的锋芒。这令他身边的惠子很是担心,一天,惠子对陈轸说:“杨树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树,无论怎样种都能够成活。但是,如果是一个人在种树,有十个人在拔树,那结果又会如何呢。”种树难而拔树相当的容易。他意在告诫陈轸不要太过锋芒外露,不然后果惨重。因为锋芒太盛,想拔掉他的人也就多了。

  身藏锋芒而不露,是明智的处世之道。锋芒太露,常常使人身败名裂。适时掩藏自己的智慧,以免招致别人的嫉妒和陷害。不要自作聪明,在人前适当的表现傻一点点;该糊涂的糊涂,该明白的也糊涂。用糊涂包藏自己的锋芒,利多于弊。

  “花要半开,酒要半醉”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盛开娇艳的鲜花易被人采摘。人处在这个社会中同花一样,当你志得意满之时,如果不懂得藏起锋芒,势必会像花一样被摘掉。

  李广是汉代令匈奴兵闻之丧胆的大将军,平时处事与将士同甘共苦,打仗的时候也身先士卒,在军队里得了个“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美名,并且受到部队官兵的敬仰和爱戴。但是他战功显赫,却终身没有被封侯,最后还被迫自杀。这就是因为他不懂得韬光养晦,总是把自己的锋芒显露出来,让小人有了进谗言的机会。

  后来他又因为锋芒太露,遭人猜忌,性格自负的他怎可“认输”,依然保持他倔强的性格,结果终于死于他的锋芒之下。

  曾国藩可以说一个懂得“守拙”的大智若愚的人。当他所统率的湘军,在其九弟曾国荃的领导下,在攻占南京、平定太平天国前后,是曾国藩湘系集团的极盛时期。4年多时间里共有21个湘军集团首领先后出任督抚,封疆大吏等,把持清政府半壁江山。他们编织成了一个特殊的关系网,呼吸相从,祸福相依,成为了晚清实际主政的势力。然而,这也造成了清朝统治者阶层的恐慌。

  为了避免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危害朝廷的威胁,清政府立即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提拔和重用曾国藩部队中的湘军将领,使他们和曾国藩的地位相当,逐渐打破曾国藩与他们的从属关系,疏远他们之间的感情。甚至使他们与曾国藩因政见不和,分庭抗礼,以便朝廷的控制和利用。

  曾国藩看到这些,知道朝廷是怕他叛变,另立新朝。反复衡量之后,决定自动裁军,减弱自己手中的兵权,向朝廷表明自己的一片衷心,直到皇室不再害怕他对朝廷会造成威胁。他的这些主动当然是朝廷所希望的,于是便不再怀疑他,使得曾国藩在这之后得以安享自己的晚年。

  三、祸从口出是真理

  曾国藩早年也曾倔强,脾气暴躁,好和人争斗,但是为官之后,经过一番磨砺,悟出了为人处世应当外圆内方的道理,并且也身体力行,最终成为一代中兴名臣。

  一个人要外圆内方,就是在坚持自己原则的情况下,圆融于世事,尤其是说话方面更应该注意,因为一个不小心,你所说的话就有可能给你带来灾难,这一点在官场尤为重要。曾国藩也是深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一辈子谨言慎行,甚至在公开场合都很少开口,从而有效避免了很多言语上的失误。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样,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话适合在什么样的场合说,都是要经过认真推敲的,不经过大脑脱口而出的话肯定会带来不可预计的灾祸。

  俗话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在当今这个社会,学会转一转弯说说话不是更好吗?别人会欣然接受,取得更好的效果。相反如果直言相告会使对方难以接受。在不损失自己任何利益的情况下,说几句灵活的话劝解别人又何乐而不为呢。口不择言必定会给自己留下后患。所以说,在这个信息发达的年代,忠言不必逆耳,良药不必苦口,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从前在山上有一位老者,他长着雪白的胡子,但是从来没有人问到他的年龄,所以说现在谁也不知他到底有多大了。但是所有的人们都十分尊敬他,无论谁家有问题,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跑去找他,请他给出一些忠告。但是每次老者总是面带微笑的对来者说:

  “我能提些什么忠告给你呢?”有一天,又有一个年轻人来请他给自己提忠告。同样地被老者拒绝了,这个年轻不管怎样,就是不走,一直缠着老者告诉他一些忠告。老者无奈之下,只见他拿来两块窄窄的木条,两撮钉子,一撮直钉,一撮螺钉。还拿来一个榔头,一把钳子,一个改锥。

  他先用锤子往木条上钉直钉,他费了很大劲,也钉不进去,因为木条太硬了,钉子砸弯了,他不得不再换一根。就这样,一会儿工夫,有几根钉子都被他砸弯了。然后老者又用钳子夹住钉子,用榔头使劲砸,这下钉子总算弯弯扭扭地钉进到木条里面去了。钉子是钉到木条里面去了,同时那根木条也裂开了,再也不是完整的一个木条。

  他所作的努力全白费了。这一回老者改换了方法。他拿起螺钉、改锥和锤子,把钉子往木板上轻轻一砸,又拿起改锥拧了起来,这样果然没费多大力气,螺钉钻进木条里了,木条一点也没裂开。剩余的螺钉,还是原来的那一撮。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 我的奋斗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 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传 痛并快乐着-白岩松自传 李娜自传:独自上场 苏东坡传 曾国藩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