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9章 重新制定游戏规则(1)

  制定游戏规则,首先要破坏游戏规则。真正会玩游戏的人,是能够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并且能够左右游戏规则的人。毫无疑问,董明珠就是这样一个人。叱咤市场20年,她总是能够让别人跟着她的规则走,这就是她的高明之处。

  先款后货,绝不赊欠

  当年初到“海利”的董明珠第一次“追债”的经历,让她刻骨铭心。自此之后她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打破这个营销惯例,否则就不干营销这个行当。虽然拖欠货款是行内普遍存在的现象,但董明珠偏不信邪。她向经销商宣布:“凡拖欠货款的经销商一律停止发货,补足款后先交钱再提货。”

  这下大大小小的经销商纷纷向格力老总朱江洪告状。哪有这样做生意的?朱江洪劝董明珠,是不是可以补完款,先发货再收钱。董明珠振振有词:“就算别人都这样,我格力也偏偏不。即使100次撞墙头破血流,我董明珠也要撞101次,定要把‘欠款’这堵破墙撞倒。”

  于是自1995年起,格力电器打破了空调业内“先发货后付款”的潜规则。自1997年至今,格力不但没有一分钱应收账款,也几乎没有任何的银行贷款,创造了空调行业货款100%回笼的奇迹。

  奇迹的出现需要铺垫。格力本身的产品质量有保证,市场销售有保证,经销商的信心强,所以愿意先预付款来提货。董明珠的“先款后货”不但没有得罪经销商,而且屡创销售奇迹。各地的经销商们都普遍相信,对格力不划款拿不到货,只要划款过去从不拖欠货。董明珠办事一视同仁,大家都服气。众多经销商几经挣扎、矛盾,最终不得不向董明珠妥协,其实也是向自己的利益妥协。

  向银行借款,负债经营,是现在很多企业的通行做法。资金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前提条件。任何一个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另外,由于临时性生产的需要或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扩大适销产品的生产规模、研制开发新产品,在内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企业也需要筹措资金,以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比之下,虽然企业有多种渠道筹资,但负债筹资有其相对的优越性,所以多被企业采用。可以说,以特定的偿付责任为保证,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负债经营,已被现代企业的经营者作为重要的理财策略。但是,这种策略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

  美国的格兰特是一家着名的日常用品零售公司。该公司的创始人威廉·格兰特白手起家,由小本经营起步,发展成为美国屈指可数的大企业,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但是,就是这样一家大企业,由于策略失误,负债过高,最终不得不走上申请破产的结局。

  格兰特公司在零售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认真研究了定价策略后,将其经营的日用品价格策略定位在25美分,高于“5美分店”

  和“10美分店”,但低于普通百货公司。而且,格兰特公司的陈设格局要比廉价的“5美分”和“10美分”商店档次高。这样的价格定位吸引了百货公司和廉价商店的顾客,所以,格兰特公司的业务迅速发展,连锁店开设到上百家,格兰特公司的发展速度也远远超过了当时的行业老大西尔斯公司。到1972年,格兰特公司新开办的商店是1964年的两倍。

  然而,到1973年11月份,格兰特公司的利润只有3.7%,在各零售商中是最可怜的。显然,盲目发展导致了灾难。格兰特1973年全年营业额达18亿美元,但利润却只有8400万美元,下降了78%。这是该公司历史上自1967年以来最低的一次。格兰特公司的股东资产净值赢利由以前的15%降到5%。更糟的是,其长期债务由1970年的3500万美元增到2.22亿美元,短期债务则增至4.5亿美元。到1974年,格兰特公司的连锁店猛增到8.25万家,是10年前的1000多倍。

  在这种情况下,格兰特公司的销售额并没有随着分店的增多而扩大;相反,每家分店的平均销售额却急剧下降,连年入不敷出。格兰特公司在143家银行的债务达7亿美元,债台高筑,公司信誉急剧下降。在资产不抵债的时候,格兰特公司只好于1975年10月2日按联邦破产法提出破产申请。1976年2月,该公司最终倒闭,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二大破产公司,也是零售业最大的破产公司。8万员工因此而失业。

  可以说,向银行借款的负债经营方式,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它能为你的经营带来更好的效益,用不好它则会把你推向万丈深渊,使你永无翻身之日。

  格力当然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只是,它的资金来源不是银行,而是各地支撑格力发展的经销商和试图加入经销商队伍的人们,以及上游企业的垫资。这种“借鸡下蛋”的借钱手法足以令所有的制造业企业深思。

  “不借钱”的格力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董明珠表示,贷款有它的成本问题,成本即使再低,总是有的。但是究其真实原因,不外乎格力有自己更好的融资渠道,以及它稳健的经营风格,宁愿放弃似乎是白得的利益和扩张机会。

  有人质疑,如果企业通过贷款可以获得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或者更高的利润水平,为什么不去银行借钱投资,让它生出更多的资本。

  因为没有一分钱的银行贷款并不是值得炫耀的亮点。致富的时机来了,有现金的公司会趁机攻城掠地,或争抢渠道,或利用资本运作夺取竞争对手的根基。但是格力并没有太多的动作。她一直强调,如果格力现在没有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就不能随便轻易地拿自己的钱去投资。她愿意在技术、科技研发上面,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在消费者的需求上面去动脑筋。一辈子赚辛苦钱,但是赚得踏实。投资领域那种浮躁、投机、一夜暴富的心理使人不能够静下心来做产品研究。所以董明珠采取非常稳健的态度,拒绝投资市场的诱惑。董明珠自认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不太会衡量所谓的得失,只朝着认定的方向前进。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董明珠做法的正确性。在金融风暴的非常时期,很多企业在风暴中纷纷倒下,不是因为这些企业家不想做好,而是他们的决策和思路决定了他们的企业不能做大。董明珠一直坚持格力追求的是未来,是给更多人带来实惠。这样的长远眼光和心态决定了企业的决策是不急功近利,不进行盲目投资。格力最终也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

  当初董明珠坚持“先付款后发货”的原则,一是为了公司的长远利益,二是不想让自己陷入要债的泥潭。当时的这个决策,也许董明珠自己也不会想到,这种付款方式会让格力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获得大量充足的现金流。俗话说“他人栽树我乘凉”,董明珠则是自己栽下了树,自己还能够乘凉。

  拒不降价

  了解空调行业的人都知道,这个行业向来是价格大战的爆发区。

  要是碰上天公不作美,来个凉夏,价格战就更是在所难免。董明珠既然踏进了这个行业,又一不小心被推上了商场的风口浪尖,她就必须时时刻刻地面对这种挑战。

  1996年是国内空调业的“生死年”,这一年是我国历史上梅雨期最长的年份之一。就在这年春天,包括合资企业,全国空调总产量已高达2000万台,可市场容量还不到600万台。而且,紧接着的夏天,我国各地暴发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雨足足下了40多天,日常气温低于33℃。这种情况对“靠天吃饭”的空调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于是,一场残酷的空调大战在这个凉爽的夏天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董明珠感觉到了压力。可是,这种压力也不是只有她一个人才有,所有的空调生产商都面临着同样的天气变化,大家都不可能不战而退,唯一的选择就是放手一搏。

  价格战很快就开始了,激烈而又残酷:科龙率先大幅压低价格,一款空调从原先的6400元、5800元、5600元、5000元,骤然降到4280元!其他品牌立即纷纷跟进,抬出口号,“让利不让市场”,将所有款型的空调价格成千成千地往下砍。看到格力按兵不动,经销商们疾风骤雨般地打来电话催促:“只有立马降价,否则格力今年必死无疑!”

  经销商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要求降价无可非议,如果董明珠站在经营部的角度考虑问题,降价同样是一件对她有益的事情。毕竟,价格要是降下来了,经营部的销售压力也就减轻了,就是有所损失,那也是企业的损失,国家的损失,与经营部关系不大。

  关键时刻,朱江洪总经理因劳累过度住进了医院。董明珠站在全局的高度,扛起了反对降价的大旗。她明白,很多经销商在拿到厂家的供应价后,一转身就以低于厂里的价格出售了。经销商不会做赔本买卖,他们也不是在“赔本赚吆喝”,他们的想法是,只要把量做大了,厂家最后就会考虑给予补偿。如经销商投入8000万元,按1%或2%的亏损,在淡季时他们就会向厂家要求增加5%的亏损率。这样在淡季时投入的经销商已经获得了利润,因为没有稳定的价格,他可以抢先出手。市场虽然被扰乱了,但经销商却获得了好处。

  董明珠意识到经销商要求降价,不全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他们是想通过银行贷款进行大量投入后,把货低价售出,待他们赚了钱后再进行第二轮轰炸。他们很可能在旺季时进一步扰乱市场运作,完全不考虑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如果格力空调降价,个别经销商就可以用低价来冲击二、三级经销商,冲击那些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他们对抗的竞争者,这会使广大经销商对格力产品和品牌信心发生动摇,后患无穷。

  虽然董明珠反对降价,但她没有资格参加公司的高层会议。公司的部分高层领导开会做出了降价的决定。董明珠在众多高层领导面前人微言轻,根本就没人重视她的呼声。不过董明珠明白,如果这次真的降价了,企业可能要损失2亿,甚至有可能将格力电器拖垮。她找到了分管经营部的一位副总经理阐述不能降价的理由。这位副总经理也赞同董明珠的观点,但是会后他非常无奈地告诉董明珠,大家都坚持降价,他也只好跟着同意降价了。还有一位分管财务的副总更是无关紧要地说:“我可管不了那么多,我管财务,只要现在能拿回钱,以后是以后的事。企业以后怎么样,我管不了。”不过那位分管经营部的副总告诉董明珠:“降价虽然开会通过了,但还要到医院请示朱总后才能实施。”

  听到这句话,董明珠悬着的心一下子落下来了。她对朱总的了解就像朱总对她的了解一样,这两个有着共同目标的人,总会在关键时刻抱有相同的观点。董明珠相信朱总不会为了短期利益而毁了格力,她相信朱总一定会打电话询问她的意见。这不仅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还因为她才是市场第一线的,只有她才清楚市场前线的真正状况。

  果然,朱江洪和董明珠,这两个合作默契的人在反对降价的问题上再一次取得了一致观点。朱江洪认为:“价格太低,专卖店为省几个钱,难免饮鸩止渴,牺牲安装维修,那么给用户提供的就是劣质产品。在难以保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地方,格力宁愿让出市场也不降价。”

  不降价也就意味着经营部要承受更大的压力。董明珠手机24小时开通,平均每天几十个电话,凌晨2点发生问题也会有电话来。这个凉爽的夏天,她却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当时格力电器最大的一位经销商,平均每年的销售额几个亿,占格力电器销量的10%以上,此时已囤积了大批空调,正悄悄低价倾销。100万元进的货,他转身80万元就敢卖出去,想自己先亏些钱,一举击溃竞争者,独霸一大片市场,然后再与格力电器讨价还价。这个人在业内很有影响,甚至在格力电器高层也有后台。他的货倾销范围近10个省。最厉害的是,他从珠海进的货,运到华东后最后还能再卖回广东。

  对于这种不诚信的行为,董明珠察觉后立即对此人停止供货。

  他自恃是格力电器的最大客户,且与公司高层某领导关系非同一般,于是大大咧咧找上门来收拾董明珠,扬言“有她无我”。董明珠则宁肯被撤职,也不让步。这人一看来硬的不行,便四处求情。但董明珠“坚决不与缺乏良心和责任感的人做生意”。最终,格力电器彻底中断了与此人的合作,众多中小经销商大大出了一口恶气,军心得以稳定。

  价格战越打越激烈。同一类型的产品,有的厂家把价格降到了比格力低800~1000元,对格力产品的销售无疑造成了强大的压力。有的业务员不断给董明珠打电话:“两种柜机摆在一起,人家的便宜那么多,客户当然不买我们的。”

  面对业务员的抱怨,董明珠知道他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她尽量安慰业务员:“丢掉一部分市场是不可避免的。消费者不同,他们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哪有一种产品就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呢?现在格力柜机占了差不多50%的市场,已经很完整,没有必要用降价来追求一部分市场。”

  董明珠意识到这种行为的问题所在:以如此低的价位出售,他们要么是负债经营,要么是低价购进元器件,降低空调的质量,牺牲消费者的利益。

  为了渡过难关,格力电器放弃了跌价最厉害的一匹分体机,把生产和营销重心向技术含量高、利润也高的柜机和“冷静王”等产品转移。

  事实印证了董明珠的判断,一直是国内“老二”的华宝,降价后销量创出新高,但却巨额亏损。华宝从此退出竞争,归到“老四”科龙旗下。同时,这场大战还断送了包括当时的“窗机大王”——杭州东宝在内的等一大批品牌的前程。

  这些品牌惨败的原因几乎如出一辙:大经销商为争夺地盘、扩大市场份额,向厂家索取更高回报,纷纷使出批发价低于出厂价、零售价低于批发价的手段,相互倾轧。价格的一天三变让中小经销商苦不堪言,最终人心涣散。

  华宝一直是董明珠格外敬重的同行。每次提到它的黯然陨落,她总有不尽的感慨和惋惜。是啊,一个企业消亡的真正原因,往往不是竞争的凶险,而是自己心中失去了最后的信念。

  谁都难以想象,格力的固守和付出,在这一年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这一年,格力的销售增幅达17%,以97万台的销量量第一次超越了春兰,成为国内的“老大”;其中柜式空调增幅130%,使格力成为全国最大的柜机生产厂家。国家统计局和中央电视台调查中心联合发布调查公告显示,格力在空调类产品中位居“全国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评价”和“售后服务质量评价”三项第一。

w w w. xiao shuotxt. n 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拿破仑传 毛泽东与蒋介石 李嘉诚全传 李娜自传:独自上场 天使在人间 看见 我的奋斗 蒋介石传 世界因你不同 往事并不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