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53章 解放战争:民心比大炮更有力量(1)

  是战是和,奉陪到底

  重庆谈判:除了演戏还是演戏

  抗日战争胜利,是毛泽东早就预料做着准备的,但它来得那样快,却不是毛泽东完全想到了的。这是因为日本人从准备全国玉碎抵抗到底到无条件投降转变极快。日本人想着以自杀式的恐怖来阻挡美国人的占领,结果美国人根本不和他们玩白刃战,而是直接扔下两颗原子弹。

  毛泽东以惊人的精力,夜以继日地投入工作,不断发出各种指示。这就是毛泽东的特殊本事,他在寻求根本性的逐步渐进的成功之道,但他也能抓住突发事件来加快成功的步伐,他的充沛的体力和精力,也使得他能够掌控突发事件。

  1945年8月10日,日本投降消息传来的当晚,朱德总司令已发布全面进攻命令,要求日军投降,否则将予以消灭。毛泽东在第二天就布置向东北进军。

  这时候八路军的国军战斗序列起了积极的作用,日本人无法拒绝投降,因为他们面对的都是中国军队。

  共产党在敌后发展的方针显示出巨大成果,蒋介石长期奉行消极避战以保存实力政策结出了苦果。蒋介石明白,他的军队远在大后方,他在11日发出两个相互矛盾的命令:一个要求各战区将士加紧推进;另一个要求第十八集团军原地待命。

  这实在是太可笑了,毛泽东手下会听他的?

  有人站在蒋介石的立场上指责八路军抢夺胜利果实,那是心态偏了,日本人投降了,大家都抢,谁离得近就得到得多。问题要问为什么共产党距离日本人近呢?事实上他们一直就在日本人的身后,随时准备袭击日本人的,日本人突然投降最先拿到枪的当然是八路军,这没什么可说的。

  抗战胜利,蒋介石坐享成功和领袖的荣誉,但谁能想到,正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成为真正的卖国贼。看过电影《东京审判》的人都记得,中国派出的大法官差一点羞愤地蹈海自杀。作为战胜国,蒋介石没有争取任何国家利益,美国人扶他,他都不上墙,如琉球主权和日本驻兵都不要,他对这些不感兴趣,把这些廉价卖给了美国人,换取美国人的枪炮打内战。为了打内战,他把外蒙古出卖给了俄国人;为了打内战,他赦免日本战犯,把冈村宁次奉做顾问。除了他的小集团利益,在他心中压根就没有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事情正如毛泽东所判断的那样:蒋介石只想着打内战,他的决心已定,但他要放手发动全面内战还有许多困难。蒋介石主要有三大困难:

  1.全国人民反对抗战胜利后再发生内战。

  2.在国际上,美英苏都不赞成中国发生大规模内战。

  3.蒋介石的精锐主力远在西南、西北地区,运送这些部队到内战前线需要时间。

  我们胜利了,可是我们旧伤未好又添新伤,外蒙古被分离出去,中国依然被列强们血淋淋地撕扯着,而蒋介石却只是惦记着灭了毛泽东。日本刚投降,蒋介石就连续三次致电毛泽东,邀请毛泽东速到重庆“共定大计”,蒋介石并不是真的想通过谈判来实现国内和平,他的如意算盘是想利用这一着来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如果毛泽东拒绝到重庆来,就给共产党安上拒绝谈判、蓄意内战的罪名,把战争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使自己在政治上处于有利地位(蒋介石估计毛泽东是不敢冒险来重庆的);如果毛泽东来了,就给共产党几个内阁职位,迫使共产党交出解放区,交出军队。另一个是,可以用谈判来取得准备全面内战,特别是调兵遣将所必需的时间。

  毛泽东为什么要去重庆?这个问题很复杂,是什么力量迫使他去冒险?这一点值得研究。

  这时候全国人民的注意力全部都被吸引到了毛泽东去重庆的这一问题上,大部分人不知道一盘更大的棋正在紧锣密鼓的布局中。美国人英国人自私到了愚蠢的地步,面对日本人的歇斯底里,他们不愿意牺牲更多,看到蒋介石指望不上,他们就希望苏联出兵对付日本人,斯大林正中下怀,漫天要价,英美将中国利益很大方地卖给了苏联,没有想到日本人很快就投降了,这样俄国人出兵对日作战的意义就大打折扣,美国人后悔不已。因为后来的历史将表明,这样的出卖和背叛导致中国人伤心之余只得靠自己来解决俄国人的威势压迫。为了不两面作战,毛泽东不惜低头,搞了一边倒的政策,这一决策又导致美国人误判,将北朝鲜统一行动视作苏联全面进攻的开端,他们出兵干涉的结果,又使得中国人无法接受美国人越过三八线,于是和美国人大打出手,最终美国人无可奈何承认: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一切深层原因就在于美国人对中国的出卖。蒋介石被英美卖了,被俄国人欺负了。为中国找回来利益的正是毛泽东,只是这个过程迷雾重重,多数人都被毛泽东搞得眼花缭乱,直到几十年后才能理出一点条理。

  回到1945年,俄国人出兵东北灭了日本关东军,这时候的俄国人极想把中国的东北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为建立第二个外蒙古做准备,所以斯大林极力鼓捣毛泽东要去重庆。放眼全球没有人(有话语权的人)为毛泽东张声,强权们一致要求中国人继续做出牺牲。这时候毛泽东做出了作为民族巨人的最英明决策——抢占东北。毛泽东将山东战略集团的兵力大部调往东北,将中共中央委员中的一半人派往东北,将自己麾下最能打仗的将军林彪派往东北,安排好这么重要的棋子后,毛泽东决定自己前往重庆演戏。

  他的同志们当然有理由担心毛泽东的安全,蒋介石的人品实在不高。毛泽东分析了各种力量对比,估计不会有什么危险。自然必须做一定的让步、妥协,如果这样还不行,那就准备坐班房。所以被迫去重庆谈判叫毛泽东很不愉快。二十多年后,毛泽东坐在书房接见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各国领导人,有些国家的领导人因为见不到毛主席一面而失望地流泪,可二战胜利时,伟人尚未掌握巨力,被外人逼迫着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很正常。

  1945年8月28日,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以及张治中陪同下,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从延安飞抵重庆。这是美国人做出的姿态,美国大使亲自陪着,至少安全上有保障。蒋介石没有表示热情,只是派了一个代表,也没有搞什么仪式迎接毛泽东,倒是民主党派多数都去了机场。

  毛泽东在机场发表书面谈话:“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

  蒋介石自然无意与毛泽东搞和平、民主、团结,毛泽东也不失望,他似乎就是借机搞统一战线来了。

  毛泽东参加了蒋介石的欢迎宴会,蒋介石不喝酒,只是拿起酒杯比画一下。毛泽东分别拜会了各界名流。重庆多数人对毛泽东表示了热情,周恩来表现出绝对的忠诚,他几乎接过了所有的敬酒,代毛泽东喝下,对毛泽东的安全绝对上心。

  有人说,重庆谈判是一场复杂而艰苦的斗争,我们说得看怎么说,两边都心知肚明,都在演戏。唯一的问题是毛泽东的安全无法得到绝对保障。其他都不重要。

  这种没有诚意的谈判显然是扯皮,毛泽东既不主动和蒋介石翻脸也不轻易让步。终于在所有人快失去耐心的时候,毛泽东在军队问题上做出重大让步,蒋介石也最看重这一点,于是达成一纸协议,通常称作《双十协定》。

  前面我们说过,毛泽东就是来搞统一战线来了。毛泽东在重庆这43天中,除主持谈判外,主要就是同各界朋友进行广泛的接触。

  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对毛泽东说:“蒋介石在演鸿门宴。”这一表述是不准确的,只是表明关心的一种态度。因为蒋介石不是楚霸王,楚霸王是自己有力量而一念之差放了竞争者,蒋介石则是在美国等各派力量的挟持下演戏,历史不会简单重复。章士钊等老朋友则是力劝毛泽东走为上,早点离开。

  有意思的插曲是毛泽东拜访柳亚子,柳亚子即席赋诗一首:

  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

  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乱倘休,

  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

  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

  柳亚子对毛泽东绝无吝啬,他将毛泽东视作孙中山和中国的马克思。他清楚看到和平条件下毛泽东也能赢,所以对前景很是乐观。

  毛泽东给柳亚子复信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毛泽东手书旧作《沁园春·雪》赠给柳亚子,柳亚子读后直呼大作,“展读之余,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手。”立即和词《沁园春次韵和润之咏雪之作不尽依原题意也》:

  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意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痛无双国士,绝代妖娆。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秾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新民报晚刊》的吴祖光在看到柳亚子的和词后找到毛泽东的原词,将两词同时发表,引起了轰动,毛泽东不但不是土匪,也不仅仅是英明的政治领袖,还是最伟大的诗人,这实在是叫中国人眼界大开,我们将拥有一个大诗人当领袖,这愿望如春苗萌发。蒋介石的侍从主任陈布雷意识到危险,忧心忡忡地对蒋介石说:这首词填得非常得体,现在好多人在为毛泽东的词着迷。

  于是蒋介石授意反击,他能挑着的错也就是词中所谓的帝王思想,可惜适得其反,没有任何文人能写出与毛诗并肩的词句,大文豪郭沫若唱和两首,各种正反和词不下百首。

  柳亚子一生中写下诗歌7000余首,词200首,是当代诗人领袖,他极力推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为中国词作第一,自然征服了国民党统治区的知识分子,郭沫若的加入,则推波助澜加速了文人意向的倾斜,说这一首词使得中国文化界缴械投降也是恰当的。

  对国民党内的各派人物,毛泽东也广泛接触,就连一向反共的陈立夫、戴季陶等,他也前去看望。与陈立夫见面后,他说:“我们上山打游击,是国民党剿共逼出来的,是逼上梁山,就像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封他为弼马温,孙悟空不服气,自己鉴定是齐天大圣,可是你们却连弼马温也不给我们做,我们只好扛枪上山了。”

  面对毛泽东的嬉笑怒骂皆文章,陈立夫大窘,表示要对这次国共和谈“尽心效力”。

  毛泽东甚至有兴趣去看戴季陶,戴季陶也是毛泽东的老熟人了,当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毛泽东就直接告诫他不要底下使绊子。戴季陶和蒋介石渊源极深,关系大约是亲如兄弟一级,而且是蒋介石反共的首席理论家,最后在失败前夕绝望自杀,他为什么彻底绝望了呢?

  谁要是和毛泽东斗嘴,谁就会自取其辱。在重庆,有人指责共产党“不要另起炉灶”,毛泽东针锋相对地回答:“‘不要另起炉灶’的话我很赞成,但蒋介石得要管饭,他不管我们的饭,我不另起炉灶怎么办?”我们是谁,我们是全中国老百姓,蒋介石管饭吗?

  毛泽东在重庆还探访了一些故旧,居然见到了一个原新民学会会员。和毛泽东一道组织新民学会的人,是有机会青史留名的,当然了是要冒生命危险的,但这样的机会摆在眼前没有抓住该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毛泽东在重庆看到了他最希望看到的东西,那就是民心,他知道了广大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共产党身上。

  1945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张治中的陪同下回到延安。张治中说,兄弟算是尽到了责任,把毛主席送回来了。张治中是个异类。

  毛泽东一回到延安,就召开政治局会议,指出国共两党平等了,和也可,战也可,两种道路共产党都能赢。

  全国人民都盼着和平,但蒋介石和谈只是为了有时间调兵。

  一个明显的苗头是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向国军内部重新颁发他在十年内战时期手订的《剿匪手本》,靠蒋介石本子赢过吗?记起来了,赢过,第五次“围剿”就赢过。

  阎锡山最郁闷,他的地盘丢了很多,所以抢先动手,刘伯承、邓小平指挥部队自卫反击,歼灭晋绥军35000余人。

  《双十协定》签订后的第三天,蒋介石召开会议决定要在六个月内击溃八路军和新四军主力,然后分区进行清剿,以期“根绝匪患”。

  我们不知道蒋介石是凭什么认为他能消灭共产党的,他也不想想可能吗?他对共产党的胜利是很少的,最重要的胜利还是在毛泽东被剥夺军权的情况下实现的,他仅仅感觉到共产党力量在膨胀,但不知道共产党到底有多少人,共产党给他报的数字有多大折扣他似乎也不知道,他是否以为毛泽东在重庆给他报的数字是虚张声势呢?而且他也忘了他对毛泽东从来没有胜利过。

  如果他一开始就采取守势,只想要大半壁江山,就如同抗日前夕,会不会延迟失败,坚持到冷战呢?这无法假设。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统一还得感谢蒋介石的坚持打内战。调兵遣将的蒋介石,两个多月中,已调集80万人的兵力到内战前线,此外又收编了伪军30万人,共110万人,挥军东进或北上。中国内战中几乎没有从南方打赢过北方的先例,不知道蒋介石读过历史没有。

  蒋介石兵分三路北上平、津。毛泽东选择迎击其中的孙连仲部,方法是运动防御,轮番抗击,达到迟滞、消耗、疲惫敌人。待敌进至山区,迫敌展开,寻其一部,加以围歼。这些招数从上山就开练,现在已是熟练无比了。

  有机会研究军史的人会惊讶地发现,就是刘伯承这样的科班军人打仗,毛泽东都是一步步规定好了的,详细到了具体的地点,作为毛泽东的部下要做的就是执行或是提出更好的建议,而不同意则需要说明理由。

  刘邓率军歼灭敌军两万多人,国军高树勋则率部一万人起义。这个歼灭战,使得国民党全面接收华北的美梦破灭,只得依靠空运部队接收平津,结果在北方蒋介石军力形成了一座座孤岛。这其实已经注定了蒋介石的失败命运。参照五次反“围剿”的战法就能明白,这些玩意儿实际上就是放大的土豪围子,等着被灭呢。

  毛泽东还指挥了其他一些重要的反击战役,取得了胜利。

  蒋介石遇到三大问题,一个是仗打输了;一个是美国人调整了对华政策;再一个是老百姓反对内战。蒋介石不得不无条件停战,中国的土地上(除东北外)出现了暂时和平的局面。

  就是在这时候,毛泽东病倒了,要知道这是罕见的。

  我们不知道毛泽东的体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他的体质一定是极其特殊的,毛泽东大病一场,而且是从重庆回来后得的,毛泽东苦也不病、累也不病,但情绪不好、有了极端不安全感的时候就会得病。他在苏区得了几次大病都是在极端压抑的情况下得的,重庆谈判回来大病一场就是证明,这是否说明毛泽东在感觉危险的情况下就会神经高度紧张呢?这是不是老天给予的特质呢?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拿破仑传 天使在人间 林肯传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名人传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我的奋斗 李嘉诚全传 风雨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