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19章 改变第二步:走进对方的心灵(3)

  也许有人会感到十分诧异,为什么小缺点的存在反而会提升一个人的魅力?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过于完美的人高高在上,让人难以接近,往往会使人在心理上觉得相形见绌;而并不是那么完美的人和自己比较接近,心情会比较放松,也会比较容易产生亲近感。或者说,我们与全无缺点的人相处时,难免会从心理上因为落差而产生不安感;如果一旦发现平时十分优秀的人也和自己一样有弱点,就会因为其也有平凡的一面而使自己获得安全感。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十分苛刻,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为了不犯错误,他们在别人面前要么是小心翼翼、诚惶诚恐,要么是过于严厉,苛刻到不近人情,总是把自己塑造成完美的形象。这样的人一旦出现,他身旁的人就会感到压抑,不自觉地想要远离。这种处处要求完美无缺的人不仅会让自己受到别人的疏远,也容易让自己陷入孤独。

  懂得适当地示弱并不是自我贬低,也不是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而是一种人生境界。只有懂得适当示弱的人,才能将人际关系处理得更好,从而提升自己生活和工作的质量。有的人不懂得适当地示弱,也许他并没有想逞强的意思,但是由于他太优秀了,无形之中就让其他人有了压力,从而给自己带来不少的麻烦。很多人并没有真正了解恰当的时候示弱带来的意义,它并不是表示无能,只是一种交际的策略。有的时候,适当示弱能让你积蓄力量,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会适当地示弱的人,能让他人感到放松,不会觉得他是有威胁的人。人们一直尊崇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屈”就是一种敢于示弱的勇气。

  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故意流露出自己的弱项,可以得到更多人的照顾和喜爱。比如,有些初出茅庐的明星尤其受到观众的喜爱,因为他们的自然、青涩与直率让人感到非常真实和亲切。他们在舞台上的小失误、失误之后做出的尴尬鬼脸、忘词之后仓促改编的歌词和面对粉丝时的羞涩和脸红,无一不让粉丝们为之着迷。相比较那些拥有较多舞台经验、面对采访对答如流、举手投足落落大方的明星,善于适当表现自己缺点的年轻明星反而拥有别样的魅力。

  当然也要注意,示弱能否达到让人喜欢的效果还要分情况。那些才能出众但偶尔因失误而犯小错误的人,人们并不会计较他们的小失误,反而会觉得那些小失误体现了他们真实的个性;但才能平庸而犯同样错误的人就不会给人好感了。成就一般,还频频犯错,只能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一般人想要赢得人气,就必须平时少犯错误,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自嘲的方式来换取他人的好感。自嘲,也就是自我嘲弄,就是要拿自身的失误、不足甚至缺陷来开涮,用来博得他人的开怀一笑。这是一种幽默的表达方式,在生活中有特殊的作用。巧妙的自嘲可以化解尴尬,营造欢悦的气氛,拉近与别人的距离,消除对方的敌意等。自嘲还是一种幽默的生活态度,它表现的是自嘲者的低姿态、大智慧以及良好的修养。当我们陷入窘境的时候,不管是逃避还是极力掩饰,都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造成尴尬的局面。如果能够巧妙地自嘲,反而展示了自己的豁达和自信。

  通过有技巧的自嘲,优秀者可以减轻他人的妒意,假如不够优秀,也可以苦中作乐,激励自我。

  王乐是一家餐厅的服务员,由于工作十分出色,很快便被提升为领班。同一批进入餐厅的人难免背后会有些闲话,王乐把这些都看在了眼里。一次,经理表彰工作出色的员工,王乐自然成为了经理口中的模范。经理在提到王乐的时候,称赞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顾客永远都是笑脸相迎。然后,他要王乐也讲几句话。王乐很谦虚地谢了经理,然后对着同事们笑着说:“非常荣幸能够得到这个荣誉,这是所有同事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过,我之所以每天都笑呵呵地,是因为如果我不笑的话我的眼镜就会掉下来。”话音刚落,同事们便哈哈大笑起来。

  无疑,王乐的这一番自我调侃缓解了同事的妒意和敌意,消除了他人不平衡的心理。

  【读心术小结】

  显示自己强大的一面并不难,但有技巧地示弱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表现自己的弱点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事业的发展,为了人际的交往,调整心态,适当地示弱会给个人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当然,示弱也要讲究技巧,把握好分寸,过分示弱可能会落入被人鄙视的境遇中。示弱不会压垮你的脊梁,相反,它会让你将脊梁挺得更直。一个敢于示弱的人,一定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勇气、充满信心,并且充满智慧的人。

  不要害怕持久战

  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在一所中学选了一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在教室的黑板上写下了一些奇怪的英文单词,这些学生每天上课时都会看到那些单词。虽然那些单词跟他们的生活毫无关系,也不是考试要考的内容,但是它们已经被同学们接受了。黑板上的这些单词以一种有条理的方式改变着——有些单词只出现过一次,而有些却出现了数十次之多。实验结束时,研究人员对学生们进行调查,对单词表的好感度进行评估。调查结果显示,含有出现次数较多的单词表得到的好感率越高。研究人员由此认为,与“熟悉产生厌恶”的传统观念相反,某个刺激的重复呈现会增加这个刺激的评估正向性,也就是说某个事物呈现次数越多,人们越可能喜欢它。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人们之间的熟悉程度影响着双方交往的质量,相对而言,人们更愿意信任关系密切的人。例如,常常与老师打交道的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更亲密;相对于普通员工,经常跟领导打交道的秘书跟领导的关系会更好,也更容易得到提拔。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是因为人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不是很容易做成的事情,不妨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就像黑板上出现频率很高的英语单词一样,出现的时间越久就会越受欢迎。

  两个人从相识到相熟会经历一个时间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交往的频率往往决定着两人交往的进度。没有一定的交往频率,情感关系则不容易建立。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之下,两个人接触的次数越多,双方对彼此的好感会越深。比如当你频繁听到某人的名字,或者经常看到某人照片的时候,就会对这个人产生兴趣。心理学家认为,交往次数越多,心理上的距离越近,越容易产生共同的经验,也就越容易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

  有的时候,我们有事要求别人帮忙。帮这个忙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是他们却由于各种原因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和理由搪塞、拒绝,搞得我们无可奈何。这个时候,学着有技巧地软磨硬泡,增加双方接触的机会,更加充分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思想和感情,会影响对方的态度。如果你被拒绝之后便轻易放弃,那你便永远也无法成功。刘备三顾茅庐才能请到诸葛孔明这种绝世的英才,充分说明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一道理。当对方回绝你的时候,不妨再尝试一下,用诚意打动对方。

  软磨硬泡不是消极地浪费别人和自己的时间,更不能与对方耍无赖,而是要用积极的行动影响对方,感动对方,让情况向好的方向转化。这时候,能否掌握说话的技巧便显得十分重要。要善于观察别人的表情,了解别人的心意,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当我们能够把话说在点子上时,对方就会被我们所打动。当然,这种软磨硬泡的方式如果用得不好,也会有反作用。有的时候,对方不答应帮忙并不是因为一些主观原因,而是客观原因导致没有办法帮忙。这时候如果用这种“软磨硬泡”的方式就很难奏效,这种消耗他人时间的手段很可能消耗的还有他人的耐心,甚至,还有可能把对方惹恼,这样我们的目的就更难达成了。如果对方是由于客观原因无法答应帮忙的,就不宜再软磨硬泡了,否则事情没有办成,还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跟他人交往越深就越可能与对方产生亲密的关系,但是凡事都应有度。就像在多次重复听一首歌之后人们会感到厌烦一样,如果不懂分寸地黏着别人会让人感到讨厌。所以与人交往,应当注意分寸,接触频率高能增加好感,但也应给对方留下适当的空间。如果是一开始就让他人觉得讨厌的人或事物,出现的次数越多就越会让别人感到厌烦。因此,与人打交道,要清楚什么情况要增加接触的频率,什么情况要减少接触的次数。

  【读心术小结】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虽然软磨硬泡有时候听起来并不好听,但在某些情况下是能够发挥作用的。如果我们能够克服害羞和自卑,在人际交往中主动出击,拿出自己的耐心和诚意,主动多与他人接触,通过交往展现自己的真诚,相信一定能够取得他人的信任和认可。

w w w. xiao shuotxt. n 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悲剧的诞生 民主的细节 干校六记 自私的基因 沉思录 判断力批判 中国小说史略 潜意识的力量 上帝的指纹 智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