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32章 领袖必修课:用正确证明实力(1)

  遵义会议:选择决定命运

  能指明出路是最大的高明

  1935年1月2日至6日,中央红军按照毛泽东的意见西渡乌江,占领遵义。

  这样的一味西向有了结果,蒋介石丢了目标,只得命令军队整训待命,这样中央红军也能歇歇脚了。

  能歇歇了,就该说说理了,开会吧,要不然底下人非炸了锅不可。参加革命的人们可不是奔着死亡而来的,而是为了胜利而来,他们不要钱,不要利,没有直接的好处,图的就是有个光明的未来,如果是死路一条,没有人会跟着走了。时机成熟了,正反两方面的表演足够了,两条道需要选择了,毛泽东、王稼祥提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张闻天也接受了毛泽东、王稼祥的意见。

  毛泽东是政治局委员,张闻天是常委,王稼祥是候补委员,按照组织规则,他们的提议有效。

  博古和周恩来需要解释这仗是怎么打的,为什么会有今天惨痛的失败。

  博古自然意识到这次会上必有一场争论,也不想坐以待毙,拱手让出权力,也想做点说服工作来寻求更多支持。支持博古的政治局候补委员凯丰曾几次找聂荣臻谈话,要聂在会上发言支持博古,聂荣臻拒绝了。

  这只能说明博古一拨人实在是没有人支持了,他们居然不知道聂荣臻从来没有反对过毛泽东。

  接下来就是中共历史上最著名的遵义会议了。我们需要列出参加会议的所有人的名单,如果你对他们很陌生,那么对不起,你应该补历史课了,他们全是大人物。

  我们先看下这之前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名单,当时的政治局委员共12位,博古、王明、张闻天、周恩来、项英、陈云、张国焘、朱德、任弼时、顾作霖、康生、毛泽东。政治局委员中毛泽东排名最后。

  其中顾作霖已病逝,项英留在苏区负责,张国焘和任弼时各管一摊,王明、康生待在俄国,他们没有参加遵义会议。这样少了六个人,不过总书记和政治局候补委员都在,所以会议合法。

  参加遵义会议的第一阵容是政治局委员,有博古、周恩来、张闻天、陈云、朱德、毛泽东,第二阵容是政治局候补委员,有王稼祥、邓发、刘少奇、凯丰,第三阵容是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有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还有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军事顾问李德及翻译伍修权也列席会议,共20人。

  遵义会议的态度决定了他们后来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在关乎生死的大问题上做出错误选择,自然就消失了。

  会议由博古主持,死了这么多人,作为总负责的他不得不认错,但强调失败原因是敌人太强大;周恩来主动承担了责任,他承认失败是指挥错误;张闻天做了反报告,反报告就是说不。

  接着,毛泽东作了长篇发言,给博古扣上了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三顶大帽子。毛泽东可不是光扣帽子,他有事实,红军最弱的时候,敌人更强大,但红军赢了,最高的时候十比一照样赢,事实摆在那里,失败没有借口。

  在批评的同时,毛泽东告诉同志们他自己的战略战术,指出今后军事行动的方向。更多的人关心的是下一步怎么办,能不能活下去,而不是前头的坏账怎么算。

  会议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对的观点,大家都不想再藏着掖着了。这时候王稼祥从担架上站了起来,发言支持毛泽东。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时刻,王稼祥重伤之余,从担架上爬起来支持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大贡献。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最重要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被迫地做出自己的政治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是在共产国际的助产、俄国人的引领和支持下,一路蹒跚走来,由于幼年,由于自己的领导人的书生气,由于没有找到成功的道路,使得革命者很受伤,无数先烈牺牲了。只有毛泽东找到了一条不依靠别人靠着自己就能存活、能发展的正确的道路,他打下了一片地盘,使得他的同志能堂堂正正对敌,以军队对军队,以政府对政府,发展势头很好,但他的领导权被轻松剥夺,其原因我们今天依然不好理解,为什么俄国人指派的几个年轻人转眼间就成了最高领袖?中国共产党这个组织的产权归俄国人吗?王明指派的博古成了说一不二的首领,他们压根就不会打仗,根据地丢了,数百万人民陷入血海,红军战士一战就死了三分之二。

  传说中的哪吒曾割肉还母,剔骨还父,今日红军以数以十万计人的性命为牺牲,摆脱了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人不再欠俄国人什么了。

  我们可以认真看看遵义会议前后毛泽东的支持力量的对比。遵义会议之前,毛泽东的力量源泉在基层,那些跟着他从井冈山一路打过来的人们,尚没有进入中共的最高领导层,中共的领导层多是有留学背景的,博古、张闻天、陈云、王稼祥、邓发、刘少奇、凯丰、刘伯承等人有留苏背景;周恩来、朱德、李富春、聂荣臻有留法背景;林彪的哥哥是留苏的,杨尚昆的哥哥是留法的。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土生土长的彭德怀在遵义会议前是明确站在毛泽东一边的。

  遵义会议上,留苏的王稼祥积极站在毛泽东的一边,张闻天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刘少奇是明确支持毛泽东的,本来支持博古的刘伯承,由于博古只听李德的意见被贬,所以也倾向毛泽东。

  军头们即使不是绝对支持毛泽东,要求换人的呼声已是高涨了,朱德的态度已经明朗,他明确说了,要是再这么打下去,我们肯定是不再跟着走了。朱德在会上表态,他一开始就是跟着毛泽东革命的,今后也只跟着毛泽东。朱德品德高尚,说到了也做到了,虽然有点晚,但毛泽东依然领情。

  留法的李富春是蔡和森的妹夫,新民学会会员,态度也不用说。所以变数在周恩来这里,但周恩来显然有自知之明,他终于明白了一条,就是这条路是毛泽东走出来的,也只有毛泽东知道为什么这样走,下一步怎么走,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方法和方向在毛泽东心里。毛泽东的性格和做派再让人不愉快,在彻底失败和死亡的威胁下都可以被忽略,活下来并且胜利的欲望占据绝对上风,其他的都是支流末节,都已是不重要的了。

  这样博古在政治局里面的支持者只剩下邓发、凯丰。

  在多数人站到毛泽东一边的时候,凯丰依然倾向博古。他明确表态不同意毛、张、王的意见,并且讽刺毛泽东打仗的方法也不怎么高明,是照着《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打的。

  这时候的毛泽东的确有可能没有认真看过《孙子兵法》,但毛泽东抓住一点,他反问凯丰,《孙子兵法》共有几篇?第一篇的题目叫什么?凯丰答不上来,这就说明凯丰也没有看过,这样凯丰的指责就没有了力度。

  其实大家关心的不是孙子兵法,是生死,是出路问题,博古的路子是错的,周恩来指不出新的出路,张闻天也不知道,三大常委没有指路人,其他人也没有这种能耐,虽然毛泽东在政治局排名最后,但只有他不断地告诉他的同志们应当怎么走,而且从来没有失误过。现在又是毛泽东站出来指明一条道路,没有人能和他竞争,他以他以前的正确来指明未来,这是人世间最好的证明方式,是一切希望有人追随的领袖的必修课。

  会议的结果是毛泽东被选为常委,周恩来是军事上最高负责者。

  遵义会议之所以重要,因为它实际上确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这个权力是从井冈山开始的,整个过程中虽然有过断续,但大部分时候是在毛泽东手里的,朱德和周恩来曾经试图把握过,但他们俩不是独立地完成指挥作用,而是在毛泽东与其他的领袖们之间摇摆,一直到毛泽东彻底被剥夺军权,惨败导致军权再次回到周恩来手里,这时候周、朱选择了与毛泽东合作,从此后他们没有再动摇,一直到三个人同一年去世,成为中国人最熟知的第一代领袖的核心。

  遵义会议后不久,由张闻天替代博古成了总书记。毛泽东成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周恩来有没有让出军权的意思不是绝对重要,因为他不反对毛泽东成为党的最高领袖。

  张闻天提议毛泽东当总书记,却被毛泽东劝阻,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我们不得而知,一个可能是毛泽东不希望全党有政变夺权的感觉,较少的变动可以安定人心,会让大敌当前的红军集中力量共同对敌,另外可能是一个策略,这一点随后将证明十分高明。

  这样陷入绝境的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接受毛泽东为舵手。遵义会议值得大加赞许和歌颂,它完全符合党内生活规则,共产党在最危急的关头也没有发生流血和胁迫,使得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的获得是光明正大的,是获得多数领袖的赞许的。

  一旦认可毛泽东为领头人,他性格中的锋利一面就成为光闪闪的优点,一旦成为领袖,毛泽东那种私下里怪话连篇、不服从上级的坏形象就消失了。

  毛泽东渴望胜利,他无法忍受失败,只有最高的位置适合他,这一点是由于他的志向和见识决定的。一旦处于最高位置,他就变得更容易和任何人相处,从呼唤民众大联合,到1925年的革命方程式,他一直在寻求合作,只是他的这种合作与周恩来不同,他是要求别人认可他为领袖的合作,这样的诉求,在蔡和森、何叔衡这里不成问题,到了陈独秀、王明那里就绝对行不通,在邓小平、叶剑英这里是能以身相许,也获得聂荣臻、林彪的默认,但在周恩来和朱德这里曾被婉言回绝,因为在竞争中大家都有机会获胜,只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核,才会分出胜负。

  这样我们就初步明了,中国革命的领袖为什么是毛泽东,而且只能是毛泽东。列宁主义如同一把锤子,砸掉了束缚俄国工人阶级和下层人民的铁链,而束缚中国人民的不仅仅是铁链,更多的是牛皮绳索,中国也没有可用的锤子,毛泽东天才地发现革命的力量是农民,是镰刀,反革命力量盘根错节,而毛泽东把自己锻炼成一把开山巨斧,既厚重又锋利,才得以战胜各类敌人。

  遵义会议以后的毛泽东,别人觉得他有很大的变化,更加沉着、练达,思想更加缜密、周到,特别是更善于团结人了,这是作为妻子的贺子珍的感觉。我们要说,毛泽东变得不多,真正的变化出自其他人的心理,是由于位置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就如同每个人都有好看的一面,有的人侧着看很美,有的人正着看很俊。毛泽东就属于需要仰视的人。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有发言权了,受打击的支持毛泽东的干部得到“赦免”,邓小平在遵义会议前已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肖劲光恢复党籍、军籍。

  合作的基础是以我为主

  追丢了红军的蒋介石也歇了过来,又调集40万兵围追堵截。蒋介石有钱全花在打红军上了,他的口号是先灭了共产党再去打日本人,反过来,只要共产党灭不了他就不打日本人,最后的结论是共产党他杀不死,所以他就不去打日本人。这时的毛泽东又回到领导岗位上了,而且这一回再也不下去了,蒋介石彻底没戏唱了,中央红军又扩成了三万五千多人。在毛泽东看来此时的情况并不比第三次反“围剿”的时候更糟糕,原因是蒋介石的包围圈是假的,他在东拼西凑,毛泽东的劣势在于他带领的是疲惫之师,尚处于被动之中。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重掌军权,第一战叫土城之战,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战果,似乎打破了用兵如神的赞誉,其实却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最直白的一笔。我们知道毛泽东是很少失败的,无数个胜利连着胜利,好像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这样一来就很难知道他到底是怎么赢的,只有你知道他是怎么样对待不利和小失败的,你才能知道他的胜利是怎么回子事情。

  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个出路是北渡长江,寻求与张国焘、徐向前领导的第四方面军会合,这大家都知道,问题在于实现不易。毛泽东在向土城行军途中,认为道路两边是山谷地带,如果追兵孤军深入,红军能利用有利地形,集中优势兵力,围歼川军一个师。

  经过激战,没有取得较大战果,原来的情报有误,敌军不是六千多人,而是一万多人,川军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不经打,后续的增援部队又即将开到,战局逐渐对红军不利。毛泽东决定迅速撤出战斗,渡赤水河西进。

  注意这里的两点,撤离与西进,也就是路子不通就换条路,这才是关键,关键是不能硬拼,不能吃亏。这次战斗打得不好,博古就曾幸灾乐祸地说:看起来,狭隘经验论者指挥也不成。但我们知道这才是毛泽东最成功的地方,人最不可能做到的就是掌握敌人的情况,这样一旦实际情况与判断的不相符合,就要变动,这才是关键所在,博古显然没有弄明白。

  蒋介石下了大本钱,雇川军部署在长江南岸,防止红军北渡,毛泽东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应恋战,避实就虚,摆脱川军,接着向西进入云南。

  中国地方大得很,这里不成走那里,只要我想走,总能找到敌人的薄弱环节,一旦有机会我还要咬你一口。这盘棋到了毛泽东手里,第一件事就是化被动为主动,这才是毛泽东高明之处。

  毛泽东开会总结了土城战斗失利的教训:“今后力戒之!”毛泽东后来很少再犯这样的错误。

  他要打圈了,“走为上”再次成为所有方法之首,为了向西,先回东边,再渡赤水,重占遵义。理由很简单:要让敌人犯错,要寻求战机,要集中兵力,要运动战,要主动,为此要整编,要轻装,要精简。这样毛泽东一领头大家伙儿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邓小平后来说了一句名言:跟着走。

  敌人从南北方向进逼,红军为了往西而朝东,而且毛泽东告诉部下“红军必须经常地转移,而唯一的目的是求得作战的胜利”。

  红军再疲惫,遇到弱敌还是能干一下的,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就俘敌约3000人,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毛泽东在娄山关吟成《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据后来的文人考证,此词已含有神异之句了。“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之句接近鬼斧神工的境界。

  毛泽东又找回了久违的感觉。这样,在蒋介石指挥军队向东合围时,毛泽东又向西走了。

  这时候遇到一件事情很有意义。从遵义一出发,就遇到敌人一个师,这可是一块带骨头的大肉棒,吃不吃?大家看到的是骨头上的肉,毛泽东看到的是肉下的骨头,大家开会都说要打,只有毛泽东一个人说不能打,牙口不好啃不动,一不小心会把牙崩了。身体没有恢复,吃不了消化不了都是原因,只有毛泽东知道现在不是占便宜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有灭顶之灾,领导人必须经得起诱惑。但别人一致要打,毛泽东也只好服从多数。为了团结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毛泽东似乎反应过来,不能再这样了,于是半夜毛泽东找到周恩来,两个人合力说服了大家。这样才没有引火上身。

w w w.x iaoshu otx t.NETTxt。小_说_天堂

同类推荐 牛棚杂忆 李娜自传:独自上场 巴菲特传 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传 痛并快乐着-白岩松自传 领袖们 李嘉诚全传 随遇而安 傅雷家书 我的前半生